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考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活跃课堂气氛,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三、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能是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亦情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这样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地球翻转过来”。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是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内容,也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天地。
  四、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教师教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对知识的挖掘,所以提问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利用学生主动性的提问,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并把果子“摘下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
  五、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适度地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示教师的教学魅力。
其他文献
一、知识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设计深入文本的问题,丰富学生的语言结累  如教学《小巷深处》,设计两个品味语言的问题:“竹棒”一词在文中哪些地方出现?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竹棒”在文中到底有什么作用。既然“我”对母亲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那么是怎样深的母爱让“我”悔
期刊
一、诗词的积累是做好化用的前提基础。先将掌握的诗词进行分类整理与记忆,离别的诗句、思乡怀人、寄情山水、表现亲情的诗句每一种要有几十首乃至上百首的诗歌供选择。“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简短的语言中多处用到了诗句,把乐观的心态通过白鹭、白帆、芳草、落红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平时的积累,是不会
期刊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拷问诗题  一般情况下,诗题是诗的眼睛,它常表明类别和背景,起到点明主旨、交代对象和奠定诗歌情感基调的作用。若抓住了诗题的信息,就是抓住了诗歌的主体方向。如王昌龄的《送魏二》(2010年江苏卷),司空曙的《峡口送友人》和雍陶的《送蜀客》(2010年天津卷),诗题中“送”“赠”“别”等字,表明其所写内容与临别送行有关;再如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2011年山东卷)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了课程内容和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把高中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方面的内容,选修课程设计了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学论著研读。这些设计都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
期刊
就意象而言,它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意象的创造基础是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深刻体验和强烈感受。而诗人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艺术追求,对意象进行选择与组合,形成具有诗人独特个性特征的意象。就如香草、美人之于屈原,是诗人高洁品性的象征。明月之于李白,是寄托诗人对光明纯洁的追求和向往。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使他的理想幻灭。生缝乱世,在老病穷愁中饱尝离乱之苦。虽然是悲剧的时代让他扮演了悲剧的角
期刊
一、注重作文序列化系统指导  作为教师要从整个高中三年着眼,制定学生写作计划。因此,我结合语文教材(旧人教版语文教材)高一重记叙,高二重议论的作文训练思路,在记叙文部分着重训练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记叙手法: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景物,修辞——排比、比喻、夸张等,结构——前后照应、悬念、曲折,审题等几个方面,在议论文部分着重训练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审题——论点的提出
期刊
在高考诗歌鉴赏中,随着2011年河南省课改揭幕,正式使用新课标试卷进行高考,其中本考点分值在传统高考的基础上增加了3分,而所考内容含语言赏析,形象赏析,表达技巧赏析以及思想情感的赏析与评价,其中思想情感的考查几乎是必考题,纵观2011年全国18套高考试卷,其中15套试题高考了思想情感的赏析与评价,可见思想情感的考查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部分试题没有直接命题考查情感,而体会和感悟诗词的思想情感是理
期刊
生活中确实有诸多不公,遭遇了不公平怎么办?牢骚吗?毛泽东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那么就让我们放眼历史的天空去寻觅答案。  黄沙漫漫,烈日炎炎,一位汉将率几千人马迷失了道路,艰难地行走在滚滚沙尘之中,突然,十几万匈奴军队从天而降,横亘前方!于是剑拔弩张,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尽管将军率部属和敌人拼死相搏,但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败讯传出,龙颜大怒,主将怪罪,严加审讯,将军口讷,
期刊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问题为线索的课堂模式,它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方式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发展平台。  整个问题导学过程中,问题的提炼尤为关键。一要精简,太多的问题连续抛出易引起学生思维的疲劳和惰性;二要概括,要牵一发而动全身,过于零碎的问题会造成低效课堂;三要适度,太难或太容易了,都不利于课堂行为的顺利实施。  设计最精巧的问题,应为学生打通一个入口低平、空间高大的学习通道。进
期刊
一、通过实践,认识到教师的作用   通过很多次的讨论、研究和问卷调查,要想实施高效课堂,教师的因素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教师才能改变课堂,使课堂达到高效;只有教师才能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所以,学校意识到,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 必须明确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基本职能,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要应当表现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