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诗歌诵读教学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99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是最具魅力的文学样式,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历来被人们所喜爱,但是诗歌有形象性、凝炼性、音乐性、抒情性,其意义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诵读是诗歌教学最好的方法。
  关键词:诗歌;诵读;教学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整饬,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学习诗歌,既要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又要理解诗歌的意蕴,还要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只有通过多遍诵读才能理解诗歌的意蕴。
  一、诵读对诗歌教学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语感
  著名教育学家、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所谓语感是指对语言和文字的敏锐而又准确的感受能力,语感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感能力的强弱,往往反映他语文水平的高低。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的途径。诵读时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朗读中,倾注于诗歌中,把诗歌的内容,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主动去体会语言的本质,加强形象感受。教材里的诗歌是经过筛选出来的精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反复的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对课文做支离破碎的分析。
  (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诗歌具有丰富的审美内容,对诗歌的研读可以把学生带进艺术的殿堂,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大量诵读优秀的诗歌对情操的陶冶、心灵的感染,以及对思想的启发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在诵读过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说,诵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诵读可以让学生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可以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绵愁和忧思,可以走进“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静,可以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在诵读中可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有助于加深理解,提高阅讀能力
  学生通过诵读,把文字作品传入大脑皮层产生刺激,经过加工,信息的整
  合,从而达到由遣词造句到思想感情的融会贯通。从诵读入手进入对诗歌的理
  解,每一次的诵读,就是意味着对诗歌更深的理解、更深的感受,这样逐步加
  深对文本体会,才能晓其理、感其情,品位其美妙之处。所谓“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久而久之,学生的理解力和阅读能力会得到提高。
  二、诗歌诵读的方法
  (一)诵读形式
  1、朗读
  朗读就是文字有声化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方式有两层要求,首先在于“朗”,就是学生用响亮的声音把诗歌念出来,把书本上的文字语言大声说出变成口头语言;其次在于“读”,读要读准确、读顺畅,而且要调动眼、耳、手来配合动口,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才能实现自己和诗人情感的同步化,在这一过程中也达到了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诵
  朗诵除了要达到朗读的要求之外又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说朗读只是自己对诗歌情感的揣摩的话,那么朗诵就是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并且在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怎么让听众听懂自己的情感呢,这就需要辅以技巧了,比如运用停顿、语调、语速、轻重等朗读技巧,还有比如手势、眼神、表情的辅助动作,这些都有利于听众了解朗诵者的情感。朗诵与朗读的区别是什么呢?朗诵所要求的情感体验要比朗读要多很多,朗读看中的可能更多的是正确、响亮的读音,而朗诵则侧重于体味内蕴、形象表达,是对文章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历程。
  3、背诵
  背诵是在朗诵更上一层的要求,其实就是不看原文而通过记忆来把文字朗诵出来。但是现在的很多高中生却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它往往是通过大量单调乏味的重复“读书”来把诗歌记住的。这种形式只会机械的把文字背出来,而无法体会诗歌的情感,也就更没办法表达其中的情感。因而在运用背诵手法一定要注意“诵读”只是手段,目的是理解诗歌的意蕴,悟出诗人的情感。
  (二)诵读技巧
  诵读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正确方法的指导,保证学生在诵读训练中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更牢固地掌握诵读的基本要求,促进诵读能力的培养。
  张志公先生觉得,诵读包括基本、进一步与较高三个水平层次:“基本的要求是读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进一步的要求是正确地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较高的要求是显示出文章的风格神采。”
  三、诵读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训练:
  1、注意节拍
  中国古代诗歌不同类别的节拍特点虽有不同,但在节奏上都有着匀称的美感。例如五言诗一般的节奏有这么几种:二二一(潮平两岸阔);二一二(邀我至田家)。七言诗的节奏有这么几种:二二一二(柳暗花明又一村);二二二一(孤山寺北贾亭西)节拍关系到的是诗歌诵读时的停顿问题,这种字词与句子之间的间歇在诵读中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可以让诵读中调节气息外还是准确表达情感的关键。
  2、注意平仄
  古典诗歌的节奏性体现在它的平仄安排上,一般来讲要做到一联之中平仄相错,两联之间要平仄相粘。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凡声有飞沉”,“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其中“飞”指的是平声字,“沉”指的是仄声字,诵读时一般遵循“平高仄低”“平扬仄抑”的规律,也就是说平仄其实是决定了诗歌诵读时的语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平仄除了关系到语调的扬抑高低之外,还与诵读时的声韵的长短有关系。王骥德在《曲律论平仄》中说“盖平声声尚含蓄,上声促而舒,去声往而不返,入声则逼侧而调不得自转。”简单来讲就是仄声字应该读的短促,而平声字要读的更长。
  3、注意重音
  重音就是一种强调,是作者情感极为丰富的迸发点,对于诗歌重音的把握就是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表现,比如杜甫《咏怀古迹》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在读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朔漠”二字来强调王昭君前途命运的悲凉,一个繁华京都的女子远嫁荒漠,对句的重音放在“独”字上,来表达王昭君死之后的孤独凄凉。有时同样一句诗读的重音不同强调的情感也有差别。杜甫《登高》一诗中的颈联一句包涵的情感很多,比如远离家乡、客居他乡、悲秋、人至暮年、疾病缠身等,学生会根据自己对杜甫遭遇的理解而选择加重音点来体现自己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227
  [2]吕叔湘.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J].语文学习,1985,(1)
  [3]邓鸿.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
  陈鹏(1992-),女,聊城大学文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学科教学(语文),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创新竞赛一直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常见途径和重要载体,本文分析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作用,提出相应的竞赛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近年来,各类学科竞赛蓬勃发展,通过竞赛,强化了教与学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热情和潜能。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创新竞赛作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认真审清题目要求的习惯;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干净的习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法则细心计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关键词:培养;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之一,同时它对其它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训练都可以在培养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得到渗透。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一提到
期刊
摘 要:高中时代,学生学习压力较大。面对高考,任务艰巨,很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不断走向极端的青少年层出不穷,让我们无比痛心。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至关重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生命的伟大,需珍爱生命,坚定自己的内心,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本文章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渗透生命教育问题,
期刊
摘 要:绿色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字眼,绿色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颜色,绿色更是孩子们个性飞扬的天堂。它意味着气息的清新,机体的舒展,灵性的生发,生命的焕发。“上学学习,放学补课,空闲时间就是宅在家里玩电脑。”这是现代孩子典型的表现。孩子的个性在家长和教师的“包办”下扼杀,孩子的创造在“管教”中消逝,孩子的人生在师生的“呵护”中黯淡,“成绩”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认为要让学生的心灵放飞就要遵循以下
期刊
摘要:羌绣是羌族非物质文化宝贵的财富,是现当代羌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羌绣的旅游价值在家居软装品设计中也有突出的表现,本文试从羌绣图案元素在现代家居软装品设计中应用为研究内容,探索羌绣在软装饰品设计和创意开发的新途径。  关键词:家居软装饰品;羌绣;应用与开发  一、民族元素与现代软装设计  秉承“民族的,即世界”的文化理念,发扬民族民间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举国上下对文化发展的大方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两方面的弊端,一是学生的作业布置不够多元,二是学生的阅读资源不够丰富,进而提出了农村小学采用“一起作业”环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技术保障和内容保障的基础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并对“一起作业”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进行了效果的分析。从知识走向思维,优化了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从随意步入了理性,作业的评价更为及时与准确,从课内走向了课外,绘本资源更为丰富和多元。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们根据教育部的指示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不断探索创建高效性的课堂。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进行主动学习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平时的初中数学授课过程中高效课堂的建立还有一些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肩负更多的重任。引导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明确提出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对此予以重视,将生命价值观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人生。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将生命价值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的“生命化”充分体现出来。本文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为研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革新,我国素质教育亦在挖掘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希望能够保证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充分实现。高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其面临这升学考试和学科知识的多重压力,很多学生因缺乏对生命的认知而消极的面对生活,从而影响了其自身的健康成长。高中语文课中蕴含着诸多的生命元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就生命教育元素融合融入高中语文教育做出论述,以期能与广大教师共勉。  
期刊
摘 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多个领域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更快的发展速度,使得整个社会发展笼罩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多媒体技术之下,教育同样如此。就我国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为例,诸多院校已经开始实施“互联网+历史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融入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因此,本文就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