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三部曲”,加强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0tm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品德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当基于学生的现实、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体验性、建构性与生成性,要用生活实际与发展需要相结合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落实“三环节”,提高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社会性
  鲁洁在谈到这次课改中的品德课程改革时指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要在品德与生活、社会合并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课程回归到人自身,回到儿童的生活,重新赋予它以应有的魅力。”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社会认识,从课前准备、授课过程和课后延伸三个环节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并能在课后延伸中指导自己的行为,确保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突出对生活的了解
  如在讲授《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调查他们的家人、亲戚和邻居,调查他们是否有酗酒、吸烟、泡网吧等不良习惯,并让他们进行初步分析,分析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和对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并准备好发言稿,在小组讨论中发言。
  2.教学互动提高对生活的认知
  如在《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风民俗,组织了一场“女孩带银镯,学校该咋办”的学习讨论,在课前先组织同学进行家庭调查,询问父母和长辈对此事的看法。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同学们自觉地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女孩带银镯的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保护家庭与同学后,再顺势引导同学讨论“男孩留长发”和“穿着不整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不许“留长发”和为什么“要整洁”,减轻了学校教育的负担,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3.课后延伸重点对行为的落实
  如在《向“白色恶魔”说不》教学后,我们布置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方式向周围的人做一次禁毒宣传”并要与家长进行交流。从家长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短信、信件、讲故事、讨论等,实践状况良好。家长反映,通过这次实践,孩子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加了,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也增强了。
  二、关注“三方面”,提高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效性
  1.注意课前调查结合学生的家庭实际,做到有理有据
  由于调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家庭、理解社会对他们的期盼,我们每一次设计问卷都注意強调问卷的实用性,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在《餐桌上的变化》教学前,我们针对原有教材中过去和改革开放后与餐桌文化有关的几幅图片文字介绍,引导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的平常饮食和父母亲小时候的家庭饮食,并制作调查表进行填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不同时期家庭饮食的变化,对改革开放后的新生活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再调查健康饮食应包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下节课的讨论中正确认识平常的合理膳食。通过调查,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准备教学所用的材料,加强了学生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社会和自己的父母。
  2.注意课堂教学结合社会实际,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品德课程是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现在学生对社会现状的了解有褒有贬,可能造成理解混乱。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内学习,尤其是品德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前进的,社会的丑恶面毕竟是暂时的、局部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学生的问题,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片面的还是错误的,我们都要做好收集整理,以“善”的态度去回答问题;碰到实在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讨论、专家解析、网络查找等方式,甚至采用发展的论调让学生去理解。
  3.注意课后延伸结合教学内容,做到深化教材
  品德教材的内容是个依托,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的依托,也是学生发展的依托。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将教材内容讲解透彻的同时,引导学生放眼社会,用教材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讲解《我和动物交朋友》时,我们让学生观看大熊猫和蜜蜂的录像,学生在高兴之余,对身边的动物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课后,我们又引导学生阅读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以及《昆虫记》等描述动物生活的书籍,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动物、爱护动物。
  要唱好“三部曲”,落实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生活化”, 把品德教学融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大课堂,正视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着眼学生的实际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体验、内化中提高道德认识,并从中加以指导,规范和约束其道德行为,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品德课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韩华山 浅谈品德课程教学的求“实”观.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11A,50--52。
  2. 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其他文献
提起“传统教学”,也许大家就会想起“接受型”、“满堂灌”……说起“新课程教学”,那些“主动型”、“探究型”……又占据了各位的大脑。其实,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各有利弊,最本质的区别,我认为,不管从哪个层面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究其本质,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不能对傳统教学全盘否认,也不能照盘全收新课程教学的所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扬弃新
期刊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新课标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而提出的,它指导着教学实践,同时伴随新课标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展开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变化和问题。  现结合辽宁省大连市西岗中学语文教师宋杨所讲授的丰子恺的《竹影》,浅谈自己对于新课标的理解。  《竹影》教学实录(片段)加评论。  教学过程:  课前调动(略
期刊
前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是初中化学中一个比较重要且比较容易出错的问题,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那些隐藏着的溶剂或溶质的质量,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将常出现的错误加以归纳和分析:  一、解题的关键  溶液由两部分组成:溶质和溶剂。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如果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温度一定时,就可以根据该物质在此温度时的溶解度来求:  溶质的质量
期刊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创造性教育的一个方面,通过音乐创造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开发其它领域的智力,将起到积极的影响。我们引用著名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活动中通过节奏朗诵、声势训练、歌唱、韵律、绘画、演小剧、演奏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了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并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音乐,即兴创作,享受到音乐的快
期刊
古人云:育人为本,责任为先。何谓责任?责任就是指一个人所有道德品质的基础,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一个人没有责任感,谈何让其利人、为国?但是,每个人身上的责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培养锻炼出来的。为此,我结合相关的班级活动,在班级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勇于担当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并不是与
期刊
“十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瓶子、盒子、绳子、管子、棍子、石子、筷子、盖子、叶子、种子等等,用孩子们经常玩的这些物品开展的学习和游戏活动统称为“十子活动”。我园积极利用本土优势,采用多种途径收集材料,并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多角度投放,巧用“十子”丰富教育资源,促进了幼儿智力、体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尝试+体验,提高幼儿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工作者的任
期刊
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班主任担负着特殊的历史重任,他们教书育人,既教人探索科学真理又启人觉悟学做真人,既要“学高为师”又要“身正为范”。班主任业务素质的发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创教育新环境,育全才为己任”已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努力践行“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教育思路和教育技巧,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引导学生成功与
期刊
摘 要:读懂教材一直是热点问题。读懂教材是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读懂教材讲求多维度读懂读透,主要包括读懂教材每个环节的编写意图、读懂教材每个环节的知识落实、读懂教材前后知识间的关系、读懂教学的重难点、读懂教学的灵魂,进行任务分析,基于以上各维度的解读,最后确定教学顺序和环节。整个教材解读过程,要做到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努力真正读懂教材。结合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笔者选择“左右”一课为例进行了研
期刊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也都希望孩子们能茁壮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但现在中小学生中许多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却不能不令人担忧:中小学生不爱惜粮食、糟蹋食品的现象触目惊心,在公共场合青少年学生不遵守公共秩序、乱扔果皮纸屑、打架、讲粗话等等也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些青少年参与赌博、偷窃等犯罪活动,严重地干扰了社会治安……  青少年学生一些不良的品德表
期刊
摘 要:就现在的小学班级管理来看,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小学教育。所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培养每一个学生融入班级,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本文从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使问题得以解决,从整体上优化小学班级管理。  关键词:小学 班级管理 社会意识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