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为先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trac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君子忧道不忧贫”,在这句话中“道”指的就是“道德”。 在小学阶段开展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主动地分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利用多样化的方法展开情感教育,创设德育情境,以便强化学生的德育感知,逐步让“德育之花”开遍学生心间。
  关键词:德育;小学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自古我国就非常注重道德品质的教育,随着这些年“立德树人” 教育思想的提及,在为学生讲述基础知识时,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创新教育手段,促进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秉承德育教学的目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为学生创建有效活动,以便学生在提高学习知识效率的同时,可以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素养的发展。
  1 构建优质班级德育环境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实现对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先做好对德育环境的有效构建。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环境状态会直接对他们的思想观念、语言、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我要求班级中必须使用礼貌用语,而且我在与学生交流时也会使用礼貌用语。这就会构建起以礼貌为基础的交流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时刻保持有礼貌的状态,并在与同学、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这对于他们正确语言习惯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引导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会在制定班级制度时融入德育内容。考虑到德育工作的特殊性,我在制定班级制度时会专门举办一次班会,让学生也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定环节中,由此来落实他们的班级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在此环节会忽视学生而自主制定班级制度,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保证制度的科学、有效性,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让学生缺少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人翁意识,这会影响他们对班级制度的态度,而且此种方式违背了德育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的观念,让学生自己制定约束他们言行举止的班级生活规范。由此在进一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班级归属感,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2 明确教育的方向
  拓宽德育的渠道为立德树人目标实现打下坚实基础,德育的开展方式比较多样,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在各类型的活动中融入德育的内容,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少先队活动有实践性以及组织性,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融入德育的内容,帮助少先队全员形成明确的认识。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信自尊自立自强,通过体现出德育实践性,把抽象理论知识转变成有效生活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把德育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有助于强化学生思政理论知识学习。
  3 实现班级事务师生共管
  实现班级事务师生共管也是小学班主任提升班级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方法。所谓“师生共管”,是指在班级事务当中,学生作为班级主体,他们应当与教师有着同等的主权和地位,由此做到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来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并让他们在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获得道德素质、价值观念的提升。例如,针对一些学生在班级中吃东西、乱扔垃圾的问题,我专门召开了一次班会。在班会当中,我先明确指出在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制度中“不在班级吃东西,不乱扔垃圾”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之后,学生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并说明了原因。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仔细听每个人的发言,并进行总结,之后我提出如何在不违反班规的前提下解决部分同学没吃饭的问题,因为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学习。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更为主动地思考和讨论,并最终想出了可以在课间到班主任办公室吃的方法,而且只能吃简单、方便的食物。针对“乱丢垃圾的问题”,学生则一致表示要予以杜绝,乱扔垃圾的学生还主动进行了自我反省,这让我非常意外,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师生共管在班级管理和德育中的关键作用。
  4 注重优化教育过程
  德育渠道拓宽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融入学生为本理念,调动学生在思政课程知识学习方面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当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把德育和少先队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这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以及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认识有着积极作用,在多样化以及丰富性活动开展下,能激发学生了解思想政治内容的兴趣。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要能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通过少先队活动为渠道,把德育融入其中,德育课程的开展,以及实践活动的实施,对周边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使立德树人的任务得以有效落实。
  5 创新德育形式
  拓宽德育的渠道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促进力量,教师要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要求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在不同的活动形式中融入德育,提高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德育课程的创新是比较重要的,要注重在“知、情、意、行”中增强德育实效性,能结合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积极创新,避免盲目和随意,要从春风化雨以及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考虑,积极引导,和学生的兴趣以及年龄特征相结合,通过创新少先队德育课程,启发学生产生内心情感体验,这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能发挥积极作用。要注重在活动开展方面强化实效性,把抽象的思政内容还原成学生的生活体验,保障少先队活动的丰富以及实践性,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素质。除此之外,要注重在活动资源的开发环节加强质量控制,积极构建“合力育人”德育环境,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探索实践性的生活性的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園亲近自然。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方法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还能够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带来助力。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除了要发挥自己的教育管理、引导作用,还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体验空间,让他们可以参与到班级管理、生活当中,并从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进而实现道德素质、思想观念的教育,真正做到将德育从教师的灌输转变为学生的体验,实现德育基本模式的改变,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雅青.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161-162.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其社会认可度的逐年提高却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因此,我们选择某学院300 位在校大学生进行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真实态度,明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改革对大学生培养的影响,从而对现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的完善提出进一步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对于班主任来说育人是根基,根正苗才能正,所以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将琐碎繁杂的管理工作化繁为简,这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反思,笔者将自己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感悟分享如下:  一、 言行垂范,家校合一。  行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一言一行做学生的表率,往往
摘要:当前,我国对于基础的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而且教育行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成就,而在教育基础事业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开展农村小学学校的教育,因为其直接关乎到我国在教育行业发展的水平以及标准。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收入的提高以及改善,对教育事业也看得越发重要。虽然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提升教育,但是在农村中,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却是停滞不前,并且让人堪忧,因为在一些地区比较偏远的地方,农村的学生缺乏系统
摘要:学生步入小学会学习基础语文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小学低段就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分析了小学低段可以采取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低段语文;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正是了解知识、习得技能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把握住这一有效时机对学生开展教育,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当前高中教育教学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也更为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中,英语应用文写作已经是高考的必考考点之一。一方面是为了考试,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要求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师要找对方式方法,进行英语应用文的写作教学。目前,基于我们的教材本身,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是一种行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的普及时间较短,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传统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很好地指导课程的实施。因此,在当前的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信息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是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困难点。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的评价和引导方式对其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如何利用教师评价使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自信心,是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并完善的问题。那么本文就将针对激励式评价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与实践方式进行思考。  关键词:激励式评价;小学数学
摘要:近日,苏州教育局印发了《苏州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减缓衔接坡度。从《实施方案》中不难领悟到文件精神的所指所向,文件从科学的角度审视当下幼小衔接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坚持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的基本原则,减缓衔接坡度,化解家长焦虑,全面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指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学习能力已然成为一项个人必备技能之一。本文将从核心素养下的学习能力入手,解读学习能力的内涵,剖析目前初中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并结合教学提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 核心素养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信
摘要:当前针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再结合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互联网+概念也在不断的创新中。由于需求的增加,心理咨询类APP应运模式开始不断的激增,这也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提供了更新和更加全面的渠道。本文选取了叮当APP为例,分析了叮当APP项目的作用,同时针对APP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传播;心理咨询类APP;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