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2008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贵族已婚妇女为了追求真爱而婚外恋但以卧轨自杀为结局的故事。“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正如作者在书的扉页上写下的圣经语录,托尔斯泰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安娜最后的悲剧是因为她自作自受,上帝自会做出公正的审判。”但是安娜究竟哪里做错了,托尔斯泰并没有直接写明,因为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一个在人性与伦理的冲突中矛盾着、对抗着的角色。纵观全文,安娜的形象从最初的婚外恋失足贵妇逐渐向真诚严肃、勇敢追爱的女性过渡,其悲剧结局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第一,不幸的婚姻,或者称之为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的包办下嫁给比她年长二十岁的政府高官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是典型的封建包办婚姻。在那个年代,上流社会的联姻就是婚姻观的主流。在遇到弗伦斯基之前,这样的婚姻也并没有激起安娜心中对爱情的热烈渴望。在宗教思想、道德原则的支配下,安娜安于天命,把全部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在长达八年的婚姻生活中,安娜不知爱情为何物,不知心动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以为生活、婚姻不过如此。
  在这短促的一瞥中,弗伦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种被压抑住的生气表露在她的脸上,并飘荡在明亮的眼睛与那使她的嘴唇弯曲的微笑之间。好像是一种多余的生命力那样盈溢在她的身心,以致为她所不觉地时而表现在目光的闪烁中,时而表现在笑容中。她故意熄灭了眼睛里的光芒,但这光芒违反她的意志,闪烁在微微的笑容中。
  这是弗伦斯基第一次在火车站见到安娜两人四目相对时的描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安娜身上被压抑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通过她的眼睛,通过她的微笑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就充分说明安娜内心深处其实是富有生命力与对新生活的激情的,只是被现有的不幸福的婚姻给禁锢住了,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卡列宁的刻板、冷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安娜悲剧的进程。安娜想要离开卡列宁和现有的身份地位,想要与弗伦斯基远走他乡,开始新生活,但是安娜极其疼爱儿子,离不开儿子,所以卡列宁就拿他们的儿子当做拴住安娜的砝码,使得她无法从婚姻中获得彻底的解脱和自由。
  第二,宗教、道德与追求感性生命之间的矛盾。“我是活人,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个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弗伦斯基唤醒了她沉睡的爱情。违反了自己所处环境的常规,以及她生活在其中的那个社会业已形成的传统生活规范。失去地位和权力,除了爱情一无所有。她确实得到了一种“不可原谅的幸福”,正因为安娜是一个贵族女性,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所以当她面临自由與道德的抉择时,思想就更加痛苦、矛盾,也就产生了一种“越幸福就越痛苦”的极端折磨。对她而言,和弗伦斯基的每一次快乐的相处都是罪恶的快乐、痛苦的幸运,因为她的身上同时还背负着“不称职的母亲”“有罪的妻子”的名号。
  第三,感性人格。安娜身上体现出一种把一切人生价值都寄托于爱情的“爱情至上主义”。在走进爱情深渊后,因为对弗伦斯基的过度的爱和在乎,安娜总是陷于无端猜疑中。安娜在经历热恋后坠入爱情上失落的深渊,她内心慢慢培植、累积起来厌倦,充斥着激情褪去之后难以驱除的空虚和绝望。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对待爱情上会有不同态度,女性通常会在拥有爱情时将所有感情倾注进去,就像安娜在与弗伦斯基相恋后的猜忌、嫉妒、多愁善感、犹豫不决,就是因为在这场摒弃了宗教道德的爱情的博弈中,安娜除了弗伦斯基的爱情之外一无所有。而弗伦斯基作为男性,虽然仍爱着安娜,但感情却不如还未拥有安娜时的那种炽烈和深厚了。
  安娜的卧轨带有献祭的意味,充满激情,是一种诗意的升华。直至最后她仍然在寻找着人生的真谛,却未得到答案。我们必须承认,安娜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为了追求真爱和自由选择了这种生活,她甚至敢于向上流社会发出挑衅,她是一个有着勇敢的叛逆、不屈的追求的觉醒女性。但就是这样一个勇敢、顽强的女性,在面对爱情时因为种种可抗的、不可抗的因素影响,最终以自杀告终,这个美丽高贵的女性生命之光就这样熄灭了。
  这不禁引人深思:人到底是什么?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幸福?托尔斯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安娜式”的人生态度,但是显而易见,像安娜这样的人生、这种生活方式是得不到真正的、踏实的、彻彻底底的幸福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潜意识中存在人的本能的需求,如性和情欲这些非理性、最原始的需求,但它通常被意识抑制住,不会表现出来。安娜在与卡列宁的婚姻和与弗伦斯基的婚外情的挣扎中,她的那种对爱情向往的潜意识被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这是自私的,是有违伦常道德的。一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我而活着,不仅仅应该关注自我的生命力,还应该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宗教信仰提出符合人性的合理要求。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330000)
其他文献
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和智慧。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艺术瑰宝。在古诗词教学中,从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开始,然后透过语言体验作者的情感,即“得意忘言”,对古诗词意象进行解读分析。古诗词意象解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炼出古诗词意象解读之道,从寻找古诗词意象开始,了解和领悟古诗词意蕴,到感知古诗词意象具体形象和诗人情感,品析古诗
期刊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无数次修改得来的。  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精批细改,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没有很大的提高。这种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作文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课改,我觉得可以尝试改变作文评改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
期刊
說题是一种教学教研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途径,也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说题包括学生说题和教师说题。教师说题是类似于说课的一种教育教研展示和讨论活动,是说课的延续和创新,是一种深层次备课后的展示,是高三阶段进行解题教学的一种创新尝试。下面笔者以一道古代诗歌鉴赏题为例,从能力考点、考纲要求、解题思路、思维障碍、应对策略五个角度谈谈如何进行说题活动。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
期刊
纵观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从《好奇心》《品味时尚》《绿色生活》《拒绝平庸》《忧与爱》到话题型作文“青春朽与不朽”“智慧”“话长话短与个性创新”“车与时代变迁”,都在思考我们的生活。而从日常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学生的作文常常言之无物、情感虚假,症结就在于缺乏对生活的关注与体验。这样的现状不仅使作文成为教师批改的包袱,而且违背高考作文的出题初衷,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为此,关注生活,从生活中
期刊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是高考语文中学生很难突破的一个模块。综观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其所选文章都堪称经典。从题材上来说,大多数出题者钟爱的是当代知名作家的散文名篇。也不乏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的当代名家的小说文本。从思想情感上说,所选作品一般都能够紧扣时代的脉搏,都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取向。从内容上来说,所有选考的文章大多通俗易懂,字数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字之间,中学生是能够在短时间
期刊
意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重现作品所描述的画面,进而实现物、景、情、理等的完美融合,最终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的一种教学方法。意境教学法强调教师必须熟悉文章作者、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挖掘作品的内涵,引领学生在相关的意境中更好地理解作品,体会情感,习得语言表达。教师如何紧扣高中生的学习基础,灵活运用意境教学法,实现语文课堂的增值呢?  一、巧抓特征性意象,
期刊
【设计思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在诗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讀促学,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下面以《虞美人》一词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期刊
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职教学校文学欣赏教材的章节以体裁来整合。这样便于在比较阅读中,使学生了解相同体裁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和风格,使学生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经典的文学作品被人们广为熟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较为切合职教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欣赏水平。  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它与相关专业的衔接度。如旅游职教校本课程文学欣赏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宗旨和目的,就是要让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具备专
期刊
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关键点是阅读,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原点。离开了阅读的语文教学实践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位了阅读的语文教学实践是机械地杀鸡取卵,甚至是戕害式的急功近利。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长期关注师生阅读现状,对文本阅读“缺位”“不为”现象深为痛心。我们看到当前语文教学实践范式花样繁多,“导学案”“课程单”“活动单”等此起彼伏,把一篇篇精美的阅读对象——文本当作一块块案板上
期刊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古文教学,用专业的精神和态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激趣、积累与积淀为实施策略,带领学生走向共同成长和进步。  一、激趣形式的导入  若想真正促进学生增强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以先声夺人的姿态,于导入环节做好充分的铺垫工作,以改善学生心理,增强其主动接触的愿望。可以采取的做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吸引力较强的问题。在学习《庄子》中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