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弃疾爱用典,善用典,所以在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课时,对用典手法的分析是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所谓用典,是指将古代人物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融会在文词或诗句中,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学生对于用典,往往是只知道用了什么典故,而对典故的含义一知半解,对典故与诗歌的内容、情感之间的关系不甚了了。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用典手法呢?笔者教给了学生置换法、比较法和还原法三种实用方法。
以下是课堂实录片段:
师:诗文中用典,可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意思,也可以起到字约意丰的效果。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抗金事业的思考,但因为用了很多典故,同学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读懂典故。典故中的人、事、情,常常与作者要表达的人、事、情有着隐喻关系,典故要表达的重心是不变的,我们只需要将典故涉及的人、事、情置换成作者要表现的人、事、情即可。这可以称为“置换法”【板书:置换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用了孙权的典故,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把“孙权”置换成“南宋统治者”,把“曹操军队”置换成“金人军队”,也就成了辛弃疾期望南宋统治者能够击退金人军队的南侵。“无觅”这个词说明其愿望只是镜花水月。所以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批判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没有和金人决战的勇气。请同学们再试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一下其他句子中的典故。
生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说刘裕出身卑微,置换成辛弃疾,就是辛弃疾出身卑微。(生笑)
师:辛弃疾要说自己出身卑微干什么呢?要注意将这个典故看全。
生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说刘裕的出身卑微,原本没有什么实力。“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说刘裕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哪怕原本没什么实力,只要有决心,也一定能够完成对抗金人、收复失地的民族大业。
生3:我觉得这里还有谋定而后动的意思,刘裕的成功是来自于其谋定而后动,只要做到这一点,自然摧枯拉朽,成功唾手可得。
师:请问你是怎么看出“谋定而后动”这一点的呢?
生3:我是通过将其和刘义隆进行对比得出来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草率出师,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劳,却落得仓皇败逃。
师:继续思考,辛弃疾用典故表达“谋定而后动”的用意是什么?
生3:讽谏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用兵。
师:你说的对。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投影】辛弃疾此次再被起用,是因为把持朝政的韩侂胄想要通过打一些胜仗来巩固其在朝廷的地位,所以他只是利用辛弃疾元老重臣的身份和主战派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他并不愿听取辛弃疾的意见,后来还把辛弃疾调离了抗金前线。结果和辛弃疾料想的一样,韩侂胄大败而归,而南宋朝廷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抗金的实力和可能了。所以,对于韩侂胄的这种行为,辛弃疾一直是忧心忡忡的,而事实证明他的忧心又是有道理的。
师:这里就用到了理解典故的第二种方法——“比较法”【板书:比较法】,即将典故与现实进行比较,用“元嘉草草”来类比韩侂胄的冒进草率。这种比较法其实我们在前面的诗词学习中也用过,同学们能举出例子来吗?
生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周瑜的典故就是为了拿周瑜和自己对比。
生5:《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是为了拿周公和自己类比。
师:都说得很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我们继续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刚才我们说到辛弃疾是反对韩侂胄冒进行为的,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主张不打了呢?
生6:不是。
师:有依据吗?
生6:辛弃疾是主战派,不可能主张不打的。
师:知人论世是对的,但我们要学习结合文本,从这首词来看,有什么依据吗?
生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遭遇战火的情形。
师:四十三年前是这样,那四十三年后呢?
生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北魏拓跋焘建立的行宫之下,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
师:作者运用这则典故又有什么用意呢?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理解用典的第三种方法——“还原法”【板书:还原法】。所谓还原法,就是将词句还原到典故本身的语境中去,在语境中理解典故的意思。北魏拓跋焘这个典故说的到底是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历史:
【投影】刘宋北伐之战:刘义隆即位6年后,国势渐振,欲乘魏在北方与夏等争战之际,夺回被魏占领的河南之地,于元嘉七年(430年)三月,举兵北伐。宋以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等率5万甲卒为舟师, 自淮泗黄河;以骁骑将军段宏率8000精骑直指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3万监征讨诸军事。八月,魏始反攻,魏冠军将军安颉在冶坂(今河南孟县西南)击败到彦之的部将姚耸夫。十月,到彦之、王仲德因魏军即将南渡而一路退兵,退守东平。
北魏反击战: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拓跋焘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打得刘宋军队溃不成军。拓跋焘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后将这一行宮称为“佛狸祠”。
师:也就是说佛狸祠是北魏在原本属于刘宋的疆域内建立的,佛狸祠可以说是刘义隆无能的见证。那么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结合注释来了解一下“神鸦社鼓”。“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神鸦社鼓”用来指人们到庙里开展祭祀活动。辛弃疾为什么要写人们到佛狸祠开展祭祀活动呢? 生7:他们原本是刘宋的子民,现在却到北魏的行宫去祭祀,他们已经安于异族统治了。
生8:老百姓属于那种见神就拜的人,看见有个佛狸祠,不管祠里供的是谁,都要来奉祀的,而不会过问这神灵是哪个朝廷的。
师:所以这就是辛弃疾的忧思,当年的“元嘉草草”使得北伐无功而返,等到百姓安于异族统治,想收复失地就很难了。南宋朝廷不能再重蹈覆辙。作者用典的时候往往只言片语,但我们理解时需要将其准确还原。同学们能在《短歌行》中找到一个例子吗?
生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了《管子·形势解》的典故,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还原之后才发现,作者用典的真实意图在后面一句“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师:说得很好,这也是有些典故需要还原其原本的语境的原因,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再来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有哪些用典的地方吗?
生1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了廉颇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老,仍能一战。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生10:替换法。
师:有没有同学觉得可以用别的方法?
生11:可以用还原法。书下有典故的详细出处。
师:还原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11:我觉得典故中并没有疑问之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赵王问的,并不是“谁问”,为什么作者要用问句呢?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凭谁问”并不是赵王问,这是辛弃疾自己发出的感慨,表示没人来问问自己。
师:你是怎么想到联系辛弃疾自身的?
生12:我用了比较法。这里是辛弃疾将自己和廉颇相比较,一样的老,一样的仍有报国之志,不同的是,赵王还能想起廉颇,南宋皇帝却没想到用辛弃疾。
师:说的很好。刚才我们说到还原法,将廉颇的典故还原,我们会发现,这里不只是说了赵王和廉颇,廉颇不被重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生齐:郭开贿赂使者。
师:那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3:辛弃疾心里很清楚,自己得不到重用,不仅有南宋统治者的怯懦,还有朝中小人的阻挠。
师:更为可悲的是,廉颇虽未被重用,好歹还得到赵王的一次询问,辛弃疾却被朝廷闲置,不闻不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理解用典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也需要结合起来使用。用典的目的在于“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事与义、古与今之间一定是有着密切聯系的,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关键是要准确找到其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把典故的用意理解透彻,才能把诗人的思想情感把握准确。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以下是课堂实录片段:
师:诗文中用典,可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意思,也可以起到字约意丰的效果。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抗金事业的思考,但因为用了很多典故,同学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读懂典故。典故中的人、事、情,常常与作者要表达的人、事、情有着隐喻关系,典故要表达的重心是不变的,我们只需要将典故涉及的人、事、情置换成作者要表现的人、事、情即可。这可以称为“置换法”【板书:置换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用了孙权的典故,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把“孙权”置换成“南宋统治者”,把“曹操军队”置换成“金人军队”,也就成了辛弃疾期望南宋统治者能够击退金人军队的南侵。“无觅”这个词说明其愿望只是镜花水月。所以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批判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没有和金人决战的勇气。请同学们再试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一下其他句子中的典故。
生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说刘裕出身卑微,置换成辛弃疾,就是辛弃疾出身卑微。(生笑)
师:辛弃疾要说自己出身卑微干什么呢?要注意将这个典故看全。
生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说刘裕的出身卑微,原本没有什么实力。“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说刘裕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哪怕原本没什么实力,只要有决心,也一定能够完成对抗金人、收复失地的民族大业。
生3:我觉得这里还有谋定而后动的意思,刘裕的成功是来自于其谋定而后动,只要做到这一点,自然摧枯拉朽,成功唾手可得。
师:请问你是怎么看出“谋定而后动”这一点的呢?
生3:我是通过将其和刘义隆进行对比得出来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草率出师,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劳,却落得仓皇败逃。
师:继续思考,辛弃疾用典故表达“谋定而后动”的用意是什么?
生3:讽谏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用兵。
师:你说的对。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投影】辛弃疾此次再被起用,是因为把持朝政的韩侂胄想要通过打一些胜仗来巩固其在朝廷的地位,所以他只是利用辛弃疾元老重臣的身份和主战派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他并不愿听取辛弃疾的意见,后来还把辛弃疾调离了抗金前线。结果和辛弃疾料想的一样,韩侂胄大败而归,而南宋朝廷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抗金的实力和可能了。所以,对于韩侂胄的这种行为,辛弃疾一直是忧心忡忡的,而事实证明他的忧心又是有道理的。
师:这里就用到了理解典故的第二种方法——“比较法”【板书:比较法】,即将典故与现实进行比较,用“元嘉草草”来类比韩侂胄的冒进草率。这种比较法其实我们在前面的诗词学习中也用过,同学们能举出例子来吗?
生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周瑜的典故就是为了拿周瑜和自己对比。
生5:《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是为了拿周公和自己类比。
师:都说得很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我们继续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刚才我们说到辛弃疾是反对韩侂胄冒进行为的,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主张不打了呢?
生6:不是。
师:有依据吗?
生6:辛弃疾是主战派,不可能主张不打的。
师:知人论世是对的,但我们要学习结合文本,从这首词来看,有什么依据吗?
生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遭遇战火的情形。
师:四十三年前是这样,那四十三年后呢?
生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北魏拓跋焘建立的行宫之下,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
师:作者运用这则典故又有什么用意呢?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理解用典的第三种方法——“还原法”【板书:还原法】。所谓还原法,就是将词句还原到典故本身的语境中去,在语境中理解典故的意思。北魏拓跋焘这个典故说的到底是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历史:
【投影】刘宋北伐之战:刘义隆即位6年后,国势渐振,欲乘魏在北方与夏等争战之际,夺回被魏占领的河南之地,于元嘉七年(430年)三月,举兵北伐。宋以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等率5万甲卒为舟师, 自淮泗黄河;以骁骑将军段宏率8000精骑直指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3万监征讨诸军事。八月,魏始反攻,魏冠军将军安颉在冶坂(今河南孟县西南)击败到彦之的部将姚耸夫。十月,到彦之、王仲德因魏军即将南渡而一路退兵,退守东平。
北魏反击战: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拓跋焘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打得刘宋军队溃不成军。拓跋焘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后将这一行宮称为“佛狸祠”。
师:也就是说佛狸祠是北魏在原本属于刘宋的疆域内建立的,佛狸祠可以说是刘义隆无能的见证。那么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结合注释来了解一下“神鸦社鼓”。“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神鸦社鼓”用来指人们到庙里开展祭祀活动。辛弃疾为什么要写人们到佛狸祠开展祭祀活动呢? 生7:他们原本是刘宋的子民,现在却到北魏的行宫去祭祀,他们已经安于异族统治了。
生8:老百姓属于那种见神就拜的人,看见有个佛狸祠,不管祠里供的是谁,都要来奉祀的,而不会过问这神灵是哪个朝廷的。
师:所以这就是辛弃疾的忧思,当年的“元嘉草草”使得北伐无功而返,等到百姓安于异族统治,想收复失地就很难了。南宋朝廷不能再重蹈覆辙。作者用典的时候往往只言片语,但我们理解时需要将其准确还原。同学们能在《短歌行》中找到一个例子吗?
生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了《管子·形势解》的典故,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还原之后才发现,作者用典的真实意图在后面一句“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师:说得很好,这也是有些典故需要还原其原本的语境的原因,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再来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有哪些用典的地方吗?
生1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了廉颇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老,仍能一战。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生10:替换法。
师:有没有同学觉得可以用别的方法?
生11:可以用还原法。书下有典故的详细出处。
师:还原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11:我觉得典故中并没有疑问之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赵王问的,并不是“谁问”,为什么作者要用问句呢?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凭谁问”并不是赵王问,这是辛弃疾自己发出的感慨,表示没人来问问自己。
师:你是怎么想到联系辛弃疾自身的?
生12:我用了比较法。这里是辛弃疾将自己和廉颇相比较,一样的老,一样的仍有报国之志,不同的是,赵王还能想起廉颇,南宋皇帝却没想到用辛弃疾。
师:说的很好。刚才我们说到还原法,将廉颇的典故还原,我们会发现,这里不只是说了赵王和廉颇,廉颇不被重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生齐:郭开贿赂使者。
师:那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3:辛弃疾心里很清楚,自己得不到重用,不仅有南宋统治者的怯懦,还有朝中小人的阻挠。
师:更为可悲的是,廉颇虽未被重用,好歹还得到赵王的一次询问,辛弃疾却被朝廷闲置,不闻不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理解用典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也需要结合起来使用。用典的目的在于“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事与义、古与今之间一定是有着密切聯系的,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关键是要准确找到其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把典故的用意理解透彻,才能把诗人的思想情感把握准确。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