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在似与不似间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是我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追求,他的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作画的道理,也道出了一切艺术的真谛。无论作西画,作国画,做音乐,作文学,一个“似与不似”,将艺术精髓一言囊括。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艺术;似与不似;艺术境界;变法
  有生命的艺术就像长风劲吹,越过高山,越过海洋。在中国画家张大千与西画大师毕加索的历史性的会晤中,毕加索曾经拿出自己学习中国画的5大本习作,让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提意见。令张大千惊讶的是,这些花鸟虫卉,完全学的是齐白石老先生的。毕加索曾感叹中国画的神奇。对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更是喜爱,特别是水墨画的鱼儿,虽然没有上色,仅用一根线画水,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在齐白石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勤奋钻研,搏击艺海,在诗书画印方面均有独特不群的造诣。
  作画一定要先学习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在不断的临摹学习中,既要吸取前辈优秀的绘画技法,吐故纳新,找到适合自己的画风,也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长期养成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现实独到的观察,齐白石在绘画艺术的各个方面都造诣深厚。在绘画技法上,齐白石深受陈师曾和吴昌硕的影响,他对于笔墨的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平时用笔犹如行云流水,流畅大气,但一到画一些细小的东西时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将中国写意画和工笔画结合起来,运用实属精妙。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总是能被他画作中浓浓的质朴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界生机勃勃的生气所感染,不由自主的产生怜爱之意,忍不住想要呵护它。齐白石老先生曾说:“我自作我家画。”正是由于热爱他的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大地上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因而先生才穷尽毕生的精力,他把他最真挚的思乡之情、纯朴之心以及农民朴实的心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些朴实的作品中,不仅寄托着他的个人情感,更体现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的真情实感。在进行艺术创作中,齐白石遵循“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的原则,描绘着他眼中之实,心中所想,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进行表现,遵循“似与不似”的艺术原则,抓住艺术的精髓,绘之所见,所感,所思。他似与不似的艺术原则不仅道出了作画的道理,也道出了一切艺术的真谛。
  “似”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在我看来,“似”就是你是在创作作品时,就是画的像,不是随心所欲的胡乱涂鸦,而是要遵照现实,遵照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加入自己的绘画风格。而画者表现应在两者之间,才是最恰当的妙之处,画出来的东西决不能“指鹿为马”,欺哄世人。白石老人用笔用墨,通常都不拘泥于成法,自出新意,想象丰富。他画的虾下笔有神,栩栩如生。这是他在自己养虾、观察、写生,几十年如一日,才入化境,在概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曳水中的群虾,浓重粗壮的用色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了对比。仅仅是简单的几笔,就表现出一种动感。
  可为何要“不似”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说到底,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深刻感受认识之后,用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描述的一种表现,每个艺术家对生活认识的角度不同,态度都不一样,因此,表现出来的作品也绝不会一样。除了表现艺术家个体认识的内容之外,还要有一个手法问题,也就是表现的形式问题。古往今来画虾的人数不胜数,虾的形象也是各具特色,但像齐白石先生这样画虾的人仅他一个。齐白石想让观众第一眼就看出他画的是虾,而且能看出虾的神采来。他希望自己的画作能画出精致来,画出精神来。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寥寥数笔,一个鲜活灵动的活物便跃然纸上,齐白石先生的虾,别看仅仅只用了几团浓浅不一的黑墨,但那小生物就这样活灵活现、神采奕然地离纸而活脱。这些都离不开齐白石每日仔细刻苦的观察和联系,齐白石在57岁时开始喜欢上画虾,开始对虾写生。他的畫案上总是放着一盆活虾,早晚闲暇时,就静静地观察虾的形状和水中游动的姿态,按照其原来的面貌画。后来齐白石对虾的形象进行了重大改造。他的虾乍一看觉得相似,仔细一看又不那么相似,再看又觉得有点相似……就在那似与不似之间最值得玩味!就像“花未全开是最美”的感觉。个中境界还要你慢慢品味……齐白石画虾是高度的提炼,既真实又富有美感,是前人所没有的,他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简约、概括、唯美,真正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看到齐白石先生的虾,你甚至都感觉水中真正的虾完全失去了色彩和精神,常言讲“风景如画不如画”,也就是说,真的风景没有画好看。再通俗点说,就是你拿照相机拍出来,再拿各种P图软件修出来的虾,很难或者根本没有齐老先生画出来的虾好看,生动灵脱。这一点就可以理解所谓“不似”,而不能仅仅是“似”。
  似与不似,说起来容易,画起来是很不易得。最主要的手法是抓住被画主体物的主要特征来画,其他次要部分就一笔带过。比如画四只脚的动物,它们都有共同的生理特征,,也有各自不同点,独特的部分,因而它们才是各自不同的形象,虎不同于猫,黄牛水牛也各有不用,豺狼也不一样,其他两个脚的飞禽、走禽、水禽,不仅毛色不同,体态也很不一样。每个事物都有各自独特的特征,抓不住特征,就必然画不像,就会出现画虎类犬类猫,乌鸦喜鹊分不清。这些基本功,要靠平素生活的积累,多写生,多默写,起初多临摹名家作品及画谱之类,也很有必要。但是在写生时,我们也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加入自己对感官事物的理解。艺术家不是自然的奴隶,艺术的创作不是照抄自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自然,我们在大脑中应该对自然对生活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不能画的太似了,太似就会有点俗气,看上去像匠人画的画,就会画得很匠气。匠气——顾名思义,就是作品缺乏灵气,单单是一些绘画技巧的堆叠,一副作品若缺乏其神,那边死了,我们便说这些没了灵气,没了神。那些匠气的画要卖给那些只喜欢看很像的那些人看的。齐白石就说,太似就媚俗了,就是迎合了俗人的口味了。不似则欺世,中国画的写意也是对客观具象的一种反馈,要是表现的对象脱离了客观太多,那就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了,它同样失去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根本,所以也就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齐白石的变法是围绕着似与不似的问题,探求着前进着;在艺术审美情趣上,他的作品又体现着俗与雅的情调。有一部分民间绘画的太似,属于俗的东西,即“无超凡之趣”;文人画的不似属于雅的东西。两种艺术风格,各拥有自己的受众,如何在矛盾的二者之间寻找最佳方案,撇开卖画问题,仅仅在他的艺术心灵中,也有二者不可兼得的苦恼吧。
  齐白石似与不似的见解正是对“形似”与“神似”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晚唐司空图主张“离形得似”,元朝倪云林高喊“不求形似”,这些都是亘古不移的,充分说明了齐白石在前人优秀的艺术理论上加以提炼概括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神”便是神采、精神,是对象之神和主体之神在艺术家审美创造中融合一体的产物。创作客体的神和创作主体的神融合起来,才有艺术中“传神”作品的诞生。齐白石称赞“悲鸿画马得传神”,自称“画虾几十年始得其神”,都表明了这种以“神似”为重的审美取向。绘画作为造型艺术,不可能彻底抛开摹形造象的方式来反映世界,若彻底割断画面形象塑造与客观现实物象的联系,无视客观事物的真实形貌,便会失去他原本的真,就会堕入“欺世”恶道,所以齐白石说“不象则妄”;同时又须看到,过度追求“形似”会适得其反,“谨毛而失貌”(《淮南子》),对实际物象作依样画葫芦式的照搬反会妨碍“传神”,因此齐白石又说“不能画得太象”、“太似为媚俗”。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乎写形却超乎写形,既“写生”又绝不停留在自然主义的“形似”层面上,是为齐白石“似与不似”说的美学要义之所在。似与不似,并不仅仅限于绘画领域,在一些其他艺术门类上,对于似与不似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说我国戏剧中的脸谱,舞台的场景摆设,以鞭代马的动作等等,都表现了似与不似的艺术境界。我国古代开创的象形文字,也运用了似与不似的手法。事实上,这一手法由来已久,白石老人予以深刻的总结。他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遵循太似为媚世,不似为欺世的美学原则,创作了无数前无古人、个性独具的近乎完美的艺术形象。他笔下的虾、蟹、青蛙、雏鸡、牵牛花等等,无不焕发着质朴、纯真的情趣,而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美术、音乐、写作的过程都是一个创作作品的过程,假如把生活不假思索地照搬到纸上、旋律中、文字里,那就不叫艺术了。艺术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度挖掘,高度提炼而升华的结晶,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它比生活更生动,更凝练,更集中,艺术的真不是生活的真,齐白石先生的所谓的似与不似应该也是如此吧。对于藝术家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不似。就好比波涛汹涌的海浪,你听到的海浪往往没有钢琴家演奏的海浪那样粗狂威猛,没有一架钢琴演奏出来的有气势。这就是不似。就连照片也是如此,它不仅要照出被摄主体的神韵,还要照出创作主体的风格来。这就是“不似”。“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齐白石先生说的深入浅出、一语中的,轻轻松松,不仅把中国画的真谛说的异常精准,同时把艺术之所以叫做艺术的根本原因也解释的非常精准。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画艺术的巨匠,他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是中国画向现代化转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时至今日,他大俗大雅的艺术风格仍然深刻启示和引导着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其艺术影响十分深远。我们学习齐白石,不能仅仅限于学他创作的技法图式,更重要的是学他的精神,就像他对明清文人画笔墨的继承最重要的是传扬其精神一样,广收并蓄,独写我法,才能不断地把中国绘画艺术推向更新、更高、更美、更灿烂辉煌的巅峰。
  参考文献:
  [1]周积寅著.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2]齐良迟著.齐白石艺术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魏姝著.画里有话:中国画赏析与翻译研究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4]过晓著.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肖邦是一位独具魅力的音乐家,其钢琴音乐歌唱性非常强,旋律感十足,且在重视结构巧妙的同时也具有浓烈的抒情性。其钢琴音乐还有着新式、细腻而多姿多彩的和声语言,从而构成了独具一格的肖邦特色,而《#c小调幻想即兴曲》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本文在分析肖邦《#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过程中,主要从其节奏、触键、踏板、力度四个方面进行演奏技巧分析,同时从旋律、演奏与和音三个方面研究其创作风格特征,并通过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从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式、人物角色、服装道具、动作特点等多角度着手,深入分析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同时渗透着海阳秧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海阳秧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多面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海阳秧歌;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言及山东的秧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活跃于胶州地区的“胶州秧歌”、生发于商河、惠民地区的“鼓子秧歌”以及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海阳秧歌活跃于山东海阳地区
期刊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民族艺术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开始打破传统的界限,走出国门。原生态民歌也因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在我国民歌声乐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本文从原生态民歌入手,就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展开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民族声乐;原生态民歌;传承发展  原生态民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且其地域色
期刊
【摘要】: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它不同于绘画、雕塑。建筑是一种首先满足于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用于适当的材料及结构方式来组成其基本造型,建筑只能应用其自身的形象或环境背景的衬托,而建筑装饰也就成为了撑起建筑的精神功能的主要手段,装饰也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表现力。而这些也是在中国古代工匠们在其长期探索和学习实践中所渐渐发展成形。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凝结了他们智慧的结晶,在造型方面和装饰方面都为古建筑增加了艺
期刊
【摘要】:公益广告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公益广告关注的内容主要包含弘扬民族精神、公共秩序、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等。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的最初时间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虽然不像商业广告那样一字千金,却以极
期刊
【摘要】:在贵州西部山区,二胡这一古老的民间乐器广为流传上  千年。人们一般在喜庆、丧事、节假日期间或休息时候演奏。琴弦音  色高昂、优雅、动听,能激发人的精神情感,在农村深受广大群众的  喜爱。  【关键词】:织金;二胡;艺术;概论  一、二胡的起源  二胡始于唐代,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  发源于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中国传统拉弦乐  器,也是中国民族乐
期刊
建筑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的代名词,它拥有者其他艺术作品难以拥有的线条和质感,给人在视觉上以一种极大地愉悦。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大的要求,本文就着重探讨建筑与艺术这两种分属于两个领域又密不可分的表现形式。  1.建筑的本质是追求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建筑艺术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近几十年的不断地经验积累,得益于中国建筑市场的繁荣
期刊
【摘要】:总统就职演讲是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关键环节,历届总统借此机会阐述政见、鼓励民心,最终实现其政治目的。概念隐喻的提出标志着隐喻不再单纯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和装饰手段,更是概念的和认知的。实质上,概念隐喻是一种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并以人们拥有的切身经验和感受作为文化基础。根据莱可夫和约翰逊的观点,概念隐喻不仅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中。  隐喻
期刊
生活,一位资深的老师,人们在过程中体会与学习;生活,艺术创造的源泉,演员在过程中体会与改变。千姿百态的生活,变化无穷的自然,让艺术变得丰富多彩。观察生活是通向人们内心世界的桥梁,由表及里,由外到内,是演员在创作一个内外部统一的人物形象时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演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无论生活的经历如何丰富,在百态的人生中,数来不过只是一隅,所以每个演员都需要秉持时刻向生活学习的态度,学会观察生活。 
期刊
【摘要】:作者批评通常被认为是那些能够排除各种束缚和压力而坚持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烙上了导演鲜明的个人印记。换句话说,以导演为中心,具有控制一切的力量,因此成为潜在的“作者”。这些电影就是作者批评的最主要对象。由此可见,作者批评就是以这些作品为批评对象的一种批评方法。  【关键词】:作者批评;批评原则;批评方法  一、作者批评的由来  (一)作者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