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说:“决定一个舰队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最慢的船只。”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聋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审美教育对于培养聋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的道德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审美教育必须依托各种形式的美,在美的感染下实施,必须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在聋生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聋校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名篇佳作,作者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美的意境,为语文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聋生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努力培养聋生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以塑造聋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感受。
聋校语文教师应如何对聋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呢?
一、创造意境,引导聋生感知美。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聋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用丰富的情感和广阔的文学背景去创造审美意境,让聋生能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审美对象,亲身发现和感受作品中的美。
在讲授何其芳的《秋天》时,可以让聋哑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诗的优美意境,沉浸在诗人的深情絮语之中,想象着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沉浸在美的境界中,陶冶其崇尚美的情操。
在讲授《爱莲说》时,我这样设计导语:“人们爱菊,用它象征着志趣高洁;人们爱竹,用它象征着虚怀若谷。而宋代的周敦颐却独爱莲,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作者为什么对莲情有独钟。”这样的导语富有感情,一方面创造了一种美的氛围,便于聋哑学生进入审美心境,同时也启发了学生进行类比思维,把注意点放在莲的象征意义上,在于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作者爱莲实际上是用莲的品格表明自己虽处污浊的环境却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从而激发聋哑学生对作品情感上的期望与向往,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为进一步的审美奠定基础。
二、发挥想象,培养聋生鉴赏美的能力。
美是生动的,而美的这种特点决定着人们的审美活动是用形象的方法从对美的事物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把握和领悟。
在讲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时,我从分析比喻句“湖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入手,抓住喻体“新娘”形象,引导聋生去想象盛大的婚礼上新娘艳丽的服饰、娇羞的神态、盈盈如水的眼波,只有当这一形象显现于聋生的头脑中,聋生才能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那幅夕阳西下的美景:落日的余辉洒满大地,沐浴在这金色的晚霞中的柳枝婀娜多姿、随风飘拂,闪闪发亮的柳叶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真像是一个娇羞的新娘。由此可见,发挥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三、观察启发,激发聋生创造美的潜能。
人类不仅需要追求美、欣赏美、玩味美、鉴别美,更需要积极地努力地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培养聋生感知美的基础上,要着力培养聋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启发他们观察周围的事情,让他们感知宇宙间万物的千姿百态,有无数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等待着他们去挖掘、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朱自清的《春》,语言优美,构思精巧,作者用满怀欣喜的感情描绘了春天生气盎然的景象。
我要讲授这一课时,先让聋生用彩色画笔画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一起融入春的喜悦中。再通过朗诵引导聋生进入文中的意境,通过视觉激活聋生的思维,激发聋生的想象。在课文学习完成以后,指导聋生仔细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从而展开合理的创造性想象,提高聋生的表现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把聋生的视野全束缚在对句子的解释、对段意的概括、对主题的分析上,势必把本来有着广阔美育的语文教学狭窄化,使本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情趣弱化。
四、潜移默化,教聋生学会欣赏美的同时学会做人。
文学蕴含的审美因素主要有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文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教材所选篇目,都是语言的佳作,不仅准确简洁,而且景美意真,具有“绘画美”。
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让聋生体会到了江南绿意盎然的春天美景,用词之准之美是其它词无法替代的。
王维的《竹里馆》,诗人宁静淡泊,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意境优美,让聋生真正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这样的文章很多,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不胜枚举,聋生们阅读其中淳朴隽永的自然美景一定会被其魅力折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聋生欣赏人文美。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英子收衣襟上的夹竹桃,从而引发了对父亲的回忆,有爸爸严厉的责罚和无尽的关爱,也有夹竹桃的败落和父亲的离世,这些都使英子慢慢长大,愈来愈坚强镇定。在教学中,要让聋生感悟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丰富的社会美和健全的人格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会做人。
总之,只有将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才能有利于提高聋生的心理素质,健全聋生人格,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明显效果。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在聋生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聋校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名篇佳作,作者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美的形象,营造了许多美的意境,为语文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聋生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努力培养聋生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以塑造聋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培养良好的审美感受。
聋校语文教师应如何对聋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呢?
一、创造意境,引导聋生感知美。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聋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用丰富的情感和广阔的文学背景去创造审美意境,让聋生能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审美对象,亲身发现和感受作品中的美。
在讲授何其芳的《秋天》时,可以让聋哑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诗的优美意境,沉浸在诗人的深情絮语之中,想象着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沉浸在美的境界中,陶冶其崇尚美的情操。
在讲授《爱莲说》时,我这样设计导语:“人们爱菊,用它象征着志趣高洁;人们爱竹,用它象征着虚怀若谷。而宋代的周敦颐却独爱莲,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作者为什么对莲情有独钟。”这样的导语富有感情,一方面创造了一种美的氛围,便于聋哑学生进入审美心境,同时也启发了学生进行类比思维,把注意点放在莲的象征意义上,在于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作者爱莲实际上是用莲的品格表明自己虽处污浊的环境却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从而激发聋哑学生对作品情感上的期望与向往,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为进一步的审美奠定基础。
二、发挥想象,培养聋生鉴赏美的能力。
美是生动的,而美的这种特点决定着人们的审美活动是用形象的方法从对美的事物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把握和领悟。
在讲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时,我从分析比喻句“湖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入手,抓住喻体“新娘”形象,引导聋生去想象盛大的婚礼上新娘艳丽的服饰、娇羞的神态、盈盈如水的眼波,只有当这一形象显现于聋生的头脑中,聋生才能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那幅夕阳西下的美景:落日的余辉洒满大地,沐浴在这金色的晚霞中的柳枝婀娜多姿、随风飘拂,闪闪发亮的柳叶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真像是一个娇羞的新娘。由此可见,发挥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三、观察启发,激发聋生创造美的潜能。
人类不仅需要追求美、欣赏美、玩味美、鉴别美,更需要积极地努力地创造美。因此,我们在培养聋生感知美的基础上,要着力培养聋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启发他们观察周围的事情,让他们感知宇宙间万物的千姿百态,有无数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等待着他们去挖掘、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朱自清的《春》,语言优美,构思精巧,作者用满怀欣喜的感情描绘了春天生气盎然的景象。
我要讲授这一课时,先让聋生用彩色画笔画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一起融入春的喜悦中。再通过朗诵引导聋生进入文中的意境,通过视觉激活聋生的思维,激发聋生的想象。在课文学习完成以后,指导聋生仔细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从而展开合理的创造性想象,提高聋生的表现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把聋生的视野全束缚在对句子的解释、对段意的概括、对主题的分析上,势必把本来有着广阔美育的语文教学狭窄化,使本来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情趣弱化。
四、潜移默化,教聋生学会欣赏美的同时学会做人。
文学蕴含的审美因素主要有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文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教材所选篇目,都是语言的佳作,不仅准确简洁,而且景美意真,具有“绘画美”。
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让聋生体会到了江南绿意盎然的春天美景,用词之准之美是其它词无法替代的。
王维的《竹里馆》,诗人宁静淡泊,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意境优美,让聋生真正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这样的文章很多,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不胜枚举,聋生们阅读其中淳朴隽永的自然美景一定会被其魅力折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聋生欣赏人文美。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英子收衣襟上的夹竹桃,从而引发了对父亲的回忆,有爸爸严厉的责罚和无尽的关爱,也有夹竹桃的败落和父亲的离世,这些都使英子慢慢长大,愈来愈坚强镇定。在教学中,要让聋生感悟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丰富的社会美和健全的人格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会做人。
总之,只有将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才能有利于提高聋生的心理素质,健全聋生人格,达到教学目的,收到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