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评价理论对比分析《飞鸟集》两译本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核心理论,本文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飞鸟集》的两个译本的翻译现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通过表格形式呈现,从而揭示两译本的对比分析结果。
  关键词:评价理论;飞鸟集;译本
  1.引言
  关于《飞鸟集》的译本国内比较认可推崇且广为流传的是郑振铎的翻译版本,2015年该诗集由著名诗人、作家冯唐再译,一经出版引发热议,也掀起了国内对外文诗翻译的热烈讨论,本文不针对冯唐的翻译语言作评析,而是立足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运用人际功能中的评价理论对冯唐译本和郑振铎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力求探讨外文诗的翻译的忠实性。
  2.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诗集中抽取前九篇进行态度理论分析,同时对相应的冯唐译本(以下简称冯译本)和郑振铎译本(以下简称郑译本)作态度理论分析。研究的语料为诗集的前九篇,将原文和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表格形式表现,从而直观的得出分析结论。
  3.两译本分析
  《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富于哲理的英文格言诗集。该诗集以深刻的智慧和简短的篇幅为其鲜明特点,吸引着世界各地读者赏析。关于《飞鸟集》的中文译本始于上个世纪,1922年郑振铎首次将泰戈尔的英文诗集《飞鸟集》译介到中国,至今中文译本产生了许多,但是郑振铎先生的译本是最早的译本,也是一直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译本,是被承认的高质量译本。2015年冯唐再译《飞鸟集》,新译本出版后引来多方争论,或褒或贬,兼而有之。持赞赏态度的读者认为,冯唐的翻译精炼却不失原诗的深邃和精美,力求押韵却不生硬,让这部诗集更适合朗读。持反对态度的读者则认为,冯译本不够忠实于原文,而且语言过于开放露骨,用词浓烈,不符合经典小诗的品味。本文不对译文用词进行任何评述,而是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去解释译本中翻译现象,将翻译和语言学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更科学地去理解翻译文本。
  4.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理论新的发展(王振华,2001)。人们用评价资源跟别人协商社会关系——通过告诉听众、读者自己对某些人、物的感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评价首先涉及的是态度问题: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件、别人的所作所为以及周围物体采取的态度。其次是有关态度的强烈程度,是高、中,还是低。第三是有关态度的源头。这三个方面被称为评价理论的三方面:态度、极差和介入。由于本文是分析译者译文的态度,因此主要引入态度理论的三方面来对两译本进行分析,暂不涉及极差和介入两个方面。
  4.1态度理论
  态度是评价的核心,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方面:情感(affect)、裁决(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情感与人类感情密切相关,用来表达人们情绪反应,因此形容词、副词、动词等是实现情感评价的主要资源和表现形式。裁决是对人们行为举止的评价,具有肯定和否定含义。鉴赏是指评估事物的价值,反应说话者的审美态度,也具有肯定和否定意义。下面我们就要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理论框架来分析两译本的忠实性。
  4.2态度理论分析下的两译本
  本文对比语料选取的是第六至第九首诗篇,为了方便对比,把诗集原文和两个译文列在同一个表格里(英文原诗称为ST,冯译本为TT1,郑译本为TT2)分析原文中诗作者的态度和两个译本呈现出的态度。以第九首为例,表格如下:
  表1
  第九首 态度 评价对象
  ST Some unseen fingers, like an idle breeze, are playing upon my heart the music of the ripples. 鉴赏:unseen 手指
  TT1 看不见的手指
  无所事事的风
  敲打我的心
  响起水波间的音 鉴赏:看不见的
  裁决:无所事事的 手指
  风
  TT2 有些看不见的手,如懒懒的微(风思)的,正在我的心上奏着(潺湲)的乐声。 鉴赏:看不见的
  裁决:懒懒的
  鉴赏:潺湲的 手
  风
  声音
  为了进一步对照说明原诗文与译文所使用态度性词汇(按出现次数计)及其评价对象,笔者对九首诗的英汉文本在情感、裁决和鉴赏维度所使用的词汇进行初步数据统计。如下:
  表2原文与译文态度性词汇使用情况数据统计对照表
  情感 裁决 鉴赏 态度性词汇总计 评价对象
  总计
  原文 4 3 6 13 9
  冯译本 6 7 4 17 11
  郑译本 7 4 6 17 11
  通过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两译本使用的态度词汇多于原诗文,所用的表达情感词汇都多于原文,冯译本更倾向于使用表裁决的态度词汇,而郑译本则倾向于使用鉴赏性的态度词汇。总体而言,两译本在态度理论框架下,都基本忠实于原诗文。
  6.结论
  态度理论框架下对比分析《飞鸟集》的冯唐和郑振铎两译文,可以看出两个译本都基本做到了忠实于原文,较好地担任了诗作者与读者的沟通协商的桥梁。运用语言学观点解释翻译现象,可以打开翻译鉴赏和对比的新思路,也可以为译者翻译提供可以借鉴和衡量的标准。
  参考文献:
  [1]J.R.Martin, David Rose. Genre Relations: Mapping Culture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4.
  [2] 姜望琪.语篇语言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郭琳惠.《回乡偶书》及其两个英译本的概念功能对比分析.[J] 海外英语.2013(11):257-259.
  [4] 钱宏.运用评价理论解释“不忠实”的翻译现象.[J] 外国语. 2006(3):57-63.
  [5]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13-20.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目录之学,学术之史”,大多目录学史的书籍即自“文”、“献”二字原意始,从“目”、“录”二字正名起,叙述目录学整体流变的过程。而王锦民先生的《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一书,从文献、学术、目录三足鼎立的关系开始,一面梳理目录学流变,一面考镜学术史与目录学相互映照的关系,是有关目录学书籍中给予史学观照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史学;关照;目录;源流  一、何为“史学观照下的独特思考”  
期刊
【摘要】:老子《道德经》中“大音希声”的说法为人们所熟知,但为何说“大音希声”,可能大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将从有声之音起于“欲”、无声之音起于“道”两个方面,来说明大音为何希声。  【关键词】:大音希声;有声之音;“欲”;无声之音;“道”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笔者认为王弼的注最有利于我们了解“大音希声”这个说法,即:“听之不闻名曰
期刊
【摘要】:《朗读者》中的审判蕴意深远,它可以是被告与审判官之间的一种双向审判,也可以是战后一代与战争一代之间的相互审判。审判中所涉及的关于知识、战争、生命、人性等主题,都展现了人们对人性的拷问、对尊严的探求、对战争的思考、对罪恶与救赎主题的感悟。  【关键词】:审判;两代人;人性;反思  一、“汉娜”的审判  作为奥斯维辛外围集中营克拉科夫曾经的一名看守,汉娜和其他被告承担着两项指控:集中营中的每
期刊
【摘要】: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取向及社会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这样一篇作品。仔细品读这个故事,从中可以发现它有一定的文化及社会意义,尤其是在探讨人的本质、反映价值取向及时代精神、抨击封建社会三个方面都有其作用,本文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杜十娘;文化;社会;意义  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取向及社会活动给予了很大的
期刊
【摘要】:《蓼园词选》是清人黄苏以《草堂诗余》为底本遴选而来,用来“引掖初学”课本,其被世人所熟知离不开况周颐的努力,《蓼园词选》是况周颐词学启蒙之作,并直接影响了他的词作风格和词学理论。本文立足于《蓼园词选》《蕙风词话》和蕙风词的文本研究,从况周颐与《蓼园词选》的渊源、《蓼园词选》与况周颐词作词评比较的角度出发,进而分析《蓼园词选》对况周颐词学理论及其词风在文化立场和美学风格上的影响。  【关键
期刊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虽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小,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文化差异,如中西方在婚恋观上的差异。本文以《老爸老妈的浪漫史》这一美国情景喜剧为切入口,分析和总结了美国婚恋观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婚恋观;文化差异;自由;不稳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差异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方面,差异还是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婚恋观,绝对是中美最大的差异之一。作为美国
期刊
【摘要】:《沉香屑·第一炉香》是一个自主堕落的故事,而张爱玲笔下的葛薇龙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这一主题下的领悟更深;同时,在异域想象的空间下,堕落有了一层文化乡愁的色彩;张爱玲笔下的堕落实则写的是普通人的堕落,背后反映了张爱玲对现世安稳、人性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堕落;自主;异域想象;追求  1923年,鲁迅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其后两年,他又以小说《伤逝》形象地展现出觉醒的女性
期刊
【摘要】:本文摒弃体裁的争议,将《挪威的森林》看作“成长小说”。探讨小说中各人物青春时期历经世事却保留本质的纯真;各人物在死亡中悟出的成长。探究村上创造这部小说的用心以及引导读者应着重体会其中关于人活着的哲理。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纯真;死亡;活着;成长  前言  自挪威面世以来,对“挪威”体裁的争议从未停止。村上在前引《创作谈》中这样写道:“如果勉强下个定义,我认为将这部小说称为‘成长
期刊
随着上课铃的响起,同学们像受到了某种指令似的,齐刷刷地坐好了,目光落在了老师身上。老师一声下令:“开始发考卷!”同学们乱哄哄地传好了考卷,教室里霎时安静了下来。几十支笔“沙沙”地跳起了舞,几十张试卷面对着一张张严肃的面孔,让自己身上留下一个个跳跃的精灵。  我紧张得直冒汗。早知道英语有考试,我应该多花点儿时间在英语上的,现在只会一个“香蕉”的英语单词,叫我怎么办呀?能考六十分以上就不错了,我可怎么
期刊
【摘要】:古玉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其作为中华文明的历史载体及代表温润、含蓄、内敛的精神使藏家竞相追捧、为之疯狂。其中,精雕细琢的明清玉器品类丰富多样,纹饰繁简兼备、变化多端,深藏其内的意蕴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从明清玉器的概述出发,分析了明清玉器中的龙纹、人物纹、花鸟纹、几何纹、典故图案纹、痕都斯坦玉纹,并简要探析了其中的吉祥语之意。  一、明清玉器概述  明朝继宋元而来,明代玉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