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谈用典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k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弃疾爱用典,善用典,所以在教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课时,对用典手法的分析是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所谓用典,是指将古代人物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融会在文词或诗句中,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学生对于用典,往往是只知道用了什么典故,而对典故的含义一知半解,对典故与诗歌的内容、情感之间的关系不甚了了。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用典手法呢?笔者教给了学生置换法、比较法和还原法三种实用方法。
  以下是课堂实录片段:
  师:诗文中用典,可以曲折委婉地表达意思,也可以起到字约意丰的效果。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抗金事业的思考,但因为用了很多典故,同学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读懂典故。典故中的人、事、情,常常与作者要表达的人、事、情有着隐喻关系,典故要表达的重心是不变的,我们只需要将典故涉及的人、事、情置换成作者要表现的人、事、情即可。这可以称为“置换法”【板书:置换法】。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用了孙权的典故,孙权曾在京口建立吴都,并击退曹操军队的南侵。把“孙权”置换成“南宋统治者”,把“曹操军队”置换成“金人军队”,也就成了辛弃疾期望南宋统治者能够击退金人军队的南侵。“无觅”这个词说明其愿望只是镜花水月。所以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批判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没有和金人决战的勇气。请同学们再试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一下其他句子中的典故。
  生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说刘裕出身卑微,置换成辛弃疾,就是辛弃疾出身卑微。(生笑)
  师:辛弃疾要说自己出身卑微干什么呢?要注意将这个典故看全。
  生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说刘裕的出身卑微,原本没有什么实力。“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说刘裕两次率领东晋军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哪怕原本没什么实力,只要有决心,也一定能够完成对抗金人、收复失地的民族大业。
  生3:我觉得这里还有谋定而后动的意思,刘裕的成功是来自于其谋定而后动,只要做到这一点,自然摧枯拉朽,成功唾手可得。
  师:请问你是怎么看出“谋定而后动”这一点的呢?
  生3:我是通过将其和刘义隆进行对比得出来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草率出师,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劳,却落得仓皇败逃。
  师:继续思考,辛弃疾用典故表达“谋定而后动”的用意是什么?
  生3:讽谏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用兵。
  师:你说的对。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投影】辛弃疾此次再被起用,是因为把持朝政的韩侂胄想要通过打一些胜仗来巩固其在朝廷的地位,所以他只是利用辛弃疾元老重臣的身份和主战派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他并不愿听取辛弃疾的意见,后来还把辛弃疾调离了抗金前线。结果和辛弃疾料想的一样,韩侂胄大败而归,而南宋朝廷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抗金的实力和可能了。所以,对于韩侂胄的这种行为,辛弃疾一直是忧心忡忡的,而事实证明他的忧心又是有道理的。
  师:这里就用到了理解典故的第二种方法——“比较法”【板书:比较法】,即将典故与现实进行比较,用“元嘉草草”来类比韩侂胄的冒进草率。这种比较法其实我们在前面的诗词学习中也用过,同学们能举出例子来吗?
  生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周瑜的典故就是为了拿周瑜和自己对比。
  生5:《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是为了拿周公和自己类比。
  师:都说得很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列举了。我们继续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刚才我们说到辛弃疾是反对韩侂胄冒进行为的,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就主张不打了呢?
  生6:不是。
  师:有依据吗?
  生6:辛弃疾是主战派,不可能主张不打的。
  师:知人论世是对的,但我们要学习结合文本,从这首词来看,有什么依据吗?
  生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遭遇战火的情形。
  师:四十三年前是这样,那四十三年后呢?
  生6:“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北魏拓跋焘建立的行宫之下,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
  师:作者运用这则典故又有什么用意呢?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下理解用典的第三种方法——“还原法”【板书:还原法】。所谓还原法,就是将词句还原到典故本身的语境中去,在语境中理解典故的意思。北魏拓跋焘这个典故说的到底是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历史:
  【投影】刘宋北伐之战:刘义隆即位6年后,国势渐振,欲乘魏在北方与夏等争战之际,夺回被魏占领的河南之地,于元嘉七年(430年)三月,举兵北伐。宋以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等率5万甲卒为舟师, 自淮泗黄河;以骁骑将军段宏率8000精骑直指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豫州刺史刘德武率兵1万继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兵3万监征讨诸军事。八月,魏始反攻,魏冠军将军安颉在冶坂(今河南孟县西南)击败到彦之的部将姚耸夫。十月,到彦之、王仲德因魏军即将南渡而一路退兵,退守东平。
  北魏反击战: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拓跋焘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打得刘宋军队溃不成军。拓跋焘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后将这一行宮称为“佛狸祠”。
  师:也就是说佛狸祠是北魏在原本属于刘宋的疆域内建立的,佛狸祠可以说是刘义隆无能的见证。那么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又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结合注释来了解一下“神鸦社鼓”。“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神鸦社鼓”用来指人们到庙里开展祭祀活动。辛弃疾为什么要写人们到佛狸祠开展祭祀活动呢?   生7:他们原本是刘宋的子民,现在却到北魏的行宫去祭祀,他们已经安于异族统治了。
  生8:老百姓属于那种见神就拜的人,看见有个佛狸祠,不管祠里供的是谁,都要来奉祀的,而不会过问这神灵是哪个朝廷的。
  师:所以这就是辛弃疾的忧思,当年的“元嘉草草”使得北伐无功而返,等到百姓安于异族统治,想收复失地就很难了。南宋朝廷不能再重蹈覆辙。作者用典的时候往往只言片语,但我们理解时需要将其准确还原。同学们能在《短歌行》中找到一个例子吗?
  生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了《管子·形势解》的典故,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还原之后才发现,作者用典的真实意图在后面一句“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师:说得很好,这也是有些典故需要还原其原本的语境的原因,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再来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有哪些用典的地方吗?
  生1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了廉颇的典故,表达自己虽老,仍能一战。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生10:替换法。
  师:有没有同学觉得可以用别的方法?
  生11:可以用还原法。书下有典故的详细出处。
  师:还原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11:我觉得典故中并没有疑问之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赵王问的,并不是“谁问”,为什么作者要用问句呢?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凭谁问”并不是赵王问,这是辛弃疾自己发出的感慨,表示没人来问问自己。
  师:你是怎么想到联系辛弃疾自身的?
  生12:我用了比较法。这里是辛弃疾将自己和廉颇相比较,一样的老,一样的仍有报国之志,不同的是,赵王还能想起廉颇,南宋皇帝却没想到用辛弃疾。
  师:说的很好。刚才我们说到还原法,将廉颇的典故还原,我们会发现,这里不只是说了赵王和廉颇,廉颇不被重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生齐:郭开贿赂使者。
  师:那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13:辛弃疾心里很清楚,自己得不到重用,不仅有南宋统治者的怯懦,还有朝中小人的阻挠。
  师:更为可悲的是,廉颇虽未被重用,好歹还得到赵王的一次询问,辛弃疾却被朝廷闲置,不闻不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理解用典的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也需要结合起来使用。用典的目的在于“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事与义、古与今之间一定是有着密切聯系的,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关键是要准确找到其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把典故的用意理解透彻,才能把诗人的思想情感把握准确。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其他文献
思辨性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以专题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并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其实,思辨性阅读的能力表现是评价阅读效果的基础,思辨能力的训练,不应仅仅是那些典型的思辨性文本的“专利”,而应该“如盐入水”,融入一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之中,做到“无孔不入”,以此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  而这样的阅读教学无疑给教师们出了难题
期刊
中国诗坛因为有了网络而蓬勃繁荣,中国诗人因为有了网络发表作品更容易更快捷。但是浏览中国网络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高明的诗人并没有写出紧贴灵魂、令人感动的作品来。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游离在生活之外,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关起门来玩文字游戏。就是著名评论家谢有顺说的“情怀是空洞的,心灵是缺席的”那种状况,读者从中找不到闪亮的东西,情感虚假,思想肤浅,境界狭窄。女诗人衣米一的作品却从网络诗歌
期刊
情境,《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场景,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欲望,激活思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在情境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开始的不自觉的教学手段,到成为引领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全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语文情境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
期刊
统编本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为:“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于甫入高中的学生而言,这项学习任务的难点有三:其一为不能搭建整体框架;其二为欠缺分析手段;其三为缺乏鉴赏语言。具体而言,学生面对一首诗,能够抓住个别的词句分析,却难以写成结构清晰的篇章;能够从感性的角度铺展开去,却
期刊
“如果我恨你,/我会斩钉截铁地对你说,/可如今我爱你,/对人类如此含糊的语言/我却信不过。//你愿它化作一声呼唤,/来自深深的心底,/可它还没出胸膛和喉咙,/灼热的激流早已有气无力。//我本是一座涨满的池塘,/可对你却像干涸的泉眼一样。/一切都由于我痛苦的沉默,/它的残暴胜过死亡。”(密斯特拉尔《默爱》,赵振江译)   从表达方式来看,诗歌有以描写为主的写景诗,有以叙事为主的叙事诗,有以表达某种
期刊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了《吕氏春秋》,里面有“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现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寓言四则》一课中,收录了这则寓言。根据文意和传统,教材编者把这则寓言定名为《穿井得一人》。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
期刊
“正午尖厉的啼哭∕群鸦倏息掠过黑暗的隐居地。∕它们的影子轻抚母鹿∕有时也闷闷不乐地栖息。∕∕唉,它们怎样地破坏了枯竭的寂静,∕一片田地沉浸于其中的寂静,∕仿佛一个女人,将沉重的忧思激起,∕偶尔又狂号哭泣。∕∕嗅吸到某处的一具腐尸,∕它们突然向着北方飞去∕犹如送葬队伍,消失∕在激荡着狂喜的空气里。”(特拉克尔《群鸦》)  阅读特拉克尔的《群鸦》,我们可以无比真切地感受到一股阴郁的死亡气息扑面而来。德
期刊
与初中语文教材相比,高中教材文本篇幅长、思维容量大、难度大,而部分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则与初中相比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因此阅读理解基本是在吃老本。笔者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方法,即教会学生编制结构思路导图分析文本,整合多种能力训练,以此来驾驭文本,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一、结构思路导图的定义与原理  1.定义原理与四要素  所谓结构思路导图,是阅读者立足于整体阅读,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着重关注文章的结
期刊
最近听了一节公开课,上的是《诗经·周南·芣苢》。教学的流程是这样的:  展示芣苢的图片,诠释芣苢“多子多福”的寓意——点名叫学生朗读,并纠正字音——朗读指导,学生齐读——介绍《诗经》的语言和结构形式特点——思考:诗中是如何运用“赋”这一手法的?——品读诗歌,想象妇女们采摘芣苢的画面——教师展示闻一多先生想象的情景,并配乐朗读——课堂小结——运用:从《诗经》的语言形式特点和表现手法入手鉴赏《桃夭》。
期刊
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的熊熊火焰,艳丽华美有力,同时又和谐优雅细腻;不仅是富有自然属性的植物,更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一生共作了11幅《向日葵》,据说有10幅散落各地,只有一幅在梵高美术馆展出。他的《向日葵》有十二株和十四株两种构图形式,以其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