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于是,就有一部分学生开始了“早恋”。早恋,也叫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的行为。可见,早恋的“早”是以十八岁为分界线的,家长、教师更关心的就是这个“早”字,那么十八岁前异性间的爱恋到底是好是坏呢?
笔者认为,不仅仅是早恋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决定它的利弊,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其时代性、历史性,毫无疑问,早恋的利弊本质上其实并不是年龄因素决定的,而是这个时代赋予其的内涵是好是坏所决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认为应将早恋放入其时代背景与历史背景来分析。
古有清儿、明诚,青梅竹马,坚贞不渝;又有小乔、周瑜,一代豪杰,千古佳话,如此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数不胜数。正是因与赵明诚的志趣相投,才造就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旷世情诗;也正是因有小乔的抚慰鼓励,才令一代英豪周瑜雄姿勃发。古代女子大多十五六岁便嫁人,十七八岁怀孕生子也并不少见,那么多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论现代来说都应是早恋,那么早恋是好是坏呢?很显然年龄并不应该成为早恋的定义界限。
早恋之所以成为现代中国家长口中的贬义词,是因为我们将早恋与年龄直接联系在了一起。笔者认为,早恋的贬义并非是由十八岁之前男女间关系的朦胧或是暧昧带来的,而应是未成年人心智的不成熟所致。
一提到早恋,家长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不良少年的代名词,而现代未成年人因青春期固有的叛逆心理,并不觉得“不良少年”是贬义词,反而有些学生还会以此为荣,故意模仿。当家长一再强调不许早恋时,一些少年反而更加好奇与期待早恋。这样,家长的警告督促反而成为催化剂。尤其当身边的同学都谈恋爱,或者早恋在学校成为一种暗地中的风尚时,许多少年也会为了融入这个圈子随“潮流”找男女朋友。那么一旦踏上这样一条道路,家长便很难将他们再拽回来,一系列弊端接踵而至。
此外,社会上一些书籍、电影的不正当影响,使早恋蒙上又一层阴影。“没有恋爱的青春期是不完整的”,“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这些言论层出不穷,令那些青涩懵懂的少年产生“没有经历过情殇,自己枉为少年一场”的想法。而一些校园青春电影也并没有产生什么积极影响,电影中朦胧又令人落泪的爱情多么令人向往,“即使被伤害,但一生中有过这样的经历便也值了”,又或是“自己爱一场,能过如电影一样的人生,自己也不算白活过”等想法往往会出现在少年的脑海中,那些看似感人美好的爱情故事往往最容易将少年带入歧途,刻意悲剧化的情节一点点侵蚀青少年的心理。当在荧幕上被刻意渲染过的情节落入实际生活中时,一个个早恋的“悲剧”便发生了。
由上述原因所导致的早恋,往往将爱情视作时尚、儿戏,没有能力克服爱情中诸多的问题,更无力承受爱情破裂带来的苦果。在学业与爱情之间,早恋时的爱情往往昙花一现。这种爱情未能枝叶繁茂就已枯萎,而枯萎后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却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业往往会被搁浅。再加之中国家庭观念反对早恋,若学生执意早恋,只能偷偷摸摸着意避开家人,若被家人发现,必遭责难,这明知故犯的“错误”还会使学生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早恋的诸多不利,虽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由青少年心智不成熟、追求特立独行的心理导致的。有人从互激心理学角度指出,人在与异性交往时会产生更强的表现欲和满足感,与异性一同学习、工作时会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该角度分析,早恋问题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恋爱双方之间能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对于个体的个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
笔者认为,早恋问题,是青少年的问题,更是家长的问题。对于早恋问题,堵不如疏。首先,应该把青少年看作一个独立的,具有人格和自我行为能力的个体,在尊重其个体自由的前提下谈早恋问题。在懵懂的年纪滋生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与向往,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这种情感互慰往往建立在纯洁的相互倾慕的基础上,因而是非常珍贵的。所以作为家长,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以严防死守的姿态从一开始就严厉地站在青少年的对立面,不论青红皂白一概全盘否定,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这将导致一开始,就使早恋的爱情之花变质,青少年将早恋视为一种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地下行为。这样才容易结出错误的苦果。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以长辈的身份在学生的人生中扮演值得信赖的角色,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学生在自重自爱的前提下享受懵懂爱情带给人的酸甜。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会将感情中的一些疑惑告诉最亲近的人,家长就可以借此为学生引路,培养学生的心智,这将对学生未来人格的塑造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学时代是人生之中美好的时期,让那些美好、单纯的情感伴随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探索、对自然的崇敬永远地珍藏在记忆中。
笔者认为,不仅仅是早恋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决定它的利弊,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其时代性、历史性,毫无疑问,早恋的利弊本质上其实并不是年龄因素决定的,而是这个时代赋予其的内涵是好是坏所决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笔者认为应将早恋放入其时代背景与历史背景来分析。
古有清儿、明诚,青梅竹马,坚贞不渝;又有小乔、周瑜,一代豪杰,千古佳话,如此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数不胜数。正是因与赵明诚的志趣相投,才造就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旷世情诗;也正是因有小乔的抚慰鼓励,才令一代英豪周瑜雄姿勃发。古代女子大多十五六岁便嫁人,十七八岁怀孕生子也并不少见,那么多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论现代来说都应是早恋,那么早恋是好是坏呢?很显然年龄并不应该成为早恋的定义界限。
早恋之所以成为现代中国家长口中的贬义词,是因为我们将早恋与年龄直接联系在了一起。笔者认为,早恋的贬义并非是由十八岁之前男女间关系的朦胧或是暧昧带来的,而应是未成年人心智的不成熟所致。
一提到早恋,家长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不良少年的代名词,而现代未成年人因青春期固有的叛逆心理,并不觉得“不良少年”是贬义词,反而有些学生还会以此为荣,故意模仿。当家长一再强调不许早恋时,一些少年反而更加好奇与期待早恋。这样,家长的警告督促反而成为催化剂。尤其当身边的同学都谈恋爱,或者早恋在学校成为一种暗地中的风尚时,许多少年也会为了融入这个圈子随“潮流”找男女朋友。那么一旦踏上这样一条道路,家长便很难将他们再拽回来,一系列弊端接踵而至。
此外,社会上一些书籍、电影的不正当影响,使早恋蒙上又一层阴影。“没有恋爱的青春期是不完整的”,“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这些言论层出不穷,令那些青涩懵懂的少年产生“没有经历过情殇,自己枉为少年一场”的想法。而一些校园青春电影也并没有产生什么积极影响,电影中朦胧又令人落泪的爱情多么令人向往,“即使被伤害,但一生中有过这样的经历便也值了”,又或是“自己爱一场,能过如电影一样的人生,自己也不算白活过”等想法往往会出现在少年的脑海中,那些看似感人美好的爱情故事往往最容易将少年带入歧途,刻意悲剧化的情节一点点侵蚀青少年的心理。当在荧幕上被刻意渲染过的情节落入实际生活中时,一个个早恋的“悲剧”便发生了。
由上述原因所导致的早恋,往往将爱情视作时尚、儿戏,没有能力克服爱情中诸多的问题,更无力承受爱情破裂带来的苦果。在学业与爱情之间,早恋时的爱情往往昙花一现。这种爱情未能枝叶繁茂就已枯萎,而枯萎后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却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业往往会被搁浅。再加之中国家庭观念反对早恋,若学生执意早恋,只能偷偷摸摸着意避开家人,若被家人发现,必遭责难,这明知故犯的“错误”还会使学生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早恋的诸多不利,虽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由青少年心智不成熟、追求特立独行的心理导致的。有人从互激心理学角度指出,人在与异性交往时会产生更强的表现欲和满足感,与异性一同学习、工作时会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该角度分析,早恋问题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恋爱双方之间能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对于个体的个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好处。
笔者认为,早恋问题,是青少年的问题,更是家长的问题。对于早恋问题,堵不如疏。首先,应该把青少年看作一个独立的,具有人格和自我行为能力的个体,在尊重其个体自由的前提下谈早恋问题。在懵懂的年纪滋生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与向往,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这种情感互慰往往建立在纯洁的相互倾慕的基础上,因而是非常珍贵的。所以作为家长,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以严防死守的姿态从一开始就严厉地站在青少年的对立面,不论青红皂白一概全盘否定,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这将导致一开始,就使早恋的爱情之花变质,青少年将早恋视为一种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地下行为。这样才容易结出错误的苦果。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以长辈的身份在学生的人生中扮演值得信赖的角色,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学生在自重自爱的前提下享受懵懂爱情带给人的酸甜。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会将感情中的一些疑惑告诉最亲近的人,家长就可以借此为学生引路,培养学生的心智,这将对学生未来人格的塑造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学时代是人生之中美好的时期,让那些美好、单纯的情感伴随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世界的探索、对自然的崇敬永远地珍藏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