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自新课标对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之后,一部分大城市已经把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期末考试的考核科目。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能够成为积极向上、三观端正并且有创造力的人。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的树立,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学习成果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0036-02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生的基础课,也是小学生除语文、数学学习之外关于心理成长的认知课,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小学生认识生命的初阶段的教育,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为小学生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小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和初期的叛逆,通过正确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理性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还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代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互联网,对网络信息吸收多又没有足够的辨识好坏的能力,往往容易受网络信息影响。尤其是小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和错误价值观也照单全收,这对于小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不利的。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可以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感和法律观,也能够使学生认识正确、健康的生命观,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和筛选能力。
  (三)社会发展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使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观点,除了积极健康的生活,也会看到种族歧视、暴力、拜金主义等负面现象。这时候,教师就需要通过教育教授给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传授关于生死和人性的知识。此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人认可,虽然家长高度要求小学生是希望他们未来有更多的技能在社会上生活,但是由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往往会与学生需求产生冲突。这种现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也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因此,教师在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了解家长的用心,同时学会跟家长进行良性沟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自信的态度以及自强勇敢的个性,这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四)教育发展的要求
  小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自我学习能力,他们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教育。而教育改革要求学生通过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生命教育的开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是最接近生命教育的观点和意义的,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健康的生命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足够重视,家长也要能够积极配合。
  二、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命教育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由美国作家提出,多年来已经渐渐得到多个国家的认可和推广。我国人力資源和社会保障部曾经推出的“生命教育导师”课程中,也明确给出了生命教育的定义:生命教育是直接面对生命和生死问题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加尊重生命、认识生命且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能够积极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坎坷,树立正确健康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并且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关于生命教育的另一种说法,是指生命教育是对人性的研究和教育,并通过对复杂的人性进行剖析和认知,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生命的价值。这种观点比起生死观更偏向于对人的内心的探视,通过教育的方式普遍认识,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推进,除了对人的过去进行分析,更注重的是未来的健康发展。
  无论生死的教育还是人性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本质都是对生命意义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过去种种现象和行为的分析,给未来的生活指引健康积极的方向。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是要他们认识生命、理解生死,更是希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建立健康的认识基础。
  (二)生命教育的目标
  生命教育的第一节课就是认识生命,只有充分认识生命的意义,才能够学会欣赏生命的优点并接受生命的缺点,从而尊重生命并珍惜生命。除此之外,生命教育还包括认识表达自我、忧患意识、道德和信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生死观等。因此,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正面的研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并在理解生命、肯定生命的基础上创造生命的价值。这不仅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生命本质。
  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从小就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对生命的强大和脆弱都怀有敬畏之心,在生活中不随意对待生命。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可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很多方法在生命教育上也可以引用。一方面,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小学生认识每个人生命的差异,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不易。另一方面,生命教育停留在理论上过于肤浅,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采用实践学习法。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课余时间组织夏令营等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让学生观看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视频,表达自己的生命观。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也是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集中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效果   小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来说较轻,因此也有一定的时间可以留给教师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学校除了可以组织道德与法治的演讲和专题节目,还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教育。生命教育不仅是传授生命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的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仅仅照本宣科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也由原先的以理论为主变成以案例分析和观点表达为主,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是领路人,真正要修行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上,“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被学生喜欢,还可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公开的或者自由的课堂讨论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教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资源共享给学生,并进行课堂大讨论,结束之后再自行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结合了課本的理论知识,也能通过互联网资源的引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兴趣。
  (三)从道德和法治双重角度,正确认识生命
  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既有关联又自成体系,因此,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教学不能只从道德角度进行,也不能只从法治角度进行,无论单一地选择哪一个方向都是不全面的。因此,教师对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渗透教学要从道德与法治两个角度出发。法律角度的教育,除了生命安全的教育,还有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以及法律对生命的尊重和重视的教育。例如,在进行“感受法律尊严”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法律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真正体会法律对生命的约束和保护,学生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珍惜和爱护生命,不仅是指自己的生命,还包括他人的生命。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命和法治的关联,帮助学生认识法律和生命推崇的自由、平等、民主,并不是无限的自由,也不是绝对的平等,更不是无条件的民主、自由、平等,民主都是建立在尊重爱护生命的基础上,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道德约束相比于法律的明文规定的条条框框,更多的是靠人们口耳相传,它更灵活,实用性也高,但是所有道德标准的执行和遵守都是在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基础上进行的。道德在法律空白的地方,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占主要地位,但是当道德和法律冲突时,人们一般都是站在尊重生命的角度来建立评价体系。因此,道德与法治对生命的意义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它们所有的约束力和执行过程都是建立在生命的生死和人性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与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相关,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对人性的进一步认识都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关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 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对生命中的生死和人性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刻,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地从多角度进行持续教育。另外,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生形成道德观和法律意识的初步教育,是学生更高阶段学习的基础,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有重要意义,也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方法。对生命教育的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任务,也需要家长日常教育以及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的生命教育还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建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三路径”[J].智力,2020(18):137-138.
  [2]唐志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J].新智慧,2020(16):48.
  [3]钱小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探究[J].华夏教师,2020(15):44.
  [4]黄胜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概述[J].第二课堂(D),2020(5):34-35.
  [5]刘 敏.敬畏生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吉林教育,2020(10):13-14.
  [6]宋陈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三路径”[J].新课程导学,2020(9):83.
  作者简介:肖汉雄(1978— ),男,广东韶关人,一级教师,本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小学校长,研究方向:学校管理、德育、课程与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育人之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式德育工作效率低,难以产生深层次、持续性的影响。而课间游戏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也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成长和社会经验的增长,是理想的德育资源。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课间游戏可以帮助学生体悟游戏中的规则和逻辑,从而实现个人意识和个体道德的发展。本文探讨了课间游戏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 要:《父与子》这本书告诉我们父亲角色在亲子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父亲应给予孩子快乐和启迪。然而,目前许多家庭中,教育孩子仿佛成了妈妈的专利,父亲的角色则变得可有可无,慢慢地被遗忘在了角落里。相关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父亲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更优秀。  关键词:孩子;父亲;家庭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
期刊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进步的现代人始终是教育的使命所在。对教育目的的研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职业生涯开端面临的首要问题,以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为研究对象能够帮助执教者转变教育思想,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升专业素质,同时,以文献研究法和举例法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深入研究教育目的和意义的重要途径,而最终研究结果旨在促进教师能力和素养发展能够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教学要求,从而为培养进步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措施,也是夯实健康中国的重要社会基石。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探索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作者以衡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形式、存在的不足及应对策略为切入点简要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策略  中图
期刊
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A县四所小学的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母亲职业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影响显著;父母大多支持小学生课外阅读但对其阅读指导较少;家庭藏书量越多,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量越大;家庭月收入越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情况越好。据此,文章提出四点建议:重视母亲对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影响、重视家庭阅读指导、充实家庭藏书、拓展学生阅读方式,以期为相关教育工
期刊
摘 要:2021年是新高考改革的第7年,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教育部门对我国高中生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以语文科目为例,考试范围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要求学生对课程标准深入理解,逐渐侧重于向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议论文写作、诗歌鉴赏方面的学习。在这样的制度下,语文已经从“必得项”逐渐演变成“拉分项”。从这一层面来讲,深度学习、深度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文章探究了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深度学习教学策
期刊
摘 要:文章简要阐述了生态课堂的内涵和生态课堂“合作—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而分别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布置阶梯式教学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多元教学活动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生态课堂中展开合作、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进步。  关键词:生态课堂;核心素养;“合作—互动—交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教师加强并做好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能力,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当前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什么,进而更加科学地选择职业和填报志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出现问题。鉴于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既要强调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教育,让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又要从提升学生自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借助各种要素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至关重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助力学生人格修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3-0010-02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进入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习方式,也有了自己的个人特色。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更加多样化,要求学生学习文言文翻译、古诗赏析、阅读理解和写作。由于学生要学的内容很多、知识很杂,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有限的课上时间来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还要为学生讲授多样的答题技巧,因此,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精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  关键词: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