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中,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全面理解材料,完全消化材料。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地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炼主题离不开原材料,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这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就是主题。所以说,主题是内在的,不是随心所欲、单纯“主观意念”的产物。主题是对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是对材料的内涵及本质的正确开掘,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审题时要更加用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介绍了不少审题立意的方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正反对比法,角度变换法,辩证分析法,由物及人法,明确褒贬法,联系实际法,等等,这些方法是切实可用的。但由于材料的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分析时关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不少的误区,本文以下面的一则新材料作文为例,就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问题一:理解模糊,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点
学生读到一则新材料时,常常感到很茫然,头脑里可能有许多想法,好像什么都可以写,但却找不到一个重点。甚至有些材料学生都没理解意思,这时如果匆忙写作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不合题意的作文。
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阅读完材料,不妨作如下分析:
平时
喜爱 ↙ ↘遗憾
一群白羊 农夫 一只黑羊
淹没 ↖ ↗晃动
暴风雪
根据图示,抓住“一群白羊”和“一只黑羊”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可从“农夫”和“羊”的角度立意,得到如下观点:
从农夫角度来看:1.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等。2.过分追求完美会带来“真遗憾”。3.宽容“异类”。
从羊的角度来看:1.优势与劣势的关系。2.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3.事物本应丰富多彩。
审题提醒:1.审题时先细读材料,罗列材料中的所有信息点,比如,所有对象及相应关键词。2.减去相对次要的内容,抓住核心内容根据不同材料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关系型材料就要分析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果式材料就要探究原因;并列式材料就要寻找共同点,等等。
问题二:断章取义,没有联系材料语境
上面的这则材料,有学生根据材料中“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遗憾”一词,确立了这样一个观点“关于残缺美”。这样的立意跟原材料是没多大关系的,虽然材料中说到“一群白羊中有一只黑羊让人感到遗憾”,但这种遗憾要跟“一群白羊”的完美相对而言,决不能孤立地谈“缺憾”,甚至偷换为“残缺”。
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材料。以偏概全,没挖掘本质,被局部所蒙蔽迷惑,断章取义。
审题提醒:1.审题时要有全局意识,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2.抓住关键词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理解。
问题三:思想肤浅,缺乏立意的深度
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还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材料是看懂了,立意的重点也抓住了,却不知如何表述,以至于用大白话在表述观点,缺乏哲理意味。为了避免学生犯这样的错误,要让学生牢记一些基本的哲学原理,如,客观与主观,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等等,在审题时,用这些原理触碰一下具体材料,可以迅速引起思维提升。
审题提醒:立意时务必要跳出四个小圈子:1.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进行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2.跳出个人圈子,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视角上思考,使观点有高度。3.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与前天,以古谏今,使见解有深度。4.跳出生活现象的小圈子,进入文化层面透视社会文明,使思维走出简单肤浅。
新材料作文提炼主题离不开原材料,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这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就是主题。所以说,主题是内在的,不是随心所欲、单纯“主观意念”的产物。主题是对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是对材料的内涵及本质的正确开掘,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审题时要更加用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介绍了不少审题立意的方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正反对比法,角度变换法,辩证分析法,由物及人法,明确褒贬法,联系实际法,等等,这些方法是切实可用的。但由于材料的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分析时关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不少的误区,本文以下面的一则新材料作文为例,就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问题一:理解模糊,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点
学生读到一则新材料时,常常感到很茫然,头脑里可能有许多想法,好像什么都可以写,但却找不到一个重点。甚至有些材料学生都没理解意思,这时如果匆忙写作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不合题意的作文。
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阅读完材料,不妨作如下分析:
平时
喜爱 ↙ ↘遗憾
一群白羊 农夫 一只黑羊
淹没 ↖ ↗晃动
暴风雪
根据图示,抓住“一群白羊”和“一只黑羊”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可从“农夫”和“羊”的角度立意,得到如下观点:
从农夫角度来看:1.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等。2.过分追求完美会带来“真遗憾”。3.宽容“异类”。
从羊的角度来看:1.优势与劣势的关系。2.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3.事物本应丰富多彩。
审题提醒:1.审题时先细读材料,罗列材料中的所有信息点,比如,所有对象及相应关键词。2.减去相对次要的内容,抓住核心内容根据不同材料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关系型材料就要分析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果式材料就要探究原因;并列式材料就要寻找共同点,等等。
问题二:断章取义,没有联系材料语境
上面的这则材料,有学生根据材料中“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遗憾”一词,确立了这样一个观点“关于残缺美”。这样的立意跟原材料是没多大关系的,虽然材料中说到“一群白羊中有一只黑羊让人感到遗憾”,但这种遗憾要跟“一群白羊”的完美相对而言,决不能孤立地谈“缺憾”,甚至偷换为“残缺”。
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材料。以偏概全,没挖掘本质,被局部所蒙蔽迷惑,断章取义。
审题提醒:1.审题时要有全局意识,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2.抓住关键词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理解。
问题三:思想肤浅,缺乏立意的深度
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还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材料是看懂了,立意的重点也抓住了,却不知如何表述,以至于用大白话在表述观点,缺乏哲理意味。为了避免学生犯这样的错误,要让学生牢记一些基本的哲学原理,如,客观与主观,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等等,在审题时,用这些原理触碰一下具体材料,可以迅速引起思维提升。
审题提醒:立意时务必要跳出四个小圈子:1.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进行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2.跳出个人圈子,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视角上思考,使观点有高度。3.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与前天,以古谏今,使见解有深度。4.跳出生活现象的小圈子,进入文化层面透视社会文明,使思维走出简单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