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原则是创新原则,这一模式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设置的。而“疑”和“探”两个关键词中,“疑”超出传统的课堂形式,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之处。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结合语文学习的目标,怎么引导学生问对方向,让学生问出广度,问出深度,问出水平,无疑是上好三疑三探课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解放思想,包括自己的思想和学生的思想,其次要激发学生设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设疑、质疑的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三疑三探教学中学生设疑能力、质疑能力的培养。
一、设疑自探环节
(一)预习之前的设疑是关键。
“三疑三探”课堂不提倡预习,不是要否定预习的作用。准确的理解是在没有生成疑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前,不去盲目地接触学习材料。每一个被选入课本的学习材料,都是从浩如烟海的语言文字资料中经岁月的沉淀保留下来的,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进入课本的优秀的经典作品。它们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思想情感上都是优秀的典范,因此也都承担着实现各种语文教学目标的任务。而在接触学习材料之前的设疑,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在预习之前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适宜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始文本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关键。学生设疑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激趣,引导方向是否明确。语文阅读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原则,先整体感知再局部探究最后整体感悟。所以此处的问题一般为可以统摄全篇的基本问题、主干问题。教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激趣,让学生针对课题设疑,针对写作对象设疑。或者从文章体裁入手,从作者入手,从作品评价入手,也可从文中一两个关键语句入手。总之,要能充分激趣,让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包身工》:
在上世纪初的中国,在中国上海的一些工厂里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她们是一群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女孩子。但她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她们的生活中没有阳光,没有欢笑,没有基本的人权。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板书):包身工。
同学们,当你听说有这样一个群体,你最想详细深入了解的是什么?
学生的问题集中在这几点:
1.包身工具体的生活、工作情况怎样?作者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表现?
2.她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3.这个群体最后的走向怎样?
(二)预习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
三疑三探模式下,课堂的第二次设疑集中产生在预习过程中。当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进入文本,开始边阅读边探究时,新的疑问会不断产生。实验这一教学模式的初期,习惯回答问题的学生要么提不出什么问题,要么有题不好意思提出来,要么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模糊。这时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为学生创建民主的、宽松的环境。首先,使学生敢于发问。其次,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具体到语文上就是:掌握语文知识,有一定的应试能力;发展能力,能较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语言;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这些,都可以成为设疑的基本方向。再具体一些,可以问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语法、标点等;问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结构、修辞、语言表达等;问内容、情感、观点,探讨主题、人物、情节等。
例如,《动物游戏之谜》:
1.文章开头三段为什么都以问句结束?
2.文章开头三段为什么描述不同地域、不同物种的游戏状态?
3.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切的结论?
总之,这一环节如果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能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火花。学生会通过设疑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地进入自觉阅读、自主阅读的境界。学习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沉重的事情,会变得新鲜、生动,充满无限乐趣。
“三疑三探”的课堂,对语文老师也是极富挑战性的。以前备一节课,几个班可以讲相同的内容。而如今,教师永远不知道学生会在课堂上问出什么稀奇古怪、出乎意料的问题,每个班的课都不可能重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同时还要对人情、人生、世情百态有较强的观察力、领悟力,以便在课堂上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除了预习产生的问题外,在课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生成。这些问题的生成更随机,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突出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二、质疑再探阶段
质疑再探环节是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目标后,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人的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在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该环节中教师一定要营造出民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向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一开始,学生可能不敢提,不会提,教师要耐心引导。只要学生成功地质疑几次后,就一定能品尝到高层次思维的乐趣,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动物游戏之谜》:
1.动物行为研究还有哪些?
2.人类为什么要游戏?
总之,学生设疑、质疑能力的具备,需要锻炼的时间,需要培养的时机。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学生就会问出精彩的课堂,问出美丽的未来。
一、设疑自探环节
(一)预习之前的设疑是关键。
“三疑三探”课堂不提倡预习,不是要否定预习的作用。准确的理解是在没有生成疑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前,不去盲目地接触学习材料。每一个被选入课本的学习材料,都是从浩如烟海的语言文字资料中经岁月的沉淀保留下来的,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进入课本的优秀的经典作品。它们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思想情感上都是优秀的典范,因此也都承担着实现各种语文教学目标的任务。而在接触学习材料之前的设疑,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在预习之前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适宜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始文本阅读。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关键。学生设疑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激趣,引导方向是否明确。语文阅读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原则,先整体感知再局部探究最后整体感悟。所以此处的问题一般为可以统摄全篇的基本问题、主干问题。教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激趣,让学生针对课题设疑,针对写作对象设疑。或者从文章体裁入手,从作者入手,从作品评价入手,也可从文中一两个关键语句入手。总之,要能充分激趣,让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包身工》:
在上世纪初的中国,在中国上海的一些工厂里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人阶层,她们是一群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女孩子。但她们住的是十七八个人挤在一起的鸽笼,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汤和烂菜叶,干的却是每天十二三小时繁重的纱厂劳动。她们的生活中没有阳光,没有欢笑,没有基本的人权。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板书):包身工。
同学们,当你听说有这样一个群体,你最想详细深入了解的是什么?
学生的问题集中在这几点:
1.包身工具体的生活、工作情况怎样?作者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技巧表现?
2.她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3.这个群体最后的走向怎样?
(二)预习过程中产生新的疑问。
三疑三探模式下,课堂的第二次设疑集中产生在预习过程中。当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进入文本,开始边阅读边探究时,新的疑问会不断产生。实验这一教学模式的初期,习惯回答问题的学生要么提不出什么问题,要么有题不好意思提出来,要么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模糊。这时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为学生创建民主的、宽松的环境。首先,使学生敢于发问。其次,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具体到语文上就是:掌握语文知识,有一定的应试能力;发展能力,能较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语言;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审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这些,都可以成为设疑的基本方向。再具体一些,可以问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文字、语法、标点等;问写作技巧,包括文章结构、修辞、语言表达等;问内容、情感、观点,探讨主题、人物、情节等。
例如,《动物游戏之谜》:
1.文章开头三段为什么都以问句结束?
2.文章开头三段为什么描述不同地域、不同物种的游戏状态?
3.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切的结论?
总之,这一环节如果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就能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火花。学生会通过设疑能力的培养,自然而然地进入自觉阅读、自主阅读的境界。学习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沉重的事情,会变得新鲜、生动,充满无限乐趣。
“三疑三探”的课堂,对语文老师也是极富挑战性的。以前备一节课,几个班可以讲相同的内容。而如今,教师永远不知道学生会在课堂上问出什么稀奇古怪、出乎意料的问题,每个班的课都不可能重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同时还要对人情、人生、世情百态有较强的观察力、领悟力,以便在课堂上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除了预习产生的问题外,在课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生成。这些问题的生成更随机,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突出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二、质疑再探阶段
质疑再探环节是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目标后,提出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人的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在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力、批判力和创造力。该环节中教师一定要营造出民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向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一开始,学生可能不敢提,不会提,教师要耐心引导。只要学生成功地质疑几次后,就一定能品尝到高层次思维的乐趣,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动物游戏之谜》:
1.动物行为研究还有哪些?
2.人类为什么要游戏?
总之,学生设疑、质疑能力的具备,需要锻炼的时间,需要培养的时机。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学生就会问出精彩的课堂,问出美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