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敢”字是理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的关键词,教材将“敢”注释为“怎敢”,不合乎语境,不合乎当时外交语言程式,不合乎逻辑,完全背离了烛之武的原意,应注释为“冒昧”才妥当。
关键词:“敢”;“怎敢”;“冒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91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高一语文教材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第二单元,文中有这样一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教材关于“敢以烦执事”的注释是:“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教材编者将 “敢”字译成“怎敢”,导致整个句子大意完全翻译错了,笔者认为应该译成“冒昧”,理由如下:
第一、 “怎敢”会严重恶化双方相见的气氛。“怎敢”会激怒好面子的秦穆公。“怎敢”,表示反问,口气软中带硬,似软实硬,不满意味很明显。如果烛之武以此种口气交涉,秦穆公听后必然感到难堪,可能勃然大怒,那么不但烛之武可能身家性命难保,而且连郑国也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烛之武说退秦师、解围郑国的目的岂不成了泡影?“怎敢”背后暗含着不满与反感的潜台词。“怎敢”相当于否定,意思是“不敢”。按此注释,秦穆公是“不速之客”,烛之武委婉反对秦穆公出兵包围郑国都城,这必然会使秦穆公陷于极为尴尬难堪的境地。可以想见,两人相见的气氛必然极不融洽。作为洞悉郑国严峻形势 、娴于外交辞令的“行人”烛之武,又怎么可能用不满的口气,生硬地否定秦穆公出兵,激怒秦穆公呢?这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烛之武能不清楚吗?
第二、命悬一线的形势让能言善辩的烛之武不能说“怎敢”。秦、晋位列春秋,联合出兵包围了弱小的郑国都城,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悬殊的实力、命悬一线的形势,已使郑国在外交上完全丧失了自主权,甚至连抗议的资格和选择的权力都被剥夺了。更何况秦穆公攫取霸权、向东扩张,蓄谋已久,烛之武深知没有实力做后盾,他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左右秦穆公的,因此他不敢说“怎敢”。
第三、不符合春秋时期外交语言程式。春秋时期“行人”的外交辞令极为委婉而高妙,在兵临城下的形势下,往往采取以退为进、委婉迂回的语言策略,即使被执受辱也要严格遵守外交礼仪,温文尔雅。比如春秋时期被楚国俘虏的晋人知罃这样回答楚王问话: “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知罃对楚王称臣。《左传·僖公四年》卷五《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中,在齐桓公率领国际联军伐楚,兵临楚国城下时,楚国使臣屈完面见齐桓公交涉时,却这样说道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1] ,翻譯成现代汉语就是“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屈完把齐桓公的入侵美化成“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把楚国君臣的极大愤怒违心地说成“寡君之愿也”。这虽然匪夷所思,但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外交语言程式。认真研读“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我们发现烛之武确实按此语言程式游说,他先假定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为秦穆公着想,目的想博得秦穆公的好感,拉近双方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气氛,以有利于进一步游说,他怎么能又说“怎敢拿这件事麻烦您”,这既不符合春秋时期外交语言程式,又不合乎逻辑。
第四、不合乎双方的身份。烛之武虽非秦穆公之子民,按照周礼,烛之武为臣,秦穆公为君,烛之武谒见秦穆公,这是“以卑触尊”。在此语境下,权威工具书将“敢”译成:“谦辞。自言冒昧。如:敢请;敢烦。《仪礼﹒士虞礼》:‘敢用絜牲刚鬣’。郑玄注:‘敢,眛冒之辞。’贾公彦疏:‘敢 ,昧冒之辞者 ,凡言敢者 ,皆是以卑触尊不自明之意 。’” [2] “敢,多用于表示谦虚,有所请求的场合。可译为‘冒昧地’,或不译。” [3]
第五、不合乎语法。“敢”作“冒昧”解释,一般用在陈述句中;”作“怎敢”解释,一般用在反问句中;如“敢辱高位,以速官谤?”。
第六、有古代汉语专家给出的解释。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将“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 [4]。
第七、教材注释与人教版教师配套用书相左。教师用书将“敢以烦执事”译成“那就烦劳您了”,其意与“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完全相反,令任课教师无所适从。
结语
肩负郑伯唯一希望的烛之武,一言可以救郑,一言可以亡郑,他怎么能不深思熟虑,谨言慎行?作为深受郑国重臣佚之狐信任、熟谙外交辞令的烛之武怎能说“怎敢”呢?所以,我认为“敢以烦执事”,应该译成“我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参考文献
[1]《左传》,岳麓书社1988年第1版,52.
[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二卷.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1版,1463-1464页.
[3] 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170页.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2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2版,21页
关键词:“敢”;“怎敢”;“冒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191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高一语文教材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第二单元,文中有这样一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教材关于“敢以烦执事”的注释是:“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教材编者将 “敢”字译成“怎敢”,导致整个句子大意完全翻译错了,笔者认为应该译成“冒昧”,理由如下:
第一、 “怎敢”会严重恶化双方相见的气氛。“怎敢”会激怒好面子的秦穆公。“怎敢”,表示反问,口气软中带硬,似软实硬,不满意味很明显。如果烛之武以此种口气交涉,秦穆公听后必然感到难堪,可能勃然大怒,那么不但烛之武可能身家性命难保,而且连郑国也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烛之武说退秦师、解围郑国的目的岂不成了泡影?“怎敢”背后暗含着不满与反感的潜台词。“怎敢”相当于否定,意思是“不敢”。按此注释,秦穆公是“不速之客”,烛之武委婉反对秦穆公出兵包围郑国都城,这必然会使秦穆公陷于极为尴尬难堪的境地。可以想见,两人相见的气氛必然极不融洽。作为洞悉郑国严峻形势 、娴于外交辞令的“行人”烛之武,又怎么可能用不满的口气,生硬地否定秦穆公出兵,激怒秦穆公呢?这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烛之武能不清楚吗?
第二、命悬一线的形势让能言善辩的烛之武不能说“怎敢”。秦、晋位列春秋,联合出兵包围了弱小的郑国都城,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悬殊的实力、命悬一线的形势,已使郑国在外交上完全丧失了自主权,甚至连抗议的资格和选择的权力都被剥夺了。更何况秦穆公攫取霸权、向东扩张,蓄谋已久,烛之武深知没有实力做后盾,他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左右秦穆公的,因此他不敢说“怎敢”。
第三、不符合春秋时期外交语言程式。春秋时期“行人”的外交辞令极为委婉而高妙,在兵临城下的形势下,往往采取以退为进、委婉迂回的语言策略,即使被执受辱也要严格遵守外交礼仪,温文尔雅。比如春秋时期被楚国俘虏的晋人知罃这样回答楚王问话: “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知罃对楚王称臣。《左传·僖公四年》卷五《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中,在齐桓公率领国际联军伐楚,兵临楚国城下时,楚国使臣屈完面见齐桓公交涉时,却这样说道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1] ,翻譯成现代汉语就是“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屈完把齐桓公的入侵美化成“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把楚国君臣的极大愤怒违心地说成“寡君之愿也”。这虽然匪夷所思,但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外交语言程式。认真研读“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我们发现烛之武确实按此语言程式游说,他先假定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为秦穆公着想,目的想博得秦穆公的好感,拉近双方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气氛,以有利于进一步游说,他怎么能又说“怎敢拿这件事麻烦您”,这既不符合春秋时期外交语言程式,又不合乎逻辑。
第四、不合乎双方的身份。烛之武虽非秦穆公之子民,按照周礼,烛之武为臣,秦穆公为君,烛之武谒见秦穆公,这是“以卑触尊”。在此语境下,权威工具书将“敢”译成:“谦辞。自言冒昧。如:敢请;敢烦。《仪礼﹒士虞礼》:‘敢用絜牲刚鬣’。郑玄注:‘敢,眛冒之辞。’贾公彦疏:‘敢 ,昧冒之辞者 ,凡言敢者 ,皆是以卑触尊不自明之意 。’” [2] “敢,多用于表示谦虚,有所请求的场合。可译为‘冒昧地’,或不译。” [3]
第五、不合乎语法。“敢”作“冒昧”解释,一般用在陈述句中;”作“怎敢”解释,一般用在反问句中;如“敢辱高位,以速官谤?”。
第六、有古代汉语专家给出的解释。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将“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 [4]。
第七、教材注释与人教版教师配套用书相左。教师用书将“敢以烦执事”译成“那就烦劳您了”,其意与“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完全相反,令任课教师无所适从。
结语
肩负郑伯唯一希望的烛之武,一言可以救郑,一言可以亡郑,他怎么能不深思熟虑,谨言慎行?作为深受郑国重臣佚之狐信任、熟谙外交辞令的烛之武怎能说“怎敢”呢?所以,我认为“敢以烦执事”,应该译成“我冒昧地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参考文献
[1]《左传》,岳麓书社1988年第1版,52.
[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第二卷.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1版,1463-1464页.
[3] 何乐士等.《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1985年,170页.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2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2版,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