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中山水元素的再设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自然中的山水元素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山水元素的沿革和精神,以及山水元素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分析一些代表性艺术家的文人雅士特征来解释中国特有的山水元素精神,再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更加系统地研究山水元素的本质意义。希望通过本文中不同的分析、比较、总结能对本土文化复兴有所益处。
  【关键词】:山水元素;意境;情感
  一、自然中山水元素的概念及特征
  “艺术来源于自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大自然是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自然”的概念很广泛,它包含了宇宙的所有,自然学家将它解释为时间与空间的全部现象所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然而山水元素是自然里面的一个分支。山水元素也同样被艺术家们钟情于此。
  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涌动、时而透明。这是因为水的多重特性赋予了水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的色彩、性格特征展示自己。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山水元素是从山水诞生出来的,它比山水更加的抽象,可以说是在山水的基础上对山水进行分析、再设计得来。
  1.山水元素的概念
  在设计领域中,山水元素一词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就本论文而言,山水元素一词包含了具象和抽象两个类型。具象指的是真实的山水,即实实在在的山水。抽象水指的是非实体的水,即具有山水某种形态特征并且能让人联想到”山水”的元素,如浪花、石头、水滴形等形状。山水元素是一种奇妙的自然元素。
  (1)山水元素的特征
  南朝文学家在给朋友谢中书一份书信中提到“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秀丽,从古至今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人类意识与大自然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人雅士常怀着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思维方式。
  山水画作为中国民族绘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隋朝开始出现了山水画,山水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有人类的出现就有山水文化的诞生。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畫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体会出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那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山水画便是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儒雅真性情。
  (2)山水元素的情感特征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 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艺术们表现自我情感的重要手段,秀丽的山水给大批诗人、画家以及社会上流人士以深刻的精神影响。他们不同程度地在自然山水中找到精神寄托和回响,发现蕴寓于自然景色中的美,并且在艺术创作中再现这种感受。顾恺之回答别人问其对江南山川的感受时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不仅是画家对江南山川的真实描绘,而且表现出了强烈真挚的爱的情感,是一幅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的对象山水形象从在艺术作品出现到独立成科而崛起于画坛,其最独特的是意境情绪的表现。
  二、山水元素的国内外沿革与分析
  从先秦到汉末,大自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魏晋时期长期战乱。随着儒家思想瓦解,玄学的兴起,推动了人们对大自然关注,人们自由安逸的精神不断地觉醒。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人走向山水自然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中国山水画虽然开始于魏晋南北朝,山水画仍处于萌芽时期,而魏晋之前都是以人物画为附属品存在的,虽然有宗炳、王微等人是一门心思的画山水画的,但山水画仍多为人物衬景出现的,真正发展于隋唐,玄学的发展,使山水获得了新的美学含义。庄子崇尚“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崇尚自然的老庄哲学思想,使文人雅士消极避世,整日清谈玄理,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乐居于山林,沉醉于自然,是因为他们从山水中领略了玄学的乐趣,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于是山水形象大量进入诗歌和绘画之中,使山水诗歌和中国山水画勃然兴起。
  中国的山水画一直表现出一种“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纯客观自然景物的再现。在他们看来,山水的美不在于山水本身,而在于它体现的精神。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一开始就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
  1.中国山水元素案例分析
  从古时候到现在,中国人一直钟情于山水,迷之灵动刚毅。而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山水元素的代表。一直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们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在中国山水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艺术家的文化底蕴、意境。从魏晋诞生至今,中国山水画给予了人们太多的情感,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的具象绘画,又不像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完全摒弃客观形象。而是结合两者之间一种抽象独特的意味。这种抽象不是在理论性和具体的形状上的,它是一种蕴含中国文化底蕴的艺术方式,其本质是强调内容上艺术对象的精神、意境、而不是简单的神似。形成中国山水画的这种独特的抽象性图形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笔者将尽自己的所学对其原因进行初探、研究和实验。中国山水画似乎只是在画山、水、但实际上不仅仅是画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国山水画建立在中国的文化哲学思想上的,强调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前者是载体,后者是核心。通过山水画将山水作为天地化身,表达艺术家对天地玄黄的自我感受。所以,自古以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2.日本山水元素案例分析
  枯山水讲究以砂代水,以石代岛。其主要特点,枯山水庭院面积不大,并且院内几乎不用绿色的植物,主要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留给观赏者足够多的空间去沉淀思考,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枯山水是适应日本地理条件下的景观设计。多见于寺庙之中。
  三、初探设计创作
  1.设计理念与构思
  本次设计的目标群是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独特生活品味,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群为主,作品以灯具为载体,在灯罩和灯座上体现山水元素,灯罩上是把中国的山水再设计,使之更加具有当代感。在这次设计中主要是以中国山水的前提下再创造,加上日本枯山水的想法,白砂的曲线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岛屿等等。石头上是与其相呼应的中国纹样。扫出涟漪式、波浪式、漩涡式、回纹式等同的平行线条,造成无水却似有水之效果。所以,我也是以物抒情。置身于山水,寄情山水,感悟山水。每当诵吟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时,总令人对中华民族的山山水水肃然起敬。
  2.作品效果图
  四、结语
  本文以自然中的山水元素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山水元素的沿革和精神,以及山水元素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分析一些代表性艺术家的文人雅士特征来解释中国特有的山水元素精神,再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更加系统地研究山水元素的本质意义。希望通过本文中不同的分析、比较、总结能对本土文化复兴有所益处。
  参考文献:
  [1]黄宾虹 1939 年写的,【虹庐画谈】第 25-26 页
  [2]吕少卿—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03-25
  [3]吕少卿著〈〈林泉高致·元四家绘画〉〉
  [4]何宏堂-《艺术探索》论中国古代山水画-2009-04-15
  [5]黄泽亮〈〈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国画中诗的情怀和精神 2
  [6]朱良志-《饰》中国艺术空间美感四题-
其他文献
生活,一位资深的老师,人们在过程中体会与学习;生活,艺术创造的源泉,演员在过程中体会与改变。千姿百态的生活,变化无穷的自然,让艺术变得丰富多彩。观察生活是通向人们内心世界的桥梁,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是演员在创作一个内外部统一的人物形象时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演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无论生活的经历如何丰富,在百态的人生中,数来不过只是一隅,所以每个演员都需要秉持时刻向生活学习的态度,学会观察生活。 
期刊
【摘要】:作者批评通常被认为是那些能够排除各种束缚和压力而坚持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烙上了导演鲜明的个人印记。换句话说,以导演为中心,具有控制一切的力量,因此成为潜在的“作者”。这些电影就是作者批评的最主要对象。由此可见,作者批评就是以这些作品为批评对象的一种批评方法。  【关键词】:作者批评;批评原则;批评方法  一、作者批评的由来  (一)作者论
期刊
【摘要】:“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我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追求,他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作画的道理,也道出了一切艺术的真谛。无论作西画,作国画,做音乐,作文学,一个“似与不似”,将艺术精髓一言囊括。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艺术;似与不似;艺术境界;变法  有生命的艺术就像长风劲吹,越过高山,越过海洋。在中国画家张大千与西画大师毕加索的历史性的会晤中,毕加索曾经拿出自己
期刊
【摘要】:唐,宋两个朝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不可缺少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像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唐代活泼,开朗,清晰;宋代儒雅,含蓄,内敛。唐代华丽丰满,宋代严谨优雅。图形和色彩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础要素,通过学习,我将唐代和宋代给我的整体印象通过图形和色彩表现出来以体现两个朝代给人的不同感觉,使得两个朝代形成强烈的对比,不仅要传达一定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声乐比赛分组(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合理性的探讨,旨在引起各专家学者的思考,并提出自己按作品风格分组【即中国组(艺术歌曲、歌剧选段、民歌、创作歌曲)、外国组(艺术歌曲、歌剧选段、民歌、创作歌曲)】的观点,希望能引起社会各文艺工作者的讨论,共同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声乐;比赛分组;风格  一、我国声乐比赛分组的必要性  为了能够更好
期刊
【摘要】:如今,在图形设计中,汉字元素占有了重要的位置,通过文字,可以传递信息,提升美感。本文对汉字图形化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汉字元素与图形设计的关系,也论述了汉字元素与图形设计的融合、应用。  【关键词】:汉字元素;图形设计;融合;应用  设计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常常将设计比喻成枝叶,将创新比作树干,而传统为创新提供了生命之源。汉字是文化的浓缩、积淀,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逐渐消亡的态势,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急需要受到国家的大力保护。现阶段,民间美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中也有很多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保护。对于民间美术来说,单纯的做好保护工作是不够的,就当前形势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新时期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民间美术融入美术课堂是新时期高校美术教
期刊
【摘要】:钢琴曲《塔》是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钢琴曲集《版画  集》中的第二首,因五声音阶的大量使用成为德彪西钢琴作品中具有  东方音乐元素的代表作品。德彪西是一位西方作曲家,他的音乐或多  或少会有西方音乐的影子。东方音乐元素与西方音乐元素融合所形成  的音响也是印象派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将从《塔》中所蕴含的  东、西方音乐元素的角度出发,分析并探索印象派音响的秘密。  【关键词】:德彪西;塔;
期刊
【摘要】:西方音乐美学史是一部完整的西方音乐思想史专著,研究其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状况,为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及文化学术范式构建,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西方音乐;美学史;发展  西方音乐美学史阐述了西方音乐从古至今的美学思想史,涵盖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的各个维度。书中引述文献众多,所涉内容深广,包含了400余个历史人物及其论述,具有很高的文献资料及研究价值,是一座“不可
期刊
【摘要】:本文从“贵州传统村落全景录”丛书的体例特点、编排特点及全书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丛书的特点,丛书作为村志的重要补充,面对不同受众,对村落文化的宣传提供了更多模式。  【关键词】:体例特点;编排特点;全书设计  多年来,对于传统村落的专业基础资料搜集往往集中在村落志等出版物,村落志结合村落特色,分门别类罗列资料,是村落研究和开发的前驱。但村落志的受众往往比较专业,面对大众、特别有资料价值、可读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