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为文化建设提升电力企业标准执行力的策略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i9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标准化是一种管理模式及行为模式的转变,在标准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员工习惯的阻力。通过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标准执行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的内涵,运用企业文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探讨了标准执行的生命周期与员工标准执行的行为特点,提出了通过员工细分、角色定位打造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以提升电力企业标准执行力的策略。
  关键词:标准化;企业文化建设;行为文化;标准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107-02
  标准化是以获得企业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并实施企业标准,以及贯彻执行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过程。[1]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从标准化理念导入、标准化制度建设到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建设的逐渐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成为习惯的过程。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是标准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达到“要我执行标准”到“我要执行标准”的员工行为方式转变,使标准执行成为员工日常的工作行为,在工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用标准指导各项工作活动。
  一、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员工个人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也代表着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精神面貌。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四个层次。行为文化是员工的态度、行为、习惯等的具体表现。
  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执行标准时的动态表现以及与标准执行相关的行为活动方式,经过一定时期形成的符合标准化的价值观与规范要求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习惯。[2]对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的研究,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揭示员工标准执行的规律,以便有效地引导员工树立标准化理念,理解标准化的要求,自愿执行企业标准,科学规范地从事各项工作活动。
  二、标准执行的生命周期与员工标准执行的行为特点分析
  广义的生命周期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客观事物的阶段性变化及其规律。实践证明,员工对标准的认识、理解、执行再到形成惰性的过程同样符合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标准执行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性的变化,分别是标准执行的导入期、标准执行的习惯期以及标准执行的懈怠期。
  1.标准执行的导入期
  主观上,该时期大部分员工对标准文件的熟悉程度低,对执行标准具有习惯性的抵触,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观望心理。因此,在这一时期,不但要让员工熟悉标准文件,找到哪些文件是自己需要使用的,能够指导工作活动的;还需要制定具体的标准执行的行为要求,提高检查密度,加强考核力度。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它对于员工执行标准的习惯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标准执行的习惯期
  通过2~3年的标准执行导入期,员工对标准文件逐渐熟悉,执行标准成为一种习惯,不仅能够自觉执行标准,并能有效地优化完善标准的内容。在这一时期,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逐渐形成,执行标准成为一种自觉,可以减少检查频率。
  3.标准执行的懈怠期
  客观上,如果标准总是不能得到有效的完善,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价值降低,甚至阻碍工作的效率,员工会逐渐失去执行标准的信心,产生标准执行的懈怠情绪。[3]
  三、员工细分与标准执行的角色定位
  电力企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三个子体系,它们分别从管物、管事与管人三个维度发挥作用,涉及企业各个层级各个专业领域的人、事、物的规范管理。如果把标准执行当成少数人的义务,则不能达到标准化建设的效果,因此,必须让整个企业全员参与标准执行。由于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员工在企业中的分工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对行为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也就有所不同。对员工进行细分,准确定位员工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是标准执行策略的具体细化,是全员执行标准的前提,可以确保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的有效性。
  根据员工所处不同层级以及所在岗位工作的特点,电力企业的员工通常可以细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班组长、一般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以及新员工等六种类型。在员工细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点可以确定员工在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中的角色定位,明确标准执行的关键行为点。
  四、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的思路与对策
  1.高层管理者对标准执行的行为引领
  高层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员工的行为有着引领、激励与强化的作用。在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过程中,高层管理者一是要带头了解标准、学习标准、讨论标准如何指导日常工作;二是要为标准执行提供制度支持,督促制定标准执行的考核办法,建立标准执行的月度通报及月度例会的沟通机制;三是通过到基层调研标准执行情况,解决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使标准执行能够切实提升工作质效。
  2.中层管理者对标准执行的行为督导
  中层管理者处于决策层与执行层中间,具有桥梁作用,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中枢系统。在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过程中,中层管理者既是传播者又是建设者,一方面要把公司的要求传达给员工,另一方面还要督促、指导员工的具体行动方式。
  (1)扩大标准识别范围。由于中层管理者需要检查、指导员工执行标准,在标准识别时,除了选取本岗位需要使用的标准外,还需要收藏与本部门管理事项相关的标准,通过扩大标准识别的范围掌握部门内其他岗位的标准。
  (2)组织员工学习标准。员工有效执行标准的前提是熟悉标准文件,为此,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设计了《标准学习计划及追踪表》,以部门为单位由中层管理者每个月初制定标准学习计划,并明确标准学习的组织者、学习参与人员、时间安排等,在学习完成后对标准学习讨论的主题、学习效果以及意见建议等进行记录。“学习效果”与“意见反馈”能有效地引导大家思考现行标准如何运用于工作中,检验大家对标准的熟悉程度。   (3)指导下属执行标准。除了组织学习标准外,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对标准执行情况形成常规议题。一是检查管理岗人员月度工作计划中的对应标准填写情况。二是对标准执行情况提要求、听建议,从而使标准的执行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4)检查标准执行情况。中层管理者对员工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一是通过《标准执行督查表》的方式,了解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二是通过月报了解标准执行情况。
  3.班组长对标准执行的行为示范
  班组长既是执行者又是管理者,在生产操作现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过程中,班组长是否能熟练使用标准,是否带头执行标准,一方面直接影响下属的标准执行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技术标准对现场生产操作的指导作用,以及管理标准对管理行为的规范作用。班组长对标准执行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下属进行标准执行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本班组工作相关的技术标准,培训方式主要结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二是班组长带头执行标准。班组长对下属标准执行的培训以及带头执行标准的情况主要通过各班组的《标准体系运行月报》进行监控。
  4.一般管理人员对标准执行的行为保障
  一般管理人员包括公司本部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与各单位的职能管理人员,承担专业管理及对一线生产人员工作指导和检查的责任。在标准执行的过程中,一方面管理人员要负责对标准文件中规定的与专业相关的事项进行解释与培训,确保一线生产操作人员正确理解标准文件的规定;另一方面他们要收集标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与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确保标准体系始终能指导日常的工作行为。
  5.生产操作人员的标准执行行为体现
  电力企业的生产操作人员从事的是程序化工作,执行的标准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对技术标准的使用上。在标准执行的习惯养成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提醒他们使用标准,另一方面要检验生产操作人员是否执行了相关的标准,同时尽量不增加生产操作人员额外的工作量,在标准识别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标准执行日志》,由员工在每天下班前填写,日志的内容大部分以勾选的方式完成。对于在工作中找不到标准依据的情况,要记录在日志的“发现缺失标准记录”栏中,以便为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同时,为了使生产操作人员熟悉标准的内容,更有效地执行标准,还可以通过每年开展1~2次标准化知识与标准执行竞赛,激发与保持生产操作人员学习标准和执行标准的热情。
  6.新进员工标准执行的行为培养
  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强调的是全员执行标准,新员工也不能例外。对于新员工来说,不仅要建立标准化的理念,更要弄清楚每一个标准如何使用,与哪些具体的工作相关。为此,对新员工的标准执行培训工作主要安排在进入公司的1~3个月见习期与3个月的轮岗期,将见习或轮岗与具体相关标准的学习结合起来,使新进员工在一开始就以标准文件的要求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标准执行习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标准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标准体系的建成只是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步,标准的有效执行需要企业管理模式及员工行为方式的转变,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打造对标准执行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员工在工作实践中保持正确的做事方法与行为规范,实现标准化建设对企业整体工作质量提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胡亚平.企业行为文化-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必要条件[J].经济师,2001,(9).
  [3]王宁刚,吕东,韩利强.标准执行偏差与隐患成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6).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竞赛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强化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协作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关怀。通过建立耦合型创新基地,推广耦合型培训模式,组建大学生耦合型科研团队,强化耦合型师资队伍,构建跨专业科技竞赛的基础平台、培训交流平台、科研平台、智力平台,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地方本科院校分层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是相违背的。立足于地方本科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层次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体上呈现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最直接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必须强化自身执行力,坚持思想创新、行动创新、理论创新。以PDCA为视角,探讨如何培养高校辅导员的创新能力,提升其工作执行力。  关键词:PDCA理论;高校辅导员;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033-02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PLC课程中学生学习被动、实践内容更新慢、无法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弊端,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健全科学考核制度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现了理论学习、SRTP式实践训练和课外创新活动的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实际为主导,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SRTP式实践教学;PLC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根据“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方针,针对现行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问题,提出“三个注重”的教改目标,即注重整体、注重通识、注重工程。在此指导下,充分结合电子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特点,开设面向工科大学生的通识型选修课“模块化电子系统设计”。通过一系列精心设置的模块演练和系统综合,帮助学生建立对电子系统的感性体验,领会系统视角与模块分解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学以致用,
期刊
摘要:市场营销(电力方向)专业的兴办是电力市场变革的产物,是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及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在分析市场营销(电力方向)专业目前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学生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管理等专业建设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营销;就业;课程设置;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完善,高校两级教学督导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形成了一种督管、督教、督学的三位一体两级督导管理模式。二级督导没有固定模式,存在分工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以专业内涵督导为主体的二级学院督导方式,明确二级督导在两级督导模式过程中的定位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二级督导;专业督导;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
期刊
摘要:以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内容,结合“自动化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践教育的实施,讨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并取得了较高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创新实践教育成果。  关键词: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教育;培养模式;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067-02  高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日趋复杂和思想意识的日趋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入党积极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特点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准确把握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善于利用网络在传播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的作用,是积极应对的有效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投资方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严格,费用日渐透明化,暴利时代已成为历史。如何在有限的利润范围内,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控制成本,这是施工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分包;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105-02  电网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政府和公众关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