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走向生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如何使素质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已迫在眉睫。语文教育将向何处去,是在校园闭门造车还是另辟蹊径?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究的问题。刘国正先生在北京语文座谈会上指出,语文教育要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让语文走向生活。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使语文教育与生活相联系,使语文走向生活?在多年的语文教育中,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的:
  
  一、从生活实践中不断获取养料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它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积累生活,生活就一定会给你以加倍的馈赠。在语文教育中,我们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又要善于利用教师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育服务。
  1、利用生活经验对文章进行阅读理解。
  语文本身就有优势,人们已知道某一词、某句话在生活中的意义,只是很多这样的生活经验还没有上升为理论,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见过,倘若教师能在课堂上将书本上的内容与生活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这样,就势必使“深奥”的语文显得浅显易懂,学生有似曾相识的亲密感,必能极大地增加语文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减少学生对语文的惧怕心理,使学生的接受意识与语文知识的传授相吻合。
  在教学《老山界》时,书上有这样一句:“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有学生问,为什么要排成‘之’字形呢?学生此时还没有学《物理》课,不知道斜面与坡度的关系,如何解决?那就只有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了。我问学生:“谁说说学校后面鸿鹤岭的路是什么形状?”“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多形象呀!我把这种路的形状画到黑板上,取其中一段,像个什么字?”“‘之’字。”“那么,再想一想,我们的教学楼一楼到四楼,也是很多‘之’字形的台阶,要是不用这些‘之’字形台阶而直接从一楼直升到四楼,你觉得哪种情形的楼道好走?”教师然后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之”字形的情形,学生就会知道老山界的高、陡、险以及红军战士翻山之艰难、意志之顽强都通过这个“之”字生动形象地写出来了。
  2、利用经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作文是学生最怕、最头疼的一件事。学生总说作文没有东西可写,动起笔来也只有三言两语就完了;有些事想起来似乎很感动人、很精彩,写出来却是文章的情感、文采都不怎么样。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寻求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畏惧、害怕心理,不然,它就会成为学生语文路上的“拦路虎”,使人望而却步。怎么去除学生心里的这只“拦路虎”,化险途为通途呢?其实我们仍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易到难,化难为易,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生活是文章不竭的源泉,学生从生活中来,也应到生活中去。教师在教学作文过程中,要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观察日记,写感想,做记录,搞摘抄,贴简报……通过多种形式,积累写作素材,探求写作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人和事,内容都以学生为中心,顺次扩大写作范围。也不必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求写清楚,使学生有成功感。作文命题也可以形式多样,可采用半开放式或选择式,如《自我介绍》,《我的第一次_____》、《我的_____》、《我和_____》,这些题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选题,补充完整作文题,就使他们觉得有话要说、有事可写,文思如决堤之江水,诉诸笔端。这一过程一旦完成,写其他的人和事就水到渠成了。
  3、利用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修辞,使文章文采飞扬。
  修辞,似乎与我们的生活很远;文采,也似乎是“天山雪莲”,可望不可及。其实,它们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暑假人们在恶毒的太阳底下“双抢”流了很多汗,人们就说“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这实际上是比喻;在冬天冻得不行了,说“冻死我了”,说厕所“臭死人”,那是夸张;听到春夜屋外雨声很大,你形容它在“哗哗”地下,这又是“摹声”;小时不是都玩过“抓石子”的游戏吗?有动作,还配了歌:“燕子飞,飞三子;三子落,捡二脚;二脚落,捡小脚;小脚小,一盘子。”好动听,原来用了“顶针”。生活中这样生动形象的例子不胜枚举。书本上的修辞,实际也是源于生活,它并非与生活远隔东海昆仑,同学们其实也常听、常想、常说。那为何不能在文中使用呢?认识了生活中的这些语言,也就认识了修辞,我们只要将它们运用到作文中去,那不就是使我们的作文文采飞扬吗?
  
  二、语文教学为社会生活服务
  
  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材,能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生活服务,语文教学同样如此。要使语文教学为社会生活服务,就要加强听、说、读、写方面的实践性训练,要能听清说者的意思,说明自己的心声,读懂书报上的文章,写好各类型的文章。社会生活对学生写的方面的需求特别急切,一些初高中毕业生,连通知、启事、电报、合同、证明等实用性文体都不会写,而恰恰是这类文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因此,语文教学要适应生活的需要,密切联系生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与学校相邻的新群组有一口鱼塘要承包给乙方,需要写一份承包合同,我就让学生每人写一份承包合同,看谁写得最好就用谁的,学生兴趣很高。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均掌握了写“合同书”这一文体的格式、方法及注意事项。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加强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训练,使教学更好地与生活紧密结合。
  让语文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走向生活,这是大势所趋、时代的需要。语文教学也只有走向生活、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深入生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广阔的前景和灿烂的明天。
其他文献
散文是美文,形神兼备,意蕴深厚。它篇幅短小,题材广泛,是一种笔调灵活的文学样式。散文既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叙事、抒情,在取材、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显得自由而活泼。因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散文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教学中,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有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出现了厌学的问题,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缺乏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师可用快乐体育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关键词:体育 厌学 快乐体育 分析 对策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人对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批评,其中提到了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厌学问题。也有些人提到快乐体育是解决体育厌学现象的重要手段。学生为什么厌学体育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国家教育部现行修订新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重点提出:“注重语文的感悟,培养语感能力。”所谓“语感能力”即语文的直觉能力,是个体心灵对语言文字特有的感觉,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在各种语文现象的反复触摸中感悟和积淀的。它是对语言的知识性内容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把握。而阅读教学则恰恰体现的是从语言文字到内容、思想,再从
期刊
有些教师,一说上实验课就松了一口气,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喜欢上实验室,积极性高,因而不认真备课,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就走进实验室。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在他
期刊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只重视对“双基”的培养,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死、偏、狭”的不足,偏重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孤立的化学知识,忽视了实验探究的价值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可以讲“重结果、轻方法”是传统教学中的一大弊端。而在当今社会中,化学与生活已密不可分,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化学,学会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
期刊
当今教育的新理念是自主学习,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自主学习能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承认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对学习充满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学习中,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数学素质是人类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和语言素质一样重要,因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必不可少的
期刊
摘 要:现代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会学”、“乐学”,也就是说,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教师上课和言悦色,学生会感到可敬可亲、心理相融,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语言的幽默与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地理 幽默语言 素质教育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通俗的语言正是反映了现代教学追求目标的哲理
期刊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们背了很多的名句,可是他们不喜欢文化;看了许多小说,可是他们不喜欢语文。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语文教学中过多地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输灌和能力训练,而放松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语文课要上得美,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富的感情、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带学生在美丽的世界中徜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这应该是对语文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式
期刊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教学都应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可是,目前处在农村的中小学生却普遍存在读文本时结结巴巴、掉字加字、停顿不当等问题,他们对于文章的主题内容、艺术手法等,更是一头雾水、无从知晓。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教学的能力呢?不妨
期刊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这些素质的培养仅靠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不行了,通过现代信息媒体将书本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调动了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