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语言特点浅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中学生的作文语言干瘪呆板,空洞无物。如何引导、训练,我试着从记叙文语言特点入手,做些探索。
   记叙文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文采。例如:“在冷冽的清晨中,蔷薇树冒出了一点又一点粉色的花蕾,如同小小的火苗在这白茫茫的迷境中拼命燃烧着。”(《破碎的梦》)作者写蔷薇树的花蕾,如同火苗拼命燃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示蔷薇花的色彩鲜红欲滴,如燃烧的火焰般耀眼夺目,形象而贴切;蔷薇蓓蕾绽放,如火焰般拼命燃烧,写出了蔷薇花是怎样卖力地怒放,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花勃发的生机与强劲的生命力!这样的语言显示出活力、弹力,深深地触动读者的灵魂。
   记叙文的语言要有丰富的情感,触及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远远望去,田野已经被农民的汗水染成了金黄色,一望无垠的稻田,被分成了七、八块。秋风吹过,野菊花独特的香味,随风飘散。竹叶也沙沙地响起,好像是送给农民伯伯的一片赞歌。”(《故乡的秋》)田野被汗水染成金色,既写秋天田野的风光,也突出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精神,一箭双雕,彰显语言的魅力。
   记叙文的语言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勾画生活,含着生活最原始的温度。“两三天罢,我俩便熟识了,我也对他不再陌生,他经常捉小鸡给我玩,陪我捉迷藏,带我去爬山;在竹林里,有大狗咬我,我害怕地哭了起来,他似乎很愤怒,顺手从地上拾起一根粗棒子,向狗打去。我见了,高兴地直拍手。他也摸着头傻傻地笑…… ”(《致我的傻子哥哥》)语言简洁、朴实、自然,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狗咬我,哭,他怒,拾棒,打狗,我拍手,他摸头,傻笑”,一连串的动作特写,清晰、逼真地展示了哥哥爱护妹妹的纯真形象,这是童年美好的记忆、可贵的经历。这样的画面来自童年生活,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带着童趣、闪着童真,勾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回味无穷。
   “太阳降低了热度,开始向老花匠那边滑去。小花匠似乎在与时间赛跑,没过多久,他就剪完了,近看只不过是一些大小不平的坑而已。他跳下花台,取了手套,拍了拍围裙上的灰尘,抱怨道:‘好多灰呀,学校真是的,也不请清洁工整理一下,真是的……’看着那边老花匠还慢慢地剪着,就朝他吼了一声:‘喂,我剪完了,先走了。’老人依旧低着头剪着,没有理会。小花匠便拿着那副长手套,径直的走了,远了,隐没在黄昏中。”(《守望春天的老人》)这是一幅花匠修枝的真实的生活画面,作者着力刻画小花匠的形象,通过小花匠的语言透出小花匠的心灵,通过小花匠的形象衬托老花匠的心灵。作文的素材来自生活,平时要认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才会给你真正的回报,给你意想不到的馈赠。只有热爱生活的人,作文语言才会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才会质朴、亲切,沉淀出生活的本真,厚重的历史底蕴。
   记叙文的语言要有底蕴,有张力,读来令人遐思悠远、回味无穷。比如:“没错,他就是王师傅,一个辛勤工作了九年的老园丁,一个守望春天的老人。” (《守望春天的老人》)王师傅到老园丁,再到守望春天的老人,一层进一层,形象越来越丰满,内涵越来越丰富,境界越来越阔达,主题越来越清晰。言有尽而意无穷。
   “寒冬,王师傅的小屋却格外地温暖,他坐在橘黄的光里,安然地吸着纸烟,蓝色的烟雾摹绘老人来年春天的美丽。” (《守望春天的老人》)烟雾摹绘春天的美丽,画龙点睛,飞来之笔,让全篇如飞龙腾跃,活灵活现。“守望”一词,写尽老人的耐心细致,老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春天的美丽”,展示平凡老人不平凡的一面,他的纯洁的心灵,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的追求、理想和希望……我们的想象随那烟雾而飘飞,我们的情思随那形象而飘远。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它能洞开读者尘封的内心世界,铺展生活美丽的画卷。
   美的语言读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只要我们不断地浸润、熏陶,中学生的作文语言定会亮丽多姿、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中开设的课外阅读课,是指教师在完成基本的语文教材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自己收集和补充阅读材料,利用专门的课时提供给学生阅读的一种课型。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功能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语文课外阅读课开设的重要性   1.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有利于审美情感的养成  
期刊
文言文教学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缺乏基本的文言环境,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常常感觉很吃力,有的甚至对文言文产生一种逆反和恐惧心理。为解决自己的这些烦恼,很多认真的学生采取了购买翻译书的办法,课前课后都死啃翻译书,将课文的全文翻译和文言现象总结牢牢记住,以此来完成教师的考查和平时的练习。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提倡呢?笔者认为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一、机械记忆,毫不得法   学生阅
期刊
随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长久、内在的积极性呢?《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可见,教师采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推动力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注重对学生有效的激励
期刊
“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命文的关系,引领阅卷教师随你的思维而去。”“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部分阅卷老师的话告诉我们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打动。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的大忌。高考作文提倡“短、平、快”,应尽量写得醒目、明朗。而巧妙点题不失为作文
期刊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目标。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良好的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个人浅见。   第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学习。在生活中,在练习册中,学习情景就在学生作业题中出现,学生不但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掌握了,还与同
期刊
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成为教育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是建设和谐班级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奋发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谐班级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协调好班级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对和谐班级的建设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教师之间尤其是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同事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阐述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曾经单方面强调工具性,注重的是语文作为思想的工具性和政治的工具性的特点;在应试教育中又把语文当成是应试的工具,在教学中注重语法知识的训练,把课文瓦解成支离破碎的信息点,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后来语文又变为单方面强调人文性,认为“文以载道”,强调语文教育
期刊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可以来自家庭、社会,可以来自学校,同时也可能是自身的原因。其主要表现有:文化知识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不合群,容易自暴自弃,有很强的对立情绪,不服管教,自卑感强,自制力差。我在从事多年中学教学中,深感挖掘和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
期刊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堂好比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一个个教学活动就是这条项链上的一粒粒珍珠,而各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这些珍珠的红丝线。缺少了这条红丝线,再完美的珍珠,也打造不成璀璨的项链。可见,得体的过渡语至关重要。那何谓过渡语呢?所谓过渡语,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学语言。富有魅力的教学过渡语最能彰显教师的教学机智,展示课堂魅力。   那么有魅力的过渡语应该如何设置呢?  
期刊
高考作文除了追求立意的新颖和结构的精巧外,语言的创新和富有文采也是考场作文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云想衣裳花想容”,语言同样需要衣裳,需要美容,这样才富有魅力。下面笔者就多年来的阅卷感受对广大考生提出如下四个方面注意事项:   一、准确使用词语,增强语言表现力   一般说来,词语生动主要靠准确使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例1:你在荒漠的青冢默默对着夕阳残雪,你在西子湖畔依依地牵着细柳清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