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所不同的是:传统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必须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多角度立意,具体要求往往是“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等等;而新材料作文考生往往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发表见解。
   新材料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可达到读写并考的效果,又能防止搬套范文,同时能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具有正确的教学导向作用,因此备受各级考试命题者的青睐。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和命题要求决定了其立意应该是多角度的,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囿于习惯思维,只看到材料的一个主要方面,也就是大多数学生首先想到的那个方面,所以常常没有新意。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深入发掘材料蕴涵的多方面的寓意,从而提出新意。
   先看下面材料:
   在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
   如果单纯分析这个故事的情节,我们也可以提炼出一个寓意,进而在面对和这个寓意相关的话题时运用此则素材。但是,这样的分析和运用没有多少新意,在写作中这则素材的作用也就有限。
   从耶稣的角度来讲,他的教育方式很独特,他避免了空洞的说教,而是采用身体力行的方式。这样的教育当然效果会持续得更久。耶稣没有出于对门徒的爱把樱桃直接交给彼得,却采取了让他费点儿神才拿到的方法,没有“溺爱”的成分存在其中。学生在遇到类似教育方式的话题时,这则素材就非常有用了。
   从彼得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类似“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寓意,在写有关“大小关系”的话题时也可顺手拈来。
   如果再更换角度,我们还可以获得其他的寓意。例如,“一件东西的价值往往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它的价值”等等。
   以上的新材料作文很好地诠释了其立意的多角度性,而新材料作文代表着一种新的高考命题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种类型的作文高度重视。笔者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广大考生的一点是:不管什么作文,在审题立意时都要全面理解材料内容,把握主要倾向,抓住主要矛盾,选取最佳角度。因为矛盾有主次,角度有优劣,立意有高下。许多新材料立意时宜综合考虑,取其中心,不宜脱离主旨,如果草率地就某一方面立意,就会偏离题意,只有抓准了材料主旨,才能正确地确定文章立意。
   因此,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还要根据不同材料,准确把握以下原则:
   1.找准对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如: 2006年全国卷(乙卷)作文,材料中涉及到的对象有乌鸦、老鹰、牧羊人和孩子,材料的主角是“乌鸦”,“ 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由此就可阐发一系列的观点。乌鸦角度:①盲目模仿;②缺乏自知之明。牧羊人角度,认为乌鸦“忘了自己叫什么”,由此可确立这样的立意:①一味好高骛远;②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孩子角度,认为“它也很可爱”,则可从以下几个侧面立意:①向强者学习,理应得到鼓励;②拼命追求的精神;③模仿是创新的基础。
   2.分清主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总之,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较传统的材料作文,有着更多的角度,但是真正切合材料主旨的角度也许只有几个。所以,对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我们应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准确把握立意的原则,以确保立意的准确、深刻而有新意。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出高徒”,这都强调了“强将”“名师”是先决条件。“师者,人之模范也”(汉·杨雄),因此,优秀语文老师的激情语言是一支梦幻般的神笔,包罗万象,山川、河流、房屋、雷电、草地、海洋、微观世界、心理世界、幻想世界……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轻松自如,不受任何时空的限制。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激情语言应是一首诗、一幅画,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常说的文情并茂即是
期刊
清晨,洒满阳光的校园里,一棵棵白杨屹立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拂过白杨吹来的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操场上,穿着整齐运动服的学子们,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他们向着自己的理想奔跑;安静的教室里,同学们的眼光不停地在书海中搜索,他们是多么渴望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呀。  高一的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对高中生活的想象?一个月前,刚刚结束初中生活的你们把高中生活设想得多么充实、美好,你们怀着理
期刊
探究题是近年来高考改革中出现一种新题型,它的命题方式灵活多样,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近几年的高考探究题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考查阅读思维的多元性,考查阅读思维的联系性,考查阅读思维的开拓性,考查阅读知识积累运用的综合性和考查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性。  学生要想做好探究题目大体要闯过三关:阅读关、思考关、答题关。我们可以巧借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快速而有效的做好高考探究题。其中“望”大致
期刊
接触新课程教学已近两年时间了,通过这两年时间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探索实践,我对新课改有一些切身的感受,其中不乏春暖花开的喜悦,也有冰封冷寂的困惑与无奈。  一、对新课标的解读  我曾两次参加新课改的培训,亲耳聆听专家们的教诲,也参加过一次网络的学习,对新课程的理论有个人的理解,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
期刊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语文课堂带来巨大活力。由于多媒体具有多样性、科学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这给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天窗”,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充分拓展学生思维,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封闭式”的教学弊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讲述表达与交流的评价时明确指出:“对于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毋庸置疑,在新课程中“态度评价”绝对是少不了的,因为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而实际上,我们以前的写作评价主要停留在写作水平的评价上,而对写作态度的评价是有所欠缺的。态度评价可以分解成如下几个方面:   一、书写态度评价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尺度:一是准确与规范,二是整洁与
期刊
著名演讲学家伍大希曾经说过,没有感情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因为语文课不像数学课中的x、y、z,不带任何感情。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是极其丰富、复杂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带着“情”上课,是一堂课精彩的关键,我主张:语文教学“情”为先。   一、教师讲课要有激情   没有激情的讲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和征服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信任你、欢迎你、敬佩你。教学语言不同于日常口头语言或广播员的播音语言
期刊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它借助人们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美育对培养人的高尚品德,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却往往被人忽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美育一度被学校遗忘。
期刊
从2010年起,北京语文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文及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考查都增设了两条新考点: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2.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显然,这类阅读延伸题与一般的阅读理解、鉴赏题有一定的区别:一般题的答案往往在文中,解题关键在于搜索、筛选、整合,而此类题型相对而言则能力要求高,综合性也很强。解题时既要紧扣文本,
期刊
我是一名教师,美其名曰“辛勤的园丁”,栽培着园中的各种花草,他们的盛开,我肩负着重大责任。在不断的探索中我遵从“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育理念,让园中的花儿在幼苗时期就可以认识自我,欣赏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从而为以后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还给学生一个有利全面发展的人性空间,推行人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