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中的老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ave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拄着一根木制的简易拐杖,佝偻着腰身艰难地挪动着脚步,走进了她那间阴暗低矮的老屋。
  初冬的寒风紧跟随着她,不安地掀起她的衣角。那是一件黑色的棉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在岁月的搓洗中褪尽了光亮的色泽,质朴得还打着补丁。油渍的污点也零星地点缀在上面,沉默得不肯说一句话。老人却一直穿着它,舍不得扔掉,也许这件棉袄伴随着老人走过了太多的人生风雨,那些凄冷的时光被包裹在了棉袄中,只有自己才懂得。
  據说,老人一共养了五个儿女,在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她一个柔弱女子的肩上。为了孩子,她一直没有再嫁。为了把孩子拉扯大,她出过苦力,打过短工,也受到过别人的白眼。那时孩子们都还小,不能帮衬到老人,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然而这一切的苦难都没有压垮老人。在生活最为无助的时候,老人甚至到异乡挨家挨户地乞讨过。生活的艰辛没有让老人流下一滴眼泪,强大的内心支撑起的是母爱的伟大。在老人含辛茹苦的抚养下,儿女们慢慢地长大成人,老人却一天天地老去。眼看着日子有了好转,生活的不幸再次降临到了老人的头上。老人中风了,幸亏抢救得及时,再加之儿女们精心地照料,老人才奇迹般地康复了。有了好转后的老人不愿跟随着儿女,仍一个人独自生活在了老屋,靠侍弄着几亩薄田,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如今儿女们条件都好了,有的进了城买了房,有的在当地盖起了小洋楼。他们都想把老人接过去住,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可是老人就是固执着不肯离开她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屋,儿女们想尽了办法也未能如愿。也许是老人对老屋有着太深的情缘,而无法割舍;也许是老屋牵扯着老人太多的回忆,让她挪不动脚步。她乐意将自己安放在老屋,在时光的流转中慢慢地回忆,慢慢地老去。
  风拨动着老屋的木门发出了“吱吱”的响声。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这扇木门就以这样一种方式迎接着并守候着它的主人。在陪伴中熟悉着,在熟悉中温暖着。屋内光线暗淡,凌乱的物品随意堆放。风穿堂而过,回旋在了屋内。一只小花猫竖起了毛发,“喵”的一声,从柴垛堆里蹿出身来,纵身一跃,跳到了老人的脚下磨蹭着,表达着对主人缱绻的情怀。老人爱怜地抱起了小花猫,像抚摸着婴儿一样投入了自己的柔情。老人的手青筋暴露,像无数条蚯蚓伏贴在干枯的树皮上。她抚摸着小花猫,嘴角边现出了满足的微笑。小花猫也很乖巧地躺在了老人的怀里享受着这一静美的时光。它不时地用自己的脸挨贴着老人的下颚来回地摩擦着,一切是那么的随意,一切又是那样的美好。淡薄的阳光在风的挟持下溜进了老屋,也笼罩住了老人单薄的身影。老人微微颤抖着,坐在了一张被时光打磨得光溜的木制椅子上,目光浑浊显得有些呆滞。曾经饱满红润的面容在岁月的侵蚀中风干了精血,只剩下一张干枯的面皮褶皱地耷拉着。打着岁月印痕的老年斑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愈显清晰。老人瘪着的嘴嚅动着,似乎在说着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满口的牙齿咀嚼过太多的生活坚硬,如今也脱落得寥寥无几了。老人眯缝着眼睛,瘦弱的身体沉浸在阳光的柔和中,就像是被一根藤蔓牵系着的一片干枯的枝叶。她眺望着门外的世界,游离的目光锁定了门前那棵百年老树。此时那棵梧桐树下枯黄的树叶纷纷地飘落在了风中。穿越了一世的风雪,却把那么多的寒冷藏在了心中。那一刻老人的心有了些许的轻颤,她感觉到了树叶落离枝头时,灵魂漾出了生命气息,身体似乎仍在留恋母体的温暖。着地的树叶翻飞着,一双眸子含情脉脉,流露出表达的欲望,在终究敌不过命运的安排后,无言地合上了它生命的门棂。
  老人沉思着,深陷的眼窝储进了满满的阳光,开始打盹了。小花猫不时地抬头瞧一瞧老人安详的神态,也不忍心打搅,慵懒着身子和老人一样静静地享受着这初冬的暖阳,沉醉在甜美的梦香中。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早市上有个麻花铺子,打理铺子的是一个女人,大人小孩都管她叫徐姐,她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五百根,卖完就收摊,生意特火。  徐姐说,炸麻花要把好三关:一关是醒面关。徐姐每天中午给孩子做完饭,然后就搬出来她家的两个大陶泥盆,装好面,开始和面,醒面,这些面正好够做五百根麻花的,然后放到阴凉处醒上。说到这里得补充一句,徐姐用的面粉那可是上好的雪花粉。二关是放料。往醒好的面里加入食用矾、蜂蜜等其他配料,这可是技术
期刊
跳跳鱼,学名弹涂鱼。在我们家乡,人们叫它滩虎龙或干脆就叫滩虎。反正又是龙又是虎,挺神乎的,家乡人很少去逮它吃它。这种在家乡原本随处可见的小鱼,如今已濒于绝迹。  滩虎是一种两栖鱼类,体长约十来厘米,通身泥灰色,像泥鳅一样圆滚滚的身形,生长在海边和近海滩涂的河沟里。别的鱼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可它不一样,能长时间离水,在岸滩上生活,靠胸鳍和尾巴在泥滩上爬行、跳跃,弹跳力十足,不亚于青蛙。  我小時候生
期刊
老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小时候过年,尽管东西不丰盛,却感到年味十足。  鸡刚叫头遍,娘就穿好衣裳起来拾掇,准备摊煎饼。她昨晚就泡好了粮食:极少的麦子、碾碎的瓜干、磨碎的玉米糁子。  她把它们掺和到一起,用清水淘洗了几遍。做完这些,天就快亮了。推磨的活儿谁都不想干,一大三盆子糊子就得推半天。多数时间是,大姐二姐各抱一根磨棍,我和妹妹两个人合抱一根磨棍,娘在一边添磨,二哥在炕上恣个洋地睡觉。
期刊
下班的路上,看到有水果摊在卖青橘。我放下车子,问了一句,酸吗?不酸不买,我喜欢吃酸的。小贩回过神来说,随便挑,这种青橘就没有甜的,不酸不要钱。我挑最青的买了五斤,小贩很高兴,觉得我够意思,买得挺多的,他却不知道这些只够我吃一两天的。  是的,我爱吃橘子,尤其爱吃酸涩的青橘。这种习惯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母亲告诉我,那时候她还怀着我,一次在医院检查回来,一向不怎么喜欢吃酸的母亲,却偏偏想吃酸的。于是,父
期刊
农村娃书读得迟。7岁的时候,我才背起书包对父亲说:“爸,我要走了。”  乡考之后,我就离开村子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读初中,这是一段去时完全下坡、回时完全爬坡两头都黑的路。父亲为我舂米磨面,备足一个星期的口粮,说:“村口有几条不识字的狗,专门咬那些识字的人。”于是常常脚跟脚地把我送到那排柴篱笆村口。我站在篱笆墙外说:“爸,我要走了。”父亲就站在篱笆墙内,两眼有些茫然和空落,却努力地从底层衣兜里拿出几块
期刊
我两岁半时,出麻疹,出到腰部,那红红的疹子死活不肯再往下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母亲年纪尚轻,并不知我已经并发了肺炎。就在那天中午,我父亲要出差远行。他看了看帐子里的我,还是走了。我们随父亲落户到一个叫“文成”的农机修造厂,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山区,我们举目无亲,二弟才五个月大。  我发高烧,抽搐,鼻翼一扇一扇的,喘不过气来。母亲抱着我去掛急诊,见我抽得那样,医生叫所有排在我面前的急诊病人让开,
期刊
“呼啦啦”旋转着飞过来,敲打着骨头。北京的风硬,碰上后,想脱身都难。  我生长在西北,感受过西北风。对于西北风的熟悉,就像左手熟悉右手一样清清楚楚,不用伸手就能感知。风在黄土地、黄土高坡、黄土塄坎刮过立春,春天就来到西北;吹过立秋,秋天就来西北填空。刮过一年时令,一年光阴就没了。年末,我去了趟北京,遇到北京的风,感觉北京的风就像是刀子风,一种细细的刀子刺肉的感觉隐隐而来,却又那么的想极力尝试。  
期刊
那是20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  当我改完最后一本作业,已是凌晨两点钟。我舒了一口气,许多人都以为当老师轻松,但谁会知道这么晚了才开始休息。我洗了脸,熄了灯,走到窗前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准备平静一下发热的脑袋,希望等会儿有好睡眠。  突然,我看到窗外十多米远的大街上一条人影从阴影处慢慢地走出来,格外注意地向我的窗口张望,边向我的窗口张望边走向垃圾桶。走到垃圾桶边时,停下脚步专注地望了我的窗口几秒钟,
期刊
2017年11月1日早晨,天刚放亮,突然电话铃响了,是妹夫从家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母亲居住的老屋后山墙塌了,村里要拆掉老屋给母亲盖新的,不用个人花一分钱,我们都很赞同,唯独母亲不同意。”母亲接着又和我通电话,说:“我不盖新的就住这个房子。”我知道母亲很倔强,父亲在世时都是母亲说了算,母亲认准的事就一条道走到底,九头老牛也很难拉回来,我急着往老家赶,想说服母亲。  母亲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纪70
期刊
五岁的时候,父母响应国家“大搞三线建设”的号召,我家从嫩江畔那座有着几个大军工厂的城市,搬到了建在张广才岭深山老林里的“小三线”军工厂。  山坳里最早升起炊烟的地方,是家属区里的豆腐房。当家家户户的炊烟刚刚升起的时候,豆腐房里的老把式已经把那一盘盘甜丝丝、白嫩嫩的大豆腐“出锅”了。喜欢吃豆腐的人们爱往豆腐房奔,进去时盆里端着黄豆,出来时盆里装着豆腐——一斤黄豆五分钱,换两块。  早上的炊烟,看上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