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中儿童语言的生长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儿童语言?笔者在这里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指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形成的与人交往沟通、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正在过着童年生活的儿童自己的语言。童心童情引发童言童语,焕发童真童趣。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着指导儿童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等责任,发展儿童语言既要遵循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要葆有儿童期儿童语言的个性与特点,要小心呵护属于儿童的语言,不要任意拔高或逼迫儿童放弃属于他们的语言,让儿童去跳越儿童期,过早地进入成人期,丢失宝贵的童真和童语。教材中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插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文化。教材不仅蕴含着语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还为儿童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作为教师,要凭借教材,引导儿童学会阅读,展开亲历阅读的过程,让儿童不断触摸语言,不断感知语言,通过自己的体验去理解感悟教材,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思想的启迪。
  一、朗读品味,整体感知,突出童话烂漫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文章是读懂的,而不是教懂的。”培养语感最直接的途径是让学生有效地朗读。何为有效的朗读?杨再隋先生说:“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概念是在同步的、总体的感受中形成的,对同一事物,只要有可能,他总是会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体验和认识,其中既有视觉的,又有听觉的,而且还常常伴之以动觉。对于儿童来说,各种感官是一体的,感觉和反应是一体的,身体和精神也是一体的。用整体的方式来感知和反应,这正是人类最根源的方式,也是儿童最擅长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应儿童整体感知的特性,充分发挥儿童各种知觉的优势,引导儿童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出画面,读出情感,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话中有意、脸上有色,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去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表现对语言的感悟,感受自然和生命的成长。如笔者教学《青蛙看海》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高山图):山那么高,而青蛙只有这么一点点大,难怪他忍不住叫起来:“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当青蛙,读出心中的感受?(指名读,学生情不自禁地自由读)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山高得出乎我的想象,白云都成了它的腰带。
  师:你为什么瞪大了眼睛?
  生: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山,脖子都仰酸了。
  师:(动画播放)看着看着,青蛙感觉山越来越高,而自己越来越小,他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谁来吸上一口凉气读?(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眉头都皱起来了?
  生:山太高了,老鹰都要使劲飞,我担心自己登不上去。
  师:你为什么声音都颤抖了?
  生: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看了让人害怕,腿直发软。
  师:一心想看大海的青蛙,看到了这么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忍不住发出了感叹,请带着你们的感受再读读,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一丁点儿的朗读技巧指导,儿童却能读得那样有滋有味,没有一个个连环式的问答,儿童却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化身为那只青蛙,感受着青蛙的惊讶、害怕,并与自己的情感体验连通起来,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生动。此时此刻,语言立体起来,丰满起来,书中的人物也“活”了起来,学生的语感也就慢慢地培养起来了。
  启示一:儿童感悟语言不需要朗读技巧,教师要引导、点拨儿童在生动的情境和无限的遐思中丰盈内心的体验与情感世界,在吸收积累语言的同时注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巧设情境,有情有趣,凸显童言无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儿童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之中,丰富的情感才会被调动,强烈的表达欲望才会被激发,进而在无拘无束的对话中生成新的语言。
  1.问题情境促乐趣,好奇探究显童真。“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儿童对自己未知的、感兴趣的话题会倾注所有的热情与精力。问题情境的巧妙创设能把儿童带入向往的阅读天地,使他们在大胆的想象中体验情感,与作者、文本发生情感共鸣。在开放的心境中与激情四溢的表达中,个性化的语言自然流泻,情感与语言水乳交融,智慧语言不断闪现。如《青蛙看海》一文开篇写道: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为了引导儿童强烈感受青蛙看海的迫切愿望,为下文青蛙为了实现愿望坚持不懈地登山埋下情感的伏笔,笔者在教学中这样设计问题:(配图音乐)又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青蛙又一次站在湖边,他望着圆圆的月亮喃喃地说道:“月亮啊,月亮啊,你告诉我大海究竟是怎样的?”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看海。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呢?请小朋友大胆地猜想一下。在音乐的感染下,在问题的促发下,原来“隔岸看火”的儿童纷纷把自己化身为青蛙,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一朵朵智慧火花不斷闪耀:“青蛙常常听妈妈说大海很美,像一块碧蓝碧蓝的宝石”“这不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他有海阔天空般的志向”“大海边有他的朋友在等他,他们早已约好了在海滩上筑碉堡”“青蛙想去看看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看它喷水柱”“青蛙想去看看大海究竟比湖大多少,他要给小伙伴们讲大海的故事”……各种奇思妙想就这样滔滔不绝地从儿童的嘴里迸发出来,这是儿童从心底流淌出的最纯真的语言。此时,笔者不失时机地点拨“蔚为壮观、海阔天空、盛情邀请”等词语,及时丰富学生的语言和情感,学生情动而辞发,获得思想与语言的同构共生。
  启示二: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依托文本,挖掘贴近儿童生活的、体现儿童情趣的、反映儿童思想的内容,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倾心营造与儿童心灵相通的问题情境,让滋润儿童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洒进课堂。
  2.逼真表演促情动,真情体验露童趣。“儿童是天生的歌唱家、舞蹈家、绘画家、表演家……”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表演情境,能激起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让学生进入文本,在表演中强化对语言的揣摩,对情感的体验,并在对话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如笔者在教学《青蛙看海》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配图演说)在青蛙的眼中,原来高不可攀的大山变成了一级一级地台阶,他就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让我们来分角色表演,一人当青蛙,一人当松鼠,跳上山顶看大海,好吗?松鼠跳一下,青蛙跟着跳一下,松鼠跳两下,青蛙跟着跳两下,松鼠不断地鼓励着青蛙。
  生:加油,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再跳一下,好,跳得好极了;青蛙你真棒,不愧是我的好朋友……
  师:青蛙充满希望地往上跳(让学生连续蛙跳15下,此时学生渐露疲惫之色)。跳了一阵后,青蛙有什么感觉?
  生:我上气不接下气了,我腿像灌了铅一样,我知道腰酸背疼的滋味了,我已滿头大汗……
  师:放弃吧?不去看海了。
  生:不行,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我不可以半途而废;如果这点困难我就坚持不住了,我还能完成其他事吗?……
  师:松鼠又带着青蛙往上跳(让气喘吁吁的学生再连续蛙跳10下,此时学生已东倒西歪,很多学生瘫坐在地上)。这时的青蛙有什么想法呢?
  生:(学生边说边大口喘气)我连话都说不动了;让我坐一会儿吧,我站不起来了;我口干舌燥。比跑400米还累……
  师:还有好多路呢,放弃看海这个愿望吧!你们碰到了那么多困难,为什么还要坚持?
  生:就快到山顶了,我不能前功尽弃;就快看到梦寐以求的大海了,我快要实现自己的愿望了,我不能放弃……
  师:为了实现愿望咬牙坚持着,坚持着,始终没有放弃——这就叫坚持不懈。
  从儿童的话语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不仅理解了“鼓励、累、坚持”这些词,而且在实践中学会了正确运用。儿童此时的表达已不再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表演实现文本语言的实践与再创造。
  启示三:教师创设的表演情境要逼真,让儿童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化身其中,做其所做,思其所思,做到触摸人物的脉搏,体验人物的情感,从而拨动儿童的心弦,激发儿童内在的情感,让儿童充满真实感受的个性化语言飞扬,创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三、激活思维,质疑分享,彰显童语飞扬
  “阅读不仅在于对文本的理解、接受,而且还在于对文本的质疑、挑战,以至于对文本的再创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激活儿童的思维,尊重每一个儿童对语言规律及语言素材的真切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不自觉的“内在知识”,并获得精神文化的丰富与提升。如笔者教学《青蛙看海》的教学片段:
  师: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你能想象他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吗? (学生自由读、同桌讨论)谁来读第一句?你怎样来读这句话?(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学生以疑问的语气读,连续三人都这样读,在老师即将开口时,有学生举手提问)
  生1:老师,我感觉不对,青蛙是跳跃能手,松鼠不会不知道。
  生2:对,青蛙能跳比自身高50倍的高度,这小小的台阶怎么会跳不上?
  生3:那松鼠为什么还要这样问呢?
  师:是呀,松鼠不仅问了,他还带头跳上了一个石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议论纷纷)
  生:这是松鼠在明知故问,是为了启发、引导青蛙,青蛙虽然不能像老鹰一样飞,不能像骏马一样跑,但能像松鼠一样跳上台阶。
  师:是吗?带着启发的感觉读一读。(指名读,虽然语气不一样,但都带着启发的感觉)
  听,这就是儿童思维的火花在闪烁,这就是儿童在质疑后的智慧分享,这就是对文本的个性化表达,此时此刻,他们已将文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融入自己的心田。
  启示四:语言表达的灵气,主要来源于儿童文化的积淀。有了文化的积淀,才有语言的积淀。每个儿童都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他们对语言的不同体验,就会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获得不同的文化与精神。在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学生会逐步学会对语言的倾听与反思,学会对语言的接纳与争辩,学会对语言的欣赏与评判,这不正是经历了智慧共享后的儿童语言的发展吗?
其他文献
有幸聆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课堂上那充满诗情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使笔者情不自禁地与学生一起,在王崧舟老师的引领下,乘着心灵之舟,在语文这一蔚蓝的大海中扬帆远航,沉浸在美的诗境中。  教学片段一:导入——设疑引领,诗样含蓄  “文学是人学”“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语文教学也是人学。陶行知先生便以“营造诗的教育”为终生奋斗目标,他说:“我要用诗的真善美来创造教育,让每一个同学
期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它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具体到数学教学上,应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感、符号
期刊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计算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是对计算过程的深刻理解。理解计算过程不光要知道怎样计算,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这实质上是一个算理问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这一内容安排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是一位数笔算乘法”及“用整十数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数是三位数乘法的基础。“乘数
期刊
“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从小吃苦耐劳,勇敢坚强,聪明睿智,才能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受到启发感染,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有效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感悟美好人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一、树立榜样,自强自立  “自古英雄出少年。”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描写王二小、海娃、雨来、乌塔等少年英雄模范人物的课文,为少年儿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1.学习英雄,渗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1页例2。  片段一:直观操作,体会面积单位产生的意义  1.出示两个面积悬殊较大的长方形。  师:请大家快速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大小。  小结:像这样凭眼睛看看就能判断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作“观察法”。(板书)  2.出示两个形状相同、面积接近的长方形。  师:快速判断两个图形的面积
期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为教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各个学科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学习与研究。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日积月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呢?笔者试图通过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执教的“小数加减法综合练习”教学片段分析,寻找在运算教学中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线索,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主任王永春认为:“小学数学核心素
期刊
古人说:静能生慧。“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是一种沉心凝思的默然。学习需要动起来,也需要静下去,做到动中有静。圈点批注,精心对话文本,做到品味揣摩;交流互动,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取长补短,鉴赏品评;设计问题,确保“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教学有深度和高度;课堂动笔,从读到写,能写出心声和真情。  一、圈画批注文本,“静”读  静读,是深思的前提;批注,是静读的延伸。在静读之余,勾画、圈点、注写能让学生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例3、例4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2.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3. 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期刊
绘本,是图文合奏的图画书。与一般图画书不同的是,绘本更突显图画的叙事作用,简练的文字有时只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小学低段的绘本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绘本时走进绘本,探寻绘本内核,拓展绘本外延。  一、初识——了解绘本构成  绘本,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图画书,是因为绘本具有独特的构成:(1)封面。绘本的封面通常是一幅画,如《我爸爸》的封面就是从正文中选取的一幅图画,这对于正文内
期刊
当初,校园没有树,他找人、找车去外乡镇拉树移植;没有花草,他动手培植;铺设校园绿化带小路,他自己去捡河卵石……在他带动下,全校师生行动起来,学校节约20多万元建设资金。  学校先后6次租地共120亩,建设3个勤工俭学基地,并把全部收入用于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办学条件。  学校离家也就10多公里,但他经常周末也回不了家。他幼小的女儿常常懵懵懂懂地说:“爸爸开会去了。”“荣幸的是,在另一所学校当老师的妻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