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瀑之下必有深潭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uz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人已驾鹤西去,长留丹青在人间。
  冯石甫先生(1914—2003)名正灿,别号卧云松馆主人。他的故居成都奎星楼庭院内有“朝议大夫第”、“文魁”两匾悬挂,可见其家族翰墨书香源远流长。石甫先生1936年毕业于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曾师从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吴湖帆、吴一峰等大师。他和我国当代画家石鲁(冯亚珩)在美专读书时曾同居一室上下铺,情深意长。
  先生从事中国画创作达八十余年,1958年有巨幅壁画装点北京人民大会堂青海厅;有不少精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并被出版社出版发行,广为传播,并被国内外众多单位和私人收藏。改革开放伊始,石甫先生艺术活力勃发,新作不断,2001年7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冯氏父子画展,获得旧金山市政府颁发“金质奖”荣誉证书。早在198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就批准他为省文史馆馆员。他先后被收入《当代中国书画词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词典》《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录》,声名遐迩。
  纵观先生作品,给人一种静气如山,内气通贯,神气自出,高雅清溢,含蓄天成的感觉。换言之,他的作品在气韵与立意、形与神、虚与实、黑与白、笔与墨、诗与画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领悟与见解。
  石甫先生笔下既有神形兼备的各色人物画,也有绚丽夺目内蕴深远的花鸟画,但他更擅长且执著追求的是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在传统的以线条方式描绘的基础上,又融入了粗阔的笔势和浓淡相宜的水墨,既用笔简括老硬,又气势飞动浑厚;既体现前人作画的诸多法则,又富有新意。石甫先生的作品更带有中国山水画北方画派的神韵:所创作的山水画结构奇巧,山水如烟云,变幻多姿,行云断岭,峰回路转,疏密有致,笔力老练,可谓入木三分,画出了“山骨”,显得立体而厚重。如用画中有诗来形容,当有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势和美感。
  时光倒移,20世纪80代初秋的一天,石甫先生徒步穿越半个成都老城,汗涔涔地来到我蜗居的玉林村寒舍,赠晚辈一幅《奇峰松涛图》,礼重情深,使我汗颜促拙;展画拜读,只见奇峰叠翠,群山嵯峨,冈峦峻拔,云气蒸腾,松涛澎湃,咫尺万里,跃然眼前。细细品味至今,常有被一壶醇厚绵长的老酒微醺到美不胜收,让人进入一种神移意荡的境界。我确是深深地被石甫先生追求中国山水画艺术真谛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他为实现平生“看尽黄山松,写透黄山云”的心愿,曾先后九次登上黄山。哪怕风雨如磐,命运多舛,仍踽踽而行,在耄耋之年仍不坠凌云之志。明末清初画家弘仁,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画黄山最多的大师。他曾面对黄山写《黄山图》六十幅。他游遍了黄山三十六峰,对其美倾倒至极,经常魂牵梦萦。不过,弘仁在世仅34年,而石甫先生则倾其一生画黄山直至耄耋之年。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因形似盛开的莲花而名。石甫先生师法大自然,道法大自然,走遍大江南北,探访名山大川。黄山的莲花峰早已溶入他的生命和灵魂之中。他创作出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长卷,其艺术人生,也正如他笔下的山水长卷。细细品味石甫先生笔下作品,举凡一草一木,一壑一峰,显得清癯嶙峋;苍拙棱棱之中,却见精神。这叫画如其人。石甫先生笔下处处生机蓬勃,出蓝吐秀,气势磅礴,视野开阔,志存高远。这叫人如其画。
  飞瀑之下,必有深潭。石甫先生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有如烟波浩淼的“深潭”。生前,石甫先生就像这深潭恬淡宁静,宽容低调。他用自己的作品养身、养心、立德、立言、明志。而如今,这深潭深处蕴藏着的巨大艺术能量正被人们发现。一个画家在身后被人们普遍怀念,他是幸福的。人们欣赏他的画作,景仰他的人品,回忆他的音容,在他坚定漫长的艺术足迹前,摆上一朵朵用这深潭之水浇灌的崇敬思念之花。
  作者:原四川省文联副主席,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
  副总编、党委书记
其他文献
杜甫在绵阳诗二首签考  文伯伦    一、杜甫《不见》是在绵阳写的怀李白诗  《不见》是杜甫的名篇,不但为许多杜诗选本收录,甚至许多唐诗选本也要选入。而且因为它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一首诗,有很大的重要性,作于何时何地,尤为研究者所重视。此诗自仇兆鳌《杜诗详注》定为上元二年(761年)作以后,诸家并宗其说,其主要理由就是李白卒于次年。这写作年代是据李白逝世之年而作的推论,并不是根据杜甫的原文来考察。
期刊
徜徉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张光海绘画赏析  康济民    当下,中国画创作已进入花样翻新,异彩纷呈的时代。画家们在穷尽了题材后,又将目光和心思转向了求变、求新上,以期个人面貌、形式语言及艺术风格的突破。一时间多种新技法、新观念层出不穷。不少人在这种风潮中打着“创新”旗号肆意妄为,出现了严重的失控。但也有不少画家不为时风所动,坚持写意花鸟、山水画以传统笔墨造型状物手段为基础,又适当吸收、借鉴西方艺术的
期刊
泰安寺读书记  杨 良    1990年,病后出医院,好朋友都叫我到青城后山修养,既可读书,又可临帖作画,以此又可以增进佛学的修持。也许因缘具足,关注的人都来帮忙,并送我到青城后山的泰安寺与能圆法师结缘。有两个夏天我在泰安寺住夏静修,在那里又皈依能圆法师,当年并在宝光寺受戒。1945年我曾皈依妙高老和尚,那时教我经书和佛法的是胜观法师。我在童年时期学佛,是因为母亲学佛的因缘。  佛家说胜力薰习,因
期刊
四、民生公司生活举隅    抗战时固然百物腾贵,人民辛苦,国家苦痛,但也有许多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企事业部门,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抗战时的四川当然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绝大的贡献,不过各高校、研究所及相关文化部门的内迁,也给重庆、昆明、成都等地的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使这些地方拥有一些难得的文化孑遗。而工商百业的内迁,对建设四川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总部设在重庆的民生公司就是在这样的情
期刊
一周甲前的旧事,早已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有些事并不随时间的迁移而湮没不彰,如卢作孚先生领导的民生公司所创造的非凡业绩,尤其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长远影响,更是如此。2004年12月26日,笔者在成都古玩市场五楼旧书摊,从一重庆书贩手中购得民生公司职员何现伦于1945年及1947年写的两册日记。现将其与民生公司有关的内容条列如次,供诸位对卢作孚先生研究有兴趣者酌参。(编者按:作者原文较长,因分二期选载
期刊
李白的理想人格与主体意识  王定璋    李白是我国古代作家中个性极其突出,艺术趣味最为独到,创作特征十分鲜明的诗人。他的诗文构思奇特,发想超旷,落笔天纵,触处生春,诚如方植之云:“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唐宋诗举要》转引)。李白同时代的选评家殷瑶在《河岳英灵集》里说李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
期刊
清代四川禅林的几位书法名家  李豫川    有清一代,四川禅林名僧破山海明、丈雪通醉、熹公竹禅、雪堂含澈等,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为四川书坛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    一、破山海明  启功先生(1912-2005)在《论书绝句》中评道:“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未见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启功先生还认为,破山的草书“不以顿挫为工,不作媚之势,而其工其势,正在其中。冥心任笔,有十
期刊
“三养”保生  翟 轼    注意养生的老年朋友不妨读读《东坡志林》这段文字(括号内是点评):  东坡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美食足而不过分)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待客从宽,但亦有度)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此者,乃止。(自律不苟且)  一日安分以养福,(从心所欲不逾矩)二日宽胃以养气,(食和于体能养身)三日省费以养廉。(费省则贪心不生)    小爱神之名  Najlet
期刊
也说“尸位素餐”  温小明    兰殿君先生《“尸位素餐”别解》一文说:“‘尸位素餐’一词,辞书解释过于简约,让人知典源而不明其本义为何。”(见《文史杂志》2006年第3期)但笔者认为,一般辞书(如《汉语成语词典》)对“尸位素餐”的释文并不难理解,人们对它的使用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对兰文所举《汉书·朱云传》中的“尸位素餐”,颜师古注为:“尸,主也。素,空也。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
期刊
赵云霄、陈觉烈士的诀别信  赵为民    在大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期,学习党史,重温先烈的遗志是很有必要的。我的姑母赵云霄和姑父陈觉都是革命烈士,他们在就义前所写下的诀别信,是党史教育的好教材。  我的姑母赵云霄生于1906年,河北阜平人,1924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她经李培芝(王若飞夫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早期女党员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