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批评通常被认为是那些能够排除各种束缚和压力而坚持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烙上了导演鲜明的个人印记。换句话说,以导演为中心,具有控制一切的力量,因此成为潜在的“作者”。这些电影就是作者批评的最主要对象。由此可见,作者批评就是以这些作品为批评对象的一种批评方法。
【关键词】:作者批评;批评原则;批评方法
一、作者批评的由来
(一)作者论的诞生
法国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在巴赞领导的法国电影杂志《电影笔记》中撰文,他们认为应重新审视在片厂制度下,仍能在作品中融入个人风格的好莱坞导演。1951年《电影手册》创刊号的主题“导演即作者”。几个观点:特吕弗:“电影作者论”的命名者、倡导者与实践者。“电影作者论”的第一核心要旨是坚持电影创作过程的绝对导演中心(编导制合一);导演的个性化特征(同一主题的深入开掘和复沓呈现,有鲜明的风格特征,明确辨认的个人特征)。巴赞:电影的价值来自作者,信赖导演比信赖演员可靠的多。特吕克:“摄影机--自来水笔”:他认为电影已经进入新的“摄影机——自来水笔”的时代,“就是说电影将慢慢地从视觉的,为图像而图像的、直接的故事的、具体的专制统治下摆脱出来,以便成为一种与书面语言同样灵活、同样精细的书写方法。”
(二)法国新浪潮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倡导“导演中心制”和作者电影,反对好莱坞片厂制度。他们认为,导演的个人风格至上,所选择的题材常常包含浓厚的自传色彩;勇敢追求在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方面的革新,尽量使用自然光和微弱光线,在保证画面美感的情况下,大量使用长镜头、景深镜头以及移动摄影;制作费用低,周期短,现场即兴导演如:特吕弗《四百下》戈达尔《精疲力尽》
(三)法国左岸派
19世纪50年代末,巴黎塞纳河左岸而得名。左岸派电影关注人的内心和精神的发展过程,关注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精神问题。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学性和现代主义哲学色彩。侧重人和精神的发展过程,弗洛伊德、萨特的存在主义(恐惧孤独虚伪)、伯格森的直觉主义(非理性)、布莱希特。剧本、摄影、剪辑、音响、表演都是精雕细刻的,讲究一种修饰雕琢的美。如:瓦尔达,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四)萨瑞斯的“作者论”
1960年代美国最主要的“作者论”提倡者电影理论家安德鲁·萨瑞斯正式提出应该把导演视为一部电影的“作者”,这个观点所凝聚的理论,便称为“作者论”。萨瑞斯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一篇题为《关于作者论的几点认识》:有三条:1.导演是否能够纯熟地驾驭电影技术。如果一个导演对于自己所掌握的媒体特性与功能都不纯熟的话,就不能够跻身于电影作者之列而享有尊荣。(技法)。
2.导演是否在自己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注入一贯的特殊的主题内涵、电影语言的风格特征,从而烙下明显的、统一的个人“印记”,这种个人的烙印是不从众、难以复制和易于辩认的。(印记说)。3.衡量一个导演是否“作者”的标准是,即使在平庸的剧本和“片厂制度”的束缚下,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导演的激情和生命力。(这第三条标准是萨瑞斯的核心部分,内在意义说)。
二、“作者批评”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对“作者”资格的认定:独特、鲜明、一贯的个人风格
判断一个导演有无“作者”身份的主要依据,是看他的社会观念,电影观念、艺术风格是否独特、鲜明和一贯,一贯的主题内涵、一贯的电影语言风格和叙述风格使影片在内部涵义和外部形成两方面打上了鲜明的“个人”的印记,它是不从众,难以复制和易于识别的,是导演个人化的自我表现形式。
如希区柯克:紧张、焦虑、窥探、恐惧,悬念,惊险曲折;希区柯克电影并不是到最后才揭示秘密和真相,在一开始就使剧中人物陷入某种困境和心理误区,以各种方式来暗示故事的前因后果,激发兴趣让观众积极参与到故事中去,片中多运用长镜头与跟镜头。代表作品:《惊魂记》《蝴蝶梦》《后窗》《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等。
如张艺谋的“农村”题材、谢晋的“文革”题材、黄健中的城市“小人物”
吴天明的“西部电影”。
(二)注重考察作者思想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个“作者”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固然是极“个人”的,然而这种个人风格的形成原因却是复杂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家庭众多因素“合力”所烙下的。
作者批评应把作者全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从以上角度去寻求作者独特而相对稳定的风格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因此,对导演本人所处社会时代、历史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的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是考察作者思想艺术风格形成的必要前提。
如張艺谋:文革、上山下乡等人生经历,影片有一种乡土情结、寻根文化。代表作:《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一个都不能少》等。
如吴贻弓清新、流畅、简洁的电影语言与散文手法,陈凯歌凝重、雄浑、少变的电影语言与哲理思考,这些都是被用来表现他们各自独有的思想情思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思考。
(三)注重对作者潜意识的研究
一个导演在进行创作时,常常有意识地去表现一些什么,有意识地要让观众接受一些什么;可他也常常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流露一些什么,有些甚至是作者潜意识的表现。进行作者批评,不仅要注意到他有意识表现的东西,更要探究关注他潜意识流露的东西,一部作品真正的“内在意义”可能恰恰是作者受潜意识支配,将内在的心理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创造而蹴就的。寻找作者的潜意识,为了更好的把握作品的内在精神,能够渴望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对话与产生共鸣。
如谢晋影片中所展现的美好女性系列,是否是他内心中“恋母”情结的折射。他对女性传统美德的一贯讴歌、赞美,恰恰是他对中华传统的母题文化的实际仰慕的潜意识流露。
三、结语
总体而言,真正方法论意义上的作者批评在我国的批评实践中虽有被使用,但发展还很不够,原因有:是真正的“作者”尚少;对此批评方法的定义不够明确、反思还不够成熟;作者批评在今天的批评语境中,应更多考虑该如何和众多新的现代批评方法结合起来以期更好的充实和更新自己。
参考文献:
[1]吴小丽.关于电影的作者批评[J].上海大学学报,2003(01).
[2]张莹.初识作者批评[J].中国市场,2010(44).
【关键词】:作者批评;批评原则;批评方法
一、作者批评的由来
(一)作者论的诞生
法国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在巴赞领导的法国电影杂志《电影笔记》中撰文,他们认为应重新审视在片厂制度下,仍能在作品中融入个人风格的好莱坞导演。1951年《电影手册》创刊号的主题“导演即作者”。几个观点:特吕弗:“电影作者论”的命名者、倡导者与实践者。“电影作者论”的第一核心要旨是坚持电影创作过程的绝对导演中心(编导制合一);导演的个性化特征(同一主题的深入开掘和复沓呈现,有鲜明的风格特征,明确辨认的个人特征)。巴赞:电影的价值来自作者,信赖导演比信赖演员可靠的多。特吕克:“摄影机--自来水笔”:他认为电影已经进入新的“摄影机——自来水笔”的时代,“就是说电影将慢慢地从视觉的,为图像而图像的、直接的故事的、具体的专制统治下摆脱出来,以便成为一种与书面语言同样灵活、同样精细的书写方法。”
(二)法国新浪潮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倡导“导演中心制”和作者电影,反对好莱坞片厂制度。他们认为,导演的个人风格至上,所选择的题材常常包含浓厚的自传色彩;勇敢追求在电影语言和电影形式方面的革新,尽量使用自然光和微弱光线,在保证画面美感的情况下,大量使用长镜头、景深镜头以及移动摄影;制作费用低,周期短,现场即兴导演如:特吕弗《四百下》戈达尔《精疲力尽》
(三)法国左岸派
19世纪50年代末,巴黎塞纳河左岸而得名。左岸派电影关注人的内心和精神的发展过程,关注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精神问题。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学性和现代主义哲学色彩。侧重人和精神的发展过程,弗洛伊德、萨特的存在主义(恐惧孤独虚伪)、伯格森的直觉主义(非理性)、布莱希特。剧本、摄影、剪辑、音响、表演都是精雕细刻的,讲究一种修饰雕琢的美。如:瓦尔达,阿伦雷乃《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四)萨瑞斯的“作者论”
1960年代美国最主要的“作者论”提倡者电影理论家安德鲁·萨瑞斯正式提出应该把导演视为一部电影的“作者”,这个观点所凝聚的理论,便称为“作者论”。萨瑞斯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一篇题为《关于作者论的几点认识》:有三条:1.导演是否能够纯熟地驾驭电影技术。如果一个导演对于自己所掌握的媒体特性与功能都不纯熟的话,就不能够跻身于电影作者之列而享有尊荣。(技法)。
2.导演是否在自己所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注入一贯的特殊的主题内涵、电影语言的风格特征,从而烙下明显的、统一的个人“印记”,这种个人的烙印是不从众、难以复制和易于辩认的。(印记说)。3.衡量一个导演是否“作者”的标准是,即使在平庸的剧本和“片厂制度”的束缚下,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导演的激情和生命力。(这第三条标准是萨瑞斯的核心部分,内在意义说)。
二、“作者批评”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对“作者”资格的认定:独特、鲜明、一贯的个人风格
判断一个导演有无“作者”身份的主要依据,是看他的社会观念,电影观念、艺术风格是否独特、鲜明和一贯,一贯的主题内涵、一贯的电影语言风格和叙述风格使影片在内部涵义和外部形成两方面打上了鲜明的“个人”的印记,它是不从众,难以复制和易于识别的,是导演个人化的自我表现形式。
如希区柯克:紧张、焦虑、窥探、恐惧,悬念,惊险曲折;希区柯克电影并不是到最后才揭示秘密和真相,在一开始就使剧中人物陷入某种困境和心理误区,以各种方式来暗示故事的前因后果,激发兴趣让观众积极参与到故事中去,片中多运用长镜头与跟镜头。代表作品:《惊魂记》《蝴蝶梦》《后窗》《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等。
如张艺谋的“农村”题材、谢晋的“文革”题材、黄健中的城市“小人物”
吴天明的“西部电影”。
(二)注重考察作者思想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个“作者”所具有的独特风格固然是极“个人”的,然而这种个人风格的形成原因却是复杂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家庭众多因素“合力”所烙下的。
作者批评应把作者全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从以上角度去寻求作者独特而相对稳定的风格的形成和演变历程,因此,对导演本人所处社会时代、历史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的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是考察作者思想艺术风格形成的必要前提。
如張艺谋:文革、上山下乡等人生经历,影片有一种乡土情结、寻根文化。代表作:《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一个都不能少》等。
如吴贻弓清新、流畅、简洁的电影语言与散文手法,陈凯歌凝重、雄浑、少变的电影语言与哲理思考,这些都是被用来表现他们各自独有的思想情思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思考。
(三)注重对作者潜意识的研究
一个导演在进行创作时,常常有意识地去表现一些什么,有意识地要让观众接受一些什么;可他也常常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流露一些什么,有些甚至是作者潜意识的表现。进行作者批评,不仅要注意到他有意识表现的东西,更要探究关注他潜意识流露的东西,一部作品真正的“内在意义”可能恰恰是作者受潜意识支配,将内在的心理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升华、创造而蹴就的。寻找作者的潜意识,为了更好的把握作品的内在精神,能够渴望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对话与产生共鸣。
如谢晋影片中所展现的美好女性系列,是否是他内心中“恋母”情结的折射。他对女性传统美德的一贯讴歌、赞美,恰恰是他对中华传统的母题文化的实际仰慕的潜意识流露。
三、结语
总体而言,真正方法论意义上的作者批评在我国的批评实践中虽有被使用,但发展还很不够,原因有:是真正的“作者”尚少;对此批评方法的定义不够明确、反思还不够成熟;作者批评在今天的批评语境中,应更多考虑该如何和众多新的现代批评方法结合起来以期更好的充实和更新自己。
参考文献:
[1]吴小丽.关于电影的作者批评[J].上海大学学报,2003(01).
[2]张莹.初识作者批评[J].中国市场,2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