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赏识期待,静待腊兰开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uihe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对学生充满期待,并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本文主要阐述了赏识期待教育的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发现 赏识 期待 教育理论探索
  
  一、引言
  语文课外阅读《给每一株草开花的时间》,文中写道:朋友去远方做事,把他的庭院交给我留守。我极懒,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我从不去拔它,任它们潜滋暗长。初春时,院子石凳旁冒出了几簇绿绿的芽尖,叶子嫩嫩的、薄薄的。20多天后,它们的叶子蓬蓬勃勃伸展开了,我才发觉它像是院外林间幽幽的野兰。暮夏时,那草果然开花了。一位研究植物的朋友告诉我:“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一棵至少价值万余元。”我打电话把喜讯告诉了远在南方的朋友。朋友一听也愣了。其实那株腊兰每年都要破土而出的,只是朋友以为它不过是一株普通的野草,每年春天芽尖刚冒头就被他拔掉了。朋友不禁叹息:“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如果我能耐心地等它开花,几年前就能发现的。”
  我们应该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不盲目地去拔掉它,我们更要给每个孩子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不草率地去否定他,发现、赏识、期待,我们将会得到很多人生的“腊兰”。
  二、赏识期待教育的理论探索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对小学各年级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提供了一份名单,说名单上的这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这份名单是随机抽取的,而老师就像预期的那样发展了这些孩子的智力。
  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罗森塔尔把教师的期望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学术界则把教师的期望效应称作“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学生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和解放学生,首先的是学会赏识学生。”
  三、赏识期待教育的实际需要
  大部分的教育心理学家都肯定人类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存在,换句话而言,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优点和缺点。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将人的智力从八个方面进行刻画: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每个人都有智力的最佳点,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株“兰花”,有的孩子很早就被发现优异之处,而有些孩子则是“腊兰”,需要教育者去发现、赏识、期待。
  (一)赏识期待教育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班里有一名女孩叫刘媛,她思维活跃,口齿伶俐,能歌善舞,唯一的缺点就是学习成绩不太好。有一阵子,学生向我反映刘媛不独立完成作业,总是抄别人的作业。我本想严厉地批评她一次,让她出出丑,但转而一想,这不是明智的做法。于是我把刘媛独自找到会议室,让她做已做过一次的作业,刘媛知道事情已经暴露,耷拉着头准备迎接我的一番狂风暴雨。而令她意外的是我并没有从作业说起,而是表扬了她在学校艺术节上优美的舞蹈:“你的舞蹈跳得真美,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一个好孩子,人非完人,岂能没有出错的时候,重要的是以后能改,我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我始终坚信这点,你的学习一定能跟上。”在我的赏识和鼓励下,刘媛像拧足了发条,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细想起来,是我的赏识、期待让她感到自己在班里不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看到了自身的优点,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赏识期待教育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现在的生活条件提升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的孩子很早就能参与家务劳动,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现在的孩子,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父母只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孰不知又有多少孩子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呢?家长的精心呵护换来的不是孩子对自己更严格的要求,而是责任感的缺失,自身地位价值的迷惘。
  梁启超先生很早就提出:“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培养的是没有责任感的孩子,那么我们民族的命运岂不岌岌可危了吗?如何在赏识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我觉得应该从小事做起,讲究因材施教。
  在班级中我给每个孩子以展示的舞台,乐感好的我安排他课间领唱,身体棒的我安排他引领锻炼,认真负责的我安排他做值日组长,聪明能干的我安排他做“小老师”,让他们建立起与集体的真实联系,使他们感到自己对别人是有用处的,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让“同学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成为每个孩子追求的目标。
  (三)赏识期待教育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耐挫力。
  赏识期待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支撑。如果把孩子比成一棵树苗,那么赏识期待教育就是成长所需的养分,养分越足,小树成长得越健壮,就越能经受风雨的洗礼。孩子在赏识期待教育下,心理健康,能克服困难,坚韧向前,实现期望值。赏识期待教育所培养的孩子绝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能经受风吹雨打的茁壮大树。
  四、赏识期待教育的实践操作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自己的学生,对学生充满期待,并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一)擦亮眼睛,找出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的“闪光点”总是发生在教师不经意之间,稍纵即逝。这就需要老师擦亮眼睛,用一颗敏感的心“于无声处”谛听即将响起的惊雷,做一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学生的可赏识之处。
  我给所有的学生都设立了“亮点榜”,全班学生不分成绩优劣全都榜上有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或两个值得别人学习的“亮点”:劳动积极、乐于助人、口齿伶俐、写字工整、做事细心、上课认真、作业及时、身体强健、乐感突出……各种各样的优点,数不胜数。老师不能总盯住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应该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致支持。
  (二)用欣赏的眼光去挖掘学生潜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是这样,看学生更是这样。老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
  爱因斯坦的例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更惨遭退学的命运。不正是因为老师缺少欣赏的眼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误判更令人懊恼遗憾的呢?老师应该确立这样的信念: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生身上不是缺少潜能,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三)及时赏识,点燃“星星之火”。
  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
  心理学家千百次的实验与观察告诉我们: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老师的评价,即使是老师的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也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及时地鼓励他们,将其闪光点放大,激发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使他们树立自信,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进取心,相信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会做得出色,使得“星星之火”逐步“燎原”。
  (四)真诚期待,“春风化雨”。
  期待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敬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期待,而这种期待正是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柏友军——我班的跳高、跳远冠军,他将代表学校参加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赛前的一个星期他的状态不好,总是没信心。在比赛的前一天,我发动全班同学出谋划策为他打气,有的同学亲手制作了口号标语,有的亲手折了“幸运星”,有的埋下了“愿望瓶”……终于,他不负众望,为学校捧回了两个冠军奖杯。
  期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极等待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聪慧的悟性、敏锐的直觉、丰富的情感,总会在真诚的期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现出来的。这种期待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赏识期待更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在渗透了赏识期待的教育中,学生异常可爱,他们积极进取,追求上进,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株株“腊兰”的盛开。
其他文献
商业压力对私营传媒的影响,日益彰显。香港消费者委员会2009年4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香港的超级市场经营手法,披露超市逢周五宣称大减价“多买多得”、“优惠价”的手法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课余、假期的时间上网浏览新闻、查找资料、阅读作品、进入聊天室聊天。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改变或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对于中学生来说,传统的文本阅读已不再是主要的获得信息的途径,网络阅读以其信息载体的多样化、时间空间的随意性、阅读的自主灵活性而影响着和制约着阅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质。因此,如何通过网络来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选择阅
  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探讨妈富隆联合补肾化瘀止血方治疗围绝经期功血(肾虚血瘀型)患者的有效性,寻求一种在维持西药快速止血的基础上,能有效改善中医
引导之术贵在问。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功夫,注重发问的启发性,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启发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无论是因文解道,还是因道悟文,都要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运用启发性的提问要注意克服三种弊病:一是提问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二是提问高深莫测,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是提问无确定性,外延过宽,学生不知所云,苦思无路。这三种情况只能对学生启而不发。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
摘 要: 多媒体与语文课程结合的利与弊并存。多媒体需要立足语文课堂,在整合中求融合、讲实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三利” “四弊”    随着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兴利除弊,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三利”  1.多媒体使课堂教学直观化。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
在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如春风拂面,激活了师生的思维。它超强的音效、鲜活的图像、精美的文本是其它任何一种电教手段都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多媒体课件绝不是点缀课堂的饰物,更不能演变成一种时髦的风潮。下面我就观摩过的优质课和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多媒体课件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契合问题。  一、从整合要求来看,认识契合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新生事
期刊
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手段单一,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制约着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农村中小学,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自从2009年我校装配了远程教育站后,我就一直思考着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主动尝试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利用视频动
摘 要: 多媒体用于作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如何正确利用,如何利用好,使之更好地为作文教学服务,是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尝试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作文教学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为什么学生普遍都“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对此问题我曾深入思考过,主要是作文课教师讲授手段单一,学生感觉枯燥无趣,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设备用于作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