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经济学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经济学诞生于18世纪。当时,英国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西方在世界舞台上冉冉升起。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无形之手使供求关系趋于均衡”至今仍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在斯密看来,经济学首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和财富创造,而劳动分工是其中关键的组织原理。经济学也是斯密一项雄心勃勃但未竟的研究计划——关于人与商业社会的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明确地把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生产转向分配,由此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历史潮流,即使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也无法阻挡。
  20世纪,经济学日趋数学化,并自我定位为一种分析方法。在这两股趋势的共同作用下,经济学变成了社会科学中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亚当·斯密所设想的研究人与社会的经济学已被世人遗忘。
  经济学发展停滞
  经济学已经变成了一门由理论主导而与日常生活割裂的学科。对于经济学与真实世界的经济脱节问题,大多数经济学家非但不认为是本学科的致命缺陷,反而感到骄傲。他们沾沾自喜,认为经济学不局限于某一个主题,而是作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方法,不论是在人类还是非人类领域都适用。
  市场经济最明显的特征是其永不停息的创新动能,这使它较于中央计划经济具有一种卓越的优势。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竞争的压力无处不在,驱使公司在技术、制度和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并把这作为第一生存策略。长期以来,不论是铁杆拥护者还是立场坚定的批评者都早已认识到,市场经济在发明新产品、发现新生产方法方面具有非凡的能力。这一点正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然而,这种整体动态在经济学教科书上却几乎看不到踪影。作为一个典型特色,新古典经济学着眼于静态的资源配置问题。但是,生产从性质上来说是不同的,因为它在本质上是生产性的,或者说创造性的,会产生新的产品和更优良的产品。生产也是一种开放性的、不断演变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当经济学把当今以及将来的所有产品都视为理所当然之物时,创新和生产也就无从谈起。新产品是如何发明的、在不同公司和不同市场组成的网络中生产是如何协调和组织的、哪些因素决定着生产方式等等,这些关于生产结构的研究基本上不在当代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内。
  除了抽象、不再扎根于对经济运行的实证研究以外,现代经济学的停滞不前也叫人失望。当我们拿经济学与生物学比较时,这一点就尤其触目惊心。达尔文(Darwin)的开创性著作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但他是在马尔萨斯(Malthus)和斯密的启发下,发展出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如今,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兴起,生物学较达尔文之时已有长足进步。虽然达尔文的著作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在读,但在生物学课堂上,没有人会把《物种起源》当作基本教材。而换作经济学教授,仅凭一本《国富论》,就依然能教好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停滞不前,经济却在不断前进。近来经济领域出现了两股最新的变化趋势,它们在今后还将继续造成深远影响: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各地的繁衍,一是信息与电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并且后一种趋势对前一种趋势起到促进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印度开启经济自由化进程,都标志着计划经济走到了尽头。今天,市场经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东欧蓬勃发展,而不再是西方国家独有。由于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我们必将看到各种不同的市场经济形式在世界舞台上争奇斗艳,使全球的市场经济变得更多元化、更有活力。与此同时,由于技术革新,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组织之间处理和传送信息的成本已经大为降低,这也催生了新的全球劳动分工和贸易模式。
  拒绝“黑板经济学”
  有感于全球经济领域不断出现新的挑战而经济学却缺少进步,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教授和我决心创办一本新的期刊,来促使经济学出现新的面貌。有几个因素促使我们做这样的决定:
  第一,科斯所批判的“黑板经济学”在本行业中仍然处于主流地位。这种经济学能够漂亮地展示在黑板上,却与真实世界几无瓜葛。尽管实证方法近来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当前的实证研究几乎都以计量经济学为基础。它们依赖于总量的统计数据,而总量数据往往会掩盖分项数据的不均衡性。
  第二,在实证经济学领域不存在相互竞争的研究方法。数学在理论推导上的应用以及计量经济学在统计实验中的应用,就是唯一正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上的统一正犯了被哈耶克(Hayek)称作“唯科学主义”的错误。选择何种方法,最好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来决定,而不应取决于任何“科学的”标准。由于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数量众多且纷繁多样,方法上的兼容并蓄既是必需的,也是可取的。如果所有文章都遵从同样的技术标准,在考虑是否予以发表时,首先从它们的技术复杂性来评判,那么,那些难以获得量化数据的问题就会被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而不管这些问题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一味痴迷于精深的技术还会让文章变得晦涩难懂。
  第三,近期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表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种种挑战并且充满不确定性,这使经济学领域探索新思想更具紧迫性。现代经济学自18世纪问世后,在接下来的150年间主要是一门英国学科,因为当时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因所处环境而适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学者都大多在英国国内。二战以后,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明显转移到了美国。时至今日,经济学仍然主要是一门美国学科。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各地兴起,一个由多种多样的市场经济构成的世界,将首次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如果鼓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研究他们本国的经济,这将有助于经济学适应全球经济的制度多样性和文化异质性,从而逐渐把经济学转变成一门全球性的学科。   人类经济是一个人为的、不断演变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它是一个渐次展开的、开放性的历史进程。在这种动态格局中,公司和市场、政府和法律、家庭和学校、文化和技术、道德和规范,都是多元制度体系(institutional complexes)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制度体系对人类追求和平与繁荣的进程既起到支持作用,又与之共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在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扩张,我们将利用人性的丰富多彩以及不同经济体所呈现出的制度多样性,推动经济学进步。它将发表探索经济运行及演变规律的实证性(包含历史、定性、统计、实验等方面)和理论性的研究结果,包括短篇研究报告、访谈、评论、书评以及其他各种富有趣味的文章。
  罗纳德·科斯将担任这本拟议期刊的创刊主编。科斯在1964-1982年期间曾任《法律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主编。1978年,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A.Hayek)提名科斯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他对科斯的编辑工作赞赏有加。当科斯退休时,人们总结他的编辑工作时这样写道:“身为主编的科斯是知识型领导。他的编辑职务远远超出管理杂志投稿。他利用杂志提醒和影响经济学家以及对经济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法学家,引导他们研究其认为重要但被忽视的问题。”在担任主编的18年里,科斯不仅把《法律与经济学杂志》发展成为一本独具一格的杂志,而且通过这本杂志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法律与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
  要在经济学领域取得突破,并不意味着全盘抛弃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并逐渐演变的,价格理论无疑有利于加深我们的理解。不同于大体上把主流经济学视作无物的异端经济学,我们希望秉持这样的宗旨:与主流经济学相交融,丰富主流经济学;充当思想的市场,激励学者探索新的或者不一样的方法,用于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
  要使经济学跳出价格理论的范畴,有一个方法是把着眼点从消费者选择转向生产结构。生产是不断变化的,把研究重点放在生产上,将有助于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人类社会一个在现代经济学中受到忽视的关键维度,那就是—合作。由于把关注点放在资源配置上,经济学一直以来着重思考经济中竞争的一面,然而,在经济中,合作与竞争同样无所不在,同样至关重要。人们在商品市场上合作,他们各有专攻,互相交易;人们也在思想市场上合作,共同促进知识的增长。经济学在解释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既要承认竞争,也要承认合作。
  另外,20世纪,一场意识形态战争困扰着经济学。这是一场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对抗。然而,两个阵营都把政府视作与经济不相容的外部力量,认为政府与市场必然对立,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管在哪个国家,政治和法律体系在构建整体制度框架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和市场就在这个框架中运作,包括公司和市场创建的过程。
  还有,过去半个世纪里经济学领域所取得的一个显著成就是“经济帝国主义”的兴起: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被应用到传统上属于其他学科范畴的领域,并且成果斐然。这些领域包括犯罪、教育、政治、家庭等等。如果我们拥有大量对经济学具有互补作用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和法律学者对社会、政治、文化和法律等因素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研究,会增进人们对经济的理解。
其他文献
诚如《左传》所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从有了私有制、建立了国家,战争就伴随人类从远古走向今天。中华民族在发祥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朝代更迭、抵御侵略之际,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对战争有着深刻而沉重的记忆。  许慎《说文解字》借楚庄王的话解释“武”的字义:“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止暴制乱,止戈为武,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战争的明确诠释。爱好和平,慎重用兵,为守护和平而战,为保家卫国而战,不惹
期刊
春秋时期,管仲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齐太公世家》),功业伟大。战国时,《管子》已经广为流传。根据《韩非子》的记载,当时诸多百姓讨论治国问题,很多人家藏有商鞅、管仲的法令篇章,“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说明在秦统一之前,《管子》书在诸侯国中有较大影响。  《管子》主要记载了春秋齐桓公时期的政策法规、历史故事;亦有战国时期田齐的政策,展现了齐
期刊
房伟在题记中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致命的秘密’,它藏在心灵深处,等待着唯一,也是最后的危险绽放。”《血色莫扎特》便是其思考的结晶,小说的高超之处不仅在于复杂的悬疑情节设计,更在于对人物悲剧命运的刻画,蕴含着作者对时代和人性的深刻反思。所有人都活在悲剧里  小说通过“钢琴王子杀妻案”这一导火索,以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下的北方小城麓城为背景,集中展现了时代大潮下几个青年人的悲剧命运。  鲁迅说,
期刊
《管子》是先秦重要典籍,保存了齐桓公时至战国后期齐国的诸多文献。  太公封齐之后,简化了宗周礼乐文明制度,重视工商业和渔业、煮盐业,齐国开始富裕。春秋时期,齐桓公成为齐国君主,任用管仲为相。管仲认为,国家若要强盛,需要发展生产,重视经济,这样才能富民足食,才能谈得上有礼节。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百姓吃饱穿暖之后,才会知道礼节,才会有荣辱观念;管子强调“礼、义、廉、耻”是维
期刊
《有生》是胡学文耗时多年新近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如他在后记《我和祖奶》中坦言:“我一直想写一部家族百年的长篇小说。”《有生》可以看作是家族史、乡村史,但更确切地说,它是一部生命史。与以往的乡土小说不同,《有生》的切口很小。胡学文敏锐地抓住了建构乡土的本源——人,从生命、人生、命运等角度展现人的情感世界。  小说涉及了几十个人物,可贵的是,几乎每一个都有血有肉、灵活生动。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有生》独
期刊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第二个“相结合”系首次提出,意义至关重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点不是别的,正是习总书记近年来多次阐扬的“中国文化基因论”。  早在2013年12月30日,习总书记即在中央政治局
期刊
管仲生活在春秋中期,那时虽然没有像战国时期孟子、荀子那样严格意义上的人性理论,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性思想。管仲的人性思想既是战国时期人性理论的萌芽,同时又是他辅佐齐桓公所制定的改革内政、称霸中原政策的理论依据。管仲的人性思想及其作用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管仲人性思想的内容  管仲生活的春秋时期,人性思想比较流行,这种人性思想与孟子、荀子的人性理论相比,多有不同。  管仲的人性以某些阶层的生而即有的
期刊
《烟火漫卷》作为2020年度最佳长篇小说之一,是茅奖得主迟子建为其生活了30年的城市——哈尔滨,奉献的最新长篇力作,也是一部叩问天地、历史、命运、灵魂的多重交响曲。小说虽无宏大的叙事结构,亦无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此种不紧不慢的叙事节奏使得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笔下的烟火人生。整部小说分为上下两卷,以刘建国寻找其不慎丢失好友之子为叙事主线,进而似“蝴蝶效应”般引述出自上世纪30年代至今跨越三代人的故事。值
期刊
历法是人们出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根据物候、气候和日月星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的方法。为计算时间,人们把一个太阳年划分为长短不同的时段,如现行的历法体系把一年分为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这种历法体系确定于汉代,在确定之前,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探索过程。《管子》中记载的历法就是这种探索的证明,既有把一年四分的四时,也有把一年五分、八分和三十分的五行、八节和三十时。搞清这些特别的时节,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历
期刊
唐代边塞诗以其雄壮刚健的诗风、气势磅礴的力量,催人奋进,动人心魄,成为唐代诗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化现象,占有“一枝独秀”(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序言》,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P1)的重要地位。其中不少诗篇表现了诗人建功边塞、保家卫国的愿望,展现了诗人珍视人民生命、祈盼世间和平的情怀,或蓬勃激昂,或引人深思,至今令人感动不已。慷慨从戎 建功边塞  唐代以武立国,因此在文人士子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