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经历看作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理解、自我建构,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气和乐趣。
关键词:开放课堂 搭建舞台 乐做 善做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开放的课堂里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翅的舞台。
“开放式”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更是我们教育的主体,初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一方面,情感成长的需求要求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情感内容,丰富他们的情感,使语文潜移默化地推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情感不稳定,既能很快激动,也容易冷漠下来,他们更易于接受情感的宣泄和艺术的感染,对于呆板的、灌输式的说教具有自然的排斥力,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给予每位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正视学生的独特性,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知、学会思考,让知识成为学生勤于思考的果实,让课堂变为学生勇于解答的枝干。
课堂是师生创造奇迹的乐土,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程,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开放的语文课堂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开放设计,这不仅包括语文学科课程,也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学习课程。课程内容除了面向教材,还要面向校园、学生、家庭、社会、自然界开放,这就要求课堂中创造性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创新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激发起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善于排除障碍,寻求规律与方法。
开放的课堂里,对为学生搭建舞台的教师便有了不同的要求。首先教师是个合作者,师生之间的合作是课堂的中心,这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中的行为。要重视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权利,都能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次,教师要成为引导者。教师需要引导、激励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导演自己的人生。“导”要因势利导,多一点启发引导,多一点参与激励,多一点多元思维;“导”要有法可导,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中引导;“导”还要依对象而导,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而导。“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教学中的人格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人格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完美人格塑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学就能将学科知识增长同人格的健全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为学生成为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教师转变角色应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适应开放的课堂。
著名作家曹禺说:“要爱语言,要着迷,语言的环境才能领会得到,之后,才能谈到掌握语言。”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多欣赏、把握丰富多彩的语言本身的美,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文质兼美,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以自己的心血和独特的风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人文的美、生活的美都汇聚到这里,美不胜收。语言的表现力及其蕴含的丰富而鲜明的感情色彩,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课堂中教师就要用自己独特的触角带领学生去挖掘它、发现它、欣赏它。
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将学生放归自然,让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悟大自然的雷鸣闪电、山川河流、花鸟虫兽,还可以带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可以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感悟社会的飞速发展。
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愿做、乐做、善做,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敏锐的眼光和勤于思考的头脑,能在观察时,在生活中“观形而思神”“观表而思里”“观此而思彼”“观果而思因”,对于真善美,能歌之颂之,对于假丑恶,能鞭之挞之……
让开放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翅高飞的舞台,是一名普通教师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全国中教优秀教学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开放课堂 搭建舞台 乐做 善做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开放的课堂里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翅的舞台。
“开放式”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人自身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更是我们教育的主体,初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一方面,情感成长的需求要求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情感内容,丰富他们的情感,使语文潜移默化地推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情感不稳定,既能很快激动,也容易冷漠下来,他们更易于接受情感的宣泄和艺术的感染,对于呆板的、灌输式的说教具有自然的排斥力,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给予每位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正视学生的独特性,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感知、学会思考,让知识成为学生勤于思考的果实,让课堂变为学生勇于解答的枝干。
课堂是师生创造奇迹的乐土,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程,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开放的语文课堂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开放设计,这不仅包括语文学科课程,也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学习课程。课程内容除了面向教材,还要面向校园、学生、家庭、社会、自然界开放,这就要求课堂中创造性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创新的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激发起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善于排除障碍,寻求规律与方法。
开放的课堂里,对为学生搭建舞台的教师便有了不同的要求。首先教师是个合作者,师生之间的合作是课堂的中心,这就需要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中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中的行为。要重视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权利,都能积极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次,教师要成为引导者。教师需要引导、激励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导演自己的人生。“导”要因势利导,多一点启发引导,多一点参与激励,多一点多元思维;“导”要有法可导,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中引导;“导”还要依对象而导,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而导。“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教学中的人格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人格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完美人格塑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学就能将学科知识增长同人格的健全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为学生成为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教师转变角色应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适应开放的课堂。
著名作家曹禺说:“要爱语言,要着迷,语言的环境才能领会得到,之后,才能谈到掌握语言。”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多欣赏、把握丰富多彩的语言本身的美,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文教材内容大多文质兼美,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以自己的心血和独特的风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人文的美、生活的美都汇聚到这里,美不胜收。语言的表现力及其蕴含的丰富而鲜明的感情色彩,是其它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课堂中教师就要用自己独特的触角带领学生去挖掘它、发现它、欣赏它。
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将学生放归自然,让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悟大自然的雷鸣闪电、山川河流、花鸟虫兽,还可以带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可以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悲欢离合、感悟社会的飞速发展。
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愿做、乐做、善做,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敏锐的眼光和勤于思考的头脑,能在观察时,在生活中“观形而思神”“观表而思里”“观此而思彼”“观果而思因”,对于真善美,能歌之颂之,对于假丑恶,能鞭之挞之……
让开放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展翅高飞的舞台,是一名普通教师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全国中教优秀教学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