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据学生们的心理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心理辅导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实时需求进行分析,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什么变化,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在辅导之前需要建立一个固定的辅导机制,并且做好充分的应急心理干预措施的准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辅导;问题和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一些认知或者其他方面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使学生们在心理产生一种正确的、基础的认知,并将其在平时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研究应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辅导目标不统一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课程大多都是将德育作为一个主要教学内容,然后和每个学科的课程紧密联系、共同开展,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科的教师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到德育的教学当中,从而导致辅导的内容不够明确,并且辅导的目标也存在不统一性等。
(二) 教师对心理学的认识不足
由于各科的教师都有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而且每个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认识总会出现一些差异,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心理学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德育教育中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程度,充分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贯彻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知识,从而成长为一个高素质人才。
(三) 没有建立长效的机制
教師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时通常都存在随机性,因此这种随机的辅导行为就导致了心理辅导的重要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所以教师要实时的关注小学生的情况,只有建立了长效的教育机制,学生和教师之间才能顺利的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这就促进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顺利解决。
(四) 没有建立应急的机制
小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必定会出现一些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总是突然产生,比如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且持久的灾难,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应急的机制,那么当学生们面对突发状况时,他们的心理怎么能承受得起,根本无法积极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二、 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一) 建立统一的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中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德育的相关课程做一个引导,然后渗透到各个科目当中,所以要求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师和学校的其他德育工作小组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组织学校教师统一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将德育工作的目标一致化,并且将各个学科的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方向统一化,除此之外,教师要强化学生德育的学习成果。这一系列的学习安排、目标等都要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制定,并且面对小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所产生的需求要实时的做出调整,调整的时候也要严格遵守内容和目标的统一性。
(二) 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
教师在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时候要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出发点,系统的学习和总结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这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进行研究,从而更加了解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心里状况的不同,教师在整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想办法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更加的了解学生现在的心理需求。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心理学学习,造成对心理学了解的程度严重不足,在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安排专业的心理学人士来学校开展几次有关心理学的课程。除此之外,教师的实际经验是尤为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整理教学的实际经验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从而提升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水平。比如一些偏科的学生们,他们的个别课程的学习结果可能会不太理想,慢慢的他们就会对该项课程丧失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个时候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激励学生,从而提升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们对该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 建立系统的心理辅导机制
当前的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采取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对知识的连贯性不太重视,很容易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的想到相关的知识,这对教学质量必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心理辅导工作的系统性。
(四) 建立应急性的心理辅导措施
应急的心理辅导措施要保证其能够解决大多数学生的紧急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应急演练的活动等,构建一个能够使学生心理紧急的模型。
四、结束语
教师要将心理辅导工作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构建一个以德育教育为主的心理辅导工作,严格按照心理辅导的统一性和系统性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田梅.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141-142.
[2] 程显新.中等师范学校如何强化德育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J].职业,2019(20):50-51.
[3] 梁剑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164.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辅导;问题和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一些认知或者其他方面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使学生们在心理产生一种正确的、基础的认知,并将其在平时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研究应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一、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辅导目标不统一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课程大多都是将德育作为一个主要教学内容,然后和每个学科的课程紧密联系、共同开展,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科的教师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到德育的教学当中,从而导致辅导的内容不够明确,并且辅导的目标也存在不统一性等。
(二) 教师对心理学的认识不足
由于各科的教师都有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而且每个教师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认识总会出现一些差异,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心理学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德育教育中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程度,充分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很好的贯彻德育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德育知识,从而成长为一个高素质人才。
(三) 没有建立长效的机制
教師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辅导时通常都存在随机性,因此这种随机的辅导行为就导致了心理辅导的重要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所以教师要实时的关注小学生的情况,只有建立了长效的教育机制,学生和教师之间才能顺利的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这就促进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顺利解决。
(四) 没有建立应急的机制
小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必定会出现一些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总是突然产生,比如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且持久的灾难,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应急的机制,那么当学生们面对突发状况时,他们的心理怎么能承受得起,根本无法积极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二、 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一) 建立统一的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中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德育的相关课程做一个引导,然后渗透到各个科目当中,所以要求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师和学校的其他德育工作小组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组织学校教师统一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将德育工作的目标一致化,并且将各个学科的教师对德育的渗透方向统一化,除此之外,教师要强化学生德育的学习成果。这一系列的学习安排、目标等都要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制定,并且面对小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所产生的需求要实时的做出调整,调整的时候也要严格遵守内容和目标的统一性。
(二) 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
教师在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时候要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出发点,系统的学习和总结有关教育心理学知识,这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进行研究,从而更加了解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心里状况的不同,教师在整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想办法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更加的了解学生现在的心理需求。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心理学学习,造成对心理学了解的程度严重不足,在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安排专业的心理学人士来学校开展几次有关心理学的课程。除此之外,教师的实际经验是尤为重要的,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整理教学的实际经验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从而提升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的水平。比如一些偏科的学生们,他们的个别课程的学习结果可能会不太理想,慢慢的他们就会对该项课程丧失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个时候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激励学生,从而提升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们对该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三) 建立系统的心理辅导机制
当前的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采取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对知识的连贯性不太重视,很容易给学生们造成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的想到相关的知识,这对教学质量必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心理辅导工作的系统性。
(四) 建立应急性的心理辅导措施
应急的心理辅导措施要保证其能够解决大多数学生的紧急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应急演练的活动等,构建一个能够使学生心理紧急的模型。
四、结束语
教师要将心理辅导工作做一个合理的规划,构建一个以德育教育为主的心理辅导工作,严格按照心理辅导的统一性和系统性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田梅.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J].科教导刊(下旬),2018(10):141-142.
[2] 程显新.中等师范学校如何强化德育心理教育和辅导工作[J].职业,2019(20):50-51.
[3] 梁剑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