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当年土记者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o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珍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张44年前,即1971年1月14日,我上山下乡当知青期间参加陕西省宝鸡县广播站“土记者学习班”时的合影留念照片。
  当时,那期学习班只有来自基层公社的三人参加,除了我来自山区龟川公社张家崖大队外,还有一名是来自汘河公社的社企员工陈志亮,另一名是来自蜀仓公社的电话员朱培君。学习班结束前,我们三人相约在当时的宝鸡县革委会所在地虢镇的县照相馆拍下了这张留念照片。
  说起“土记者”这个词,今天的青年人可能不熟悉,甚至不知道也不了解它。“土记者”这个名词是指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各地基层县广播站在城乡设定的不脱产“记者”。他们在所属公社、大队或者厂矿、单位有本职工作,兼职当“土记者”,除了采写本公社、本大队、本单位的新闻稿件外,也可以根据需要由县里、公社统一组织去采访当地一些重点新闻稿件。
  我大约记得,当县里组织集中采访时,每人每天按规定发给7角钱伙食补贴。而农民身份的我外出采访时,生产队不给记工分,也没有收入。如果要记工分,可以按规定每天交生产队4角钱,队里再按原先给你个人评定的工分标准记上工分。有工资收入的“土记者”脱产外出集中采访时,有上级通知证明,则不影响工资收入,发给的钱就用作个人伙食补助了。今天的人听了可能会觉得补贴太少了,但是当时1斤米或者面粉才1毛多钱的物价水平,山区生产队1天的工分值才几毛钱,因此这样的补贴是与那时的经济水平基本相适应的。
  记得我们那期“土记者”学习班,起初大多是跟着县广播站的编辑兼记者一起下乡共同采访录音、编写稿件。后期因为工作熟悉了,有时也会派我一人或三人一起下乡去公社、大队、生产队采访。
  在采访时,我们有时乘坐长途公交车,有时骑自行车,有时步行,有时还要乘坐渡船过渭河去南岸采访。采访的地方有渭北高原的生产队、渭河两岸的平原公社,也有秦岭山中的十八盘大队。采访的对象有公社的书记、大队书记、队长,也有生产队长、会计和普通社员以及插队知青。
  吃饭时,我们大多时候吃的是派饭,就是派到不同的社员家。有时是在大队食堂买饭吃,如当时全省闻名的“创四好争五好”先进典型磻溪公社红旗大队。晚上,我们就住在公社客房、乡镇旅社或者大队办公室。
  在社员家吃派饭时,由队长按生产队派饭顺序派到各个社员家就餐,五保户除外。当时按规定,我们吃饭要给社员家每人交1角钱早餐费,午餐和晚餐都各交2角钱,同时交付个人定量标准内每顿的粮票。不足社员的部分,由生产队在队里其他粮项目下按定额发给社员家原粮补助。
  当时我们采访的内容有农业学大寨、创四好生产队、五好社员、科学种田、学哲学用哲学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还有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事迹等。这些先进典型有大队的、生产队的、公社的、铁姑娘突击队的和治理沙滩与梯田专业队的等等。报道的集体先进典型居多,而个人的却不多。
  采访中有时我们还要背着录音设备,去搞现场录音采访。通过采访活动,我亲身体验到了当时平原、山区、高原的农村地区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耳闻目睹了广大农民的艰苦劳动和忘我牺牲的精神。我也深深体会到当时农村生产工具的落后,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与粮棉的来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体会到公路、交通对山区人民的重要性,看到了我们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斗转星移,40多年过去了,我们整个国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也从一个插队知青成为了一个高职院校的退休干部。然而,在农村的这段“土记者“经历对我工作之后,包括后来在地区、市里编辑行业内部刊物、担任省市报刊、电台通讯员和特约通讯员以及担任行业报纸记者与顾问等,都受益匪浅。
  如今,每当我看到这张老照片都感慨良多,浮想联翩。这正是:上山下乡去种田,广阔天地受历练。当土记者开眼界,获益一生苦变甜。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末,山东高密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一农户家中征集到4幅清代画像和一幅清代圣旨。经核实,此4幅画像为当地一任姓人家父子两代人的画像,圣旨亦与该家族有关。  该任姓家族的居住地在高密市柴沟镇梁尹村,于清代曾显赫一时,前后共出过5位进士。现在去这个村了解情况,有些事情就连他们的后代也不知道,而画像和圣旨为我们多多少少提供了一些依据,实属难得。  在照相技术还没传入中国之前,想要留下一个人的
期刊
在中国传统习俗“岁朝清供”中,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因为新春伊始,需要有一点儿色彩来作为衬托,而且花有芬芳,有不懈的生命力,加之国人尊崇“生之喜悦”,借助这些美好也能表达出人们对未来一年的憧憬与期盼。  抱着想要对“岁朝清供”以及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进行更多了解的心态,2014年12月末的一个午后,我们走进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艺术工作室。素怀清韵轩主人吴永刚虽然年轻,却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非常挚爱与痴
期刊
从开始着手做这个策划,笔者就一直在思考,插花对我们当代人的生活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者阅读了7本有关插花的书,尤其是黄永川先生的《中国插花史研究》,受益匪浅的同时又再一次感到惶恐。近几年来,笔者每做一次策划都会产生惶恐的感觉,深怕自己才疏学浅而贻笑方家,此次尤甚。笔者这个连一束花都未曾插过的人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插花文化讲清楚吗?  于是,为了做好策划,从小就跟“心灵手巧”
期刊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插花可以大体分为东、西方两大风格,西方插花以欧美为代表,东方插花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中国插花和日本花道。与中国插花相比,在世界上日本花道的名声更大。不过,日本花道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佛前供花,中国插花与日本插花本是同源,两者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各有特点。  为了探寻其中的奥妙,本刊记者近期采访到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插花大师万宏先生,以及北京插花协会理事、研习和传授日本花道最古老
期刊
“岁朝”在中国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日,现在我们称之为春节。《尚书大传》对之释曰: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称“三朝”,指的也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为庆祝新年的这一段时间,中国历代有很多习俗,其中,宫廷贵族、风流雅士将插花供奉于堂上,以表示对天、对祖的敬意,配上灵芝、如意、柿子等,以招祥祈福,这样的插花称为“岁朝供花”或“岁朝插花”。  在一岁之始,人们为了除旧布新,装点新年新景,往往在家中插上几
期刊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急剧变革的王朝,魏晋300余年间,更迭的王朝共有30余个,每个政权的经济政策也不尽相同,在形式上就表现为不同货币种类的发行与流通。而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为北周王朝发行的“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三种货币,合称“北周三泉”,在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周是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由西魏权臣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定都长安,最后为隋文帝杨坚所取代,并据此统一了
期刊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古代科举考试选官制度有利于朝廷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在我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时期,有许多仁人志士,如林则徐、黄爵滋、关天培、邓廷桢等,皆出身进士。  山西寿阳的祁隽藻,字淳甫,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三代帝师;晋城高平的祁贡,字竹轩,20岁时嘉庆元年(1798年)进士。两人被世称为“山西二祁”。二祁道光年间同朝,一个是军机重臣,权倾天
期刊
它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它不仅是中国有学校以来的第一部教科书,更是曾红极一时的小型百科全书。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以此书作为童年的启蒙教材。它教人爱自然、爱万物、爱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它就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我藏有一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本,共四卷八册。书高27厘米,宽18.5厘米,四眼丝线装订,绵纸印刷。封面左上角贴着印有“澄衷蒙学堂
期刊
从久远历史中走来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一路风尘,一路辉煌,送走一个个旧岁,迎来一个个新春。它寄托着吴地百姓祈福的夙愿,演绎着苏州民俗百态的变迁。当宁静的手艺时代已渐渐成为记忆,迎面而来的是喧杂的现代生活。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积存。我们留恋的也不仅仅是像桃花坞年画一样的手艺,而是做手艺时那一片宁静而祥和的心境。      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个值得
期刊
“当西方剧院的舞台布景从写实风格转而追求现代意义的意象空间、抽象空间、心理空间、幻觉空间时,中国戏曲舞台始终存在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写意特色。” —周华斌《古戏楼研究》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在西方戏剧艺术之外的另一条平行线里自成一派,不需要特定的地点、不需要特定的舞美,因地制宜的特征一直延续至今。这里的“古戏楼”,还有很多其他名称,比如古戏台、古戏场、古戏园等,它只是一个借代词。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