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ead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属于自然科学,是人类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转变的规律性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它涉猎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涵盖了自然界各种千奇百怪的现象与特征。因此,物理课原本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之一。可是事实恰恰相反,不少学生对物理课了然无趣,甚至产生莫名的抵触情绪。
  究其原因,他们认为,物理课理论性太强,概念抽象,对于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缺乏清楚地认识,因而导致对物理规律理解不到位。久而久之,他们便产生了厌学情绪,更谈不上有什么发明创造。针对这种现状,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努力创设易学、乐学的教学环境,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他们才能充分地激发自身的潜能,自觉地去钻研探索。
  一、课初:以景激趣,情趣盎然--创设乐学情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意思为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换而言之,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点燃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向往之”的意识,成为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能课初的几分钟内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准备,紧扣课文内容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以“功率”一节为例,功率的概念比较抽象,虽然在课堂上能举出很多关于做功快慢的例子,但那只是空口白话,远远比不上生动的形象所带来的课堂效果。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课初,我让同学们做了这样一个游戏:讲座两旁的平台上分别放上两盒相同的钩码(每盒10个),男女升各选一个学生做代表到前面参加做功比赛,即把每一个钩码从平台上拿到讲台上(这一过程实际是在对钩码做功),看谁最先拿完。谁先拿完,就说明他做功做得快。结果,台上同学争先恐后,台下同学呐喊助威。当女同学取胜时,掌声一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由此,我得出结论:做功有快慢之分,功率就是用来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这样,同学们身临其境,他们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物理知识,避免了传统死板的说教,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中:以实验为基础,问题为导向,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易学情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教学在物理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教学应该以实验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验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验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因此,我们在上课时,不能因为怕麻烦或器材不具备就不做实验,一讲而过,而要尽可能地变某些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验证性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变理论教学为实验教学。
  以《电磁感应》一节为例,我把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体会成功的喜悦。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逆向思维:“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接着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诱导学生发散思维:“怎样用磁来生电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试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实验,给学生提供了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场景,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简单化。通过实验,学生加深了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物理学问题的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再如,在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在学生使用光具座做实验的基础上,我又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展现物距变化时像和像距连续变化的情景,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因而,物理课应该就坚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发其努力向学的积极性。
  三、课后:深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可以说,没有物理学就没有今天的文明生活。科学素质不仅指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也包括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的能力。所以,物理教学应该更加重视知识的应用,要将课堂传授的只是和现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学完一部分知识后,我会有意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观察、实验、制作的作业,让学生深入生活,体验所学知识的应用。
  比如,在学完电学内容之后,我让学生回去观察常用的家用电器的铭牌上都有哪些符号,它们代表的含义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了解了家用电器的型号及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具备了初步识别家用电器的能力。再如,在学完电和磁的内容之后,我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自己设计制作一些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装置,结果有同学设计制作了小定向船(用磁化了的钢针做方向盘),有同学制作了有色灯泡(红、绿)交替发光的彩带等。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其要善于寻找生活和生产中的物理因素,让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的兴趣,在其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物理课将其引入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从而实现其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发展空间。课堂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讨论,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讨论的“有效性”却总是事与愿违,大量无序的
期刊
2011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将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直接改为“教育信息技术”,这一更改立即引起教育技术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与争论。高等教育的更改之势波及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  从2001年起,我国在中小学阶段正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各地不同的经济、政治、教育状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情况也大不相同:有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有信息技术课
期刊
一、开放的课堂秩序,让师生距离“近”起来  传统的课堂,教师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坐得端端正正,个个正襟危坐,没有得到老师的“批准”,不得“乱说乱动”。久而久之,也在学生身上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恐惧、丧失学习动机、对学校产生厌恶等等。  将心比心,对于生性好动的学生来讲,要他“坐禅”似地坐上一天又一天,而且“苦海无边”,能不难受吗?美国一位发明家曾回忆说:“一想起在学校里听老师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的课,
期刊
一、影响科学学困生学习的认知困难分析  中学生思维品质不够成熟、基础知识缺乏以及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认识和理解,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等都使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困难。科学学习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确定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不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不能有效地计划、监控解题步骤以达到目标,不能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策略,也很少有运用策略的意识。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强大冲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它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
期刊
小学生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促进小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其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
期刊
经常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上课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坐在教室里还不如不坐在教室里。每次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到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难道我们所追求的仅仅是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坐在教室里吗?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学到知识,有所发展与收获,让教育的阳光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房呢?惟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新世纪的教育才能在教改的涅磐中获得重生,否则一切都是徒劳。那么,该
期刊
国家兴旺,民族振兴,国民健康是基础;青少年体质是关键;体育教学是驱动力。为此,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如何让学生热爱体育、增强体质、享受快乐,很值得我们研究与思索。我认为应在两个字上做文章,一是“玩”,教学生玩,使学生会玩,而且要玩得有文化、有创意;二是“乐”,乐学才能使学生有积极性,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益知、练中健体,钟爱体育,崇尚运动,享受快乐。  一、“严、放、活、实”的
期刊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适应新课程关系密切。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进行角色转型的过程。新课程实施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识和角色的有效转型。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它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改革引起的教育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情境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期待中学数学教师
期刊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人类情感的交流
期刊