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王应麟曾说过:“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朴实的句子却揭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好习惯的养成则终生受益。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因此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任,怎样培养,这显然是要花时间、精力,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实践的。
在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时,遇到了这样一名学生——小哲,他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自然他也没少挨批评。可是,他还是老样子。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这样一来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于是我翻阅了一些书籍,对小哲同学的行为作了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就是还未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另外,还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或者,平時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小哲是不会听课的学生,这点对他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通过我的仔细观察,终于找到了小哲不会听讲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另一方面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
针对小哲的情况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办法:
首先,我指导小哲同学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告诉他上课前要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指导他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并告诉他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为了他上课时不分散注意力,每节课前都提醒他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其次,在上课时我经常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适当的增加了活动性的内容,让小哲参加,这样使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同时通过评价、奖赏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此外,平时我对他给予较多的关注。课间休息时,把他叫到身边,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和他聊聊家常,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我的不断坚持和鼓励下,小哲同学逐步养成了认真听讲的习惯,学习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
通过这件事,让我再次体会到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和结果。在培养学生习惯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言传身教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好,以及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同时,教师更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有努力的方向,这样才有助于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习惯,从小做起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由此可见,习惯教育越早越好,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
三、练出习惯,持之以恒
习惯是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养成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老师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习惯形成为止。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一语就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严格要求、坚持到底。总之,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要从小抓起,持之以恒。
在我担任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时,遇到了这样一名学生——小哲,他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每堂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自然他也没少挨批评。可是,他还是老样子。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这样一来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于是我翻阅了一些书籍,对小哲同学的行为作了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就是还未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另外,还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或者,平時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小哲是不会听课的学生,这点对他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通过我的仔细观察,终于找到了小哲不会听讲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另一方面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
针对小哲的情况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办法:
首先,我指导小哲同学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告诉他上课前要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指导他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并告诉他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为了他上课时不分散注意力,每节课前都提醒他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其次,在上课时我经常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适当的增加了活动性的内容,让小哲参加,这样使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同时通过评价、奖赏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此外,平时我对他给予较多的关注。课间休息时,把他叫到身边,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和他聊聊家常,让他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我的不断坚持和鼓励下,小哲同学逐步养成了认真听讲的习惯,学习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
通过这件事,让我再次体会到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和结果。在培养学生习惯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认识,言传身教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好,以及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同时,教师更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有努力的方向,这样才有助于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习惯,从小做起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由此可见,习惯教育越早越好,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
三、练出习惯,持之以恒
习惯是人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养成的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老师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习惯形成为止。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英国作家萨克雷一语就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到,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特别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严格要求、坚持到底。总之,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教师要从小抓起,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