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作套种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 :吉林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项栽培技术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产增收,引导农民进行玉米秸秆基料化的还田技术。本项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秸秆与畜禽粪在玉米地进行双孢菇的间作套种,采菇后形成的菌糠以有机肥的形式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次年大田化肥施用量,减轻焚烧秸秆对大气的污染,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是一项颇具发展前景的生态农业技术。
  关键词:玉米 双孢菇 间作套种 栽培技术
  双孢菇以秸秆为栽培主料,肉鲜味美,干重蛋白质含量高达42%,氨基酸种类十分丰富,享有“植物肉”的美誉。吉林省是玉米主产区,秸秆多被焚烧,资源浪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巨大难题。利用玉米秸秆及畜禽粪栽培双孢菇,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增加蛋白质食品来源,采菇后的废料培肥农田,符合循环农业发展要求,前途远,价值大。
  至2013年,我国食用菌总产达3169.68万吨,其中双孢菇300万吨,全球菇种最多,总产最高。国内已有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和大球盖菇的尝试,虽有成功,但仅限小面积试验,尚缺乏系统研究。2016-2017年,我们通过玉米间作套种双孢菇的新技术体系研究,使得大田生产双孢菇成为可能。下面,就玉米地间作套种双孢菇栽培技术要点加以阐述。
  1栽培主、副作物简介
  1.1主作物——玉米
  玉米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等,玉米原产于墨西哥和秘鲁一带,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5~2.5米。玉米与双孢菇间作套种,通风透光好,具有边行优势,并为双孢菇生长遮荫挡光。
  1.2副作物——双孢菇
  双孢菇拉丁学名:Agaricus bisporus,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欧美各国生产经营者常称之为普通栽培蘑菇或纽扣蘑菇。双孢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有“世界菇”之称,可鲜销、罐藏、盐渍。双孢菇的菌丝还作为制药的原料。中国双孢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
  2玉米与双孢菇间作套种栽培比例
  玉米与双孢菇间套种采取4垄:2垄的栽培比例。即在株行距25cm×65cm的标准垄情况下,每隔4垄玉米预留出2垄作为菇床,并且邻菇床的垄玉米进行双行播种,以保证整体上玉米株数不变。5月1日前后完成玉米播种,亩植株数约4000株。
  这个比例有利于机械化种植与铺料。这个比例,是我们经过试验得出的最优种植比例,既可保证遮阳充分,又方便于田间管理。
  3玉米地间作套种双孢菇耕作栽培技术流程
  整体流程是:备料→预湿→建堆→翻堆→作床→铺料→播种→发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采收。
  每年6月10日开始备料建堆,7月2~5日开始铺料。
  3.1原材料备料:
  按1亩地667m2进行备料。
  3.1.1主料:玉米秸秆6000kg,要求新鲜、晒干、无霉变;干牛粪500-800kg,纯度80%以上,要求新鲜、不能自然发酵,晒干后粉碎。
  3.1.2辅料:复合肥100kg,豆饼粉150kg,尿素30kg,过磷酸钙12kg,钾肥25kg,石膏150kg,生石灰200kg,敌敌畏500mL,甲醛1kg,杀螨剂100mL,农膜15kg。
  3.1.3遮阳材料:草帘,双层、1.5m长、要求不透光,400~500个。也可使用干稻草300~400捆来替代草帘,成本低一点。
  3.1.4菌种:接种量2瓶/m2,每瓶500mL。每亩栽培双孢菇实质面积约为整块地的1/3,即:222m2,需要双孢菇3级生产种444瓶。
  3.2双孢菇培养料处理与制备
  3.2.1建堆:首先选择平整,水源条件好的平地,最好使用硬化的场地。把草料運至场地中,料堆宽2.2m,高1.5~1.8m,长度根据草料的多少决定,堆长约11m。堆料时先铺1层30cm厚的秸秆,然后用水充分淋湿,然后在草料的表面撒一些石灰,用水喷淋一次,使石灰粉渗入草料内,然后再铺1层草料,再用水充分淋湿,如此铺1层淋1层至草铺完,堆顶呈龟背形,然后用农膜覆盖。每亩草料用石灰8kg。
  3.2.2翻堆:第一次翻堆在建堆后的第5天进行。翻堆前将牛粪、饼肥、石膏、尿素、磷肥、复合肥、钾肥等用1%的石灰水调湿,含水量为手握料,指缝间有水滴2-3滴即可,均匀混合形成混合料,翻堆时将料抖松翻在堆的另一边,中间的翻到边缘,表层及底层翻到中间。
  每翻1层,加入1层牛粪、饼肥等混合料,顶层不加入混合料,然后盖膜密封,第1次翻堆时将水分作适当调整,以后翻堆不再加水为好。
  第2次翻,在第1次翻堆后第6天进行,加入75kg生石灰,翻法同上,长度与高度不变,堆宽缩小为1.8m。
  第3次翻堆在第2次翻堆后第5天进行,再加入75kg生石灰,方法与第2次翻堆完全相同,调节pH值大于或等于7。
  第4次翻堆在第3次翻堆后第4天进行,翻法同上,用甲醛0.75kg(加水稀释500倍),敌敌畏300mL和杀螨剂1瓶(加水稀释800倍)用喷雾器分层均匀喷雾用来中和氯嗅味和杀灭害虫,并用农膜覆盖密封。
  整个翻堆历程为22天左右,发酵温度从前期的38℃升至中期的58℃,最后稳定在70℃左右。经过几次翻堆,料就堆制好了。好的培养料标准:料呈棕褐色,无臭味并特有香味,草有韧性,腐熟而不腐烂,pH值7.5~8,无杂菌,水分用手紧握料,指缝见水而不滴为好,如果湿要进行晾晒,过干则用1%~2%的石灰液调节。
  3.3玉米套种双孢菇栽培方法
  3.3.1整地做床:将预留的2垄田块进行平整,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做床,床宽65cm,两个双孢菇种植床面间的垄沟作为人行道和喷灌带,并用余下的50kg石灰撒于覆土中。   3.3.2床面处理:铺料前,床面及人行道撒入少许生石灰,并喷施500倍稀释液的敌敌畏,然后铺料,料厚15~20cm,中间高于边缘2~3cm。
  3.3.3铺料排氨:将料堆放于应接种的床面,不下雨不盖农膜,下雨必须盖农膜,每天翻1次,彻底排除氨气味,才能保证接种的安全。第3天将料抖放平整,彻底无氨气臭味,水份适宜后即可进行接种。
  3.3.4接种:首先,将堆制好的培养料,以各处均匀抓一大把放于小筐内,先用点菌种作“试验”,撒于料面盖好报纸,24小时后能见到菌丝萌发,即可接种,否则应查明原因处理后再接。
  接种应选择阴天和下午进行,从瓶中取出菌种,分成颗粒状,装入盆内再按计划接种,均匀撒播于料面。接种采取“层播+表播”的方式进行,即:层播总接种量的2/3,用四齿插子松翻至料面下5~10cm,再表播余下的1/3于床面,并轻拍实,使菌种与料紧密接触利于萌发。
  接种后要覆盖一层经石灰水处理过的稻草或草帘进行保湿,促进菌种萌发和菌丝吃料。
  接种后大约15~20天,菌丝体长到培养料2/3时进行覆土。
  3.3.5覆土:使用邻垄玉米垄沟中的土进行,土质pH7~7.5为好,土块大小最大不超过2cm,含水量20%~22%为好,厚度应保持3~5cm。
  3.3.6覆土后的管理:前10天不下雨只盖草帘不盖薄膜,可喷水。10~15天内仔细揭土检查,当菌丝上土层一半呈放射状时,可以分4次喷“结菇水”3kg/m2。2天后当小菇蕾长到黄豆粒大小并普遍出土,再喷1次“出菇水”,水量和方法同上。根据床面干湿及天气,喷水3kg/m2左右,然后停水2~3天,當菇集中出土后,每天看菇反应及天气变化来喷水,根据菇的数量喷水。菇盖嫩白,光洁度好,水份适宜。起磷片,菇盖发黄则表示水份不足。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并要给予充足的氧气。
  3.4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一般采收时菌盖直径为3~5cm为宜。每采收1批菇后要间隔5~7天再采下1批菇。歇潮时不宜打水,观察菌丝及孔洞,用土填平,重新喷1次水,当出3次菇以后可及时追专用肥1次。
  3.5病虫害防治
  危害双孢菇的病害主要有:木霉、曲霉、细菌性斑点病、白色石膏霉、鬼伞等。虫害主要有:螨虫、菇蝇、菇蚊、鼠害等。预防的办法:搞好环境卫生,加强覆土灭菌,严格无菌操作,合理控制含水量和pH值,消灭菌蚊蝇等传播媒介,科学使用农药。
其他文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生学习英语要在听、说、演、练、画、游、唱等活动中进行。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引导学生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合作学习包含了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心里健康、社交能力等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
期刊
《牛津小学英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题材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受,谈体验,大胆探求,畅所欲言,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 、课前准备 用英语感知生活    课前预习是一笔不可低估的巨大财富,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
期刊
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传授给他们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小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好必备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小学
期刊
一、整体设计思路及方法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和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针对本课做如下设计:以多啦A梦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授课过程,分别是:猜钟表导入新课、多啦A梦的活动复习旧知、多啦A梦周游世界扩展各地时差、糟糕的一天等游戏激趣,最后由My day作为本课升华:珍惜光阴。这样不仅避免了时间的话题过于单一枯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学校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学习、兴趣盎然地探究知识,就成为我们数学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英语课必须以具有真实性的交际原则作为学习的基础,而“情境”(situation)的创设就能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恰当、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实现英语的交际功能。    一、 何为“情境”    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指的是教师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加深对学习对象、课
期刊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我尝试创设情境,从而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其思考,提高英语水平。    一、联系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其实质就是一种热爱之情,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感情,他们才会全身心地钻研,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可观、可感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激发
期刊
一、发现问题:“热闹”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否真正有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唱一唱、玩一玩、演一演、做一做等活动充斥着整个英语课堂。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活动似乎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而当我们看教学效果反馈时,却发现热闹过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扎实,能力也未得到培养与发展,身心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成长。那是因为,有的教师在设计活动中只
期刊
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而语言的核心则是语感。夏丐尊老先生说:“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强调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下面就我在教学义务
期刊
1品种选择  一般选用抗病耐低温弱光品种,如:津杂十号、津优31号、长春密刺;荷兰黄瓜可选用康德、22-35、22-41等;棒黄瓜一般选用唐山秋瓜系列品种。  2培育适龄壮苗  2.1浸种催芽  采用温汤浸种或热水烫种。浸种温度55℃,要不断搅拌,待温度自然下降到30℃左右时,再浸4~6个小时后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为25~30℃。当种子萌动后,温度要降到18℃左右,以便芽粗芽壮。  2.2播种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