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误区指津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中,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全面理解材料,完全消化材料。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地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炼主题离不开原材料,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这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就是主题。所以说,主题是内在的,不是随心所欲、单纯“主观意念”的产物。主题是对全部材料的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是对材料的内涵及本质的正确开掘,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审题时要更加用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介绍了不少审题立意的方法,抓关键句法,由果溯因法,正反对比法,角度变换法,辩证分析法,由物及人法,明确褒贬法,联系实际法,等等,这些方法是切实可用的。但由于材料的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分析时关注的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不少的误区,本文以下面的一则新材料作文为例,就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问题一:理解模糊,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点
  学生读到一则新材料时,常常感到很茫然,头脑里可能有许多想法,好像什么都可以写,但却找不到一个重点。甚至有些材料学生都没理解意思,这时如果匆忙写作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不合题意的作文。
  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阅读完材料,不妨作如下分析:
  平时
  喜爱 ↙ ↘遗憾
  一群白羊 农夫 一只黑羊
  淹没 ↖ ↗晃动
  暴风雪
  根据图示,抓住“一群白羊”和“一只黑羊”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可从“农夫”和“羊”的角度立意,得到如下观点:
  从农夫角度来看:1.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等。2.过分追求完美会带来“真遗憾”。3.宽容“异类”。
  从羊的角度来看:1.优势与劣势的关系。2.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3.事物本应丰富多彩。
  审题提醒:1.审题时先细读材料,罗列材料中的所有信息点,比如,所有对象及相应关键词。2.减去相对次要的内容,抓住核心内容根据不同材料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比如,关系型材料就要分析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果式材料就要探究原因;并列式材料就要寻找共同点,等等。
  问题二:断章取义,没有联系材料语境
  上面的这则材料,有学生根据材料中“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遗憾”一词,确立了这样一个观点“关于残缺美”。这样的立意跟原材料是没多大关系的,虽然材料中说到“一群白羊中有一只黑羊让人感到遗憾”,但这种遗憾要跟“一群白羊”的完美相对而言,决不能孤立地谈“缺憾”,甚至偷换为“残缺”。
  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材料。以偏概全,没挖掘本质,被局部所蒙蔽迷惑,断章取义。
  审题提醒:1.审题时要有全局意识,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2.抓住关键词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理解。
  问题三:思想肤浅,缺乏立意的深度
  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还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材料是看懂了,立意的重点也抓住了,却不知如何表述,以至于用大白话在表述观点,缺乏哲理意味。为了避免学生犯这样的错误,要让学生牢记一些基本的哲学原理,如,客观与主观,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等等,在审题时,用这些原理触碰一下具体材料,可以迅速引起思维提升。
  审题提醒:立意时务必要跳出四个小圈子:1.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进行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2.跳出个人圈子,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视角上思考,使观点有高度。3.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与前天,以古谏今,使见解有深度。4.跳出生活现象的小圈子,进入文化层面透视社会文明,使思维走出简单肤浅。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还作文以“人”性,还作文“生活”的本质,旨在建构和实现生活的审美工程。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但要结合美术构图、音乐要素作文,更应适应当今关注心灵的内宇宙运行的趋势,将心理学与文史哲等学科进行整合。从而使师生突破学科本位思想,从传统的作文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审美活动大胆地向广度、深度发展;并突破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自我创新,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创造能力、素
期刊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更面对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除了一些常规的课堂训练、或者课后作业外,能不能寻找一些途径,让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在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这方面更有实效性一些。  为了改变现阶段高中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现象,为解决农村学校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为切实提
期刊
社会交往是语言运用的广阔天地,访谈是难得的社会交往实践机会。可以使学生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和交流,从而逐步具备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又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呢?笔者认为:提问、动作、表情的恰当把握,是保证访谈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一、提问的把握  1.题目转换。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的问题转换应不露痕迹,突然转换题目的做法,很可
期刊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师生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行,可谓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写作的困境,寻得写作捷径,下面简要介绍两种方法,希望有所收获。  一、汲取古诗词入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的诗歌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
期刊
世人谈到荆轲,都会称赞他义薄云天,视死如归,深谋远虑,机智沉着,其实他更是个像烛之武那样的辩士。下面就他劝说樊无期那一部分,来简要谈论一下。  荆轲是一个职业杀手,杀手杀人的方法有多种,最差的是自己亲自动手,其次是借刀杀人,最出神入化的就是让死者自杀,而自己却不沾丁点血腥,不担丁点儿责任,可谓兵不血刃。看《战国策》,似乎重新回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中。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
期刊
在通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的理解,而轻视文章整体内容的建构,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文言文学习多为零散词语的乏味记忆,而少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高三复习文言文之初,要找到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将考点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一、通读文章,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礼记·学记》有言:“呻其占毕。”占,即阅读;毕,是书简;呻,发出声音来诵读。绘声绘色的朗读,能使学生如见
期刊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美妙了千年的时间,犹不褪色。代代无穷的人生,传递着生命,也传递着这丝美丽的受享。年年相似的月儿,曾经照亮过历史的夜空,也还浸润着茫茫现世的诗意。古人诗里的月光,在经历了千年后,已是斑驳地带了锈痕,软软地、苍白地洒在这样的诗人的心上。  先生独自承受了这历史的月光的伤痕,心里的伤痕用月光来填补,月光里的伤痕,却是先生最优美的忧伤。他把它放在清净的夜里,放在少有人觅的荷塘里。月光
期刊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花儿等春天的到来,农民等秋天的收获。“塞翁失马”教人耐着性子去等,“沧海桑田”教人无穷无尽地等。历史文化教人受益最深的便是一个“等”字,然而,“等”最怕的是起坐彷徨,一事无成。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或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
期刊
现代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方式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重教”发展到“重学”。因此,如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语文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  纵观世界语文教育历史,主体性参与教学,一直以来便是先贤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早在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理想的教育并非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强调“因材施教”与“
期刊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以阅读鉴赏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常从整体感知切入,再到品味鉴赏,然后研讨探究。由此可见,从教学设计看,整体感知应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它和鉴赏、探讨等步骤在教学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阶段,而后面的几个阶段是整体感知的强化、细化和深化。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或以“教师全盘教”、或以“学生自由学” 的角色设计,漠视了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切入。  误区一:整体感知如同一顿快餐  在新授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