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美国圈子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t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9月,来到美国后,我学习了两个月的语言就开始正式上课了。
  大一的时候,开始上数学、统计、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因为在国内上过一些全英文的课程,所以适应起来还比较快。
  相比上课,让我感触更深的其实是一种“中国圈”、“欧洲圈”、“美国圈”分明的现象。
  去美国后的第一节课一下课,跟我一起来到美国东北大学的中国学生便捧着书本很自然地走到一起,准备回宿舍。而说着小语种的欧洲学生也是聚到一起走出教室,美国学生则同美国学生一起走。
  不光是“中国圈子”这么简单,美国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圈子,而不是说中国学生不愿意融入当地社会。后来了解到,因为欧洲学生年龄偏大,可以进酒吧等场所,他们一般下课就抽着烟去酒吧,社交活动比较丰富。像我这样的中国学生因为年龄偏小,去不了酒吧和其他娱乐场所,就只能回住处。更多的时候,是买了菜回去做饭,然后上网或者看书。
  看到这样的现象后,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这么一段:其实,到了美国以后,你会渐渐发现,所谓的和美国人打成一片是相当困难的。人,都有一个共通的特性,喜欢和有共性的人交往。在这边,美国人有自己独立的圈子,欧洲人有欧洲人的圈子,印度人周围也都是自己国家的人,当然,中国人也不例外。我并不是说不和native(当地人)交朋友,这是必须的,但是,当你发现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正确看待。不要觉得说自己没有美国的哥们儿,就很差劲什么的,完全不是,这只是自然现象。
  发现了这样的“圈子”现象之后,我开始思考怎样跳出中国圈子,打入美国圈子。可是谈何容易呢?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能做的,就是练好口语。多和美国学生搭讪。
  提早去教室,挨着美国学生坐。我一般都是提前十几分钟到教室,挨着美国学生坐,然后跟他们随便聊聊。其实很多美国学生都是问一句答一句,我不问,他们就不说话。但是刚来美国的时候超级想找美国人说话,甚至当时给自己的鼓励就是“不要脸地说,又不会少块肉”,想提高口语,想交朋友,那就要大胆。
  终于有一次,一名叫Kat的女孩对我不是那么“冷漠”,那天我同样是坐到了一名美国学生的旁边,我主动搭讪,之后我们一起聊了作业,聊了租房子,她很热情,很愿意同我交流。而在之后一次作业交流中,我又认识了另一位美国女孩,她数学不好,我就帮她讲解数学题,她很感谢我。之后在图书馆遇到,我们都会抽空聊上一阵。
  在美国高校,上课小组讨论的表现是要与出勤率一起计入这门课的期末总分的。而在小组讨论中,小组的组合方式是自由组合。也就是比较熟悉的学生自己凑成一组。这样,中国学生就难免要和中国学生凑成一组,可是这样并不利于交流和学习。这个时候,有些中国学生就会鼓起勇气和其他国家的学生走到一组。
  与其他国家的学生走到一组有不少好处。在《国际贸易》这门课上,我与其他两名中国学生、一名日本学生、一名美国学生组成一组。有一次讨论课题是选择一家公司,然后设计一个开拓海外市场的方案。美国学生立刻就有了主意,选择了宝马开拓在印度的市场。在同他的交流中,我们学到了美国的市场文化和思维,受益匪浅。
  我想提醒高考不顺利想要出国留学的考生,只需准备两个月,甚至不需要准备就能去的学校,可能不太靠谱。这些学校有一部分是中介的所谓“合作伙伴”,弟弟妹妹们在决定去这些学校前千万要考虑清楚。
  另外,出国前一定要把口语练好,不然想打入美国社会就太难了,只能跟中国学生打交道,说中国话,那出国又有什么意思呢?
其他文献
融入要实现身份认同的转换  陈福平:厦门大学副教授  我觉得“抱团”现象有利有弊。从好的方面看:首先,有助于适应当地的环境。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群体,很多社会学研究表明,几乎多数的移民群体初期适应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都有这种“抱团取暖”的现象。先前的留学生可以为新来者提供很多适应环境的信息和帮助,比如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这些都是留学生的“资本”,能够在一个陌生环境的初期减少很多压力。其次,
期刊
有位热爱学习中文的美国朋友和我开玩笑说,中文里有好多动物的名字都不准确呀,比如蜗牛不是牛,企鹅不是鹅,河马也不是马。我说英文不也一样吗,难道jellyfish和starfish真的是fish?再说“河马”的英语hippopotamus源自古希腊语,本意即“horse of the river(河中之马)”,所以要怨也怨不得中文误导,而是我们学识尚浅的祖先在给未知事物命名时,为后人指错了方向。  英
期刊
随着留学的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到国外高中留学。为了较快地适应国外生活、顺利融入当地文化氛围,“小留学生”必须要做足相关功课。那么,究竟有哪些事项是需要他们特别注意的呢?  国际学校是什么?  国际学校英语:(international school)是指跟随外国侨民母国的教育制度,为外国侨民提供其母语教育的学校,近年来又发展成同时可以为本国学生提供国外教育模式的学校。目前,我国的国际学校可
期刊
5月19日,卢墨雪总领事在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办公室接受了《留学生》杂志的专访。他对于中英文化交流、经贸合作、英国高等教育等话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自1991年以来卢墨雪一直是一位职业外交官,第一个外交职务是在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馆担任香港事务主管及新闻官员,他还曾经在东京、布鲁塞尔、雅加达、巴库的英国使领馆担任外交职位。在2010—2013年,他在英国外交部担任信息技术司主管和项目司司长。  而
期刊
我们在国内的学校里是不是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画面:学生们经常抱团,尤其是女生,三五成群,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一起,这种“抱团”的现象已经蔓延到了国外。  中国留学生出国后,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一直存在。身处不同国家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融入问题,由此社交圈也相应出现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圈子”内“抱团取暖”的现象——中国留学生内部有一个社交圈,不融入当地人的朋友圈。  “抱团”并非中国学生独有 
期刊
确实,对于外国留学来说,“中国圈子”的利弊因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认为利大还是弊大。但如果,在海外生活刚开始还与同宿舍的外国同学对话,后来自己有了中文圈子,就像找到组织一样,沉溺于中文环境,与舍友的关系就是相同的两句话“嗨!”和“拜!”……  等回到国内,发现自己对生活过N年的地方一无所知……这种情况,恐怕也不是当初选择留学时所期待的吧。  在不少中国留学生看来,与当地人交朋友是件很困
期刊
初到英国时住在谢菲尔德——英格兰第四大城市,可惜小小的岛国上再大的城市在中国人眼里也大不到哪儿去,所以谢菲尔德在我眼里算不上city只能叫它town。谢菲尔德起初是以钢铁制造业而闻名的工业城市,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钢铁业开始转型后其逐渐变得没落,经过长时间的政府改革,谢菲尔德现在已经趋向为以文化体育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我眼中的小城市居然拥有两所颇为著名的大学——谢菲尔德大学、
期刊
我在法国南部的工程师学校读书。第一年因为一些其他事情,心思完全没有放在融入当地生活,和法国人交流上。所以导致第二年开学时,一度感到非常孤独与压抑。于是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法国人又不是老虎,不会吃了我,于是就开始硬着头皮去跟法国人交往。到现在,虽然不能说拥有多少好友,但是至少每天的生活很快乐,而且对到学校去上课也很期待,下课后跟同学一起去咖啡厅pose,每个周末也有一定的社交活动,偶尔也去s
期刊
2014年8月20日,陈韵正自个儿拖着行李箱,转了4趟航班,跨越半个地球,从中国的福州抵达美国的威廉玛丽学院,开始了她的4年大学时光。  不过,19岁的陈韵正这可不是第一次出国门。2006年,正在读小学的陈韵正就曾跟随父母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一年半;她还曾跟随父母走过25国。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小小年纪的陈韵正得以接触到不同的种族和文化,结交了不同肤色的朋友,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大门
期刊
成为加拿大移民是很多想要移民的中国人的梦想,加拿大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蓝天白云,其空气质量也十分清新,而且除了这些环境因素外,加拿大还拥有很好的教育体系,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要想移民加拿大,首先就要对加拿大的实际情况,包括气候变化、地理位置、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移民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就有可能陷入移民陷阱或者遭遇其他移民风险。  加拿大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是多变的,不同地区的气候差距也是很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