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han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想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还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小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小学生在第一、二、三学段(即一二年级为第一学段,三四年级为第二学段,五六年级为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应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我们如何引导农村小学生去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阅读现状
  农村的各种文化设施比较落后,文化活动少,学生缺乏良好文化氛围的影响;农村家庭图书的拥有量很少,普遍缺乏读书氛围;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家长很少有读书的习惯,不能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榜样,更谈不上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有些家长对孩子重视的也只是考试分数而不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学校藏书量不足,对课外阅读要求不高,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少,校园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学生个人课外读物极少,用得最多的也是《学习辅导》或《作文选》之类的书籍,课外阅读量少面窄,缺乏课外阅读的习惯,语文能力及语文综合素质深受影响和制约。
  二、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好学的结果。老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人,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数学家华罗庚在西南聯合大学教书时,住在牛棚的“阁楼”里,在没有电灯的情况下,坚持看书学习;汉朝人匡衡凿壁借光,刻苦攻读,后来终于成为西汉有名的经学家。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收声,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尝试。
  三、开展多种活动,深化课外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如果他们没有体验到多读书的好处,积极性便会很快消失。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选择与设计,要达到学生乐于参与和愉悦身心的目的。
  开展多种班会活动为孩子们“打气”: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举办诗歌朗诵赛;举行成语擂台赛;开展阅读知识竞赛;制作读书推荐卡、读书手抄报;开展“小导游”活动;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
  四、教师、家长共同参与
  我们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阅读交流课,进行师生共读。教师可以从好书中挑选一些精彩的段落读给学生听,把学生吸收住,学生就会热情地去阅读。教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们自觉阅读。师生共读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进行朗读练习和讲故事的训练,交给学生背诵方法并帮助学生选择材料。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竭力向家长推荐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读课外书,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鼓励家庭建立“亲子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生活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和家长应相互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于读书,增加课外阅读积累。
  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读书有九法:泛读、精读、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再读、写读、选读。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的要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略读。报纸、杂志一类可选读。但如果是有价值的书刊、杂志要再读。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一读,圈一圈,画一画,想一想。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查一查字典,认一认。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想一想,问一问。画出文章的重点句、优美词,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好句,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写下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
  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但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三是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另外还要有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都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经常提醒,督促检查。
  总而言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这些因地域条件的先天不足而又天真质朴的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让课外阅读改变他们的人生,让“悦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高度重视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让农村小学生乐读书、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其他文献
摘要:落实课改综合素养教育的目标,教学的生活化是必不可少的。语文的学习,生活是其土壤;语文的应用,生活是其归宿。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梳理了生活化教学的四个经验性策略。这几个策略,经实践检验是能有效呈現生活化教学效用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素养建设——这些目标,使教学的生活化成为一种必然需要。特别是语文学科,因为它的内容本身就是来源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制作微课程视频时遇到的问题,从而完善提升学生对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学习兴趣,进而推进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意义。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数学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新时代初中教学应用微视频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初中教学课堂经常通过小组讨论微视频内容进行集中化指导练习,教师兼容传统数学知识结合微视频新技术教学方法,创新应用微视频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普及,结
期刊
摘要: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受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生活等的影响,一直处于“留不住人”的状态,好教师留不住,好生源也留不住。好教师的离去,对农村学校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特别是对没有建立好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学校来说,往往是致命的,校长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无人可用”的难题。  关键词:打破“平庸之恶” 自觉意识 解决问题  如何破解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建立农村学校教师成长的体系,建设农村学校核心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越来越受重视。小学作为学生噶站的关键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就非常重要。对此,文中笔者主要围绕如何树立立德树人理念、改善育人水平与如何抓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两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立德树人;育人;班级管理  在当今这个时代,
期刊
【摘要】: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教育大政方针的需要,是每个数学教师的神圣使命。本文以此切入,以“引领”为话题,从“引领对问题的分析”“引领做好思维过程的回顾”和“引领学会推广引申”三方面做了阐述,并以具体的教学案例做了实践示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引领培养  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重要风向标,是每个教师必须致力完成的任务。转变观念、调整教学行为,就成为教师成
期刊
故事是一种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以鲜明的主题、有趣的情节、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使人受到一定的教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而且一个好的故事又是百听不厌的。幼儿听故事 不但能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懂得许多道理,而且可以满足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学习模仿文明行为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幼儿不识字,没有直接阅读故事的能力,必须依靠听故事来受到教育和增长见识。所以语言课上给幼儿讲好故事是很重要的一个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面对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它能够有效辅助数学教学、为数学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师舍弃黑板、粉笔等一些以往的教学工具,不再认为课堂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化,提高高中生音乐奖赏能力成为了当下不叫热门的话题,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高中音乐不在是以唱歌,演奏为主要内容,而是把音乐鉴赏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唱歌、演奏、舞蹈作为辅助,这也成为当下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工作难以突破的点。而在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因为受到教学方式和教学素材的限制,很多高中生的音乐鉴赏水平都只是原地踏步,并没有得到发展,这种现状需要得到解决。本文以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既丰富,又富有个性,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生物的教学过程,特别要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关键词:教学 培养 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者说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研究的心理状态。在传统的培养目标上,只强调培养学
期刊
摘要: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文明的行为规范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我涵养的良好环境,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品质观念,让学生养成优秀的文明习惯。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日常生活中,应该起到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并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以批评为辅,引导为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做到加强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