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地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
一位美国教学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看出来。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笔者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的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谈一点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一次开始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处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却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和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而是有了自己的主见,能够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的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化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却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就能明确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都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
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中明确了原句使用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中体会到了作者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这一曲问是无法比拟的。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的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的设计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
1. “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仔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体现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2. “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在教的过程中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3. “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总之,“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因而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几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主问题在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引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或文字游戏,学生在答题时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已经背离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但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导致了课堂上问题的标准答案唯一化现象,有人戏称为“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己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
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衡量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如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这一问题。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不应单纯地以对错来评判,而应为了优化学生的思维而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即可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
这样的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实实在在与学生一起对作品品味咀嚼的过程,学生是凭自己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因此更有成效。
(二)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都会导致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的尴尬场面。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能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才能获得准确答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
一位美国教学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看出来。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这绝不是一篇论文所能涵盖得了的。这里笔者就平时在阅读教学中的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谈一点体会:
一、重视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说是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高潮的出现。
这说明了课堂上艺术地发问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每一次开始学习时,都不是从零开始,往往处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下,却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读懂了、学明白了,这时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激发研读兴趣,并通过提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各自的作用。恰当的提问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地被学生掌握,教师也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的进程和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填喂”的鸭子,而是有了自己的主见,能够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的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艺术化阅读教学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却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就能明确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都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
1. 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 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
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中明确了原句使用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中体会到了作者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帮助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这一曲问是无法比拟的。
(四)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的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五)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的设计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
1. “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仔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体现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2. “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在教的过程中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3. “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总之,“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因而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几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主问题在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引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学生活动板块。
三、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评价定型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定型、呆板,那么提问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考试题目中,有些题目不是鼓励死记硬背,就是刁钻古怪,近乎智力竞赛或文字游戏,学生在答题时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作出错误的判断。这类题目要考查的其实已经背离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读写能力。但由于这些试题的答案标准统一,也就导致了课堂上问题的标准答案唯一化现象,有人戏称为“诱使学生就范”,如果学生不肯“就范”,那教师就只好尴尬地将自己或教参的标准答案和盘托出了。
提问的动机应指向了解和优化思维过程而不是指向思维结果,因为思维结果并不是衡量思维质量的唯一指标。如教学《在山的那边》“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时,教师提出了“山顶为何能诱惑我”这一问题。有学生认为,因为爬上了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的结果尽管尚有偏差,但它同样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这个时候教师不应单纯地以对错来评判,而应为了优化学生的思维而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后即可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有诱惑力。
这样的提问与评价是教师实实在在与学生一起对作品品味咀嚼的过程,学生是凭自己的审美经验在感悟作品,因此更有成效。
(二)难题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都会导致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的尴尬场面。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提问过程,但只是在学生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而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习惯。课堂提问的“度”,应该是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最好是能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才能获得准确答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千呼万唤始出来”,使学生始终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