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美于教,以美育人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的内容美,又有精妙的形式美。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诚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呢?
  一、让学生体会想象美
  美育教育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人的作用,教会学生欣赏美,既可以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性的思维,也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让学生学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是产生美的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心中、头脑中勾画出一幅幅美的画面。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象是促使学生产生美感的重要方法。学生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正确的审美想象,能使静态的文字符号变得生动、丰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所受到的审美教育也就不再空洞和肤浅 而是更加具体和深刻。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让学生在欣赏中激发想象:“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随着想象,进入这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带着想象去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乐趣。
  二、让学生品读情感美
  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是灵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情感美教育,是由审美对象引发的情感体验,直接涉及到对审美对象的评判,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得出道德的判断。审美时,由形式的美丑欣赏必然进入对内容真假善恶的判断,从而避恶从善,去伪存真,从情感上的陶冶上升到道德上的净化,进而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用柏拉图的话说,就是“融美于心灵”。课文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有亲情,也有爱国情、思乡情等,对于这些美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在教学中,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如,学习《爬天都峰》时,可以借助想象,让学生反复读文中的对话,体会三个“也”的句子,让学生去揣测老爷爷和小女孩之间的关爱和相互激励,更好地去把握文章带给人们的启迪。
  三、让学生咀嚼语言美
  文章离不开语言,好的作品总是情文并茂,语文教学也离不开语言美。作品都是作者“为情而造文”,只有当语言能够准确、生动、鲜明地表现课文的意境和思想时,才会表现出一种艺术语言的美。因此,只有把作者炼字、炼句、炼意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讲,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语言美。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的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唯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四、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的直观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加强学生对知识感知的鲜明度。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的形象具有间接性,给欣赏者带来许多不便;而多媒体的运用,画面具有直观性,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快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运用多媒体能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汉字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了,让学生在学会汉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无限魅力。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播放配乐朗读录音,通过一定的节奏、旋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在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文并茂,文质兼美,适合借助播放配乐朗读进行审美教育。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审美教学,就应当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传授知识与美感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这样,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去涤荡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尽情地去领略语文中的美。
其他文献
乌克兰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任何年龄阶段,爱读书的孩子在智力水平和思想发展上,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水平和承受能力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不爱阅读的孩子”。可见,阅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社会上刮起了一股阅读风,公益广告和其他媒体纷纷宣传倡导纸质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考的能力,仍然是高中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高中语文教学可以粗略地分为两个部分:考试语文和生活语文。对于前者来说,可以通
期刊
从教十余年,我始终踏踏实实地尽着一个教师的职责。我用平凡书写卓越,用追求成就自我,体验着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正幸福。  一、做一位幸福的教师,就要懂得用爱去坚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内心丰盈、品位高雅的语文智慧。我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对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正是拥有这个信念,我对待日常工作认真细致,从不敷衍。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学生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杜威则提出了“兴趣中心论”。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而言,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海林在《论真实的作文》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虚假的作文,根本不需要写作却偏要你写;根本没有一个具体的语境,只是教师要我写,我就写,就完了。”一句话,写作的动机性严重缺失。写作动机性的严重缺失造成了目下语文写作教学的严重低效:学生厌写作文,应付教师了事。  如何改观这种现象呢?李海林认为:真实的语言任务、真实的语言环境、真
期刊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同时,我们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组学习顺应了学生喜欢与人交往、爱表现的心理特征,使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机会,是促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思维和智慧的碰撞激发出灵感的火花,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建立学习小组并引导小组成员建立活而有序地合作常规呢,根据我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并进行了实践,现将我的做法和大家做一下交流。  一、学习小组建设  (一)成立原则
期刊
儿子进入一年级开始学习,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的局限、自律意识的欠缺等原因,家长必须陪同孩子共同完成作业。  儿子书写很慢,又爱边写边玩,一不提醒,就又不知在玩什么了。话说两三遍,还不一定听进耳朵里。做的题明明一看就不对,但由于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儿子就是看不出来,咬着牙就说对。有一段时间,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我的心情有些差,和儿子一起学习时,我很难做到耐心、平和。批评多了,鼓励少了;指责多了,赞许
期刊
当下,一种千篇一律的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模式相当流行,它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用机械繁琐的习题代替生动活泼的语言训练,忽略了语文教学中读写这一核心,使语文教学收效甚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对语文课的满意率呈下降趋势。  新课标一直强调语文课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不可偏轻偏重,应该全面发展,这看似全面,其实是无重点。外语学习确实应该讲“听、说、读、
期刊
这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刚到12级这个集体。  开学后第三周的星期一,第二节是25班的语文课,我早早地到了教室,先和学生交流了一下那天早晨姜校长讲话的感悟,把我记下的一些启迪心灵、有益写作的句子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开始授课。教室的后门是开着的,不经意地一看,校长坐在那里,当时内心里真的是吓得要命。好在每一堂课我都是抱着会有人来听的态度准备的,所以就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也就忘了校长的存在,可是下课
期刊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