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贵族已婚妇女为了追求真爱而婚外恋但以卧轨自杀为结局的故事。“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正如作者在书的扉页上写下的圣经语录,托尔斯泰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安娜最后的悲剧是因为她自作自受,上帝自会做出公正的审判。”但是安娜究竟哪里做错了,托尔斯泰并没有直接写明,因为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一个在人性与伦理的冲突中矛盾着、对抗着的角色。纵观全文,安娜的形象从最初的婚外恋失足贵妇逐渐向真诚严肃、勇敢追爱的女性过渡,其悲剧结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第一,不幸的婚姻,或者称之为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的包办下嫁给比她年长二十岁的政府高官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是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在那个年代,上流社会的联姻就是婚姻观的主流。在遇到弗伦斯基之前,这样的婚姻也并没有激起安娜心中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在宗教思想、道德原则的支配下,安娜安于天命,把全部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在长达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安娜不知爱情为何物,不知心动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以为生活、婚姻不过如此。
在这短促的一瞥中,弗伦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种被压抑住的生气表露在她的脸上,并飘荡在明亮的眼睛与那使她的嘴唇弯曲的微笑之间。好像是一种多余的生命力那样盈溢在她的身心,以致为她所不觉地时而表现在目光的闪烁中,时而表现在笑容中。她故意熄灭了眼睛里的光芒,但这光芒违反她的意志,闪烁在微微的笑容中。
这是弗伦斯基第一次在火车站见到安娜两人四目相对时的描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安娜身上被压抑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她的眼睛,通过她的微笑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就充分说明安娜内心深处其实是富有生命力与对新生活的激情的,只是被现有的不幸福的婚姻给禁锢住了,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卡列宁的刻板、冷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安娜悲剧的进程。安娜想要离开卡列宁和现有的身份地位,想要与弗伦斯基远走他乡,开始新生活,但是安娜极其疼爱儿子,离不开儿子,所以卡列宁就拿他们的儿子当做拴住安娜的砝码,使得她无法从婚姻中获得彻底的解脱和自由。
第二,宗教、道德与追求感性生命之间的矛盾。“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弗伦斯基唤醒了她沉睡的爱情。违反了自己所处环境的常规,以及她生活在其中的那个社会业已形成的传统生活规范。失去地位和权力,除了爱情一无所有。她确实得到了一种“不可原谅的幸福”,正因为安娜是一个贵族女性,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所以当她面临自由與道德的抉择时,思想就更加痛苦、矛盾,也就产生了一种“越幸福就越痛苦”的极端折磨。对她而言,和弗伦斯基的每一次快乐的相处都是罪恶的快乐、痛苦的幸运,因为她的身上同时还背负着“不称职的母亲”“有罪的妻子”的名号。
第三,感性人格。安娜身上体现出一种把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于爱情的“爱情至上主义”。在走进爱情深渊后,因为对弗伦斯基的过度的爱和在乎,安娜总是陷于无端猜疑中。安娜在经历热恋后坠入爱情上失落的深渊,她内心慢慢培植、累积起来厌倦,充斥着激情褪去之后难以驱除的空虚和绝望。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对待爱情上会有不同态度,女性通常会在拥有爱情时将所有感情倾注进去,就像安娜在与弗伦斯基相恋后的猜忌、嫉妒、多愁善感、犹豫不决,就是因为在这场摒弃了宗教道德的爱情的博弈中,安娜除了弗伦斯基的爱情之外一无所有。而弗伦斯基作为男性,虽然仍爱着安娜,但感情却不如还未拥有安娜时的那种炽烈和深厚了。
安娜的卧轨带有献祭的意味,充满激情,是一种诗意的升华。直至最后她仍然在寻找着人生的真谛,却未得到答案。我们必须承认,安娜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为了追求真爱和自由选择了这种生活,她甚至敢于向上流社会发出挑衅,她是一个有着勇敢的叛逆、不屈的追求的觉醒女性。但就是这样一个勇敢、顽强的女性,在面对爱情时因为种种可抗的、不可抗的因素影响,最终以自杀告终,这个美丽高贵的女性生命之光就这样熄灭了。
这不禁引人深思:人到底是什么?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幸福?托尔斯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安娜式”的人生态度,但是显而易见,像安娜这样的人生、这种生活方式是得不到真正的、踏实的、彻彻底底的幸福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中存在人的本能的需求,如性和情欲这些非理性、最原始的需求,但它通常被意识抑制住,不会表现出来。安娜在与卡列宁的婚姻和与弗伦斯基的婚外情的挣扎中,她的那种对爱情向往的潜意识被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这是自私的,是有违伦常道德的。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我而活着,不仅仅应该关注自我的生命力,还应该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宗教信仰提出符合人性的合理要求。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330000)
第一,不幸的婚姻,或者称之为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的包办下嫁给比她年长二十岁的政府高官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是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在那个年代,上流社会的联姻就是婚姻观的主流。在遇到弗伦斯基之前,这样的婚姻也并没有激起安娜心中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在宗教思想、道德原则的支配下,安娜安于天命,把全部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在长达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安娜不知爱情为何物,不知心动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以为生活、婚姻不过如此。
在这短促的一瞥中,弗伦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种被压抑住的生气表露在她的脸上,并飘荡在明亮的眼睛与那使她的嘴唇弯曲的微笑之间。好像是一种多余的生命力那样盈溢在她的身心,以致为她所不觉地时而表现在目光的闪烁中,时而表现在笑容中。她故意熄灭了眼睛里的光芒,但这光芒违反她的意志,闪烁在微微的笑容中。
这是弗伦斯基第一次在火车站见到安娜两人四目相对时的描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安娜身上被压抑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她的眼睛,通过她的微笑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就充分说明安娜内心深处其实是富有生命力与对新生活的激情的,只是被现有的不幸福的婚姻给禁锢住了,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卡列宁的刻板、冷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安娜悲剧的进程。安娜想要离开卡列宁和现有的身份地位,想要与弗伦斯基远走他乡,开始新生活,但是安娜极其疼爱儿子,离不开儿子,所以卡列宁就拿他们的儿子当做拴住安娜的砝码,使得她无法从婚姻中获得彻底的解脱和自由。
第二,宗教、道德与追求感性生命之间的矛盾。“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弗伦斯基唤醒了她沉睡的爱情。违反了自己所处环境的常规,以及她生活在其中的那个社会业已形成的传统生活规范。失去地位和权力,除了爱情一无所有。她确实得到了一种“不可原谅的幸福”,正因为安娜是一个贵族女性,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所以当她面临自由與道德的抉择时,思想就更加痛苦、矛盾,也就产生了一种“越幸福就越痛苦”的极端折磨。对她而言,和弗伦斯基的每一次快乐的相处都是罪恶的快乐、痛苦的幸运,因为她的身上同时还背负着“不称职的母亲”“有罪的妻子”的名号。
第三,感性人格。安娜身上体现出一种把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于爱情的“爱情至上主义”。在走进爱情深渊后,因为对弗伦斯基的过度的爱和在乎,安娜总是陷于无端猜疑中。安娜在经历热恋后坠入爱情上失落的深渊,她内心慢慢培植、累积起来厌倦,充斥着激情褪去之后难以驱除的空虚和绝望。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对待爱情上会有不同态度,女性通常会在拥有爱情时将所有感情倾注进去,就像安娜在与弗伦斯基相恋后的猜忌、嫉妒、多愁善感、犹豫不决,就是因为在这场摒弃了宗教道德的爱情的博弈中,安娜除了弗伦斯基的爱情之外一无所有。而弗伦斯基作为男性,虽然仍爱着安娜,但感情却不如还未拥有安娜时的那种炽烈和深厚了。
安娜的卧轨带有献祭的意味,充满激情,是一种诗意的升华。直至最后她仍然在寻找着人生的真谛,却未得到答案。我们必须承认,安娜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为了追求真爱和自由选择了这种生活,她甚至敢于向上流社会发出挑衅,她是一个有着勇敢的叛逆、不屈的追求的觉醒女性。但就是这样一个勇敢、顽强的女性,在面对爱情时因为种种可抗的、不可抗的因素影响,最终以自杀告终,这个美丽高贵的女性生命之光就这样熄灭了。
这不禁引人深思:人到底是什么?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幸福?托尔斯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安娜式”的人生态度,但是显而易见,像安娜这样的人生、这种生活方式是得不到真正的、踏实的、彻彻底底的幸福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中存在人的本能的需求,如性和情欲这些非理性、最原始的需求,但它通常被意识抑制住,不会表现出来。安娜在与卡列宁的婚姻和与弗伦斯基的婚外情的挣扎中,她的那种对爱情向往的潜意识被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这是自私的,是有违伦常道德的。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我而活着,不仅仅应该关注自我的生命力,还应该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宗教信仰提出符合人性的合理要求。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