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二三事口述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imim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宪益去世前一个多月,小侯带着我和几个朋友去探望了这位“老顽童”。在北京后海银锭桥边胡同深处的一所住宅里,95岁的杨宪益思维敏捷,烟不离手,屋内的摆设十分简单,墙上挂着杨宪益和妻子戴乃迭的照片,桌上摆着当天的报纸,杨宪益告诉我们自己的身体没什么大毛病,每天看报纸没什么问题。杨宪益嗜酒,医生对他有禁酒令,可他却笑呵呵地说:“喝几杯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
  ’那天,小侯说起想给杨宪益添置一台新的DvD播放机,并向他推荐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杨宪益摆摆手说:“不用了,不用了。”
  后来,我才知道,2006年秋天,杨宪益就已经被查出身患癌症,他自己却不怎么在乎。
  杨宪益去世那天下午,我辗转得知消息,发短信给小侯,很快,小侯确认了这一消息。
  小侯是搞音乐的,二十多年前从台湾来大陆,偶然认识了杨宪益。1983年,一个在北京留学的澳大利亚学生把小侯带到了杨家,从此,小侯就经常去和杨宪益聊天,有时还赖在那里直到深更半夜也不肯走。他们相差41岁,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20世纪80年代,“混迹”于杨宪益家的还有驻北京的外国记者、大使、专家,也有杨宪益的老朋友们——上世纪4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曾在重庆搞过一个“二流堂”,后来随着大时代的变迁而搬到了北京,从重庆“二流堂”到北京“二流堂”,杨宪益始终是其中一名并不怎么活跃的成员。“文革”期间”,“二流堂”成了“反革命俱乐部”,堂中成员后来的命运遭际各不相同。
  “文革”结束后,老朋友们又开始互相往来了,杨宪益把自己家的聚会戏称为“新‘二流堂”。台湾来的小侯则成了“新‘二流堂’”的重要成员之一。
  杨宪益家的“新‘二流堂’”
  我1983年一回来就认识杨老了,住在杨老家很长一段时间,那时候,谁愿意的话都可以住杨老家。戴乃迭是英国人,说英语的留学生经常到她家去。他们家房子比较多,外文局分的,加起来有五个房间,那时候部长也就只有三套。我从台湾过来,这边的文化官员不知道怎样跟我打交道,他们说他们的,我说我的,沟通不了。我见到宪益后,就觉得还有人说话我能听懂。
  当时文艺界为欢迎我到北京开茶话会,他们请宪益来讲话。他说:“小侯是从台湾来的,我们这里的事情他不一定能懂,他也不需要懂,反正他是作曲的,就只作曲吧,就像我是喝酒的,我就多喝酒。”
  在20世纪80年代,杨老是我们了解海外消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他每天听国外的广播,像BBC之类的。有一天我们去他家,杨老和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呀,里根死了。”那时候,里根还在台上呢,大家就很惊讶,杨老乐乐呵呵地说:“嘿嘿!今天是愚人节。”
  去他家的是外国驻北京的记者、大使、外国专家,还有他的一些老朋友。我在那里最常碰到的是黄苗子、郁风、丁聪,民国时期,他们在重庆搞了个“二流堂”。后来的这个“新‘二流堂’”,因为原来的堂主唐瑜搬到香港去了,而那时候我有车,也最年轻,所以,他们有什么需要都是我在跑来跑去。
  “新‘二流堂”’的这些人就说:“唐瑜不干了,小侯干了。”就这么成立了新的“二流堂”。
  只要我在北京,每周我都至少去一次,在他家吃饭,我负责采买。他们家有一个老保姆,很会做饭,尤其会做金华火腿,所以那时候每隔一两个礼拜,我都会去买一只金华火腿。
  有一次,一个澳大利亚的大使跟他的夫人来,杨老刚从东北回来,带回了一个驴鞭,切成一节一节,拿给我和这些外国客人。那些人不讲究,杨老也不说这是什么。戴乃迭在旁边笑。后来杨老告诉他们,这就是酱过的驴鞭,把老外吓死了。
  “新‘二流堂一就我们几个人,经常聊的就是他们在重庆”二流堂”的事,杨老当时并不是“二流堂”里特别活跃的人,但喝酒可以。有一次空袭警报宵禁时,他们把酒喝光了,酩酊大醉,也没办法出去买酒,竟然把唐瑜的老婆存的煤油误当作酒给喝了。
  他说起过“文革”期间坐牢时,他在牢里面拿肥皂盒养花的事,鸟粪滴在了窗台上,里面有一粒种子长出了小嫩芽,宪益就用肥皂盒养起了这枝小嫩芽。
  宪益写了很多打油诗,都是即兴作,我都记不住了。往往是,我们到他家的时候,他已经写好了,然后用小纸条写出来拿给我们看,有时候写给黄苗子或丁聪。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我1990年离开北京。
  你还泡妞吗
  宪益是中国那种少数的特别可爱的老头,老知识分子,世界观也很豁达。
  杨老说他是个花花公子:“我真的是一个Playboy,不相信我脱裤子给你看。”然后,站起来就脱裤子了。几位太太们就吓得花容失色了,而实际上,杨老只是把他的皮带翻起来给她们看,他那条裤子的品牌是Playboy。
  2006年,我回北京去看他,中间我们有16年没怎么见面,杨老的第一句话就问我:“小侯你还泡妞吗?”
  他对我的印象就是泡妞。
  我说:“还泡。”
  他说:“那就好。”
  之后他写了一副对联给我看,还说:“我给陈水扁对了一个对子,陈水扁对赖汤圆,陈对赖,水对汤,扁对圆。”
  他从不发怒或者流泪,脾气好得不行,不那么冲动,对节日也没有什么概念。他只有一个儿子,还那样子没了。因为我跟他儿子年龄差不多,他看到我的时候就好像是看到他儿子一样。
  所有去他们家的人都提醒我不要跟他提他儿子的事情,他不想让人提。这个事情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一直到几个月前我们去他家,杨老才主动跟我讲儿子的事情,他说,他这个儿子,当时非常优秀,后来完全没有办法接受妈妈、爸爸都被关进去这个事实,把矛头指向自己,跟自己怄气,精神上完全受不了了。乃迭已经走了,我想乃迭在的话,杨老绝对不会提的。
  他非常关心我,关心我精神状况好不好,物质状况他知道我一点问题也没有。我那个时候还年轻,我比大部分人日子过得好,我也很开心,就是水土不服,睡得不好。
  有领导专门为我的事情去过杨老家,希望由宪益帮助我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但是他从来不会告诉我该怎么面对这个世界。我想有几个可能,一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可能他认为,一个人如果遇到问题,不是自己认识到问题所在,然后自己解决,任何人给意见也没用。
  宪益从来不灌输式地告诉我任何东西,其实我有什么想法都会跟他讲。上世纪80年代,我对兰陵王的故事很感兴趣,想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拍成电影,当然没有像后来《指环王》那样的规模。杨老跟我说了很多他知道的故事,其中一个是一个叫妇好的人的故事,很精彩:她是商朝国母,商朝是母性时代,杨老说,妇好武功很好,她觉得老天也能打,就琢磨自己怎么能证明把老天打下来呢?她就让人把羊皮缝起来,把血灌进去,然后用弹弓弹到天上,然后她拿着箭把它射穿了,血就从天上洒下来了,她就说自己把老天爷也打死了。
  他在翻译这件事上没什么成就感   他经常说,人只要活着,脑子就得不停地想,总得做点事,要不然活得更难受。
  他对翻译这个工作是兢兢业业的,这个事情不是你语文好就可以的,而且还要有很多常识,还要有历史性的修养。
  翻译这件事可以耗掉一个人很多时间,但是要说宪益在里面有什么成就感,我觉得没有。对这些东西,他看得很淡。翻译界的一些名望,他完全不在乎。
  杨宪益和戴乃迭的搭档是非常合适的,好的翻译家,应该是把别的文字翻译成你的母语,英文不是宪益的母语,可英文是乃迭的母语,她的中文并不好,平时说汉语也并不是太好。但是,他们俩的搭档却解决了翻译中的母语问题。
  杨老的国学功底非常好,看古书完全没有困难,尤其是《尚书》《春秋》《战国策》之类,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他谈过道家的书,《易经》从没说过,《老子》很少提,《庄子》偶尔会提。你要归类的话,宪益应该是觉得《老子》太严肃。如果我们说人到这个世界上来拥有了一个身体,然后每一辈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次杨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最接近庄子的角色。
  拨乱反正之后,杨老的反应和吴祖光不一样,吴祖光他们好像还很有激情,积极地去碰撞,杨老不想去跟现实有什么碰撞。我觉得他有一种无力感,也已经没有力气去做任何表达。
  我的分析不一定正确,人,或者说任何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有几种不同的反应程序,假设一个人到山里去熬夜,没想到碰到一头大熊,他可以攻击它,也可以逃跑,当这两种方法不奏效的时候,还有第三种方法——装死。熊会觉得不好玩了,就不会去理他了,这样,就可以度过危险。这样的假死状态,在他们那代人中,有很多人就是这么度过余生的。这么讲,可能有点冷冰冰,但在我的理解确实是这样的。
  当然,有时候,他也会在重要的时候做出一些反应。
  前些年,有一家台湾很有名的杂志找到我,希望采访杨老,杨老破例说请他们来吧。当时,他们问了一些年轻人会问的问题,杨老没有正面地回答,因为他不想趟那滩浑水,然后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的问题,说假设1949年以后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治理中国,你觉得会不会不一样。杨老就讲了一句说,国民党当时的腐败很不堪了,已经很难了,它已经没有能力治理国家了。虽然他经过这么多政治运动,都是被攻击、被打压的角色,但他并没有一种想法,要是国民党没走多好。
  我看到电影海报,就进去看了
  他晚年对物质生活没有要求。但是酒不能少,他什么酒都喝,我们希望他能喝一点好酒,不要喝乱七八糟的酒,所以老想办法多送一点真酒给他。
  这两年回北京,我常去看他,觉得他的电视机太旧了,想给他换,他不要。我有时候拿一些音乐给他听,他居然找不出一个可以放音乐的设备。
  我记得那时候乃迭经常骂他,说这个老头子太不像话了。当年在伦敦时,有一个晚上乃迭肚子疼叫宪益去买药,竟然三个小时都没回来,回来之后,乃迭问他干什么了,他说去看了《007》电影,就把买药的事忘了。说这件事的时候,宪益就傻笑:“是的,我看到了电影海报,就进去看了。
  他的身体一直很不错,有一次《时代》周刊的记者问他养生之道是什么。他说:“喝酒、抽烟、不运动。”他烟抽得凶,一会儿一根,酒一天喝半瓶多威士忌是很平常的。
  每次开玩笑时他都说:“我的追悼会得赶快开,人说好话的时候都是在追悼会上说,人已经死了才去说,有什么用,所以我们早点开。”他还说:“我死了以后,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骨灰倒到抽水马桶里面一冲,这样最干净。”
  我们为什么怀念杨老这一批人,因为他们活在精神世界里面,而不是物质世界里面。中国的这批知识分子,他们很幽默,完全在追求精神,是如今比较少见的。当然,现在很多人念书是为了去上好学校,是为了能够拿高薪,或者升官,这个我觉得正常。但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精神生活还能够保持很优雅的姿态,这一些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身形和姿态特别潇洒和优美。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基于课堂的教学越来越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活,从而使课堂作出相应的变革,使教学更加尊重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而采取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新课堂如何处理好“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怎样既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又让不同学生“吃饱喝足”呢?从日常教学看,教师需以学生现有的起点作为教学的起点,通过问题设计,努力实现课堂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乐于书面表达”,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愿意写作文,喜欢写作文,把写作文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感觉到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不过,综观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却存在着很多的“不快乐”。大部分学生在作文课的写作过程中无快乐可言。面对作文,学生一筹莫展,面对作文学生有口难言,面对作文学生笔有千斤重。
期刊
上学期写作训练时,要求学生以“错位”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部分习作书写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做家务、做义工、做父亲、做农民、做军人、回故乡、怀胎体验……“错”出情感体验,“错”出理性思考;还有不少习作缺乏生活积累,与生活距离很远,虚构痕迹明显。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于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至今已觉不新鲜”,似乎已经没有再谈的必要了。但是,现代中学生对于“作文”二字存在着模糊认识
期刊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问世快80年了,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现在,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人喜欢《边城》,我照例也很喜欢。因为喜欢《边城》,所以很喜欢听黄磊先生根据《边城》演绎的歌曲《等等等等》。其实我上大学时就特别喜欢黄磊先生的歌曲,尤其是根据中国很多名著改编来的专辑《等等等等》。当时听了很多遍,听的时候觉得旋律很优美,和作品的基调很吻合,像《等等等等》,略带忧伤的调子唱出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命运
期刊
现状思考  作文是生命的言说。反观当下作文教学,生命缺失依然是作文教学最大的失职。笔者认为,呆板、单一、模式化是使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命成长的主要因素。  1 单调性。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禁锢于课堂中,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教师命题,学生面壁而作,奉旨下笔,闭门造车。以为给一道作文题,提几点要求,批一个分数,读几篇佳作,送几句点评,就是作文教学。殊不知,这种僵化呆板、闭锁式、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使写
期刊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颁奖词:善行无疆!你们用滚烫的心,热情的手,扶危济困,雪中送炭。你们崇高的利他精神,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血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标志。你们的善行善举,如和煦春风,温暖着亿万人民的心。  二、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颁奖词:含己为人!你们,面对危难和死神,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用瞬间的选择,维护正义,担当道义,舍生取义,书写了自己的壮丽人生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在天地之间奏响了
期刊
聚焦语文课堂的“课堂失语症”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令人尴尬的“课堂失语”现象:  镜头一:下课时,学生谈笑风生,妙语连珠,可是等到上课铃声一响,他们都像变了个人似的,在课堂上正襟危坐,变得不爱说话。遇到老师提问,很多人更是低眉垂目,低头沉思,不敢看老师的眼睛。任凭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就是无动于衷,不开金口。老师在讲台上豪情万丈,学生却如一潭死水,全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期刊
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这是宋运来的追问。语文意味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语文?语文课该怎样上?这些既取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也取决于它跟人的成长的关联度。但契合点何在呢?  人是唯一追问并追求生存意义的动物,人们普遍不喜欢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混沌状态,人们的追问和追求总是在寻找基本的事实和相应的策略,其中包含着更为重要的基本的价值指向。语文有其工具性这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有其人文性这也是没有争议的,语文教学
期刊
“舍本逐末”的误用  舍本逐末she ben zhu m6  “舍本逐末”,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语本《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意思是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后用来指舍弃根本的、主要的,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例如晋·葛洪《抱扑子·勗学》:“舍本逐末者,谓之勤修庶几;拥经求己者,谓之陆沉迂阔。”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哲所非
期刊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爱森纳赫(Eisenach)的音乐世家,其家族七代人中出了六十多个职业音乐家。1723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的唱诗班领唱。他的生活平淡无奇,性格亦无可圈可点之处,亲朋好友的回忆也少有留存。  1.不知名的好心人  巴赫年轻的时候总是不畏艰险地去汉堡偷听管风琴大师雷因肯的演奏(那些老前辈们总是害怕别人学到自己纯熟的技巧)。有一次他在汉堡逗留的时间太长,结果要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