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阿嬷》,素人传奇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山阿嬷》一书是两位客家姐妹情深的代表作,也是客家农村女性风貌变化的象征。多年前年过七十、大字不识的刘贤妹,报名参加村落里识字班,从注音符号开始学习认字、读报,由此开始了全然不同的旅程。
  刘贤妹,和所有阿嬷(老奶奶)一样,途经旧时代,从父权中走来,几乎目不识丁,生活中只有劳动、田事、家事、生养子女,平日生活是在槟榔和菜蔬水果间反复。
  七十岁那年她走进补习学校,学ㄅㄆㄇ(一种注音符号,对应拼音里的bpm)、学ABC,还用email联系亲友。她用一年的国语基础,翻烂了一本字典,在电脑上敲下艰辛却甘之如饴的一生。
  村子里的人都叫她“阿坤婶”,原以为从新竹客家村嫁到南部客家山村,就是生命的全部。对文字陌生,对写作外行的阿嬷,一开始写自己的故事时,初稿就誊写了三次。当台风来袭,溪水暴涨时,阿嬷还带着这本手稿跟村民疏散。到了最后,在一字一句敲入电脑时,阿嬷才知道要分段落、加标点。
  一波三折的出书过程没有打败阿嬷。这本阿嬷自己印的自传,初印25本手工本,为家人收藏用。后宝瓶文化主动接洽出书,成为当年风云出版品。首辑《阿嬷的一生》从日治时代的流离童年、被管制得像苦闷的笼中鸟,写到受摆布出嫁变成内山媳妇,南下高雄开山辟地、重建家园;第二辑是《山居笔记》二十一篇,充满山居生活的写真纪实。
  作品中往往是作者想到什么写什么,素人作家的阿嬷,运用所知有限的语汇重现记忆,没有过多修饰语言,却有着贴切生动的画面。《流离岁月》写兄弟姊妹不敢和爸爸一起用餐,她先夹一些菜在碗,还想舀点汤,“明明看到碗公里有一支汤匙”就拿起来盛汤,结果没看清楚,“原来是一只鸭头,剖成一半,鸭嘴朝下,看起来还真像一支汤匙”。类此实际生活的糗事情趣,都是来自土地的生活趣味。《傻工人》写砍草碰到野蜂,一位男工来不及跑远,“干脆趴下去用草盖头,屁股翘翘,顾头不顾尾,不怕野蜂叮屁股,大家都笑死了”。尽是农村生活野趣。
  书中也率道出刘贤妹苦尽甘来的人生,例如写到小时候捡到一角,赶快买冰来吃,童伴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津津有味,还原那时代物资缺乏的窘境,有冰大家舔的困苦年岁;还写到她先生阿坤年轻时很强壮,一担能挑起一百六十斤重,上山替人挑担赚外快,却怕农药有毒不敢喷,她只好背起农药筒自己喷洒。走进芋田,芋叶高过头,踮起脚尖喷农药,全身酸痛极了,回家忍着不吭一声,客家农妇的韧性与进取,在字里行间流露。
  当她开始提笔写下生命故事时,守在她身边的妹妹(笔名六月)、长期笔耕的散文作家刘菊英,常常在博客上推荐大姐的作品,甚至推荐到报社副刊,是《内山阿嬷》一书的推手。六月写的《在山坳里点亮的生命》一文中提到这位大她十一岁的大姐,文中尽是怜惜:“山居生活非常艰苦,没水没电,用水都要一担担从山沟中挑来用,又是个有十几口人丁的大家庭,要煮来吃,要种菜、采茶,每天日子都过得团团转。大姊虽心中有些不甘,所幸大姊乐天知命的个性,让她了悟自怨自艾于事无补,只有尽自己所能,扮演好为人妇相夫教子的角色。大姊也很善待夫家的人,她见招赘的大姑的几个孩子都穿得破破烂烂的,看不过去,把自己仅有的几块嫁妆布料,拿出来为她们缝制新衣,难得穿新衣的孩子,个个乐得手舞足蹈,大姊看了也高兴。大姊就是这么个善良的女子。”
  “大姊育有三个子女,期间大概操持农事家事太累了,大姊曾流产过几次。住在深山内,生产过程更是险象环生。其中最‘耸动’惊险的一次是,生第三胎时,因胎位不正,到镇上一间妇科诊所就诊,医生在医疗设备不足下,仍‘勉力’为大姊动刀做剖腹生产。没有打麻醉针,只在肚皮上抹抹麻药就下刀,被‘五花大绑’的大姊虽痛得哇哇叫,也只能任由大夫‘宰割’。那回能捡回母女的命,真是万幸,大姊直念‘阿弥陀佛’,说是菩萨保佑,老天保佑她这个憨人。”
  “大姊一家后来便在南部六龟大津村的望山脚下定居下来,开山辟地,重建家园。一家五口因此又重归山林,期间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五十年的山居岁月转眼过去,一路走来,她始终抱着奋进不懈的精神,不轻易向命运低头,向贫困说‘不’!而她也做到了,从一贫如洗,到如今生活略有余裕的境地。”
  刘贤妹走过辛苦的大半生,文字简单朴拙的描写,成了那年的畅销书,各大媒体追逐焦点,一路从电视台到报章刊物专访不断,她的妹妹六月就成了经纪人,一路陪着姐姐上节目接受采访。
  台湾社会底层有许多类似故事,这些年在社区、大学与成长团体中都开设有生命写作课程,鼓励了许多素人作家不断出现,如“外台会”即与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许多女性成长记忆;台湾坊间也常有个人回忆录的出版流通。《内山阿嬷》问世,代表着台湾的一个世代,所引起话题不外是大家在文字中感受到客家女性共同的生命。而且客家女性为主体的书写引人入胜,文字中让人读到艰忍、毅力,让乐天知命的态度与客家山村的野趣一一呈现。
  在昔日台湾客家大老作品从钟理和到钟肇政、吴浊流、李乔,一路到客家女性作家谢霜天与黄娟等前辈的书写中,曾让客家女性面貌留下深刻印象,但《内山阿嬷》是客家女性素人创作的第一本书!
其他文献
今年2月1日受邀参加“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论坛,发现原来“文化部”打算推动图书的“公共出借权”制度,让图书馆里面的书,每借出一次,就补贴某个金额给作家或出版社(如果以英国为例的话,每借出一次,就补贴作家约二点八元新台币)。 这实在是个很棒的政策方向,值得在此大敲边鼓。  公共出借权(Public Lending Right)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现在全世界大约有三十几个国家推行。制度的好处,是对作者更
期刊
施宏俊 北京世纪文景总经理  力争成为“阅读推广者”  2012年的图书市场确实没有大的起色,没有超级畅销书,实体书店不断萎缩,很多大众类的出版社依靠政府补贴、合作出书、馆配团购求得生存。而世纪文景2012年的新书品种也减少到了100种之内,但是出书规模和销售规模比去年增长20%,主要是重印的比例提高了,新书的平均销量也在提高。我们减少品种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到图书市场的大环境低迷,实体书店式微;另
期刊
抱歉是这样的私人时刻  我却擦身过你的日常  像个匆忙的观光客  原谅我好吗,我忙着爱人  忙着吸吮世界的蜜  在“将要”和“意志”难分的瞬间  能使不消失的方法太少  唯有继续相信  直到相信将我吞噬  “爱就是生着一样的病”  我又忙着从热度中退却  像一块迷路的冰  摘了一首诗,想当作孙梓评第四本诗集的封底文案,诗名叫《使景迁》,一如他热爱谐音的写诗习惯,给旧的惯用的词新生命。他的诗有一种透
期刊
出版《最后的手稿》,就和出版《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的故事一样——没有故事。恕我揣摩,严搏非先生(上海季风书园董事长,三辉图书总策划人)从版权书讯的海洋里拾捡起的小说,都有些许这样的气质:在文学价值以外,它们都有更多历史和现实的指向。  于是,《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在喜剧爱好者眼里是昏庸老头和波霸少妇的老少婚姻引发的家庭闹剧,在知识人读者那里则看出了东欧巨变和苦难的家国历史。《最后的手稿》亦如是。这部小
期刊
“若我不能遗忘/这纤小躯体/又怎载得起如许沉重忧伤?”这首钟梅音作词、黄友棣作曲的老歌《遗忘》,唱出面对伤感的过去,无计可消除,只求遗忘的渴望。然而若无法遗忘,只能设法疗伤,让伤口结痂。对写作者来讲,或许“伤痛书写”是最好的模式。  都说写作如同宗教的告解,自有疗效,但赖香吟在挚友邱妙津自杀后,身为幸存者兼其遗稿的托孤者,事件之后,她陷入不能写作的失语状态,形同缴械,将近二十年来,在心灵炼狱里轮回
期刊
这是出版长夜漫漫的一年,却也是温暖的一年。长夜漫漫来自冷咻咻的市场,年底博客来网络书店推出城邦、时报、远流、联经、三采、圆神等十大出版社“连手庆年终”活动,49折起跳,景气越冷,折扣越低。而温暖,来自官方与民间为推动阅读所做的各种努力,包括由编辑出马带领阅读活动;新出版社不畏景气进场;日月出版集团捐赠五万五千册图书给屏东偏远地区;爱智图书雇用四名身心障碍者已十年之久;台北市立图书馆在台北车站成立了
期刊
近现代以降,推动阅读成为众多国家力图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书籍被证明事关个人的修养、城市的文明、国家的凝聚力以及民族的创造力。然而,现代社会太多闪烁在屏幕上的文字、影像让我们的视网膜无比忙碌,对于个人,一盏清茶、一卷书香构成的幽静时光再次变得“奢侈”;对于国家,尤其是青少年阅读数量的减少、阅读习惯的改变、阅读内容的碎片与浅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许多国家为此开始重新呼唤阅读、推动阅读——  2
期刊
博客来繁体书推荐  泪流域  作者:柏妮丝·麦费登  出版社:杏仁体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故事一开始作者便详述起自身的过往,尤其着重在身处黑人、白人交界处的地理位置,开宗明义道出自己的尴尬处境,随后透过一名妓女鬼魂的流转,不着痕迹地埋下真实历史事件以及魔幻写实想象的种子,两种元素交会后,萌发出一段融合的历史。而历史,向来是一道伟大的命题,《泪流域》作者信手拈来,历史成了一段宽容的过
期刊
王思迅 如果出版总编辑  出版回归日常耕耘  2012年的台湾出版市场,从经营的角度看,有三个特点。一是超级畅销书越来越少。过去动辄十万本以上的畅销书,现在能达到三、五万本以上,就足够让编辑喜出望外,开香槟庆祝。这代表了三件事:一是出版回归日常耕耘。必须累积众多的安打,才能慢慢取得分数,而不是挥出万人瞩目的一棒,决定全局胜负。二是营销回归稳健。减少犯错,降低失败率,确保毛利,比冒险押宝,企图大赢重
期刊
在台北公开分享数字出版的经验时,台下总会碰到几个苦恼的同业,他们很认同我说的事情,也很希望尽快在自己编辑部推动适合数字出版的流程改造,但他们总会遭遇编辑部怨声载道的反弹,或者消极的不配合。  我实际追踪过这样的案例,结果会发现,这些编辑部反弹的原因通常也很单纯,就是公司设计的电子书流程,确实都增加了编辑的麻烦。出版社现在绝大部分的营收来自纸书,编辑的工作流程完全针对纸张而来,这已经是有几百年的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