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我国教育理念已经发生转变,如今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增添了经典诵读等项目,通过经典诵读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利于传承经典,提升中小学生文化自信。但是在目前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无法实现理想教学效果。本文详细解析了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并对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的路径作出探析,希望可以改善经典诵读中的不足之处,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渗透路径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利于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小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品读经典,感受文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调查显示,在如今的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改变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改进经典诵读的方式,培养小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诵读经典,感知传统文化魅力,可促进小学生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提升,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一、利用小学语文诵读经典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丰富知识储备,促进文化传承
  在传统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以及答题策略的灌输,通常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自我精神世界的建立,不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如今科技网络十分发达,学生沉迷于网络以及电子产品,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增加经典诵读项目,在阅读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构建强大的精神世界,提升小學生的文化自信,进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二)提高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通过诵读经典,可有效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文化水平,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文学著作的理解能力。小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诗歌以及名著,通过对其中内容的解读,可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诵读经典,探究经典,感受传统文化,可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得到平衡发展。
  (三)发挥德育功能,培养思想品质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包含大量与德育相关的内容,因此,在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诵读经典,感受文化,体会传统美德,可有效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如阅读《三字经》,不仅能教育孩子刻苦学习。国学经典当中包含大量文化知识以及传统美德,通过经典,感受文化,发挥其德育功能,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得到升华。
  二、通过诵读经典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行性策略
  1.丰富诵读内容,加强文化渗透
  想要提升小学生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诵读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当中的内容,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引入相应的名篇佳作、诗词歌赋等课外读物,丰富诵读内容,利于提升学生诵读兴趣,加强传统文化渗透,促进小学生文学素养得到更好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并且小学阶段学生拥有较强接受能力以及丰富想象力,教师选择课外阅读素材时,可以以短篇诗歌、童话等为基础,丰富小学生诵读内容,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实现传统文化有机渗透。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司马光》一课的学习为例,在进行这篇课文讲解时,发现小学生对于司马光解决小朋友的办法十分感兴趣,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进行讨论,经过教师寻回发现,小学生对司马光思考问题的方式十分感兴趣,司马光的同伴掉进水缸里,一般人会思考如何帮同伴从水里救出来,而司马光想的是如何让水溜出去,学生认为司马光的想法不一般,十分聪明机敏,对司马光十分佩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兴趣点为学生拓展课外经典诵读,教师可以把《曹冲称象》《骆宾王咏鹅》《甘罗拜相》这几个与《司马光》相似故事的绘本放入教室内的读书角,供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可以通过诵读这些经典故事,体会古代儿童的智慧,培养学生提升自我的意识。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可有效帮助小学生掌握古代先贤的传统文化思想,学习古代智慧儿童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德。
  2.创新诵读形式,激发诵读兴趣
  通过诵读经典体会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为培养小学生的经典诵读兴趣,不仅需要丰富诵读内容,还要注重开展创新型诵读形式,以此可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幅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草船借剪》一课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课文诵读,让学生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旁白等角色。通过饰演不同角色进行课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个人物的情感以及心理状态,利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内阅读评价,让学生之间互相品评同伴的诵读能力,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学习同伴的优点,以此提升个人诵读能力。在进行完《草船借箭》这一篇课文的诵读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适时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三国演义》等其他名著的阅读,可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3.教师加强引导,感受传统文化
  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诵读经典的活动,以自身作为典范,激励、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得到提升。教师是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因此学生心中对教师充满敬畏与崇拜心理,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因此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动力,感受经典名篇著作当中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十五夜望月》这篇古诗时,这首古诗描写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通过这篇古诗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寻关于中秋节的相关资料,促进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引导学生在课后收集关于我国其他传统节日的资料,包括节日的由来、发展、习俗等,并在下次课堂中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通过教师加强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发学生思维,促织学生养成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结语:
  总之,在课程改革要求之下,教师要加强提升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平衡发展。通过经典诵读,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可有效开拓学生眼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爱上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更好落实。
  参考文献:
  [1]韩春阳,孙建国,陈丹.小学语文中的经典诵读教学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962-966.
  [2]黄海磊.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中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00.
  [3]赵来伟.浅谈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78-981.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阶段,读写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同时掌握的两种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把读写结合教学,才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另外,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一些描绘人物特征、自然风景以及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美语句,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并灵活的运用在写作中。本文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其提供一些参考。  【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基于课堂的教学方法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表明教学方法的创新已成为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在新时代,教师们需要有创新的观念,并激发学生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实现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上课的方法是“填鸭”教学策略,但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不应再使用这
期刊
微时代我们将如何教学?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一个新话题。从2018年我参加了“名师送培”大篷车行动以来,两年多时间我上了共计17次的公开课。在这之前我是一个想到上公开课就紧张得发抖的人,非常非常感谢我有这样难得的平台!这三年来我经历了不敢上公开课→能上公开课→基本会上公开课→上优秀的公开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上美术课、上有效美术课、探索高效美术课的过程。通过我的实践确实表明,微课不仅改进了课
期刊
【摘要】我们开展科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遵纪守法,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科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的习惯和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懂得“做人”的人,是非常的重要
期刊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用不屑一顾的神情去指责他们。  马斯洛有关人的五层次的需要,对教育最大的启示就是:老师要欣赏学生,让学生要有成就感,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求得自已内心的“愉悦”,在课堂学习中激发产生向上的动力,进而“乐学”。  一、在“生本教育”中,“尊重”
期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的运动造成的。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可营造活跃及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流程,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美术课堂向着科学和更高效的领域发展。故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敢于创新和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课堂教育;创新;审美教育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形象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以视觉的承载表达人的思想观念、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亩、吩”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浇”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化,对初中生生态文明的认识得到逐步加深,同时,教师需要将生态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中,这已成为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生态意识,法治课程和课程的各种特征,全面融合生态文明的概念、生态文明的活动以及相关的生态文明教学。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态教育;教学策略  如今,创建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
期刊
【摘要】在阅读范畴层面的“课内窄阅读”、于阅读路径层面的“任务型阅读”及在阅读形态层面的“静态化阅读”作为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种主要方式,其共同特征在“僵化”、“死寂”、“被动”和“肤浅”,而无法适应现阶段的“核心素养”的语文及阅读教育新依据和新指标。因之,在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亦当基于此而实现在“课外宽阅读”、“体验式阅读”及“动态化阅读”此三方面的“三新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