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实效性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mi8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对于一名政治教师来说,对此应负的责任是: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的问题作新的思考和探索。
  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几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主要看生源,生源好,教学质量自然会上去。反之,生源不好,教师再有本事也枉然;第二种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长年累月的事,前人没教好我也无能为力;第三种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积极性应提高,各级领导要加大刺激力度。上述这些看法都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原因,根本性原因在于加强教学中的实效性。作为政治教师该如何加强实效性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梳通教材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从教材组织的形式和格局角度看,当今的教材与往昔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当今使用的教材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教师应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上课时力求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增强教学实效性,把“大”道理讲“透”,把“死”道理讲“活”,把“空”道理讲“实”,便于学生接受。
  
  二、阅读资料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条件
  
  政治教师应博览群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涉猎面极广,不只包含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也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杂”的基础上求“精”,那样的“精”才会有分量。当然,博与精都不易,要下大功夫才会有所收获,而且要有长期的坚持精神。
  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如果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师的上课只会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学生只会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勾勾划划,不会有新鲜感,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课外知识,也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分析,使他们感到亲切,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端正学习动机,增强教学实效性。
  
  三、调动活动的积极性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依据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涉及到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可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另外充分挖掘课上教材中的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越高,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越好。
  
  四、与学生多交往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帮助自己修正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我们平时经常讲以学生为本,那就要与学生多交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交往可以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打成一片,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教学实效性借助情感交流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总结教学反思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可靠保证
  
  每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就需要及时归纳整理,总结教学反思、经验和教训。所谓涓涓细水汇大海,大海固然浩瀚,但如无涓涓细水,大海也终会干涸。经过认真的反思和总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堂课的教学得失,再辅以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通过自己认真的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增强是指日可待的。
  以上这些只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几点浅显认识,虽然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希望能和广大教师同志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使当今的中学生经过我们的思想教育,能真正成长为开创21世纪的生力军。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了当今教学领域中的热点。笔者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开展了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的探索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将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尽快地用到化学教学中来是对我们中学化学教师的迫切要求。作为一名当代的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地选择课题内容来设计多媒体课件,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欲望较为迫切。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了,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七年级学生自小学升入初中,由于学科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使得学生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加之一部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改下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浩如烟渺包罗万象,而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别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学生如何在纷繁的知识中条理清晰、拨云见日?比较联想法无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所谓比较联想,是产生于一个事物的前后比较和两个事物的相互比较。比较联想的要点是寻找类同点,不类同的事
期刊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最美好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但在这一阶段却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使得学生变得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缺乏自信心;或者害羞、依赖、不合群,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办事认真,喜欢过多的考虑,缺乏随和性,过于追求完美;或者任性、急躁、好强、没有冒险精神。这些不良症状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影响着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培养
期刊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对某学科情有独钟,问之,曰爱学。这里的爱就是兴趣。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兴趣的培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对新知识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对学习材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地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  一位美国教学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看出来
期刊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就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样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呢?    一、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动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因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
期刊
分析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能力立意”始终是高考地理命题的核心,注重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运用知识和描述论述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直接呈现往往是在综合题部分。可以说,综合题解答的结果决定了地理的成败。那么,综合题有哪些类型,解答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一、多种多样的综合题类型    1. 填空型综合题  以填空题的设问形式出现的地理综合题是最简单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综合题。这种题目在以前的高考中
期刊
历史学科跨越古今,博大精深,它是研究人类自身活动的一门科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德育是指思想教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的教育。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伦理道德教育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并把个人道德修养和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尚且如此,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应注
期刊
学校文化体现着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追求,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特色、风格和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科研是学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探求教育教学特色、解决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立足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研兴校,创建教科研一体化特色校”战略,把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