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窑村到网红打卡地,缘是一块砖的秘密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y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18日,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迎来了四周岁生日,虽然它只有4岁,但它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一块不起眼的砖,为何能走进故宫?一片不起眼的窑村,为何能成为网红打卡地?走进博物馆,我们就像走入了时光隧道,触摸辉煌的历史,探索文化的变迁。
  2018年,博物馆创新营销思路,以“网红”为营销切入点,打造“网红博物馆”,游客量超过30万。门口的艺术窑以及旋转楼梯,从秀美到旷渺,从幽深到高博,从廊腰缦回到平芜尽处,超高的“颜值”,让它成了朋友圈最火热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世界第一砖,是吴地文化的体现
  2013年,御窑金砖博物馆研究室主任沈参与筹建博物馆,彼时的博物馆所在地还是一个窑村,本着对金砖文化的热爱,沈和团队花了十个月的时间搜集资料,寻找到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写的金砖历史档案,收集整理到1450多块金砖,对其进行清洗、测量、称重、记录,从拆迁到土建,再到开馆,历时3年,御窑金砖博物馆成为当地叫得响的品牌,老百姓热情高涨。
  沈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块不起眼的砖,但实际上是吴地文化的体现。“为什么苏州陆慕的砖能铺到北京的皇宫?一块不起眼的砖,为何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想这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无关系,博物馆的成立,可以将地域标志性文化传承下去,既是物质遗产,亦是精神遗产。
  博物馆的设计颠覆了苏州传统建筑风格,种植的树木也一改苏州园林元素,砖、窑、宫殿交相辉印,粗旷野生与精雕细琢相互融合,个性彰显,令人印象深刻。记者了解到,当初设计师按照最高流量预计每天1000人次的规格制定方案,事实上,2018年五一期间,最高一天访问量达到8000人次,上厕所需要排队,停车场爆满,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
  软硬件升级,打造相城首个4A级景区
  2018年,博物馆完善了各类基础设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改造,例如:新建大巴停车场,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建成并开放司导休息室,创建星级厕所,开设母婴室,开通官方网站、语音导览系统,健全导览指示牌,用合理栽植的绿化植物形成绿荫覆盖,将停车空间、绿化空间有机结合改造。
  除了硬件方面的完善,软件也进行了升级,加强员工礼仪和讲解培训,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开辟凝芳屋茶室,丰富游客休闲消费业态,游客在游览的同时,也能拥有“静处凝芳”,休闲小憩的场所。另有土?作馆文创茶饮店,丰富游客休闲消费业态,浅尝饮料感受河风吹拂,别有一番滋味。与此同时,还打造了文创体验馆,开发文创商品,开设踩泥、练泥、做砖手作体验活动。如今,孩子们手作时的欢声笑语,参观博物馆过后挑选一件文创产品,都成为了游览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的特别体验。
  2019年,博物馆获批4A级景区,还荣获文化和旅游部江苏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相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在沈看来,荣誉不是终点,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动力。
  不止是博物馆,更是城市精神客厅
  博物馆真正的目的传承传统文化,打造城市地标和文化标志,除了常规的参观路线,了解一块砖的历史,博物馆特别打造当代艺术交流中心,承载了很多文化活动。据了解,自2018年10月14日,苏州相城-扬州高邮书画联展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举办,之后越来越多的展览纷至沓来,为这里增添了几分风雅气息。
  中国清代宫廷史研究会理事会暨明清御窑金砖学术研讨会、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分论坛沙龙、逻辑与并置:博物馆的多重时间讲座等,使得博物馆成为了良好的艺术交流与艺术欣赏平台。
  如今,响应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号召,博物馆每周六开馆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苏昆集团昆曲演出、苏州爱乐团小提琴演奏、各类小型演唱会……脚踩一方金砖,頭顶皇宫建筑,这里不止是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文明的窗口,更是城市的精神客厅。
  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这里成为故宫博物院在全国唯一的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
其他文献
以往,对苏州西部,人们的印象大多是:有山有水,休闲度假胜地。2016年,作为苏州市“十大文化工程”重点项目的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正式对外启用,由此开启了“一座城市的生活美学”。  高新区文体中心作为高新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也是苏州西部唯一一个文化、体育、教育、旅游综合体,对于服务城西居民,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的树立,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高新区文体中心的发展离不开高
期刊
此次专题采访,见到的第一位90后是刘铁桥。如果按照以往,惯常用词大概是“少年老成”。但他工作10年,创立的培养模式已为苏州轨道交通先后培训了1900多人次,牵头搭建的技能培训平台成为轨交司机的培育基地,忽然之间你会真正意识到,90后真的是在“挑大梁”了,一线冲锋全靠他们了。  三十而立,果不其然。从2020年开始,第一批90后就已陆续跨过30岁的门槛。曾经的“后浪”们到了社会中坚的年纪,成长为社会
期刊
夏日,万物在热烈的阳光都显得分外浓烈,走在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岸边,一排排樟树带着明艳的绿色,“之”字形栈道向远处延伸,江水的清波与航船相映衬,构成了一幅唯美的夏季画卷。  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一流的港口、“千亿”的体量而知名,同时在发展中也始终不渝地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同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港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10周年之际,发展中的“含绿量”清晰可见。  国
期刊
两千五百年的姑苏记忆,闻丝竹过耳,望黛瓦砖墙,苏州城南的吴江更以文化著称,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吴文化经久不衰,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一代一代吴江人依旧辛勤探索不断创新,今天,吴江正以一个新的文化标地的姿态冉冉升起,绚丽多彩。  长三角融合发展文艺地标  在年底即将启用的苏州湾文化中心,在今年“中国剧院建筑面积排行榜”中,排行第三,这个在临水而建的文化新坐标远看就
期刊
体育是民生、是文化,更是力量。一座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很多时候,可以看看这座城市的体育中心。  1999年,位于三香路的苏州市体育中心开建,历经三年,2001年正式亮相,一度惊艳了整个苏州城。转眼近20年过去了,承办了无数赛事、演唱会、展览的苏州市体育中心,一直是苏州人的骄傲。尽管座椅砖墙在风雨中略有褪色,但青春回忆依旧,承载的苏州人关于体育、关于运动的梦想依旧。  每一个苏州人,都会有的邂逅  
期刊
岁月如书,苏州博物馆新馆就像一枚书签守候着一座城市的年轮,纯朴而厚重,为后世众人了解苏州这座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了解苏州独特而宝贵的历史文脉,读懂苏州2500年的历史,不妨从这里开始。  作为城市博物馆,苏博新馆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全世界的目光。毕竟是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封刀之作”,“中而新、苏而新”,苏博从一个传统的博物馆一下子跨上了现代化博物馆的快车道,并在国家一级博物馆当中名列前茅,在
期刊
未曾料到,在相城,能享受到罗马艺术殿堂的体验。坐在苏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以下简称“二宫”)的中厅台阶上,内心不禁窃喜,仿佛这里即将上演一场艺术盛宴,庄重而有仪式感。  还没开业,就不断有人前来咨询,“你们游泳馆什么时候开呀?”“五月一号能准时开业吗?”“以后家门口就有好去处啦!”不得不说,二宫的到来,具有标志性意义。4月28日,元和街道玉成路219号,二宫正式亮相,当日客流爆棚,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均
期刊
就像每座城市都应该拥有书店一样,每座城市也都应该拥有一间博物馆,它是连接一座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让城市里的人们透过文物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想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来到苏州,不少人会打卡“网红”苏州博物馆,而其实吴中区是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  6月28日,民心所盼下,万众瞩目的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馆试运营,7月1日起将正式开放参观。苏州吴文化博物
期刊
2011年,李公堤上的一头“中国金融牛”,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与讨论,这头“牛”通体呈铜绿色,眼神坚定地望向西南方向。在它的侧面,就是彼时刚揭开面纱的苏州基金博物馆。  这是全球首家以基金为主题的金融博物馆,也是金融博物馆打造的第二家专业金融教育公益博物馆。栉风沐雨9年时间,苏州基金博物馆已成为金融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交流与分享的平台。  与时俱进,更新博物馆之“魂”  早在2008年,金融博物館理事长
期刊
美术馆是一座城市创新、活力的引擎,也能是一座城市精神象征。历史悠久的苏州,不缺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空间,但在众多经典中,苏州美术馆的存在,依旧有着分外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回望 是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开端  两宋以来,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在文化艺术方面汇聚了全国的文人雅士,各类文艺活动也是层出不穷。民国初期,颜文樑、金松岑、徐詠青等大家怀着复兴中国美术文化,倡导美术教育、提高国民艺术素质的愿景,共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