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尚自然到心与自然泯一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zha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陶渊明崇尚自然思想的源头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的范畴。《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也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畅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大治焉。”因此,此“‘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老庄都是以自然为至高之境,魏晋学者们都继承这一思想,标榜自然,但他们对待名教的态度,以及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差异。王弼主张名教出于自然,而嵇康、阮籍以自然对抗名教。但陶渊明崇尚自然反抗名教又有不同于嵇康、阮籍的一面。陶渊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因此不像嵇康、阮籍那样佯狂放荡,他的思想、生活一吟一哦,莫不出自真谛,本于自然,他反抗名教,也就不必采取嵇康、阮籍的方式,他可以从容地实践他崇尚自然的主张,使他整个的生活和诗歌融合于自然化的境地。
  陶渊明崇高自然的思想,是从他自己的生活休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这种思想的形式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陶诗是来自生活的,表现了陶渊明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并且陶渊崇尚自然有他自己的新义和见解,他崇高自然的思想引导而来的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使得他与大自然之间没有了距离,使他达到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陶渊明之所以能够到达这一人生境界,就在于他真正持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
  二、陶渊明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
  “化”就是规律,宇宙间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陶渊明就是以一种恬淡的心情顺应自然的规律。晋朝以后,以葛洪为代表的道教宣扬服食求仙,养生延年,适应了贵族地主要图永久保持腐化享乐生活的需求,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提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魏晋玄学家大多迷信神仙企求长生,据说何晏是第一个服寒食散“获神效”的人,稽康也相信服食养生。而在陶渊明那里,有生存的压力,这些压力使他内心常常有许多矛盾,如现实与理想、任与隐、生与死等矛盾,常常也使他感到痛苦,他最终往往是借助于自然之理,以委运任的态度摆脱了这些困扰,走向心境的宁静。陶渊明基于对宇宙适行自然現象的认识,知道宇宙无穷,人生有限,懂得由生至死是必然的,不管是谁,都无法违背。最终,陶渊明把生死落实到随顺自然上,这样他就把自已送给了自然,同自然圆融为一。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表现为他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这种顺从自然、委运任化的生命意识使陶渊明常常达到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
  三、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与大自然是没有距离的,这使他常常达到物我一体、与道冥一的人生境界。
  士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大体说来是在自然中求得一席安身之地,安顿自己的身境和心境,但是细究起来却也颇为不同。有的名士们带着一种占有者的心态,让自然在他们的宴乐生活中增添一点情趣,成为他们生活的点缀,便他们在歌舞宴乐之中,得一点赏心悦目,使他们的过于世俗化过于物质化的生活得一点雅趣。有的名士们把山山水水怡情山水。他们与自然的关系比起前面的名士来更亲近些。但是,他们仍然是欣赏者,站在自然面前,他们党心悦目,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感情的满足。大自然的美在他们的生活中虽占有重要位置,但是,他们与自然之间,究竟还有距离。山阴道上行,觉景色自来亲人,应接不暇。从这里可感受到他们在大自然中的一种主客关系的心态。
  陶渊明与他们不同的地方,便是他与大自然没有距离。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他成了自然间的一员,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自然是如此亲近,他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他没有专门去描写山川的美,也没有专门陈述他从山川的美中得到的感受。山川田园,就在他的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陶渊明并不对山川作纯粹的审美鉴赏。他是写山川在他的生活和心中的位置,而我们却可以体味到他在其中的美的感受。
  物我一体,心与大自然泯一,这正是老庄的最高境界,也是玄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境界,自玄风煽起以来,还没有人达到过。陶渊明是第一位达到这一境界的人。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人生境界,就在于他真正持一种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并且真正做到了委运任化。
  从委运任化走向与自然泯一,这就是玄学思潮在陶渊明身上留下的印记。但是,聊渊明做到委运任化,达到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只是暂时存在于一段时间里,因为在淘渊明心中也纠结着未能免俗的情结。帮助他摆脱情结纠缠的,除了儒家守固穷的思想力量之外,还有佛家般若思想的影响。一念心寂万境皆虚,一切世间种种相,既虚幻不实,则不如意事之烦恼便也自行消解。他有世俗的种种纠缠,但是他安于贫穷,他用儒家的固穷的思想,用般若的万有皆空的思想,摆脱了世俗的种种纠结,走向物我泯一的人生境界,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陶渊明。
  这就是说,陶渊明的玄学人生观是有限的。这限定,便是他并非始终有这样的人生观。只是当地摆脱世俗情结的纠缠之后,他才达到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而这,恰好证明玄学所悬出的人生境界,是欠缺实践性的,是难以彻底企达的。
其他文献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但要重视教法,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养。本文从“导”“读”“练”三个步骤来论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一、“导”要巧妙  导是对教材理解的第一步。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学生脑海里原有的知识。  (一)提问引入法  在阅读课的新授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广泛实行,新课程的理念也已成为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的安排和设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由于所教的学生的年龄特点特殊——他们更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我们应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从事教学工作18年以来,我认为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因此,探索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期刊
《爱弥尔》无疑是卢梭最具代表的经典教育理论专著,对其的关注和研究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其独特的感情色彩与教育理论间联系的研究还是不如对其教育理论的研究那么丰富。由于感情色彩和时代背景对阅读理解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联系卢梭时代浪漫主义运动和浪漫主义的独特感情色彩,对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阅读和分析,通过这种深入阅读的方式,对《爱弥尔》一书中的部分教育思想、理论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同
期刊
“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是指在学生基本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再次提问”,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观摩名师课堂,学生无一不是在教师有价值的“追问”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对知识点的理解水到渠成,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我就数学教学中应用追问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学前追问,问出火花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开始
期刊
幸福是人生处于美好生活当中并伴有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生存状态。它是人容身于美好生活之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感受,是人获得的幸福心理体验。幸福是一切美好生活的主旋律,教育作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主旋律,我们的责任重大,教师与学生的幸福生活、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都取决于学校里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幸福了,我们的生活也就幸福了。所以,学校应该是让我们舒心快乐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地方。  一、幸福与教育  新课改、新课程
期刊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
期刊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不大愿意上语文课,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作文教学这个大难题,尤其是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农村小学学生初入习作门槛,对习作很是陌生甚至产生畏惧心理,觉得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针对作文教学的这一现状,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写呢?现结合自己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先说后写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理智是指:辨别是非、厉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理智感属情感范畴是指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现实,掌握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有新的发现,会产生喜悦的情感;遇到困难尚未解决时,会产生疑惑的情感。理智感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自信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它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人成材的必要
期刊
内容摘要:  中国古诗词历经几千年文化沉淀,它蕴含着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在中古诗词教学中,首先,重视朗读,自主发现古诗词之美;其次,导之入境,轻松认识古诗词之美;最后,激发想像,愉快鉴赏美和创造美。  重点词: 语言美 意境美 情感美 朗读 入境 想像  中国古诗词历经几千年文化沉淀,数量之多,如仓廩谷薮,形式之多彩,世上难有匹敌者,创作风格,宛如百卉含英,争奇斗艳。古诗词都以极其简练、生动形
期刊
和谐的社会,基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则依赖于共同的价值准则。现今复杂的社会形态,致使教育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物质、商品、媒体、网络时刻在影响着这一代的孩子。为了能将教育真正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发挥作用,让每个孩子不仅拥有各项技能,更要拥有美好的品格,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我们觉得“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品格教育,尤为重要!  北京中芯幼儿园“品格第一,勇敢自信,健康活泼,快乐成长”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