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月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男性为主的紫砂界,女性作者的数量并不占优势,能达到大师级的更是少之又少。周桂珍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与非凡的创造力为紫砂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宜兴,乃至全国掀起了一阵“周氏旋风”。
  周桂珍于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艺徒培训班,先后师从王寅春、顾景舟两位著名老艺人,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六七十年代是周桂珍崭露头角的时期,早在1978年,她与丈夫高海庚共同创作的《集玉壶》被国家选作邓小平首次访日的礼品,对于一位艺术家,这是无上的光荣,最高的奖赏。1987年,《曼生提梁壶》又被选为中南海紫光阁的陈列工艺品。这一系列的荣誉并没有使周桂珍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她选择了突破自己,也许这时,才是她迈向大师的第一步。
  不知是周桂珍的幸运,还是我们作为欣赏者的幸运。在其后的日子里,她又创作出《环龙三足壶》《之泉茶具》《玉带提梁壶》《大曼生提梁壶》《真知提梁壶》等一系列流芳后世的紫砂精品。其中有的获得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有的被南京博物馆选为收藏品,并颁发收藏证书;还有的入选北京国际艺术研讨会。
  提梁壶那种简洁、大方的造型俘虏了很多人的心,这同样也是周桂珍的钟爱。她塑造的《扁竹提梁壶》《北瓜提梁壶》《之泉提梁壶》《玉珠提梁壶》等作品,均在经典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同的升华。提梁壶本身以其稳重、古雅著称,提梁实际上是茶壶的把。壶把的形式,分提梁、执把两类,执把又分端把、横把两种,提梁则分硬、活络两种。顾名思义,硬提梁与壶体同体制成,烧成后即定型,活络提梁则可以活动,以金属丝、细藤条或竹根等穿在系钮中而成。提梁壶的特殊外形决定了其设计上的难度,如何协调好方与圆、肥与瘦、角与弧等视觉美感方面的关系,是每一位作者都应面对的问题。周桂珍所做的提梁壶比例协调、骨肉亭匀、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梅花提粱壶》更是古意盎然,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它的品格与气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用紫砂来表现梅花,很生动地带出了梅花的坚强和高雅。这把壶浑然天成,大气又不失灵气。王安石有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不正是此壶最好的写照么。《曼生提梁壶》同样以梅花为题,但却大不一样,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意境。
  月亮是周桂珍作品中另一个重要意象,月亮代表女性、纯洁、永恒、自由、美好、命运、悲欢离合等等,这些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自古以来,描写月亮的艺术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通过月亮来寻找灵感,不少人更是把月亮当作终生创作的对象。周桂珍的《追月壶》就是以月亮为主题的紫砂作品,这把以弧线架构出来的壶仿若天上的一轮新月,正渐渐地走向圆满。正如纳兰性德在《点绛唇》中描绘出的画面“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这把壶将阴柔之美表现到极致,又有那么一分旷达。凝视此壶,仿佛看到月里嫦娥载歌载舞,好一个空灵飘渺的神仙世界!
  周桂珍的作品造型练达,功力深厚,她将对人生洗练的感悟融入其中并不断追求艺术的更高造诣,看似闲庭信步,实则深蕴内涵,气度豁达却又包含女性之温和细腻,对于紫砂的造诣可谓独领风骚。她的作品既深得大师真传,却又散发着自身的灵动,不墨守成规;既蕴含紫砂传统扎实厚重的工艺艺术,又博采众长,将玉器等不同领域的艺术风格融会贯通,并首创不对称造型的几个形体,为紫砂界的珍品。冯其庸先生用“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八个字来评价周桂珍的紫砂艺术。
其他文献
袁耀《潇湘烟雨图》,绢本,设色,纵155.8厘米,横58.5厘米。左上自题:“潇湘烟雨,冷崖耀又草”,钤“袁耀”等印。此画为家父20世纪50年代之初捐赠给安徽省博物馆,后刊登在由文物出版社发行的《安徽省博物馆藏画》第134号图目上。  袁耀,生卒年不详,大约生于清代康熙后期,卒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后。字昭道,号溺渔者,江苏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袁江之子,一说为袁江之侄,根据不多。袁家父子
期刊
青瓷在中国古代的窑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龙泉窑系青瓷更是中国古代青瓷生产中的巅峰。龙泉窑系的青瓷窑址在龙泉、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青田、永嘉、泰顺、文成、武义以及福建浦城、松溪等地均有发现,其中以龙泉市窑址最为密集。就目前调查所知,龙泉市境内有窑址366处,广泛分布于11个乡镇,46个村,173个自然村中,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窑龙泉窑遗址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大窑以及金村
期刊
高安窖藏元青花共有19件,据高安文博专家推测,此窖藏主人为元后期伍兴甫、伍良臣父子,因其权高位重,故而能获此珍瓷。笔者认为高安窖藏青花瓷与窖藏主人似有不少微妙联系,特别是高足杯,似并非为赏赐或购买之物,而应为窖藏主人亲身前往监制之物。    首先,青花高足杯中有一件罕见诗文杯,杯心中有草书“人生百年长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图1)。笔法洒脱,清新生动。其他窖藏器中均无此诗句,甚至纵观元青花产品也绝
期刊
元朝是我国北方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对我国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这种变革一直影响到清末。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银本位”,同时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虽数量不多,但种类繁杂。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法定官币,即官铸流通币,仅铸于世祖、武宗和顺帝三朝;另一类是寺庙供养
期刊
一、引言    我国的毛笔有悠久的历史。《诗经·邶风·静女》云:“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笺云:“彤管,笔赤管也。”现存最早的有战国时代的笔(见1954年12期《文物参考资料》),还有汉代居延笔(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之“记汉居延笔”)。几千年来毛笔不断改良,促进了汉字书写的演变和书画艺术的发展。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上的题记、款识都有时代特征,这与青花匠师选用的毛笔有密切关系。本文试从中国书法艺术的
期刊
铜镜作为古代人类日常生活的用器,最早要数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齐家文化的铜镜。我国汉代和唐代的铜镜,凭其精湛的青铜铸造工艺和精美的艺术性,堪称我国铜镜史上两座高峰。汉代名镜迭出,丹阳铭铜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丹阳,人们很自然想到江苏丹阳,其实早在汉代,丹阳郡治设在宛陵,即现在的安徽宣城宣州。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丹阳,即秦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更名为丹阳郡,治宛陵。东汉永和四年
期刊
玉觽形构相类,两者单独出现常常难以区分的另一类玉佩件——玉冲牙,是古代与组玉佩(亦称大佩或杂配)兴衰之制相联系的一种弯角形器。一般认为“冲”意指碰撞、叩击,“牙”是指器物的形状。从现有的文献与出土实物看,玉冲牙的出现似应晚于玉觽,文献中的玉冲牙之称始现于西周时期组玉佩之制的记载中。《周礼·天官冢宰·玉府》:“佩玉上有葱衡,下有双璜,冲牙、蠙珠以纳其间。”《大戴礼记·保傅》:“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葱
期刊
(上接第5期)  二、内地风格的明清官窑瓷器    明朝中央政府在继承了元朝在西藏的统治后,至洪武六年(1373年)已完成了对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的政权设置。此后,双方往来频繁。入清以后,清王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衙门,并通过支持黄教,对达赖、班禅等宗教上层人士的册封,以及“金瓶掣签”制度的建立,使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以及对西藏地方的治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将官窑瓷器作为给西藏的最高赏赐之一,自
期刊
日前由宜兴政府举办的“陶都风——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一股紫砂热潮也席卷了京城。在展会上我们发现一个忙前忙后,事必躬亲的身影,他就是江苏省陶瓷协会副会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多少了解一点紫砂的人都知道史俊棠对紫砂行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紫砂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成为宜兴紫砂行业的领军人物。这个不做壶、不是紫砂大师,却在紫砂史上举足轻重的紫砂人对行业
期刊
编者按: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