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装备制造业的社会服务体系,是行业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工业振兴的重要举措。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集团成立的重点建设任务,同时也是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性质的重要体现。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裝备制造业振兴的要求、现状和职业教育集团的社会服务职能,探讨装备制造类职教集团的社会服务原则,列举辽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社会服务方面的建设实践,并对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70-02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
   近年来辽宁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全国各省市比较,无论GDP增速还是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均比较滞后。鉴于目前辽宁省乃至东北三省的经济形势都不乐观,实施了新的促进东北振兴战略,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三省考察,并且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促进经济增长的座谈会,而且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东北振兴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既表明了国家对东北三省经济复苏的决心,也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方向,作为东三省的中心,辽宁省的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1]。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具有需求多、覆盖面广、技术难度大的特点。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广东省等地区发展速度较快,涌现出了很多具有特色的民营企业,极大地威胁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使辽宁省经济整体下滑。
   (三)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意义
   职业教育集团因具备资源共建共享、信息互通、产学研融合、校企深入合作等诸多优势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经成立1600多所职业教育集团。鉴于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性,开展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的根本任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制造能力以及制造精度上,这就涉及企业是否具备生产能力高的设备和具有高技术技能的大国工匠型人才。将装备制造类院校和行业企业组建成集团后,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可以共同使用生产设备,人员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切磋技艺,既能节约生产成本又利于人才发展。
   二、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标准
   (一)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职教集团的社会服务能力是考核评价集团工作的一个主要依据,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平台将社会服务作为重要的统计指标,分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文化传承、技能鉴定与竞赛5个一级指标,中国制造2025、精准扶贫等2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对应具体数量、金额等三级指标。
   (二)装备制造类职教集团社会服务原则
   集团的服务性主要是从利于国家和区域发展的角度,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打破集团“集而不团”的障碍,真正将各成员单位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经济发展做贡献。装备制造类作为第二产业具有特殊性,集团在为其提供社会服务时应考虑如下两个原则。
   1.资源互惠共享原则
   装备制造类集团共享的资源包括生产实训设备、相关产业信息、零件加工规范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有技能鉴定能力的院校和企业为其他企业员工和集团院校学生提供技能鉴定服务,实现技能鉴定机构设备、鉴定工种及级别等资源共享。院校教师根据研究需要,到具有先进设备企业做研究,实现先进设备共享。在现代学徒制以及订单班的学生培养中,企业与学校根据现实需求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此方案适用于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以及企业的实习实训,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共享。
   2.人才互帮互助原则
   企业派大国工匠、技术能手到院校指导教师及学生实操训练,院校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参加企业的研究项目,校企互派的方式将高深的理论与车间实际生产结合,既克服了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又补充了操作人员理论研究不深入的缺陷。院校根据企业对员工技能需求和员工个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开展新职工岗前技术培训、理论知识指导等。根据实际需要,院校间互相邀请资深教师授课,将各学院的特色互相传扬,极大地发挥了优势。企业联合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各企业擅长的方向不同,共同讨论研究利于攻克技术难关。
   三、辽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实践
   (一)组织开展集团培训,提升集团成员技能实践能力
   借助“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高效对接的契机,引入装备制造与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双元制”理念,邀请德国专家为集团院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授课,使院校教师深入理解“双元制”办学理念、职业标准及课程开发,促进集团院校“双元”培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发展关键在技术技能,在实践操作,集团深入研究提升操作技能的方式方法,分别邀请焊接、数控、汽车电子维修专业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技能竞赛裁判员讲解技术要领并带领培训学员实践操作,在学习中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加工精度,如何提高表面光洁度等重要指标,大力传承工匠精神,切实提高集团装备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员操作技术技能,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组织集团成员参观高端制造企业,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
   集团本着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化应用比率高的原则,带领集团成员分别参观沈阳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机床集团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让大家深入內部近距离接触现代装备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高度结合的生产技术,体会细小零件不差分毫的生产工艺,增强劳累危险工作用机器代替人的科技创新意识。同时提供了校企合作的平台,院校教师参观之后感兴趣的企业,集团本着自愿的原则提供联系方式和沟通平台,院校和企业就联合培养学生、教师到企业跟岗锻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洽谈。企业间也可以就购买设备、战略合作、强化技术等方面合作洽谈。
   (三)联合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开展集团化办学研究课题
   为全面提升辽宁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集团与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合作洽谈,共同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课题研究专项”,在集团成员单位发放课题通知,并邀请专家遴选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给予资金资助,激励教师深化研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为地区发展献计献策。
   (四)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发挥各院校资源优势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适应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充分发挥集团内学校、企业的资源优势,本着自愿共享的原则,集团遴选一批设备先进、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系统健全的公共实训基地,同时在集团牵头院校建设适应校企合作新模式、资源紧缺的公共实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后集团成员单位共享,供集团内院校学生专业实训、生产性实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训练,并为集团内教师、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项目研发服务[5]。
   (五)组织专家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集团为成员单位提供平台,企业院校深入沟通交流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装备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探索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联合培养,入学入职一体化的长效机制。依托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重点专业核心课程,以校企产业链为主线,以培养目标为载体,建设集团内院校装备制造类重点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为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南。
   (六)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有力支撑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交流平台给成员单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方式,是集团化办学的有力技术支撑[6]。建设集团专题网站,发布通知公告,成员单位向秘书处申请后可以发布消息,是集团内外宣传的重要载体。制作集团宣传画册、定期更新简报、组织会议开展信息化交流,保障集团信息共享。
   四、加强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深抓集团特点,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优势
   集团化办学的宗旨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区域现实特点,根据集团行业性质,找到集团社会服务的方式方法,装备制造行业改革发展的源头在于提升技术能力,增强自动化水平,由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二)建设职教集团内部社会服务资源库
   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应加强集团内部资源的集成和分配。在职教集团理事单位范围内,采取上报资源、秘书处整合资源的方式汇总信息,建设职教集团社会服务资源库,充分利用集团资源,更好地加强集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三)建立健全职教集团社会服务水平监督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评价体系,对职教集团开展监督评价,并将社会服务水平作为评选示范性职教集团的条件。另外在集团内部对集团成员的社会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增强成员单位社会服务意识。采取集团成员间互相评价的形式,从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实效性等方面调查和分析。对评价高的成员单位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对投入多、贡献大的成员单位予以嘉奖肯定其成绩,并在集团范围内宣传推广。调动更多的成员单位社会服务的主动性,确保集团社会服务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海玲.加速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策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8(10):61-65.
   [2]苏永康.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8(27):156-157.
   [3]欧阳旻,石纪虎.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49-51.
   [4]李照清,姜桂红,齐丹.基于跨界共生理论职教集团管理机制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10):35-38.
   [5]刘瑞军,姜桂红,葛振萍.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 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大学教育,2017(7):143-144.
   [6]姜桂红.辽宁装备制造职教集团信息化建设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7(5):14-16.
  编辑 陈鲜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参与式案例教学顺应公安工作的实践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和主体,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得到提升。参与式案例教学是新型的教学方式,但存在典型案例选取难度较大、教学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等问题。基于前期经验的积累和对问题的反思,参与式案例教学应和互联网融合在一起,教师应严格审慎地选取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设计,并注意完善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机制。
期刊
[摘 要] 高职大学生学习投入是指学业投入、主动合作学习、生师互动、教育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五方面的投入程度。以X学院为个案,共计4141名学生参与了学习投入度调查。基于实证调查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得知X学院学生学习投入整体水平偏低,教育经验的丰富度和主动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学业投入情况和校园环境的支持度均有提升和改善的空间;生师互动水平偏低,师生缺少交流互动。  [关 键 词]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三峡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情况、全科专业择业意向及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设置的态度,探讨本科阶段设置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必要性,为更好地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普通班及卓越班(卓越班已完成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学习)2016级学生,采用普查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普通班本科生中仅14.76%的学生表示对全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专业的教师需要紧随时代步伐,为企业和社会培育有用的人才,所以在新形势下学校要协同企业共同开展育人工作。由于计算机专业属于工科类型,教师在教学引导时,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此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校企协同育人要借助其他高校
期刊
[摘 要] 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士官教育学院开设的思政时间活动——“赤铸青年,心系国防”爱国主义微宣讲为例,对爱国主义微宣讲工作的开展进行实践探究,分析研究开设爱国主义微宣讲的背景、必要性、意义,查阅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通过实践总结了爱国主义微宣讲实施的过程及具体措施,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希望能够将爱国主义微宣讲思想实践活动进行推广以及为士官生的培养教育提供帮助。  [关
期刊
[摘 要] 阐述交通运输专业“3+2”专本衔接应用型本科1+X证书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切合国家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从学历、学位、职业资格证书三方面展开人才培养,通过实践证明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其他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3+2”专本衔接;应用型本科;1+X证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在沈阳中德学院双元制改革、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学生兼具“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为培养学生从高职“学生”快速向德企“员工”过度,沈阳中德学院尝试打造符合“双元制”改革的、“德育”和“技能”并重的“立德树人”体系,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手段,以健全育人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抓手,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突破口,从而提高职业技能,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方式也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各大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目的:研究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研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设置、调节能力)。结论:弥补高职学生自主能力测量研究领域的不足,总结出专业教学资源库使用对提高高职学生自
期刊
[摘 要] 对中外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对职业教育联盟的概念进行辨析,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以制造装备类职业教育输出为目的职教联盟进行概述。  [关 键 词]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62-02   一、“一带一路”职业教
期刊
[摘 要] 介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不足,研究技能大赛用于精英教育到普惠教育的转换方案,并且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相关赛项中进行了实践探索,验证技能大赛用于普惠教育的可行性,提高大赛资源的使用效率。  [关 键 词] 精英教育;普惠教育;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