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和“长”到底谁更佳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文学家苏轼之《明月几时有》的“何事”句,于非先生主编的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教程》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是“……偏向……”,《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五册(人教版)所编,亦为“偏向……”,而在原试用教材基础上修订后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四册》(人教版)上,则改编为“……长向……”。到底用“长”字好。还是“偏”字更佳?值得探讨、研究。
  首先,苏轼的生平可分为四个时期,即:(一)读书应举时期(从小至21岁),(二)从人仕到贬谪(23岁至44岁),(三)从谪居到再起(45岁至57岁),(四)远谪惠儋时期(57岁至垂老)。他一生三次在朝,时间都很短,三次请求外任(即36岁、54岁、57岁),共十九年;两次谪居,共十二年,历尽升沉。词人36岁时,因在熙宁变法中与王安石等的政见不合而请求外任。任杭州通判三年后,39岁出任知密州。此时。其胞弟子由在济南任掌书记。由于共同的政治原因,兄弟被迫离异已近七年。词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理想和现实发生尖锐的矛盾。又加上兄弟久隔,心情压抑。形单影孤。故于该年的中秋月夜。借助清风明月和诗情酒兴。对天对月发问,生发出思君念亲之情,写下了这首词。词以月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在处境不顺遂时的矛盾复杂心情和对子由的深挚的同胞情谊。词中“何事……”一问,与词人人生之旅联系起来分析,说明其有此心境乃生平的开始,此句若用“长向”。蕴含的感情与词人在仕途上初遇贬谪的心情及当时的思亲之情不相宜。
  其次,《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注:偏piān,即偏偏,副词,①表示故意跟客观要求或客观情况相反;②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所期待的恰恰相反;③表示范围,跟“单单”略同。长,(一)chaáng,①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b指时间;②长度;③长处;④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二)zhǎng,①年纪较大;②排行最大;③辈分大;④领导人;⑤生;⑥生长;⑦增进,增加。以两字的意义比较分析,只有偏①②接近“何事”句的意思。词人欲与亲人团聚而不能以及仕途不得志之意,正是表明了事实跟所希望或所期待的恰恰相反。此意又恰与“偏②”相符。
  第三,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上注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意思是,月亮没有人世的愁和恨。它自己忽圆忽缺也就是了。为什么总在人们分离时圆呢?”其中的“长”即“总”,而“总”即一向、一直之意。这里用“长”字,会让人理解为词人在仕途上被贬谪已极频繁。而事实上词人作此词之前并未遭到过贬谪,也并非永久被贬谪。可见,此旬用“长向”。不太符合词人作词时的心境。
  教科书选编古代作品之目的,是期望后人鉴赏品味古人创作构思之妙,学习古人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特色,汲取古人创作之精华,从而促进后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还是把“何事”句的“长”字按“偏”字理解更妥贴一些。
其他文献
夕阳西下,海滩上的小男孩依旧在寻找,寻找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正如我们也在寻找,寻找我们心中最美的贝壳,那贝壳中充满了理想的芬芳。  【感悟材料,理解了故事的含义,贝壳比喻人生追求的最美好的事物,是“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那是潜埋在心灵深处的贝壳,它是人们企盼的理想,它有着永恒的火焰与不变的光辉。世界的存在,便是以它为养料。  【点出了贝壳的比喻义——是人们企盼的理想。】  大爱无言,友
期刊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深深地被她浓厚的教学激情所感染,为她精湛的教学技艺所折服!其中,她巧妙地把数学教学中的“算”融进了语文课堂,“算”出了成效,“算”出了精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算”出圆明园面积之“大”  【片段一】  窦: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大礼堂,大不大?  生(异口同声):大——  窦:据老师了解,圆
期刊
人生世间,纵有百年光阴,在天地面前,只不过是俯仰之间;人的力量在天地眼里,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因此,在命运面前,大部分人只能被动的接受。毕竟人与天争,其结果可想而知,但尽管如此,生活中,总有那些天纵奇才、英雄杰出之士。他们或为理想而拼搏、信念而现身,或不甘屈服于命运的摆布放手一搏,不管最后结局怎样,他们的这份豪气与不屈的抗争精神却令我们感动与铭记。  《士兵突击》从独特的角度塑造了一个让人
期刊
一、解读本真,问题才能成为问题,对话才能回归真实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下面这个案例。《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表面的故事学生看得懂,也有很多教参认为本文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基于这样的解读,教师所"教"的内容和学生所"学"的内容就确定在批判资本主义拜金主义的主题上,也正是基于教学内容这样的确定,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它的归宿点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落到"我"父母对于勒态度
期刊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期刊
文学追求真善美,真是基础;没有真,善与美则无从谈起。酸梅能止渴生津,这是真实的。曹操说前面树林里有梅子。曹操虽然说了假话,但基于梅子能止渴却是真实,于是渴极了的士兵争相疾进。  《骨瓷碗》写两个刚刚毕业的穷学生来到那个城市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处境;可以想象他们是一对恋人,住简陋的出租屋。男方因找不到工作越来越急躁,女方挂一块牌子站在菜场里自荐做家庭教师,景况尴尬得令人辛酸。女方终于做了两个孩子周末的家
期刊
《读兴趣》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它与一般议论性文章的议论不同。作者饱含激情,不用论据。更不用论证。而是用一个论断或结论,这种议论往往在记叙或描写的进行中插入。该文作者通过“看小孩堆积木”“往往堆上千百回。也不觉得疲倦”的兴致、趣味。说明有了兴趣就有热情,就有信心、勇气和毅力,才能全神贯注,努力以赴;说明“做一件事少不得兴趣”,“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打个比喻,可以这样说,在智慧的大海上航行,
期刊
第48届国际笔会于1986年在纽约召开,陆文夫与王蒙作为特邀嘉宾参加。那次,王蒙顺便应邀到联合国秘书处去作过一次演讲。一位先生提出,听说中国的一切出版物都是要经过政府的审查才能与公众见面的。王蒙笑着回答说:“你知道中国有多大,有多少出版物吗?每年六七千种杂志,十几万到几十万种新书,如果一切靠政府审查,那太好了,中国的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公安部、民政部……人人都在忙于夜以继日地读书……中华人民共
期刊
花,是自然界中的一道绚丽风景,正因为有了花的点缀,我们的世界才显得如此色彩纷呈,如此摇曳多姿。古往今来,多情善感的诗人,不仅用花传递着大千世界的趣味,也用花传递着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同“花”是最有缘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快乐的,那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流露出了她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写出了自己活泼而富有生趣的童年。然而封建时代的妇女总被束缚在
期刊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美国小说家,生于清教徒家庭。他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特别以《红字》闻名于世。还有长篇小说《七个尖角的房子》、《玉石雕像》和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雷影》等。他的作品擅长心理描写,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作品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因此,他的小说很受读者的欢迎。  读霍桑的《秋天》,从“遍地推满了枯叶,它们在脚下沙沙作响”,“沙沙地响”的“没有什么比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