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种呼唤千百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恋爱中的女人最爱听的,是苏岑那句:“宝贝,你就像我的女儿。”
  很赞同这句话。这个世上,第一个喊我们宝贝的男人是父亲,无论我们是叛逆,还是远隔万里。当我们日渐长大,像鸟儿般横跨千山万水时,这种特定称谓成了我们抽象的精神定所,那种根深的情结成为女儿心中一道甜美的风景。也因此,当第二个男人出现在我们生命中,这种称谓兼有父爱般的宽厚,是最令女人心安的。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信,通篇没有一句“宝贝”或“亲爱的”,它没有郁达夫情书里的多愁善感、春花秋月,没有徐志摩爱眉小札里的青春热情,甜得发腻,他行笔舒缓,哀怨美丽,以诗意和淳朴,光明和温暖,为爱情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成为世代情书中最能打动人心的经典。
  “三三,我这时还是想起许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眼睛是湿的,模糊了。”
  “三三,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
  多么温暖的呼唤!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有多少人在多少个日日夜夜想念过另一方人呢?因此,她的薄衫,不问秋凉,她的花轿抬进了他的洞房。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每次读到这句话,雨雾一样的潮湿便会涌上我的眼。再也没有那样一封信,再也没有那么一个干净的人,再也没有那样一场白衣胜雪的青春,能够打动我。在这个情书渐渐消失的时代,爱情的淡雅、恒久、平凡,以及诗意般的长久动人,显得那么的难能可贵。青灯下的沈从文,面对他的“三三”,心里是种圣洁的虔诚。只有拥有如此纯厚朴拙的心,拥有如此对于恋人执着的爱,才能写出如此情书,才能那么慈柔。
  沈從文的何尝不是?在我们远远的眺望中,他轻轻地振一振身上那一袭诗意的长衫,轻轻地,穿过了历史的烟雨,抵达爱情的永恒。
  朱伞青衣乌篷,白墙灰瓦红灯,薄雾清风路人。涟漪清晨,杜十娘轻轻现红尘,她是喜悦的,烟柳画巷,江南人家,幸福的新生活已经萌芽。她憧憬着与所爱的人浣纱洗衣,生儿育女。在那个时代,能谋求到一份真爱格外艰难,尤其是这样一个女子,她腾挪闪躲,起伏跌宕,终于等来了命中的李甲。
  她付出了真情,却没有公开全部的积蓄。她有积虑的,唐玄宗那样爱杨玉环,也最终悬崖撒手,人生太长,谁知道这个路人甲是怎样一个男子?不出所料,李甲最终受不了蛊惑,在中途便将杜转卖给孙富。
  她沉默,她无言,她心碎,一种殇,从骨子深处,慢慢撕裂,沉默是她最深的伤痛,无言是她最悲的哭声。有谁知道,一个人伤害最大的,不是没有希望,而是给了她希望,然后又拿走这希望。背叛、欺骗才是一剂猛药,喝下去,就身不由己走到绝望的岸边。她的生存信念彻底坍塌,既如此,不如归去。
  手捧“百宝箱”的她,走出船舱,缓缓转身注视着这个她用情泼墨太多的郎君,一字一顿地呼唤着:“李甲,李——公——子——”,那么的意味深长,那么的忧伤与绝望,直叫得千百年前的李甲胆战心虚,直叫得千百年后的我肝肠寸断。
  转身,她纵身轻盈地跳下,从李甲的生命中飘过,犹如一朵粉色的流云,用她的贞烈,她的珍宝,以及比珍宝更宝贵的生命,去殉一个美丽的梦。
  那纵身一跳的姿态,清艳决绝,足够优美。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可是,那一跳之前凄婉的呼唤,谁又能真正将她忘掉?
  经典不可复制,唯美难以仿效。冯梦龙的经典之作,美人黄土,劫灰之后,终归寂然。少时看《莎士比亚全集》,只注意故事中的情节,全然不记得译莎的才子是谁。“生存还是毁灭”这句震耳欲聋的话语,以及卓然的文风出自一个叫朱生豪的青年才俊之手。
  “八一三”的炮火炸毁了闸北,两次炸毁了他的译稿,他从头开始,重新编译,才使这部名著得以面世。这位生性寡言,近似木讷的书生,内心却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他写给夫人宋清如的书信笔底丰盛辽阔,情意真挚,缱绻缠绵,他对爱人的称呼有趣而动人,他叫她“阿姊、傻丫头、青女、无比的好人、宝贝、小鬼头儿、昨夜的梦、宋神经、小妹妹、哥儿、女皇陛下……”也许人们以为他的精华都在译作里,却不知最鲜活的,最真实的,最令他才华横溢的,却是在他给爱人的书信里。
  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诗人,却用诗人般的天才赋予所爱的人世上最珍贵、最美好的称呼,都在给爱人的信中写下了最动人的话语和最亲切的呼唤。
  我不想成为诗人,我渴望成为诗人的爱人。多年之后的那个人啊,看没看见,我都盛开,来与不来,芬芳和清凉都在。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跳跳鱼,学名弹涂鱼。在我们家乡,人们叫它滩虎龙或干脆就叫滩虎。反正又是龙又是虎,挺神乎的,家乡人很少去逮它吃它。这种在家乡原本随处可见的小鱼,如今已濒于绝迹。  滩虎是一种两栖鱼类,体长约十来厘米,通身泥灰色,像泥鳅一样圆滚滚的身形,生长在海边和近海滩涂的河沟里。别的鱼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可它不一样,能长时间离水,在岸滩上生活,靠胸鳍和尾巴在泥滩上爬行、跳跃,弹跳力十足,不亚于青蛙。  我小時候生
期刊
老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小时候过年,尽管东西不丰盛,却感到年味十足。  鸡刚叫头遍,娘就穿好衣裳起来拾掇,准备摊煎饼。她昨晚就泡好了粮食:极少的麦子、碾碎的瓜干、磨碎的玉米糁子。  她把它们掺和到一起,用清水淘洗了几遍。做完这些,天就快亮了。推磨的活儿谁都不想干,一大三盆子糊子就得推半天。多数时间是,大姐二姐各抱一根磨棍,我和妹妹两个人合抱一根磨棍,娘在一边添磨,二哥在炕上恣个洋地睡觉。
期刊
下班的路上,看到有水果摊在卖青橘。我放下车子,问了一句,酸吗?不酸不买,我喜欢吃酸的。小贩回过神来说,随便挑,这种青橘就没有甜的,不酸不要钱。我挑最青的买了五斤,小贩很高兴,觉得我够意思,买得挺多的,他却不知道这些只够我吃一两天的。  是的,我爱吃橘子,尤其爱吃酸涩的青橘。这种习惯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母亲告诉我,那时候她还怀着我,一次在医院检查回来,一向不怎么喜欢吃酸的母亲,却偏偏想吃酸的。于是,父
期刊
农村娃书读得迟。7岁的时候,我才背起书包对父亲说:“爸,我要走了。”  乡考之后,我就离开村子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读初中,这是一段去时完全下坡、回时完全爬坡两头都黑的路。父亲为我舂米磨面,备足一个星期的口粮,说:“村口有几条不识字的狗,专门咬那些识字的人。”于是常常脚跟脚地把我送到那排柴篱笆村口。我站在篱笆墙外说:“爸,我要走了。”父亲就站在篱笆墙内,两眼有些茫然和空落,却努力地从底层衣兜里拿出几块
期刊
我两岁半时,出麻疹,出到腰部,那红红的疹子死活不肯再往下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母亲年纪尚轻,并不知我已经并发了肺炎。就在那天中午,我父亲要出差远行。他看了看帐子里的我,还是走了。我们随父亲落户到一个叫“文成”的农机修造厂,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山区,我们举目无亲,二弟才五个月大。  我发高烧,抽搐,鼻翼一扇一扇的,喘不过气来。母亲抱着我去掛急诊,见我抽得那样,医生叫所有排在我面前的急诊病人让开,
期刊
“呼啦啦”旋转着飞过来,敲打着骨头。北京的风硬,碰上后,想脱身都难。  我生长在西北,感受过西北风。对于西北风的熟悉,就像左手熟悉右手一样清清楚楚,不用伸手就能感知。风在黄土地、黄土高坡、黄土塄坎刮过立春,春天就来到西北;吹过立秋,秋天就来西北填空。刮过一年时令,一年光阴就没了。年末,我去了趟北京,遇到北京的风,感觉北京的风就像是刀子风,一种细细的刀子刺肉的感觉隐隐而来,却又那么的想极力尝试。  
期刊
那是20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  当我改完最后一本作业,已是凌晨两点钟。我舒了一口气,许多人都以为当老师轻松,但谁会知道这么晚了才开始休息。我洗了脸,熄了灯,走到窗前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准备平静一下发热的脑袋,希望等会儿有好睡眠。  突然,我看到窗外十多米远的大街上一条人影从阴影处慢慢地走出来,格外注意地向我的窗口张望,边向我的窗口张望边走向垃圾桶。走到垃圾桶边时,停下脚步专注地望了我的窗口几秒钟,
期刊
2017年11月1日早晨,天刚放亮,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妹夫从家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母亲居住的老屋后山墙塌了,村里要拆掉老屋给母亲盖新的,不用个人花一分钱,我们都很赞同,唯独母亲不同意。”母亲接着又和我通电话,说:“我不盖新的就住这个房子。”我知道母亲很倔强,父亲在世时都是母亲说了算,母亲认准的事就一条道走到底,九头老牛也很难拉回来,我急着往老家赶,想说服母亲。  母亲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纪70
期刊
五岁的时候,父母响应国家“大搞三线建设”的号召,我家从嫩江畔那座有着几个大军工厂的城市,搬到了建在张广才岭深山老林里的“小三线”军工厂。  山坳里最早升起炊烟的地方,是家属区里的豆腐房。当家家户户的炊烟刚刚升起的时候,豆腐房里的老把式已经把那一盘盘甜丝丝、白嫩嫩的大豆腐“出锅”了。喜欢吃豆腐的人们爱往豆腐房奔,进去时盆里端着黄豆,出来时盆里装着豆腐——一斤黄豆五分钱,换两块。  早上的炊烟,看上去
期刊
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一根木制的简易拐杖,佝偻着腰身艰难地挪动着脚步,走进了她那间阴暗低矮的老屋。  初冬的寒风紧跟随着她,不安地掀起她的衣角。那是一件黑色的棉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在岁月的搓洗中褪尽了光亮的色泽,质朴得还打着补丁。油渍的污点也零星地点缀在上面,沉默得不肯说一句话。老人却一直穿着它,舍不得扔掉,也许这件棉袄伴随着老人走过了太多的人生风雨,那些凄冷的时光被包裹在了棉袄中,只有自己才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