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自提破解均衡发货难题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部门为把物流费用和仓储费用降到最低水平,采取“均衡发货”政策,却漠视市场的自然波动,把随时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的难题推给了销售经理。
  李龙是旭日公司——华北地区最大的油料供应商——在华北某省的区域经理。以前,因上游原料资源有限,旭日公司无法足量满足李龙区域的货物需求。所以,李龙的需求计划,不是被削减就是被取消。没办法,李龙有时只能靠窜货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维持区域业务运作。
  2006下半年,旭日公司原料资源开发有了重大突破,完全可以满足李龙区域的货物需求。李龙摩拳擦掌,早早地将销售计划提交给物流部门,准备大干一场,在第四季度就来个开门红。
  然而,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物流问题严重掣肘销售工作,让李龙不得不把注意力从市场转移到物流上来。
  
  不合理的“均衡发货”
  
  以前,李龙不需要关心发货问题,反正货源紧缺,物流计划差不多都是摆设。不足部分就靠窜货解决,不需要大仓库,也不需要考虑库存。反正窜货嘛,上家仓库就是自己的仓库,随卖随进。
  但货源充足后,就得考虑发货问题了。有货了还窜货,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但总部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均衡发货”,即总部根据区域销售公司提交的销售计划,算出一个理论上的批次经济货物发送量,然后根据“批次发货量”计划均衡发货。物流部门声称,“均衡发货”可以保证每次销售都有适量库存,也不会让库存过高,同时物流费用也较低,让物流费用和仓储费用都降低到最低水平。
  这个“均衡发货”计划,实际上是一个最为混账的计划!理论计算出的“批次发货量”,可行的基础是销售非常平稳。瞬息万变的市场销量不出现波动?简直是痴人说梦!一点传言,一次调价,都可能引起下游客户的抢购风潮或拒绝订货!漠视市场变化,旺季会损失大量销售机会,淡季却要增加大量恶性库存!
  李龙找到物流部门沟通,希望对方能考虑按区域销售需求调整发货计划,以免库存太高或断货。
  但物流部门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各个区域发货计划都是事先制订的,如果给李龙开了后门,那后门还不被挤破了?另外,调整计划就意味着要冒物流计划执行率不达标的风险。利人不利己的事情,物流部门也不肯干,按部就班把货物发出,他们觉得这是重要的工作。
  更要命的是,总部销售管理部居然默认物流部的这种做法。他们认为,均衡发货可以有效“规范”区域市场的均衡销售,防止窜货。
  一个多么可笑的论断!旺季货都不够卖,谁还来窜货?淡季库存太高,谁不窜货?旭日公司长期以来相对垄断市场,造成了总部的优越感,以为自己可以违背市场规律!
  
  客户自提解决“均衡发货”问题
  
  抱怨归抱怨,“均衡发货”带来的问题还得自己解决。
  总部决定和物流计划无法更改,李龙想到,能否通过交货点前移来解决均衡发货问题呢?所谓交货点前移,即说服一些销量大的下游客户,让他们自己到总部发货点接货。李龙想得很好,客户自提解决了物流计划不科学的弊病;同时,客户自提后当然把货物放在自己仓库里了,也解决了他仓库太小的问题。
  但客户都喜欢送货上门,省心省力,想让他们辛辛苦苦跑到总部发货点去自提货物,没有足够的利益刺激,他们是不会干的。
  李龙自己先算了一笔账:与客户自提相比,从总部发货点到区域仓库的运费、区域仓库的租赁成本、下游客户提货后的相关费用,这三块费用就省下来不少。李龙的底线是,把改变供货方式后省下的费用全部让利给下游客户。作为让利条件,李龙要求客户提货时仍然使用旭日公司提供的运力。一方面,可以保证清楚地知道货物流向,不能窜到其他市场去;另一方面,旭日公司有专业的第三方运输力量,从效率、成本和安全上说,都能保证对客户更好的服务。
  最后的让利并没有触到李龙的底线。客户也是无利不起早,新供货方式的合同签订得很顺利。
  
  意料之外的隐性成本
  
  李龙松了一口气,自认为已经替下游客户想得很周全了,该支付的运输费用,该获得的额外利益等等,至少可以消停一些时日了。但客户很快就向李龙反映,他们付出了更高的代价!这大大出乎李龙意料之外。
  分析之后,李龙才发现,他原来计算的只是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显性成本,还有一些隐性成本没有计算在内,下游客户正是因为这些隐性成本损失较大。
  油料产品是液态产品,其隐性运输损失一般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发货时计量误差;二是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如渗漏、挂壁、偷取等等。
  以前,货物从总部到李龙的区域仓库,运输损失是计算到李龙区域公司的,公司总部发货后,对运输损失进行统计并统一向第三方物流索赔。
  而由下游客户接货的产品,为避免客户虚报损失,公司统一规定不再负责。也就是说,货物装车后,旭日公司一律不管,风险和成本完全由客户承担。
  李龙暗暗摇头,又是一个想当然的统一规定!
  沟通是解决客户问题的第一步。李龙首先陪客户来到公司发货点,让客户了解公司的发货流程。下游客户也是业内多年老手,以前的抱怨多因不清楚公司的发货方式或对发货规则理解有误解。陪同下游客户参观发货点,了解发货流程,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第二步,李龙把客户和公司发货点的业务员都请到会议室,一起协商解决问题。首先,让客户描述存在的问题,公司发货点业务员负责解释工作;然后,李龙在客户和发货业务员的工作方式之间找出共同点,把双方都认可的发货方式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双方对装卸时间、取样时间、静止时间、误差处理方式也都达成了共识;最后,双方都承诺,对这种发货方式得出的数据均无异议。
  协调后,还需要跟踪观察。李龙抽调了一个业务员,专门跟踪随后的货物损失情况。两个月后,客户对发货整体情况比较满意,李龙这才放下心来。
  对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损耗,李龙也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措施。他向总部递交报告,要求严格考核旭日公司的运输供应商,目前的损耗率应再下降一个千分点;并要求运输供应商作出赔付承诺,减轻运输商和下游客户之间的矛盾。
  经过一段时间操作,李龙在不增加仓库面积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了销售计划,但区域内物流和销售冲突的问题还时有发生。
  新业务、新的供货方式等的引入,都会改变相关部门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如果不想总是做消防员到处灭火,就需要一个持续改进工作的方法。
  一个显而易见的方法是尽快建立、健全各种新业务的工作流程,对新业务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把各部门需要做的工作放在书面上,各环节的交接、材料、文本、责任都应成为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点。总之,一切业务的基础应该是制度,而不该是业务人员的经验。
  编辑:陈思廷
其他文献
有的客户在业务代表面前总喜欢天花乱坠地吹嘘自己,内容无非是自己在工商、卫生、质监、税务、消防、环卫、公检法、金融等各部门均有如何如何了不起的关系。但一般说来,一个客户各方面社会关系都非常好的情况比较罕见。你要多留个心眼。  渠道之于销售,如血管之于人体。但并非所有渠道都可选择录用,“有渠道就有市场”更是一厢情愿。产品要快速、高效、优质、优价地到达终端,选择合适的渠道是第上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期刊
长期以来,非家族的“外人”主管往往是一副受害者的形象,备受同情。人们往往指责经销商老板任人唯亲。赏罚不公。但经销商制度执行难的真正原因,往往出在这些核心身上。    水落石出曝出管理积习    李老板是全国知名乳品A品牌的市级经销商,年销售额2000万元。2006年7月,A公司调整渠道结构,在李老板区域又增设了两家经销商。眼看月销量从近200万元直线下降至不足70万元,李老板心如刀绞,但他还是和指
期刊
中国联通的管理体系,基本以分权为主,尤其是营销、权力都在下面,上面的省公司、市公司很多事情都说了不算,得让县里来决策。于是我们看到:联通的产品,大多是套餐,千奇百怪的套餐;移动的产品则是很清晰的产品品牌,如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  在这种权力结构下,联通每个地区、每个县的产品基本上是千奇百怪,其销售渠道模式也是“创新”不断,纷乱复杂。我们且不说自主营业厅、大客户销售这些自有渠道,单是社会渠道,
期刊
一般说来,经销商的货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存放不当,堆叠过高,相关温度湿度及防虫防鼠未认真落实,导致货损或挤压变形,失去商品价值;  2.部分商品库存时间太长,过了保质期,变成废品;  3.库位混乱,某些商品多处库存,调货装车时,找小到货;  4.没有精确计算各商品安全库存,盲目进货,部分商品积压过多;  5.盗窃,尤其是库管人员监守自盗;  6.库工装卸不规范,没有轻拿轻放,妥善安置,增大了
期刊
这里的渠道对价格变动敏感度高,要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单品销售利润,厂家在一、二级市场得心应手的中长期政策,如年底返利等,在这里几乎不起作用。这样的渠道怎么开发,又怎么管理?    营销模式要以渠道为核心    在三、四级市场,不管你市场支持力度多大,都必须依靠本土代理商去执行。因此在这里开发市场,掌握渠道主动权是关键。我们必须构建以渠道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都必须围绕渠
期刊
关于“短线操作”这个话题,我与一位在一线战斗了十几年的资深销售经理有过这样一场快问快答:  ■短线操作,如何选择产品及其定位?  □让对手为我们定位,模仿他卖得最俏的一款产品,因为它经过市场检验,最符合消费者需求。  ■如何定价?  □让对手为我们定价。功能稍多一点儿,价格与对手持平;功能完全一样,价格略低。  ■如何选择渠道?  □走成熟渠道。最关注对手的除了厂家,还有经销商。哪个对手的新品俏,
期刊
在开拓三、四级市场、流通业变革(包括零售和批发)等渠道热点现象中,有一个基本而核心的问题: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管理未来的渠道?  通过与大量渠道管理者的沟通,以及对市场一线的调研,我们归纳出几方面的素质要求:    综合经营能力    为什么要提升这种能力?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厂家对销售组织多采取企业内部市场化之道,放权很多,俗称“一脚踢”模式。而从90年代末到现在,则进
期刊
知名品牌为“精耕末端”,纷纷向区域市场派驻业务员协销。厂家用心可谓良苦,孰料这些“御林军”下来没几天,协销工作没做好,市场反而搞得鸡飞狗跳。    区域来了“御林军”    张老板是S县的一个食品经销商,从十年前的一个小门市部发展到今天,旗下代理了十余个大小品牌,同时网络也覆盖了全县四十个乡镇,这样的经销商在S县可为数不多。  张老板的“硬件”装备精良:仓库宽敞整洁,大货车、小货车、三轮车一应俱全
期刊
如何找到物流成本最佳平衡点,使得供应链系统成本最低而非物流成本最低,这是个值得所有企业都重新认真思考的问题。  2007年伊始,旭日公司要求物流部拿出新一年的物流方案,并明确要求一月底前完成物流成本预算,预算目标要使吨物流成本比2006年下降3%。公司要求物流部优化现有物流系统,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工作效率,达到物流成本下降的目标。  物流部王经理从统计员那里得知,2006年度吨物流成本为415元/
期刊
独立门店、建材超市,招商制卖场是建材行业的三大主力终端,其中瓷砖、卫浴、油漆业已进入建材超市渠道,可地板业为何热情不高?  建材行业中,三大主力终端包括独立门店(专营门店占主体)、招商制卖场(占据了中国建材业近2/3的销量,个体业主租买摊位,自主经营,交纳一定的管理、租赁及服务费)、现代建材超市。但地板业还是依赖前两者,建材超市带来的销量微乎其微。  瓷砖、卫浴、涂料油漆、衣柜等建材行业都进入了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