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学习技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oo00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历史的特点
  高中历史具有一定的特点,只有把握好该科目的规律以及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根据历史特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一)信息量大,内容多元化
  高中历史是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的,它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部分,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而每个时期的内容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样,世界历史信息量也大,一些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都需要记忆,这就使得历史信息尤为丰富,想要记住海量历史信息就需要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二)课堂章节进程快
  由于在初中学习过历史,因此高中历史对我们并不陌生,课本内容通俗易懂,很多内容都是之前接触过的,只不过进行了深入分析,因此很多老师在讲解历史过程中速度比较快,只把重点标明然后就让学生进行阅读,往往一节课时间能够讲好几章的内容。而留给学生记忆和学习的时间却并不充足。
  二、掌握高中历史学习技巧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只有掌握学习技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学习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整个历史的把握,树立我们学习的信心;历史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掌握学习技巧才能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为进入理想大学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掌握历史学习技巧能够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知,让他们学会用全面、客观、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学生养成的一种习惯,这种方法会提高我们认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习方法往往是可以通用的,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就可以运用到其他同类学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高中历史学习技巧
  (一)课前预习准备阶段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必多言,这在所有学科的学习中都受益匪浅。预习不仅仅是把课本浏览一遍,更重要的是要将课本上的内容通过自己的预习进行标注,把自己看不懂的或者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知识进行标注,然后在老師上课讲解的时候着重来听。找到重点,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历史的学习中,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将要讲述的事情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对上课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的话上课老师讲述的时候就会印象更加深刻。
  (二)上课时保证效率
  要保证听课效率,需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跟着老师思路走。上课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但是如果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再充分利用上课时间,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在预习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对课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所以老师讲课时,更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印象,学的知识也会更加扎实。在老师讲授知识时,如果能认真记下笔记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在课学生看着笔记就能回想起上课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三)理清历史脉络
  历史学习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历史发展状况进行的,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了解知识结构,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对历史线索的把握,对知识进行串联。
  (四)通过对比,归纳增强记忆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提高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例如,我们学习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后,可以根据二者的特点来进行对比记忆(表1)。另一方面,像《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其内容大体可以归为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等方面,因此就可以进行归纳记忆。
  (五)课后进行科学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因此,学生应该学会不定期的复习过去学过的知识。每天睡前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回顾今天老师所讲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每隔3至5天的时间就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六)做针对性的习题
  做课后习题是对知识的巩固。做有针对性的题,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在做习题的时候,每种题都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学生要学会在做题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在解决各类题型时,学生要学会利用好答案,在做完题之后对照答案找好解题的关键点和答题的关键词,因为考试时判卷老师会根据答案中的得分点来给相应的分数,学会抓关键点对于历史的学习成绩十分重要。
  四、小结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能起到一个辅助学习的作用。在历史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综合制定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及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展开,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数学核心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即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
期刊
摘要:针对农村刚进中学的学生来说,在小学三年的英语学习,主要是通过听录音和抄写进行学习。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适时改变教学方法,就会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结合我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体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这些内容的英语表达,我在教学不同的内容时就采用不同的直觀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视觉感知情景创设情景直观教学实物教学法简笔画教学法
期刊
数学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学科。小学生学习数学和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核心素养是一种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学习。 核心素养下我们的计算课应如何上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不仅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还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有良好数学意识的人应该对数和数值运算有敏锐的感觉和适应能力。能够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幼儿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包括了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卫星通讯技术、音像技术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因而,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应用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幼儿阶段是素质教育的
期刊
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让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情境的创设导入,引发学生对题目的挖掘,从而运用已有数学知识去分析以及解决日常生活中遇上的一些题目.作为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除了要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用生活中的数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遵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己有的知识出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教学理论,由于这种理论实践效果明显,它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同时它也是我们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活动中所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它对学生在“对所学具体知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养成良好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著至关重要的深刻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广泛普及的当下,在课堂上
期刊
在边远的山区,学生到了初中开始接触英语,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有兴趣,我认为创设情景教学是对农村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教学是以新课改思想为理念,以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为原则,围绕以创设教学情境为中心,着重阐述如何创设初中英语新教材课堂教学情景的教学策略,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  
期刊
举世闻名的体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我们应为健康的一代而奋斗,我们要培养从儿童时期起就长得既强壮有力又健康的一代”。这句话说明了培养初中生从小锻炼身体的习惯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在不断成长中养成优良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在教育的主要构成成员中体育也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因为课外体育锻炼能够集健身、智育、德育为一身的多功能体系,而健身效率是其中最关键的功能。初
期刊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中的某些化学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学生来说兴趣不太浓;或操作繁琐;或实验现象不明显。针对这些情况,我对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我的实验方案改进的思路大概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第二,实验改进之后,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操作更为简单易行;第三,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说服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通过实验的改进使实验趣味性增强的同时也培养学生了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能
期刊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历史教师将德育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  关键词:德育思想; 情感;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  历史教育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国古代历史教育有着“垂训教诫”“资治教化”“明道经世”等社会功能。在新形势下,我们应继承和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