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审判与反思——以《朗读者》为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5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者》中的审判蕴意深远,它可以是被告与审判官之间的一种双向审判,也可以是战后一代与战争一代之间的相互审判。审判中所涉及的关于知识、战争、生命、人性等主题,都展现了人们对人性的拷问、对尊严的探求、对战争的思考、对罪恶与救赎主题的感悟。
  【关键词】:审判;两代人;人性;反思
  一、“汉娜”的审判
  作为奥斯维辛外围集中营克拉科夫曾经的一名看守,汉娜和其他被告承担着两项指控:集中营中的每月挑选和死亡逃离时的不作为。汉娜在法庭上的表现可以说是最真实的被告,对自己认为公正的谴责,她心甘情愿地接受;对自己看来被冤枉的地方,她便提起抗议。然而这种相异于其他被告一味推卸自己罪责的行为,反倒让审判者感受到她对法律权威性的挑战,让自己陷入被其他被告共同谴责的境地。
  那么,汉娜是否有罪呢?根据汉娜的陈述,集中营每月的挑选是必须的,尽管她明白送出去的人面临的就是死亡,但是在她的意识中,如果不将犯人送出,新的犯人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自己的工作就没有做好;而在向西行军途中,过往教堂遭到轰炸却无人开门的原因,在她看来也是显而易见的:开门意味着犯人的逃跑。可以说,两件悲剧的原因都是汉娜恪守职责的表现,可是,这种职责的恪守,却让数百个犹太人丧失了她们的生命。汉娜不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但她却犯了另一个汉娜在1962年《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一书中所提及的“平庸的恶”。她对犹太人并没有任何作恶的动机,她的所有行为都是无思的,但她依旧成了犹太人的屠杀者;她是一个文盲,她对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纳粹的罪行以及二战的发生原因和影响都是一无所知,但她亲自参与了这段历史。对于汉娜的审判,监禁不过是处置;给她以启蒙,让她认识到所犯罪行的本质,让她学会辨别善恶,才是对这类犯了“平庸的恶”的人最好判决。
  二、两代人的审判
  在米夏成为法庭候补官员的时候,德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这是战后一代对战争一代的指责。
  战争的发起者或者说参与者,离米夏以及那时的年轻人并不遥远,他们大多是年青一代的父辈们。作为纳粹历史的“主角”,他们在第三帝国时期,或是助纣为虐,犯下纳粹罪行;或是袖手旁观、麻木不仁,对纳粹罪行视而不见。他们在帝国破灭以后,或沦为阶下囚,让子女饱受谴责;或容忍和接受罪犯,安于现状,浑噩度日。事实上,他们忘了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对自己的审视;对年轻人的解释。这就使得年青一代对父辈产生不满情绪,因为,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参与历史,却时刻感受着历史:幸存者的自述、有关纳粹屠杀的电影和证据、犹太人的墓碑被涂上纳粹标志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让同米夏年龄相近的年轻一辈,感到羞耻。这场与纳粹历史的辩论运动,就是他们希望借着对父辈们的指责,摆脱这种羞耻感带给他们的痛苦情绪;渴望着将这股痛苦转换为力量,在与负有罪责的父辈们中的较量中得到胜利。然而,对父辈的审判,面临的难关不在于父一辈的抗辩,而在于子一代内部的分化。局限于伦理秩序和血缘亲情,“有些子女觉得无法谴责父辈,或者不愿意谴责父辈”。很明显,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如何对待纳粹历史就不能再说是代沟造成的了,它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施林克在谈及《朗读者》时表示:“这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冲突,不是简单的厌恶、反感,而是喜爱与震惊,向往和厌恶,理解和审判这些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交融在一起的感触。
  三、人性的反思
  施林克曾说过:“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这是对人的本质多元性、多维性和驳杂性的深入认识。毋庸质疑,个人往往是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尤其是在喧嚣的历史潮流面前。历史的灾难和重责,许多时候是需要敌对双方共同担当的,或者说每一个当事人都应该承担一份责任。
  因此,审判的主体不止是个别的纳粹党人,更有坐在审判庭上的陪审员、法官、听众,甚至是全人类。然而集体人性的反思如何得以进行?反思就是审判吗?应该由谁审判谁?这些问题,就回到了法庭当下,汉娜反问审判官的时刻:“要是您的话,您咋办?”。面对这一问题,法官最后的回答是:“有些事情人们根本就不该做,如果不去做不会要命的话,人们就必须回避。”毫无疑问,这种回答是不针对特定情境的,是日常情境下的普遍适用型答案,是广泛的,抽象的。若在相同的境地,汉娜的罪与错,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所有人的身上。
  作者用全新的“逆向思维”,以对“审判者”的审判,对“被告者”的辩护方式,对无所顾忌和理所当然的评判发出质疑,引导人们将历史的罪恶与人性的罪恶结合在一起思考,揭示了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性的弱点,让人们意识到反思与审判的不对等性,审判的主体不应该是“历史”,而是“人”这一主体本身。集体的人性反思,需要的是对明确的是非评判标准的抛弃,转向严厉的良心的拷问,从而正视责任感与个人尊严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德]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钱定平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2]郭艳.《探寻历史的隐遁之迹,朗读生命的弦外之音——试论<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内蕴》.文艺论坛.名作欣赏.2010.2.
  [3]张国龙.《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朗读者〉》.《外国文学》.2009年9月第5期.
其他文献
【摘要】: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短篇小说《起源葫芦》,讲述了关于彝族葫芦起源神话和彝族对葫芦以及葫芦笙的崇拜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探究《起源葫芦》中的葫芦笙所代表的祖灵崇拜,以及故事中对祖灵的悲情献祭下人们所获得的精神慰藉。  【关键词】:葫芦笙;祖灵崇拜;悲情献祭;精神慰藉  《起源葫芦》是彝族作家巴久乌嘎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仑卓土和索拉威尔表兄弟,与葫芦和葫芦笙命运纠葛的悲剧人生。既是彝族“毕
期刊
萍乡,梦中向往的地方……  秋高气爽,樟树飘香。因工作考察,来到萍乡。对这个地方的了解,那是多年前,上中学时从历史课中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秋收起义”等知识的学习知道的。今天可以身临奇境地感受她的,美轮美奂的境界了。  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到,这里的人们用“萍”字起的店名或广告名,还有街名什么的。如“昭萍”、“安萍”、“燕萍”、“萍水”、“萍实”。人们对“萍”字的喜欢程度,可见一斑。问一问
期刊
【摘要】:安吉拉·卡特的《明智的孩子》被人们成为“女版的《百年孤独》”,本文通过从血缘家庭和非血缘家庭、父权家庭和母权家庭以及不同的叙事艺术三个方面来对《百年孤独》和《明智的孩子》进行对比,探索联结家族成员的纽带以及由于作家性别的不同所带来的对家族的不同叙述角度,从而了解作者透过家族本身所要传达的自身立场和意义。  【关键词】:百年孤独;明智的孩子;家族;血缘;性别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安吉
期刊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twenty-eight-year-old Anne Eliot, the heroin of Jane Austen’s last work Persuasion, was still haunted by the hurt from the broken-up which was persuaded eight yeas ago b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批评从20世纪80年代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主要有3个阶段,引进吸收阶段、繁荣阶段以及深化阶段。在每个阶段,女性主义批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整个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术领域,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发
期刊
【摘要】:白先勇与福克纳分别是中国和美国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二人作品中都鲜明地表现出了“时间”这一主题,他们都以回望的形式表达着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本文以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为例,分析他们的时间观的表现与其成因。  【关键词】:白先勇;福克纳;时间观  《台北人》是台湾当代作家白先勇出版于1971年的短篇小说集。小说描写了台湾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
期刊
【摘要】:《倒淌河》描述的是被放逐到西藏的城里人何夏与当地的藏族姑娘阿尕之间一段感情纠葛。文中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叉叙述,第一人称是男主人公何夏自己讲述,便于抒情;第三人称则拉开了时间的距离,增加故事的真实性。本文试图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男主人公的叙述,突出阿尕这位女性形象的。  【关键词】:《倒淌河》;叙述方式;阿尕  一.对《倒淌河》文本的解读  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知青应该以怎样的心情回忆
期刊
【摘要】:《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12月,是萧红成就最大却也争议最多的一部作品。茅盾在给《呼兰河传》作的序中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它突破了传统的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以一种零散的方式来塑造人物的灵魂,书写人性。本文通过对《呼兰河传》中零散的人物进行整合,总结出萧红的家人、受难者、看客等几种形象,展示出萧红以女性的视角对人性的沉重书写。  【关键词】:人物;
期刊
【摘要】::所谓“目录之学,学术之史”,大多目录学史的书籍即自“文”、“献”二字原意始,从“目”、“录”二字正名起,叙述目录学整体流变的过程。而王锦民先生的《古典目录与国学源流》一书,从文献、学术、目录三足鼎立的关系开始,一面梳理目录学流变,一面考镜学术史与目录学相互映照的关系,是有关目录学书籍中给予史学观照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史学;关照;目录;源流  一、何为“史学观照下的独特思考”  
期刊
【摘要】:老子《道德经》中“大音希声”的说法为人们所熟知,但为何说“大音希声”,可能大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将从有声之音起于“欲”、无声之音起于“道”两个方面,来说明大音为何希声。  【关键词】:大音希声;有声之音;“欲”;无声之音;“道”  “大音希声”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笔者认为王弼的注最有利于我们了解“大音希声”这个说法,即:“听之不闻名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