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城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ts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日内瓦老城圣彼得大教堂向日内瓦湖方向走下来,很快就到了莫纳广场(Placebdu Molard)。说是广场,不过是街区内一小块空地,平日里一直为周边餐厅的餐桌所占据。广场的一大特色是铺地的方砖。这种被称为Pave的灰黑色方形石块在瑞士乃至欧洲都相当普遍。莫纳广场的铺地方砖特点则在于,它零星镶嵌了由水泥灰色半透明材质做成的特殊“Pve”,每个上面都用不同的语言,如英语、中文、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写上了“欢迎”“再见”“明天见”等简单问候语。到了晚上,这些特制方砖下边的灯光点亮,地面星星点点,颇为浪漫别致。
  —颗美昧的巧克力
  日内瓦人还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向他们的Pave致敬。就在莫纳小广场北侧与罗纳河街交汇处,日内瓦著名的巧克力店品牌Rohr生产一种俗称Pve的巧克力。在中国,最负盛名的瑞士巧克力品牌可能是瑞士莲,但当我向陪同的瑞士铁路公司工作人员询问瑞士最负盛名的巧克力时,她的答案是位于苏黎世的Laderach和位于日内瓦的Rohr。
  Rohr巧克力是家族企业,总店位于日内瓦城南的卡鲁日( Carouge)区。坐落于莫纳广场的小店虽然面积不大,却提供多达上百种的手工巧克力。店内经理女士说,中东客人最热衷于购买这种手工巧克力作为礼品,而店内的货架最上方就摆放着类似伊斯兰风格的、颜色鲜艳的大小缎面礼品盒。她请我品尝了一颗纯黑Pavé巧克力,那种略带苦味的甜迅速在舌尖上融化。我想起了在苏黎世的Laderach巧克力店内看到店员们现场制作手工巧克力的情景。亲眼看着融化的巧克力浆液被倒入模具制作成形,为此多付点儿钱也心甘情愿。从黑巧克力、松露巧克力到各种夹心巧克力,手工制作的价格并不便宜。一般来说,150克12颗装的手工巧克力在¥160左右。如果装满最大号的缎盒,通常需要付出超过¥6,400的价格。至于价格是否物有所值,全靠你的味蕾来决定。
  日内瓦的另一个特殊巧克力制品会出现在每年12月11日著名的“登城节”期间。1601年12月11日夜间,日内瓦附近的萨伏依公国( Savoie)大公派出两千多名雇佣兵在夜间突袭日内瓦城,紧急中全城人都登城反击。据说其中—位叫Royaume的大妈情急之中用一铁锅热汤砸下城头。最终结果当然是日内瓦人打退了萨伏依人的进攻,赢得了独立。于是这个被神圣化的汤锅就此登上了日后庆典的舞台,而制作的材料变成了瑞士的巧克力。“如果那时候你来我们店里,就会看到这个巧克力锅。”Rohr店内的女经理告诉我。“登城节”期间,人们用这种巧克力锅装满糖果,高声地喊着“共和国的敌人完蛋了!”(Ainsiperirentlesennemis de la République)),随后由人群中的最年长者帮助最年少者将锅敲碎,大家在一起分享美味的巧克力碎片。
  巧克力这种情欲的使者居然能以如此方式和自由独立挂上钩,让我不由得在离开之前买了两盒纯黑Pavé。今日往来日内瓦的游客们可能意识不到,数百年前这个城市共和国处于法国和意大利两大天主教国家包围之中,自由和独立岌岌可危。它的独立使得新教最终成功地在这一隅之地扎下了根,日内瓦老城的宗教改革纪念墙正是对这一历史的回顾与纪念,当时的人们用勇气和牺牲捍卫了信仰,让这里成为新教徒的“诺亚方舟”。
  在胡格诺战争和圣巴托罗缪之夜后,大批法国新教手工业者来瑞士避难,他们中许多人躲入日内瓦北面的汝拉山区(Jura Mountain)。无论被称为汝拉山还是侏罗山,对于当时属于欧洲穷国的瑞士来说,那里都是贫瘠之地。许多手工艺人在瑞士大雪封山的农闲季节开始制作钟表,初衷不过是补贴家用。数年前我曾前往位于纳沙泰尔(Neuchatel)的制表工厂,那里正处于瑞法边境,距离日内瓦不过一小时的车程,是真正钟表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不过对于普通购物者来说,日内瓦罗纳河街各种手表品牌的专卖店就是瑞士手表最生动的活目录。从国人熟知的欧米伽、劳力士到小众的雅克德罗(Jaquet Droz)和罗杰杜彼(Roger Dubuis),从斯沃琪到百达翡丽,方圆500米内几乎可以找到任何瑞士品牌的专卖店。
  关于时间的旅行
  如果你真的想在日内瓦开始一段“时间旅行”,那么我推荐你从罗纳河口卢梭岛下方几十米处的机械桥(Pont de la Machine)开始。这座桥中的迷你小岛(那儿最初其实是河中的一块礁石)上有一座斯沃琪手表拥趸们必去之地——“时间之城”。这个三层楼的小型博物馆同时也是一个斯沃琪手表主题餐厅。在餐厅内二楼和三楼墙上展出着收藏家们珍藏的、从1983年至今几乎斯沃琪所有生产过的艺术佳品和原创表款。我在餐厅门口的露天座上吃了顿午餐,那里正对着罗纳河河口。桥边新搭建的水上游泳池里,孩子们在水中嬉戏,姑娘们在水边看书,时光不觉如河水流过。
  从机械桥可以前往老城区,有许多著名的钟表景点,如马尔布松巷(Passage Malbuisson)的时间之轮、岸岛(Quai de L'i日内瓦喷泉Ⅱ)边的岛塔钟楼(这座建筑也是著名手表品牌江诗丹顿的第一个制作工厂所在)。而一次偶然的际遇是路过百达翡丽的手表店时,导游女士问我是否想进去看看。谁会拒绝呢?我们走进一个双重槅门。高大的保安先打开外面一个,锁上,然后打开内侧那扇门。百达翡丽的手表销售专家张先生说,百达翡丽的理念之一就是不张扬。“这就是为什么百达翡丽能制造出最复杂的表款,但从不会把陀飞轮放在表盘上。一方面,在百达翡丽看来,陀飞轮的作用是用来抵抗地心引力,保持走时精确而非炫耀;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更加精确”。由于手表上的零件需要用硅胶润滑,如果将陀飞轮放在表盘上,阳光会让硅胶变质而影响润滑,导致精度下降。虽然能够照在手表表盘上的阳光可谓稀少,但百达翡丽的坚持依旧不懈。当然,陀飞轮作为具有高附加值及欣赏价值的工艺,依旧是值得欣赏玩味的,不过在百达翡丽看来,那应当是一个人的时候。
  相对于名表这种昂贵的私人物件,日内瓦的钟表工匠并没有忽略公众对于时间机械的需求。从日内瓦的卡纳万(Cornavin)火车站出来,右手的Cornavin酒店就有一件特别的钟表作品。这家不太起眼的旅店曾经被比利时作家埃尔热写入著名的《丁丁历险记》。今日走进酒店门厅,依旧能看见丁丁和小狗白雪的招贴画。当然,如果继续走到大堂后方电梯边的直通天井,你就会看到一座高达十余米的手工镂空挂钟。   这可能是日内瓦最高的一座室内挂钟了。它所有的部件都是用钢制成的,全部齿轮结构皆开放可见。虽然与在细微天地求极致的瑞士手表正好大异其趣,但同样照顾到钟表爱好者一窥其运转的需求。这座挂钟的制作者就是日内瓦的著名钟表设计师让,卡兹(Jean Kazes)。
  我们前往日内瓦城南不远的卡鲁日区拜访了卡兹先生。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店门口,他正送—位老朋友离开。说是个门店,它连招牌都没有。要不是玻璃橱窗内随意挂着几个没有完工的钟表构件,人们根本想不到这就是著名钟表设计师的工作室。
  卡兹一个人在房间里,屋子不大,两进深,墙上放着几个业已完工和半成品的挂钟,高度多数在半米到一米。他七十多岁,头发灰白,穿着—件普通的蓝色衬衣,样子像个年迈的退休工人。他从1972年开始进入钟表制造行业,至今已有43年。这位老人自称是钟表机械工程师。他说,时至今日,制作钟表依旧是他的爱好。八月的日内瓦,许多本地人都已经出去度假了。对面颇有声名的本地巧克力店老板就已关门打烊。但卡兹先生还在店里待着,陪着他那满屋的工具、钻头、小型机床和各种钢管钢丝。“我儿子没有学习我的手艺,他对这个不感兴趣”,话虽然这样说,他似乎并不真的感到遗憾。今日的声望早已让他衣食无忧,也无须为金钱而陷入劳苦。整个人的状态是高兴的时候就会继续制作,“主要是我每天都喜欢待在这里。”他说。我看着墙上,那里挂着好几个成品钟,两个已经定出去了,其余的还没有买家。我们邀请他一同吃午餐,他礼貌地谢绝了。如今对他而言,最陕乐的时光是在店里待着,如同当年新教徒钟表匠们制作钟表的初衷——在闲暇娱乐中打发漫长时光。
  日内瓦另一位著名的让——让一雅克.卢梭晚年也定居在这里。他那时沉溺于搜集植物和研究乐谱,并写下了那本《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日内瓦似乎是那些天性热衷于平淡生活而又喜爱艺术和自然之人的梦想之地,这从它那高达40%的移民比例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在卡兹先生家门口的同—条街上,我无意中走进了一家首饰店,那小柜台内摆放的不锈钢首饰吸引了我。尽管每年的巴塞尔钟表珠宝展声誉日隆,但瑞士钟表的盛名多少还是压抑了它在珠宝首饰业上的成就。如果漫无目的地在日内瓦和苏黎世穿街走巷,你会意识到手工业的匠人传统今日依旧。在和女主人简单闲聊后,她把在地下工作室内的男主人叫了出来。他叫伊戈尔·席博德(Igor Siebold),夫妻两人都是罗马尼亚移民。席博德先生30年前从日内瓦艺术学校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珠宝设计生涯。他说,在瑞士日内瓦、拉封德绍、洛桑都有专门的手表制作学校,而珠宝设计过去只有某些大学里有“艺术设计”这门课程,近年来才开始有专业化的教学机构。20年前,他在现在这个门店安定下来。自己创业不易,但有自由和快乐。席博德说,制表是比较大的产业,而珠宝业是相对微型的,主要以定制为主。他们向客户提供设计的照片,上面有珠宝的样式、颜色,最终认可后加以制作。相较制表的大批量化,珠宝即便是类似的款式,每一个也有所不同,更类似于服装的高级定制。
  由于制作珠宝同样需要大量投资,所以席博德主要选择了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的不锈钢首饰。如今代表了他的风格且颇受欢迎的一个设计,正是柜台内那用细小不锈钢钢丝编织的一款戒指。那是席博德在18年前的设计,它也吸引了我的目光,让我们得以在此邂逅。近年来,自他们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后,陆续有欧洲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发来邮件要求订货。席博德的妻子说,她出国旅行时戴着这款戒指曾被人认出,她说,我就是设计师的妻子。“这说明我们在瑞士之外也有了客户”。
  城市中的田园
  做一个安静的匠人真是一种颇有吸引力的生存状态,尤其在这繁华却又依旧保持着田园风格的城市。很少有人知道,日内瓦的核心地段、日内瓦湖的湖口正是法国著名大河罗纳河的源头。我本来计划乘船沿河漂流,上船地点就在湖水出口处的卢梭岛附近。据说罗纳河这一路十几公里水道有着完美的河岸风景。然而,计划突然有变。不过,要想领略日内瓦的自然风光,还有颇多选择。
  我在卡纳万火车站前乘有轨电车来到日内瓦西北方向的梅兰(Mevrin),在一个自行车租车店里租了电动自行车,车把上有个开关,能用三档速度驱动。一个小小的液晶显示屏会显示剩余的电量和速度,最多可以行驶50公里。店主让(Jean,如同爱尔兰有很多Ian 一样,日内瓦有很多有趣的Jean)和我一起穿越日内瓦的美丽郊区。
  在经过一个长长的下坡后,让指着满是葡萄园的丘陵后一片不起眼的建筑说,那就是欧洲原子能机构。据说在汝拉山下的这片土地之下,为建造原子对撞机挖掘了长达27公里的隧道。在不知蔓延到何处的地下迷宫上是日内瓦的葡萄酒和苹果酒产区。让在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路口急忙叫住我,我已经骑车越过了瑞士和法国的边境。当我们折回时,又偶然骑入一个小型葡萄酒庄Domaine des Trois Etoiles,老板让.查尔斯.克劳萨斯(Jean-Charles Crousaz)先生正好在酒庄内。
  克劳萨斯先生的酒庄并不大,大概有几十亩葡萄园,就分布在眼前的丘陵上。这个酒庄最早成立于19世纪,到克劳萨斯先生这代据说已换了三任主人。虽然邻国法国的葡萄酒声名显赫,但其实日内瓦湖边的出产质量也相当不错。克劳萨斯的酒庄生产白葡萄酒、红葡萄酒和粉酒,价格为¥50-¥130。我们在由一百多年历史的房屋改造的酒窖内看到了数十个橡木桶,这些都是从法国购买而来的。一路骑行,可见本地葡萄和苹果都已经实现了种植和采摘机械化。克劳萨斯强调,他的葡萄园还是手工采摘,为的是保证采摘的葡萄有更好的质量。在此行的第二个葡萄酒庄Domaine dela Deviniere.酒庄经理则强调,所谓的绿色葡萄酒并非是指不打农药,而是在葡萄采摘之前的一个月内不再施用农药。多年前日内瓦葡萄酒业曾兴盛过一阵,但由于工艺、产量和环保问题,很多酒庄开始亏损。如今随着环保理念的兴起,日内瓦的葡萄酒业重新兴盛。“采摘前一个月内不施药会有什么结果?”我很好奇。“如果赶上刮风下雨,雨水会冲掉葡萄上的农药。如果采摘前最后一个月没打药,葡萄很可能会遭受虫害,产量见底,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听天由命”。   在这样阳光灿烂的夏天,我真的没有心思去关注各种葡萄酒的知识,我是来享受日内瓦葡萄酒的,不是吗?我们先后品尝了好几种葡萄酒。在让的朋友开的酒庄Domaine des Molards,我们品尝了他们的特产——真正的本地苹果汁。相信我,一路骑行之后你就会意识到,在遍布酒庄的日内瓦郊野,骑车永远是比自驾更为明智的—件事!
  且慢,日内瓦的田园生活并不只属于我们这些游客,准确地说,它属于所有日内瓦人。比如,每周三和周六的卡鲁日地区都有两次集市。农庄主们会开车带来自己的特产,从葡萄酒、苹果汁到各种蔬菜、水果、蜂蜜、点心,你几乎能买到周边所有的食材。就在集市上,我又遇到了Molards酒庄的女主人,她的摊位上摆满了苹果、果酱、蜂蜜和苹果酒等产品。当然,我又喝了点甜美的苹果汁!
  很难想象在卢梭生活的时代,日内瓦的植被是如何得茂盛,因为时至今日,城内漂亮茂盛的林木依旧不输郊野。乘船在日内瓦湖南岸的黑港( Port Noir登岸,附近就是著名的活泉公园( Eau Vivre)。除了公园内一个四星级的酒店及其附属餐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公园内枝叶遒劲的巨木。那些在公园内随处可见、许多树径需要数个成年人才能合围的巨型北美花旗松,似乎是在刻意展现这个温和城市的某种力量感。天气晴好的某日,在这样巨木林荫遮蔽的草地上铺上格子布,摆上买来的面包、火腿,来一次野餐,正是日内瓦人的寻常生活。
  说起黑港,此地正是日内瓦私人游艇俱乐部所在。据说日内瓦湖当年也颇多污染,后来经过治理才有了今天的水清沙幼。虽然没达到苏黎世湖那样的直接饮用标准,但湖岸和罗纳河清澈见底的水质,让这里依旧是水上运动的天堂。在水上俱乐部租用一个划艇(paddle),教练会很热情地教授技巧。首先是平衡、放松,然后……可以出发了。我站在艇上,手持长桨保持平衡.很快便进入状态滑向湖心。日内瓦湖上四散着各种渡船、游轮、帆船和快艇,但黑港岸边已经足够开阔,不用担心其他船只干扰。反倒是偶尔飞驰而过的快艇激起波浪连绵而过,使得水上的船板上下起伏,更具乐趣。当然,最难忘的还是在湖面垂钓。这里有专业机构负责安排垂钓。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巴尔萨泽,他买下了这条小快艇,带游客垂钓之余,他还为劳力士工作,自然,这个关系也会给他带来不少公司客户。
  在日内瓦湖钓鱼很特别。巴尔萨泽首先开船找到一个鱼群多的地方——这全凭他的经验。然后就是把挂着木质鱼形的空钩抛入水中——的确是没有饵!此后就是闲聊,坐等鱼儿上钩。我还在怀疑之中时,先后已经有三条鱼上钩。很难描述用好几分钟把两三尺长的日内瓦湖鳟鱼拽上船的感觉。必须承认,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垂钓。这种轻而易举的收获让人不禁想道,不知是上帝太垂青这个城市,还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太懂得珍惜他们的所有。
  日内瓦城市指南
  交通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有北京到日内瓦直航,每周运营四天,飞行时长为11小时10分钟。日内瓦机场是全欧洲车程最短的机场,乘坐火车只需六分钟就可以抵达日内瓦市中心。从机场行李大厅可以免费领取一张前往日内瓦的80分钟免费公交车票或火车票。在日内瓦旅行,你可以在任何酒店、青年旅社和露营客栈的接待处获取—张在逗留期间全程有效的日内瓦公共交通卡,此卡可以乘坐日内瓦的各种公交车、有轨电车和交通船。想利用湖上交通工具的话,日内瓦共有五个交通渡船码头,其中两个在湖西岸,三个在湖东岸。从西岸的Paguis码头到东岸的莫纳广场码头(Molard)、活水公园码头(Eaux Vives)和黑港码头(Port Noir)有往返船艇,分别是蓝线的M1、黄线的M2和绿线的M3。而从黑港码头到西岸的夏多布里昂也有一个往返线路——红线的M4。
  气候
  日内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全城为湖山环绕,冬无严寒,夏少酷暑,一年四季风光不同。七八月的天气状况比较理想,但由于此季节的游客较多,住宿比较贵—些。如果选择在六月或九月来这里,尽管可能有一些凉爽,但游客不会那么多,酒店的价榷也会便宜很多。
  酒店
  Hotel President Wilson大酒店是一间躺在床上即可看到日内瓦湖风景的酒店。据说天气好的时候,还有可能直接看到勃朗峰。酒店风格比较现代,有高速快捷的网络,还有三个餐厅,分别提供黎巴嫩菜、日本菜和法国菜。值得—提的是,亚洲风味的Umami餐厅是由来自法国洛林的著名米其林二星大厨Michel Roth执掌。Roth曾经为巴黎丽兹酒店的箭鱼餐厅赢得第二颗米其林星,而在2013年2月-12月的十个月间,他曾经为法航公务舱制作了特别的空中美食。Cornavin酒店顶层的落地餐厅酒吧拥有极好的景观。不但能够俯视火车站附近的日内瓦城市,还能直接欣赏日内瓦湖对岸的Saleve山,景色非常宜人。
  餐厅
  在日内瓦城里有着不止一家的米其林餐厅,而同时能够满足美食和美景的绝佳餐厅也颇多选择。比如卡鲁日区安静小街道上的Le flacon餐厅(米其林—星)。开胃菜是樱桃酱配鹅肝,头盘是樱桃酱甜瓜火腿沙拉,主菜是松仁提子杂烩配煎湖鱼。此后是水果甜点,当然,少不了咖啡收尾,配上瑞士巧克力。如果希望能更有些不同情调,那么在日内瓦湖上的有—百多年历史的“Savoie号”木质游船上吃晚餐可谓不虚此行。“Savoie号”停泊的码头位于莫纳市场附近的英国花园(Jardan Anglais,这里正是日内瓦著名的花钟所在)。这座木质游船的引擎如同瑞士许多湖上渡轮—样,依旧是百年前的老式汽轮机设计。每年夏天游船都提供午餐和晚餐服务。船只会沿着日内瓦东岸行进,—次停靠法国和瑞士的几个湖岸码头,然后从西侧返回。为船上提供餐饮的是SavoiePhlilippe Chevrier餐厅。如果你在—次旅行后很久还能记得那香嫩的小羊排,以及两个多小时如同在水晶珠链般的湖畔夜色中的航行,那约¥580的价格可谓物有所值。
  当然,我个人认为日内瓦最佳景观餐厅当是城南Saleve山(由于山体的白色花岗岩层,本地人也俗称它为“五花肉”)上自“地平线”餐厅。“地平线”是Saleve山上唯——个餐厅,同时具备室内外环境。该餐厅自称“位于天地之间”,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大日内瓦。必须声明,餐厅的厨艺超乎我的意料,但在这里用餐唯一的问题是你的眼睛经常会离开食物本身。
  去处
  日内瓦湖是城市的核心,到了夏天,当地人喜欢在湖里游泳,或租船垂钓。Domaine des Molards酒庄所酿造的葡萄酒是典型的日内瓦湖区的酒,不过就像许多瑞士的顶级葡萄酒一般,他们都只在瑞士境内销售。关于Chasselas葡萄园里的产物,当地酿酒人多把心力放在如知名的Oeil de Perdrx(鹧鸪的眼睛)——以黑皮诺这个品种的葡萄所酿制而成的玫瑰酒上。钟表爱好者在日内瓦不可错过百达翡丽博物馆。馆内禁止拍照。)和让·卡兹先(JeanKazes)的时钟作坊。为了对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富人区”有个“感性”的认识,你可以参加日内瓦Fendt街道的Fert国际观光公司提供的—项特殊服务——豪车租赁,开着红色法拉利或宾利欧陆GT刖往日内瓦西北部,最远直抵沃州。
  购物
  如果有机会去伊戈尔,席博德(lgor Siebold)的首饰店,你会发现在日内瓦除了手表之外,还有另外—大有名的手工制作。住的时间长的话,可以定制一两件贴心的首饰。日内瓦著名手工巧克力店Rohr里能买到最好的瑞士巧克力。
其他文献
故宫是活的。它不只是一个北京必去的旅游景点,不只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明清皇宫,不只是藏有逾180万件文物的博物馆。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年,但它依1日青春未泯。你也许看过承乾宫青铜器,驻足过养心殿建筑群,期待过武英殿书画展;你可能翻过《故宫日历》,先是被复古的宫墙红布面吸引,再是习惯了每天读一读国宝;甚至,你在网上为“脑洞大开”的朝珠耳机点过赞,还订购了一把“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你
期刊
当蝠翼刺桐的花朵开始凋谢,土著妇女们就知道,是时候到红树林的泥巴里面挖螃蟹了。而当奶白色的生蚝花开花时,亦是大自然发出的信号,告诉人们河岸边的贝类已经非常肥美了。澳洲的土著居民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主宰,而是深知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份子。季节的划分不是按照日历,而是根据季风和植物花期等自然的变化而定。不幸的是,到今天为止,这些宝贵的知识其实并未被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所了解。38岁的苏格兰人乔克,仲弗里
期刊
伦敦的玩法又多了!梅费尔区和邦德街的精品店、画廊及餐厅化身一个个小模块,任君组合配搭。  专属香味:英女王唯一御用的香水品牌Floris,早在1730年就以手艺精巧的剃须刷和发梳起家,而后涉足香水界。预订梅费尔定制香水行程,可在首席调香师兼Floiis家族第九代传人爱德华.博登汉姆(EdwardBodenham)指导下调配一款专属香水。不仅好闻,“撞香”几率也接近于零。  观摩手作:想要一次看全博
期刊
挑战1 行程涉及众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配合特别的展期?  挑战2 建筑之旅多局限于室内,如何让体验更加丰富?  策略1 行前多参考博物馆和艺术馆的官方网站(多数有中文页面),查阅近期展况和活动,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时间,部分特展或特别活动需要预约。  策略2 阅读安藤忠雄的著作有助于理解其作品理念,如《安藤忠雄都市彷徨》《在建筑中发现梦想》《建筑家安藤忠雄》,部分书籍附有景点交通指南
期刊
质朴和自然,是更高级的奢华。石头墙里藏着的是地道南法风情和让人难以抗拒的惬意。  Chateau Saint-Martin&Spa  作为一家眼光独到的小型酒店联盟,Oetker Collection旗下收集的酒店虽然不多,却都各具特色。以其在法国的几家成员为例,Le Bristol经典优雅,Hoteldu Cap-Eden-Roc有种纸醉金迷的浪漫气息,L'Apogee Courchevel用皮
期刊
忘记工作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做手工寻回儿时的记忆,不论你是只身一人,还是带着孩子,这两家新开的工作坊都是周末的好去处。  私熟 是城中难得的木工工作坊,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摇身—变成为木匠师傅。私熟偏居于北京东五环一隅,500平方米的开阔空间、五米的挑高,还有整面墙的落地窗让此处显得尤为敞亮。这里仿佛是儿时的手工课堂,你大可挑选喜欢的木头和工具,发挥想象力,亲手打理出理想的形状。即使是手工新手,也丝毫
期刊
尽管顶着“韩国第二大城市”的盛名,拥有数个体量巨大的公共空间,釜山的氛围却自在得好似一座小城。它的东面和南面被海洋环抱,密布着生活气息浓郁的海水浴场:它的北面和西面被山岚围绕,成荫的树木自上而下洋溢绿意。而在市中心安静整洁的街道上,藏身路旁的店铺中,—杯咖啡能消磨一个下午,一顿美餐能愉悦一个晚上,即便是旅行者,在釜山也会不自觉放幔脚步,将生活的点滴美好细细品赏。  清晨,微风,海云台车站熙熙攘攘,
期刊
新奥尔良美食的起源不同于美国其他地区。19世纪中叶,这座路易斯安那州最大城市的食谱已经被书写得卷帙浩繁。那时早在那时,法西后裔和当地混血居民崇尚的欧陆传统风味—一克里奥菜式(Creole food)已是卓然不群。而从加拿大新斯科舍(Nova Scotia)地区沿密西西比河漂流而来定居的法国后裔,则奠定了卡真菜(Cajun food)简单质朴的家乡风味。从移民时期开始,来自法国、西班牙、非洲、加勒比
期刊
大上海的酒吧大抵可分作“高、低”两派。“高”派高耸入云,以不群的视角看清浦江两岸;“低”派则隐匿于街巷,吸收着城中海派之况味。八间热门酒吧,让人更了解这座不夜之城的夏季。  上海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夜城,这点抬头看看忽明忽暗的夜空就知道。在这里,不管空气多么透明,你都几乎看不到深邃的蓝黑色天空和繁星,取而代之的是迅速拂过空中的透着光的云朵。  上海人对于如何度过夜晚时光是颇为讲究的,城市里的热点地带此
期刊
不想在苏格兰古城带回的照片都是到此一游风格?跟着摄影专家詹姆斯·克里斯蒂,在充满激情地拍摄历史古迹的同时,你的摄影技术也瞬间见长。  和邮件里的接头指示完全—样,上午9点45分,向导詹姆斯·克里斯蒂(JamesChristie)戴着鸭舌帽,端坐在伪帕特农神庙(Parthenon)前最高的那块石头上,身旁围着一男一女两名上了年纪的苏格兰高地警官,大腹便便又满脸憨厚地操弄着胸前相机,我和一个澳大利亚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