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对于一名政治教师来说,对此应负的责任是: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的问题作新的思考和探索。
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几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主要看生源,生源好,教学质量自然会上去。反之,生源不好,教师再有本事也枉然;第二种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长年累月的事,前人没教好我也无能为力;第三种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积极性应提高,各级领导要加大刺激力度。上述这些看法都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原因,根本性原因在于加强教学中的实效性。作为政治教师该如何加强实效性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梳通教材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从教材组织的形式和格局角度看,当今的教材与往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当今使用的教材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教师应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上课时力求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增强教学实效性,把“大”道理讲“透”,把“死”道理讲“活”,把“空”道理讲“实”,便于学生接受。
二、阅读资料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条件
政治教师应博览群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涉猎面极广,不只包含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也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杂”的基础上求“精”,那样的“精”才会有分量。当然,博与精都不易,要下大功夫才会有所收获,而且要有长期的坚持精神。
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如果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师的上课只会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学生只会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勾勾划划,不会有新鲜感,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课外知识,也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分析,使他们感到亲切,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端正学习动机,增强教学实效性。
三、调动活动的积极性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依据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涉及到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可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另外充分挖掘课上教材中的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越好。
四、与学生多交往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帮助自己修正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我们平时经常讲以学生为本,那就要与学生多交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交往可以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打成一片,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教学实效性借助情感交流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总结教学反思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可靠保证
每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就需要及时归纳整理,总结教学反思、经验和教训。所谓涓涓细水汇大海,大海固然浩瀚,但如无涓涓细水,大海也终会干涸。经过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堂课的教学得失,再辅以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通过自己认真的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增强是指日可待的。
以上这些只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浅显认识,虽然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希望能和广大教师同志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使当今的中学生经过我们的思想教育,能真正成长为开创21世纪的生力军。
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几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主要看生源,生源好,教学质量自然会上去。反之,生源不好,教师再有本事也枉然;第二种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长年累月的事,前人没教好我也无能为力;第三种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积极性应提高,各级领导要加大刺激力度。上述这些看法都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原因,根本性原因在于加强教学中的实效性。作为政治教师该如何加强实效性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梳通教材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从教材组织的形式和格局角度看,当今的教材与往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当今使用的教材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教师应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上课时力求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增强教学实效性,把“大”道理讲“透”,把“死”道理讲“活”,把“空”道理讲“实”,便于学生接受。
二、阅读资料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条件
政治教师应博览群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涉猎面极广,不只包含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也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杂”的基础上求“精”,那样的“精”才会有分量。当然,博与精都不易,要下大功夫才会有所收获,而且要有长期的坚持精神。
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如果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师的上课只会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学生只会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勾勾划划,不会有新鲜感,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课外知识,也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分析,使他们感到亲切,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端正学习动机,增强教学实效性。
三、调动活动的积极性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依据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涉及到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可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另外充分挖掘课上教材中的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越好。
四、与学生多交往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帮助自己修正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我们平时经常讲以学生为本,那就要与学生多交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交往可以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打成一片,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教学实效性借助情感交流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总结教学反思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可靠保证
每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就需要及时归纳整理,总结教学反思、经验和教训。所谓涓涓细水汇大海,大海固然浩瀚,但如无涓涓细水,大海也终会干涸。经过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堂课的教学得失,再辅以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通过自己认真的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增强是指日可待的。
以上这些只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浅显认识,虽然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希望能和广大教师同志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使当今的中学生经过我们的思想教育,能真正成长为开创21世纪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