给学生什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b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什么给你--我的学生,我常常这样反问自己。难道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吗,显然不是,应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给学生所需。当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脑中还能留下来的,还能记起老师所教给他的,还能用到老师所教给他的,我想这些就是我们要给学生的。在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今天,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能力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教师拿什么给学生,靠什么吸引学生,已成为每一个教师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推动学生成长?
  古人曾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勤察深思出真知。"教师更应如此。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骨干教师的培训,并有幸聆听了徐长青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亲身感受了他独特的教学风格。名师之所以成名,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经过若干年的教学研究和积累,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整节课,徐老师那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素养,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使我更进一步明白:怎样的教师才能吸引学生?教师究竟拿什么给学生?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师真正应该给予学生的。
  一、拿满腔的教学激情传递快乐
  学生能否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重点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激情。 一个理想的教师首先是有激情的教师。这种激情不是娇柔造作装出来的,这种激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热爱。教师有了教学激情,就会不断地完善自身,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教师有了教学激情就会活到老,学到老,锐意改革,更新观念,不断创新,走在时代的前列。
  首先,教师对待所有的学生要存"三心",即爱心、耐心、恒心。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曾谈到,教师的爱心与耐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总是期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教师要把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带进课堂,传递快乐。
  教师不是"圣人",也有七情六欲,难免会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但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应深知:自己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应在进入课堂前调整好心态,酝酿好感情,抛弃一切"俗世杂念"。进入教室的一瞬间,就要尽力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情绪饱满。以乐观向上的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以热烈高涨的情绪引领学生愉快学习。
  再次,让课堂语言激情四溢,散发魅力。
  教师语言的幽默就好比课堂的调味剂,使严肃的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富有乐趣。而恰当的肢体语言有时又会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个肯定的眼神,赞扬的笑容,让学生感受到你时刻在关注着他,让肢体语言,使你的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传神。擅长使用肢体语言,能让你许多在教学语言中不能精确表达的意思,更好的表达出来。一次次的真实的情感交流中,学生就觉得自己与老师是朋友,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学生就很容易地主动走进了情意融融的学习活动中,正所谓"教学应体现语言的交流,语言交流的精髓之处在于互通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要进入学生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他俨然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学生中的一员。用他的形体,他的语言,他的动作感染学生,无不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教学激情,正像他所倡导的:"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他那充满孩子气的言谈举止,富有幽默的教学语言,以及与学生的亲切互动,毫无疑问,孩子们都被他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由最初的害羞、紧张到之后的轻松、活泼,由不知到知之再到乐知。教师在快乐地教,并把这种快乐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了学生,使学生放松了心情,愉快地学习。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思维得到进一步激活,学习的情感进一步高涨。师生之间不仅流淌着知识,更传递着快乐。
  二、拿精妙的教学设计培养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的、富有个性的个体,他们如春花烂漫,如夏野蓬勃,如秋意盎然,如冬雪纯洁。优秀的教师应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它不仅仅只是体现教师如何教,还在于体现学生如何学的过程。而教学设计正是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的关键。
  徐老师的这节课上,学生们一直处于高度关注、兴奋的状态,这源于徐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由探索一张纸的秘密引入,再通过撕纸找答案这一教学环节贯穿于整节课,一张变两张、三张、四张,四张再变成七张……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为引线,无形中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课堂上的一些看似无心之举,其实都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让人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随着环节的一步步深入,疑难问题的浮现,学生思维遇到障碍,这时,教师巧妙地安排学生回头看,顿时感到峰回路转,学生逐渐找到了规律,渐渐地归纳出以"退"为进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徐老师更是配以声形并茂的肢体语言,让学生跟着做,使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了策略的真正内涵,这个环节也成为了这堂课的点睛之笔。整节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显然,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由教师的简单传授,而是在教师对教学流程的巧妙把握,灵活设计基础上逐渐探索获得,教师的"引"做得巧、做得妙,这样学生的"学"才能学得深,学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出现障碍或错误时,更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自己完成学习过程,使其充分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学生成为了探究活动的主体,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然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功不可没。   三、拿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追求实效
  《学记》中说:"约而达,微而减。"回想起平时的一些公开课,往往是热热闹闹,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了避免中途的意外冷场,有的甚至在课前将问题的答案暗示给学生,以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而这堂课的教学,没有什么花架子,没有多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更没有多复杂的教学流程,仅仅凭借一张纸作为教具,借助精炼的板书,则一切皆在平平淡淡中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偶有"出彩"的发言,纯粹是"自然天成"的结果,全无"精心打造"的痕迹。正如徐老师所告诉学生的:"说大家听得懂的话,做大家看得懂的事",这堂课的精彩就来自于简约、质朴,这是一种"炫烂之极归于朴素"的理性追求。看似简单的"撕纸游戏、回头望", 是教师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引导;是师生之间的智慧、思想的有益碰撞和对流;是课堂流程的实效;而其中所蕴含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活动却意义重大。学生通过简单易做的动手操作,浅显易懂的交流探讨,发现其中蕴藏的方法、道理,简单的教学环节却达到了不简单的教学效果,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课堂,是指一种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高度概括的课堂,这里的概括不是简单、空洞,而是简明外表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思维深入浅出,道理通俗易懂。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加工,是其丰厚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对学生爱的流露。一节课40分钟,如在有限时间内安排过多活动结果只能是教师忙于环节推进,学生体验浅尝辄止,并最终导致教学目标的缺失、空洞和学生体验的缺位。但简约并不是简单,是避繁就简,大而化之。简约的背后是精要、深刻与智慧,是摒弃作秀后的返璞归真。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打造简约高效的课堂呢?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科学、有度。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包含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等四方面,如果这四方面平均用力,就可能出现"全面发展也全面平庸"的情况。"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同的课要达到的侧重点不同,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了东西,远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2.教师要真正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要敢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能从众多教学内容中选取最具典型性和扩张性的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精简学习活动中一些不必要的"包装",例如在计算教学中安插的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的游戏等。让每一个精简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学生的思维训练具有深度,避免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状态。因此,课堂内容的架构要清晰,有梯度,抛弃一些不必要的、繁琐的环节,精讲精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有效的训练。
  拿什么给学生?快乐、知识、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学会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技巧指导教学行为,不断完善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让课堂"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从而达到简约教学、快乐教学。以教师的乐教、教会、会教促进学生的乐学、学会、会学,让高效教学落实到每节课。这样,学生从你这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能力的提高、快乐的汲取、情感的体验。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和探索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一堂实践课作为课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践人才 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56-01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围绕学习方式的转
期刊
【摘要】为将农村小学创建“幸福家园”,以启动“幸福家园”的行动研究课题抓手,构建幸福家园的理念体系,成立工作室,落实“美丽行动”,改善硬件设施,推进“幸福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确立培养“天底少年、快乐学童”的目标,理顺了农村学校发展之道,有利地促进学校发展路上的软实力,增强了师生幸福成长的氛围,不仅为教师的幸福执教打下精神基础,也为农村孩子带去幸福的感觉。  【关键词】幸福家园 理念体系 实践探索
期刊
【摘要】本文用具体事例为引子,阐述了作者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情感的想法与做法:注重预习,帮孩子酝酿温情;语言引路,诱发学生心中的温情;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以致用,教孩子表达温情。温情语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深情。  【关键词】温情 注重预习 语言引路 快乐学习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问题作为激光生命科学的基础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成为当前组织光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组织是一种复杂介质,这种复杂性是通过光在生物组织中传输时的散射相函数描述的。考虑相函数的辐射传输理论的高阶近似理论-P3近似比漫射近似理论能准确描述光源附近或强吸收组织的光辐射分布。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生物组织相函数及其高阶参数,并对基于P3近似理论的光源附近组织的光传输问题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以相似关系为纽带,将辐射传输理论、P3近似和漫射近似联系起来,使整个理论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创新数学教学,巧妙引入新知。充分展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二次备课中的主动探索一堂数学课的"开头"的外延与内涵。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引入的案例 联系实际主动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2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就业观念以及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将会导致独立学院的招生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是独立学院办学面临的新问题。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特色可以概括为:明确了培养目标,强化了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特色专业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级特色专业资助项
期刊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
期刊
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笔者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心设计主问题,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提问方式。提纲挈领指提住网的总绳,提住衣服的领子,喻指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而提纲挈领式的提问,是指通过设计一个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辐射性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科学、有序地研读课文,逐层深入地进行课堂活动的阅读模式。  一、主问题提出的背景  1.传统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值得现代教学学习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诸如
期刊
在学习物理概念中,不能"望文生义",要把握概念的本质特性,弄清概念的含义,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等,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利用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理解物理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在分析物理过程或分析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去理解物理概念本质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总是建立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基础上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更需要学生了解其形成的具体的物理过程,例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再次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具有形象、直观、具体等优点,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建构数学知识。可见,动手操作是帮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